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608852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67.7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26913.1

    申请日:

    2011.08.09

    公开号:

    CN102383401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B 7/16申请公布日:201203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7/16申请日:20110809|||公开

    IPC分类号:

    E02B7/16; E02B8/00; E02B8/06

    主分类号:

    E02B7/16

    申请人:

    曾皋波

    发明人:

    曾皋波

    地址: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太平小区45栋3单元6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代理人:

    齐永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包括由两块侧墙、底板围成的堰体,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道溢流挡水墙,所述溢流挡水墙设置有放水孔。本发明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将溢洪、放水的功能通过一个溢流挡水墙结构体得到实现,放水管采用闸阀进行控制,方便操作,消力坎前设消力池增加消能作用,为水利、市政等项目提供一体式的调节水流的结构。对于中小型过水结构适用性更好,同时溢洪时看不见溢洪口,水面保持相对完整和静态,胸墙对水体漂浮杂物有良好的阻挡作用,便于清理,消力池的相对隐蔽对溢洪噪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权利要求书

    1.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块侧墙、底板围成的堰
    体,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道溢流挡水墙,所述溢流挡水墙设置有放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
    孔为闸阀式放水孔或者启闭式放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
    式放水孔包括放水管和放水管闸阀,所述放水管穿过溢流挡水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
    管的管内底高程和最低水位线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
    侧堰体的底板上设有一道消力坎,所述消力坎、底板、溢流挡水墙、两块侧
    墙围成消力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
    力坎上设置有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
    孔包括排水管和排水管闸阀,所述排水管穿过消力坎。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
    在堰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交通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
    侧堰体的交通桥下方垂直地设有胸墙。

    说明书

    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堰,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集放
    水、溢流于一体的闸堰。

    背景技术

    溢洪道按泄洪标准和运用情况,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前
    者用以宣泄设计洪水,后者用于宣泄非常洪水。按其所在位置,分为河
    床式溢洪道和岸边溢洪道。河床式溢洪道经由坝身溢洪。岸边溢洪道按
    结构形式可分为:①正槽溢洪道。泄槽与溢流堰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
    轴线方向一致。②侧槽溢洪道。溢流堰大致沿等高线布置,水流从溢流
    堰泄入与堰轴线大致平行的侧槽后,流向作近90°转弯,再经泄槽或隧洞
    流向下游。③井式溢洪道。洪水流过环形溢流堰,经竖井和隧洞泄入下
    游。④虹吸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泄水,水流出虹吸管后,经泄槽流向
    下游,可建在岸边,也可建在坝内。岸边溢洪道通常由进水渠、控制段、
    泄水段、消能段组成。进水渠起进水与调整水流的作用。控制段常用实
    用堰或宽顶堰,堰顶可设或不设闸门。泄水段有泄槽和隧洞两种形式。
    为保护泄槽免遭冲刷和岩石不被风化,一般都用混凝土衬砌。消能段多
    用挑流消能或水跃消能。当下泄水流不能直接归入原河道时,还需另设
    尾水渠,以便与下游河道妥善衔接。溢洪道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坝址
    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现有的水利工程的设计结构中,溢洪道和放水口一般都是错开一定的位
    置设置,这样的设计结构,不管是在地基的挖掘还是构建的过程中,其工程
    量大,可以说属于2个工程项目;更为重要的是,2个项目很难进行统一的
    标准化施工,操作管理分散,工程费用高,维修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
    能完全便捷地同时实现溢洪和防水的功能,操作方便,造价成本低,适合水
    库、塘坝、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水流调节。同时,便于标准化施工,结构
    可靠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包括由
    两块侧墙、底板围成的堰体,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道溢流挡水墙,所述溢流
    挡水墙设置有放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放水孔为闸阀式放水孔或者启闭式放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启闭式放水孔包括放水管和放水管闸阀,所述放水管穿
    过溢流挡水墙。

    优选的是:所述放水管的管内底高程和最低水位线齐平。

    优选的是:在所述左侧堰体的底板上设有一道消力坎,所述消力坎、底
    板、溢流挡水墙、两块侧墙围成消力池。

    优选的是:在所述消力坎上设置有排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孔包括排水管和排水管闸阀,所述排水管穿过消力
    坎。

    优选的是:在堰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交通桥。

    优选的是:在所述右侧堰体的交通桥下方垂直地设有胸墙。

    本发明的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将溢洪、放水的功能通过一个挡水墙结构
    体得到实现,放水管采用闸阀进行控制,方便操作,消力坎前设消力池增加
    消能作用,当闸堰左侧的水位高于右侧时,该结构可让流体逆向流动和逆向
    控制,为水利、市政等项目提供组合式的调节水流的结构。对于中小型过水
    结构适用性更好,同时溢洪时看不见溢洪口,水面保持相对完整和静态,胸
    墙对水体漂浮杂物有良好的阻挡作用,便于清理,消力池的相对隐蔽对溢洪
    噪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的剖面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使用时的剖面图。

    其中:1-溢流挡水墙,2-放水管,3-放水管闸阀,4-排水管,5-排水管闸
    阀,6-消力坎,7-底板,8-胸墙,9-交通桥,110-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
    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闸堰,包括堰体,最底部打上一层砼,碎
    石等构成的垫层,垫层上面是堰体的底板7,所述底板7为本发明结构的基
    础保护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构建。两侧是钢筋混凝土侧墙,根据不同的地
    理环境来限制闸堰的宽度,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在底板7上横向设置有一道钢筋混凝土构建的溢流挡水墙1,当右侧水
    流110的水位高于溢流挡水墙1的顶部时,水流110则会从溢流挡水墙1的
    顶端流到左侧,从而实现闸堰的溢洪作用。溢流挡水墙1的高度根据不同现
    场的水位情况、闸堰的抵抗能力进行计算设计。在溢流挡水墙1上设置有放
    水孔,用来主动放水。所述放水孔可以是启闭式放水孔,也可以是闸阀式放
    水孔或者其他方式的孔道。本实施例采用的是闸阀式放水孔,包括放水管2
    和放水管闸阀3,所述放水管2穿过溢流挡水墙1,可以放走超过放水管2
    底管高度的水流。放水管闸阀3不但可以控制放水管2的开、闭,而且还可
    以控制调节穿过放水管2时的流量,实现了闸堰的主动放水功能。放水管2
    在溢流挡水墙1上的位置优选是使放水管2的底管和现场的最低水位线(死
    水位)齐平。放水管2和放水管闸阀3的结构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惯
    用设计,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消力坎,又称底流消能,通过水跃,将泄水建筑物泄出的急流转变为缓
    流,以消除动能的消能方式。水跃消能主要靠水跃产生的表面旋滚及旋滚与底
    流间的强烈紊动、剪切和掺混作用。它具有流态稳定,消能效果较好,对地质
    条件和尾水变幅适应性强,尾水波动小,维修费用省等优点。但护坦较长,土
    石方开挖量和混凝土方量较大,工程造价较高。上游水位到跃首断面的落差
    大,故该处流速高,当弗劳德数Fr低时,消散的动能少,即余能多,而余能主
    要就是跃后水深表达的位能。水跃消能应用很广,适于高、中、低水头,大、
    中、小流量的各类泄水建筑物。

    本发明的闸堰,优选在溢流挡水墙1的左侧构建一道消力坎6,可以是
    用山石铺设的消力坎,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消力坎6、底板7、两侧的侧墙、
    溢流挡水墙1围成一个消力池,防止放水管2出流、溢流挡水墙1顶部溢洪
    的冲力过大,对周边造成破坏。在消力坎6的下端设置一个由排水管4和排
    水管闸阀5组成的启闭式放水孔,可以人工控制地排放消力池中的水。排水
    管4在消力坎6上的位置可以是置于消力坎6的底部,也可以是距离底板7
    一定的高度。

    优选的是,在堰体的顶部设置一座交通桥9,交通桥9铺设在侧墙的顶
    部,不仅方便了交通,而且还可以隐蔽溢洪道,在溢洪的时候也可以起到一
    定的消音作用,保障了闸堰的安全。

    优选的是,在交通桥9的右侧还可以设置一个胸墙8,胸墙8与交通桥9
    右侧垂直连接并向下延伸,胸墙8的作用主要是在溢洪时阻挡水中的漂浮物,
    便于清理水面上的垃圾。在水位较高的时候,胸墙8、侧墙、交通桥9将溢
    洪道隐蔽起来,溢洪的时候可以减小水流的声音。

    本发明闸堰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闸堰右侧的水位高于放水管2的管内底
    标时,可以通过放水管闸阀3来控制是否放水。如果闸堰右侧水位高程高于
    消力坎6的顶板高程时,排水管闸阀5可以关闭,水从消力坎6的顶端流出;
    否则,排水管闸阀5需要打开,才能配合放水管2放水。

    如果水位高于溢流挡水墙1的顶部时,水流自动从溢流挡水墙1的顶部
    流出,在溢流挡水墙1、消力坎6、侧墙、底板7围成的消力池进行消能后,
    从消力坎6的顶部流出。

    当然,在特殊的环境中,如果闸堰左侧的水位高于右侧,同时高于放水
    管2的管内底标高程时,左侧的水可通过打开的排水管4和打开的放水管2
    流入右侧。

    本发明的闸堰的放水管2、排水管4处于水中,溢洪时看不见溢洪口,
    使水面保持相对的平稳,消除了溢洪时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
    的技术范畴。

    关 键  词:
    溢流 放水 体式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溢流放水一体式闸堰.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885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