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含氨基酸的微肥.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6089377
  • 上传时间:2019-04-09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30.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06487.7

    申请日:

    2015.11.21

    公开号:

    CN106747866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江苏新汉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士安

    地址: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唐店化工园区经一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氨基酸的微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属于氨基酸微肥生产领域;该生产方法使用的原料包括:复合氨基酸废液、钙、镁、铜、铁、锰、锌、木质素、控释剂,通过浓缩、除杂、螯合、浓缩、烘干、粉碎等工序来制得成品;该生产方法的优点是:使用通用设备、生产工艺简单、无高温高压反应、常温造粒,可批量生产出氨基酸微肥粉剂,产品主要用于配制各种有机无机复合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氨基酸的微肥的生产方法,使用的原料包括:复合氨基酸废液、钙、镁、铜、铁、锰、锌、木质素、控释剂,通过浓缩、除杂、螯合、浓缩、烘干、粉碎等工序来制得成品,其特征在于:(1)将固含量为10-15%的复合氨基酸废液送入过滤器滤去杂质,然后送入浓缩罐浓缩,浓缩至进罐时液体体积的50-60% ,然后送入脱色反应釜脱色,脱色后得到复合氨基酸液体,此时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为19-28%;(2)将微量元素的重量比按钙:镁:铜:铁:锰:锌=20:10:25:30:10:5的比例混合后固相粉碎处理;(3)将复合氨基酸液体送入化学反应釜,把釜内液体温度提高到75-85℃,开动搅拌器,将粉碎后的微量元素加入化学反应釜,微量元素和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的重量比为1:3-4,搅拌螯合反应开始,此时要时刻监控pH值,控制pH值在5-7之间,时间6-8小时,反应完成后,添加釜内液体重量1%的木质素,搅拌反应0.3-0.4小时后降温至常温,再添加釜内液体重量0.5%的控释剂,搅拌反应0.1-0.2小时;(4)将上述反应物送入浓缩釜浓缩,浓缩后的物料送入干燥机密封烘干后粉碎即得粉末状氨基酸微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氨基酸的微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氨基酸废液包括胱氨酸一母液、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沉淀母液,其中氨基酸含量8%-10%、氯化铵含量5%-8%、多肽蛋白质等有机质含量0.5%-1%。

    说明书

    一种含氨基酸的微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微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外,还需要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也称微肥,如果缺乏这些微量元素,植物则不能正常生长,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施用微量元素。我国使用的微量元素多以二价的金属离子存在,直接进入肥料施入土壤,由于肥料和土壤中存在大量的负二价的碳酸根和负三价的磷酸根,极易与之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盐和磷酸盐,大部分将失去活性,能被植物吸收的很少,利用率受到一定限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将微量元素生成螯合物,有效地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稳定性,避免其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盐和磷酸盐,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利用氨基酸作为微量元素螯合物,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同时由于氨基酸本身在无需光合作用情况下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刺激植物生长,作为螯合物使用时,又可保护金属离子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副反应,在保护金属离子达到植物所需部位后本身也被农作物吸收利用,所以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的螯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螯合常数适中的微肥,可有效解决单一微肥不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缺陷。本发明产品以氨基酸作为螯合剂,与钙、铁、铜、锰、锌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螯合,生成极易被农作物吸收的螯合物,从而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本发明使用的方法为一步制备法,在一定含量的复合氨基酸液体中,一次性加入多种微量元素化合物进行螯合反应,其优点是工艺简单,生成的产品适合于不同作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复合氨基酸液体作为螯合剂工业化生产含氨基酸微肥的方法。生产该微肥使用的原料有:复合氨基酸废液、钙、镁、铜、铁、锰、锌、木质素、控释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固含量为10-15%的复合氨基酸废液送入过滤器滤去杂质,然后送入浓缩罐浓缩,浓缩至进罐时液体体积的50-60% ,然后送入脱色反应釜脱色,脱色后得到复合氨基酸液体,此时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为19-28%。

    (2)将微量元素的重量比按钙:镁:铜:铁:锰:锌=20:10:25:30:10:5的比例混合后固相粉碎处理。

    (3)将复合氨基酸液体送入化学反应釜,把釜内液体温度提高到75-85℃,开动搅拌器,将粉碎后的微量元素加入化学反应釜,微量元素和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的重量比为1:3-4,搅拌螯合反应开始,此时要时刻监控pH值,控制pH值在5-7之间,时间6-8小时,反应完成后,添加釜内液体重量1%的木质素,搅拌反应0.3-0.4小时后降温至常温,再添加釜内液体重量0.5%的控释剂,搅拌反应0.1-0.2小时。

    (4)将上述反应物送入浓缩釜浓缩,浓缩后的物料送入干燥机密封烘干后粉碎即得粉末状氨基酸微肥。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氨基酸废液包括胱氨酸一母液、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沉淀母液,其中氨基酸含量8%-10%、氯化铵含量5%-8%、多肽蛋白质等有机质含量0.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含氨基酸微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使用通用设备、生产工艺简单、无高温高压反应、常温造粒,可批量生产出氨基酸微肥粉剂,产品主要用于配制各种有机无机复合肥。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固含量为10%的复合氨基酸废液送入过滤器滤去杂质,然后送入浓缩罐浓缩,浓缩至进罐时液体体积的50% ,然后送入脱色反应釜脱色,脱色后得到复合氨基酸液体,此时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为19%。将微量元素的重量比按钙:镁:铜:铁:锰:锌=20:10:25:30:10:5的比例混合后固相粉碎处理。将复合氨基酸液体送入化学反应釜,把釜内液体温度提高到75℃,开动搅拌器,将粉碎后的微量元素加入化学反应釜,微量元素和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的重量比为1:3,搅拌螯合反应开始,此时要时刻监控pH值,控制pH值在5,时间6小时,反应完成后,添加釜内液体重量1%的木质素,搅拌反应0.3小时后降温至常温,再添加釜内液体重量0.5%的控释剂,搅拌反应0.1小时。将上述反应物送入浓缩釜浓缩,浓缩后的物料送入干燥机密封烘干后粉碎即得粉末状氨基酸微肥。

    实施例2

    将固含量为12.5%的复合氨基酸废液送入过滤器滤去杂质,然后送入浓缩罐浓缩,浓缩至进罐时液体体积的55% ,然后送入脱色反应釜脱色,脱色后得到复合氨基酸液体,此时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为23.5%。将微量元素的重量比按钙:镁:铜:铁:锰:锌=20:10:25:30:10:5的比例混合后固相粉碎处理。将复合氨基酸液体送入化学反应釜,把釜内液体温度提高到80℃,开动搅拌器,将粉碎后的微量元素加入化学反应釜,微量元素和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的重量比为1:3.5,搅拌螯合反应开始,此时要时刻监控pH值,控制pH值在6之间,时间7小时,反应完成后,添加釜内液体重量1%的木质素,搅拌反应0.35小时后降温至常温,再添加釜内液体重量0.5%的控释剂,搅拌反应0.15小时。将上述反应物送入浓缩釜浓缩,浓缩后的物料送入干燥机密封烘干后粉碎即得粉末状氨基酸微肥。

    实施例3

    将固含量为15%的复合氨基酸废液送入过滤器滤去杂质,然后送入浓缩罐浓缩,浓缩至进罐时液体体积的60% ,然后送入脱色反应釜脱色,脱色后得到复合氨基酸液体,此时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为28%。将微量元素的重量比按钙:镁:铜:铁:锰:锌=20:10:25:30:10:5的比例混合后固相粉碎处理。将复合氨基酸液体送入化学反应釜,把釜内液体温度提高到85℃,开动搅拌器,将粉碎后的微量元素加入化学反应釜,微量元素和复合氨基酸液体的固含量的重量比为1: 4,搅拌螯合反应开始,此时要时刻监控pH值,控制pH值在7,时间6-8小时,反应完成后,添加釜内液体重量1%的木质素,搅拌反应,0.4小时后降温至常温,再添加釜内液体重量0.5%的控释剂,搅拌反应0.2小时。将上述反应物送入浓缩釜浓缩,浓缩后的物料送入干燥机密封烘干后粉碎即得粉末状氨基酸微肥。

    关 键  词:
    一种 氨基酸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含氨基酸的微肥.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893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