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83401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1CN102383401ACN102383401A21申请号201110226913122申请日20110809E02B7/16200601E02B8/00200601E02B8/0620060171申请人曾皋波地址421000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太平小区45栋3单元602室72发明人曾皋波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5代理人齐永红54发明名称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包括由两块侧墙、底板围成的堰体,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道溢流挡水墙,所述溢流挡水墙设置有放水孔。本发明的。
2、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将溢洪、放水的功能通过一个溢流挡水墙结构体得到实现,放水管采用闸阀进行控制,方便操作,消力坎前设消力池增加消能作用,为水利、市政等项目提供一体式的调节水流的结构。对于中小型过水结构适用性更好,同时溢洪时看不见溢洪口,水面保持相对完整和静态,胸墙对水体漂浮杂物有良好的阻挡作用,便于清理,消力池的相对隐蔽对溢洪噪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83417A1/1页21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块侧墙、底板围成的堰体,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道溢流挡水墙,所述溢流挡水墙设置有放水孔。。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孔为闸阀式放水孔或者启闭式放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式放水孔包括放水管和放水管闸阀,所述放水管穿过溢流挡水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管的管内底高程和最低水位线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堰体的底板上设有一道消力坎,所述消力坎、底板、溢流挡水墙、两块侧墙围成消力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力坎上设置有排水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包括排水管和排。
4、水管闸阀,所述排水管穿过消力坎。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在堰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交通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侧堰体的交通桥下方垂直地设有胸墙。权利要求书CN102383401ACN102383417A1/3页3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闸堰,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集放水、溢流于一体的闸堰。背景技术0002溢洪道按泄洪标准和运用情况,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前者用以宣泄设计洪水,后者用于宣泄非常洪水。按其所在位置,分为河床式溢洪道和岸边溢洪道。河床式溢洪道经由坝身溢洪。岸边溢洪道按结。
5、构形式可分为正槽溢洪道。泄槽与溢流堰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侧槽溢洪道。溢流堰大致沿等高线布置,水流从溢流堰泄入与堰轴线大致平行的侧槽后,流向作近90转弯,再经泄槽或隧洞流向下游。井式溢洪道。洪水流过环形溢流堰,经竖井和隧洞泄入下游。虹吸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泄水,水流出虹吸管后,经泄槽流向下游,可建在岸边,也可建在坝内。岸边溢洪道通常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水段、消能段组成。进水渠起进水与调整水流的作用。控制段常用实用堰或宽顶堰,堰顶可设或不设闸门。泄水段有泄槽和隧洞两种形式。为保护泄槽免遭冲刷和岩石不被风化,一般都用混凝土衬砌。消能段多用挑流消能或水跃消能。当下泄水流不能直接归入原河道。
6、时,还需另设尾水渠,以便与下游河道妥善衔接。溢洪道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0003现有的水利工程的设计结构中,溢洪道和放水口一般都是错开一定的位置设置,这样的设计结构,不管是在地基的挖掘还是构建的过程中,其工程量大,可以说属于2个工程项目;更为重要的是,2个项目很难进行统一的标准化施工,操作管理分散,工程费用高,维修成本也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能完全便捷地同时实现溢洪和防水的功能,操作方便,造价成本低,适合水库、塘坝、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水流调节。同时,便于标准化施工,结构可。
7、靠安全。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包括由两块侧墙、底板围成的堰体,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道溢流挡水墙,所述溢流挡水墙设置有放水孔。0006优选的是所述放水孔为闸阀式放水孔或者启闭式放水孔。0007优选的是所述启闭式放水孔包括放水管和放水管闸阀,所述放水管穿过溢流挡水墙。0008优选的是所述放水管的管内底高程和最低水位线齐平。0009优选的是在所述左侧堰体的底板上设有一道消力坎,所述消力坎、底板、溢流挡水墙、两块侧墙围成消力池。0010优选的是在所述消力坎上设置有排水孔。0011优选的是所述排水孔包括排水管和排水管闸阀,所述排水管穿过消力坎。说明书CN102383。
8、401ACN102383417A2/3页40012优选的是在堰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交通桥。0013优选的是在所述右侧堰体的交通桥下方垂直地设有胸墙。0014本发明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将溢洪、放水的功能通过一个挡水墙结构体得到实现,放水管采用闸阀进行控制,方便操作,消力坎前设消力池增加消能作用,当闸堰左侧的水位高于右侧时,该结构可让流体逆向流动和逆向控制,为水利、市政等项目提供组合式的调节水流的结构。对于中小型过水结构适用性更好,同时溢洪时看不见溢洪口,水面保持相对完整和静态,胸墙对水体漂浮杂物有良好的阻挡作用,便于清理,消力池的相对隐蔽对溢洪噪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附图说明0015图1示出了本发明溢。
9、流放水一体式闸堰的剖面结构图。0016图2示出了本发明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使用时的剖面图。0017其中1溢流挡水墙,2放水管,3放水管闸阀,4排水管,5排水管闸阀,6消力坎,7底板,8胸墙,9交通桥,110水流。具体实施方式0018为了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0019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闸堰,包括堰体,最底部打上一层砼,碎石等构成的垫层,垫层上面是堰体的底板7,所述底板7为本发明结构的基础保护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构建。两侧是钢筋混凝土侧墙,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来限制闸堰的宽度,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
10、性。0020在底板7上横向设置有一道钢筋混凝土构建的溢流挡水墙1,当右侧水流110的水位高于溢流挡水墙1的顶部时,水流110则会从溢流挡水墙1的顶端流到左侧,从而实现闸堰的溢洪作用。溢流挡水墙1的高度根据不同现场的水位情况、闸堰的抵抗能力进行计算设计。在溢流挡水墙1上设置有放水孔,用来主动放水。所述放水孔可以是启闭式放水孔,也可以是闸阀式放水孔或者其他方式的孔道。本实施例采用的是闸阀式放水孔,包括放水管2和放水管闸阀3,所述放水管2穿过溢流挡水墙1,可以放走超过放水管2底管高度的水流。放水管闸阀3不但可以控制放水管2的开、闭,而且还可以控制调节穿过放水管2时的流量,实现了闸堰的主动放水功能。放。
11、水管2在溢流挡水墙1上的位置优选是使放水管2的底管和现场的最低水位线死水位齐平。放水管2和放水管闸阀3的结构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惯用设计,在此不再具体说明。0021消力坎,又称底流消能,通过水跃,将泄水建筑物泄出的急流转变为缓流,以消除动能的消能方式。水跃消能主要靠水跃产生的表面旋滚及旋滚与底流间的强烈紊动、剪切和掺混作用。它具有流态稳定,消能效果较好,对地质条件和尾水变幅适应性强,尾水波动小,维修费用省等优点。但护坦较长,土石方开挖量和混凝土方量较大,工程造价较高。上游水位到跃首断面的落差大,故该处流速高,当弗劳德数FR低时,消散的动能少,即余能多,而余能主要就是跃后水深表达的位能。水跃。
12、消能应用很广,适于高、中、低水头,大、中、小流量的各类泄水建筑物。说明书CN102383401ACN102383417A3/3页50022本发明的闸堰,优选在溢流挡水墙1的左侧构建一道消力坎6,可以是用山石铺设的消力坎,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消力坎6、底板7、两侧的侧墙、溢流挡水墙1围成一个消力池,防止放水管2出流、溢流挡水墙1顶部溢洪的冲力过大,对周边造成破坏。在消力坎6的下端设置一个由排水管4和排水管闸阀5组成的启闭式放水孔,可以人工控制地排放消力池中的水。排水管4在消力坎6上的位置可以是置于消力坎6的底部,也可以是距离底板7一定的高度。0023优选的是,在堰体的顶部设置一座交通桥9,交通桥。
13、9铺设在侧墙的顶部,不仅方便了交通,而且还可以隐蔽溢洪道,在溢洪的时候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消音作用,保障了闸堰的安全。0024优选的是,在交通桥9的右侧还可以设置一个胸墙8,胸墙8与交通桥9右侧垂直连接并向下延伸,胸墙8的作用主要是在溢洪时阻挡水中的漂浮物,便于清理水面上的垃圾。在水位较高的时候,胸墙8、侧墙、交通桥9将溢洪道隐蔽起来,溢洪的时候可以减小水流的声音。0025本发明闸堰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闸堰右侧的水位高于放水管2的管内底标时,可以通过放水管闸阀3来控制是否放水。如果闸堰右侧水位高程高于消力坎6的顶板高程时,排水管闸阀5可以关闭,水从消力坎6的顶端流出;否则,排水管闸阀5需要打开,才能配。
14、合放水管2放水。0026如果水位高于溢流挡水墙1的顶部时,水流自动从溢流挡水墙1的顶部流出,在溢流挡水墙1、消力坎6、侧墙、底板7围成的消力池进行消能后,从消力坎6的顶部流出。0027当然,在特殊的环境中,如果闸堰左侧的水位高于右侧,同时高于放水管2的管内底标高程时,左侧的水可通过打开的排水管4和打开的放水管2流入右侧。0028本发明的闸堰的放水管2、排水管4处于水中,溢洪时看不见溢洪口,使水面保持相对的平稳,消除了溢洪时的噪音。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说明书CN102383401ACN102383417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834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