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25150A43申请公布日20120425CN102425150ACN102425150A21申请号201110243548522申请日20110824E02D3/05420060171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21004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桃山路19号72发明人章琢赵波周波宋威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颜镝54发明名称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包括下部设有吊钩钩体的底座平衡梁,所述吊钩钩体与底座平衡梁之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平衡梁的两个端部还分别设有第一。
2、和第二起吊平衡梁,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分别与所述底座平衡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强夯机强夯效率低的缺陷,采用滑轮组逆向作用的工作过程以及两种平衡梁相互配合的结构,在保证起吊能力的条件下,利用费力省距离的方法,提高强夯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还克服了起吊过程中钢丝绳长度有偏差、吊钩受力不均、以及夯锤受力偏载等技术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2425157A1/1页21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包括下部设有吊钩钩体3的底座平衡梁2,所述吊钩钩体3与底座平衡梁2之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平衡梁2的两个端部还。
3、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分别与所述底座平衡梁2通过销轴4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平衡梁2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平衡梁2上部的两端至少局部为两个侧板形成的中空结构,所述的第一起吊平衡梁1和第二起吊平衡梁6分别设置在两端的中空结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平衡梁2的外侧设有限制底座平衡梁2与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轴向移动的固定板5。5一种强夯机。
4、平衡吊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的强夯机平衡吊钩10、导向滑轮8、起升滑轮组9、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配合相连的至少两组吊绳7、吊绳支架71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吊绳7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起吊平衡梁1或6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滑轮8和起升滑轮组9并固定于吊绳支架71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起升滑轮组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吊绳7分别各包括一根吊绳,每组吊绳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的中部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吊绳分别通过导向滑轮8以及起升滑轮组9与所述驱动装置。
5、相连,形成两组起升机构,且所述两组起升机构由所述驱动装置同步驱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吊绳7分别各包括至少两根吊绳,所述第一起吊平衡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所述第二起吊平衡梁6的两端也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四根吊绳分别通过导向滑轮8以及起升滑轮组9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形成至少四组起升机构,且所述至少四组起升机构由所述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权利要求书CN102425150ACN102425157A1/4页3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夯机吊钩及平衡吊。
6、钩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背景技术0002强夯机是一种利用重锤高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将碎石、片石、矿渣等性能较好的材料强力挤入地基中,并在地基中形成一个一个的粒料墩,墩与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从而减小地基沉降的设备。0003强夯机在工作时,先用起重设备将20吨40吨重的载荷或带锤反复起吊到高处,而后利用自动脱钩释放载荷或带锤,使其自由落下。载荷或带锤下落的动能便会在土中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达到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其抵抗振震动液化能力、消除湿陷性等目的。0004强夯机的强夯效率是强夯机一个重要的指标。其定义为强夯机一个工。
7、作循环的时间,主要包括提起夯锤的上升时间、夯锤的下落时间以及挂钩时间。其中提起夯锤的上升时间及挂钩时间是影响强夯机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挂钩时间可以采用自动挂钩的方法来进行降低,但如何减少提起夯锤的上升时间是目前现有技术难点,而且,提起夯锤上升时间也严重地制约着强夯效率的提高。0005此外,提起夯锤的上升时间跟吊钩上升的速度V及吊钩上升的距离H有关。吊钩上升的速度V等于卷扬的速度V0/倍率N,即VV0/N。0006目前,一般采用提高卷扬的速度提高吊钩上升的速度,进而提高强夯的效率。0007如图1所示,在作业时,强夯机利用钢丝绳实现强夯工作。具体地,从转台图中未示出上的卷扬机构12绕出的起升钢丝绳1。
8、1首先穿过主臂上的导向滑轮13,而后达到主臂图中未示出臂头的定滑轮,最后到吊钩上的动滑轮14,夯锤的提升方向如图1中箭头A所示。通过主臂上的定滑轮及吊钩上的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起到省力的作用。采用这种传统的传绳方法,省力但费了距离,因此,也严重地制约了强夯效率的提高。0008所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强夯机在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频繁且重复地将夯锤挂钩带动升到一定的高度,并进行脱钩下落操作。若要提高强夯的效率,只能提高拉升的速度,而拉升的速度与卷扬的工作速度成正比,与滑轮组的倍率成反比;但是,由于受到卷扬速度的客观限制,使得现有技术中夯锤上升的时间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
9、是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强夯机工作效率并且克服钢丝绳长度偏差、吊钩受力不均的强夯机平衡吊钩以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包括下部设有吊钩钩体的底座平衡梁,所述吊钩钩体与底座平衡梁之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平衡梁的两个端部还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分别与所述底座平衡梁通过说明书CN102425150ACN102425157A2/4页4销轴转动连接。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平衡梁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的尺寸相同。0012更优选地,所述底座平衡梁上部的两端至少局部为两个侧板形成。
10、的中空结构,所述的第一起吊平衡梁和第二起吊平衡梁分别设置在两端的中空结构内部。0013进一步,所述底座平衡梁的外侧设有限制底座平衡梁与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轴向移动的固定板。00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的强夯机平衡吊钩、导向滑轮、起升滑轮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配合相连的至少两组吊绳、吊绳支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吊绳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起吊平衡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滑轮和起升滑轮组并固定于吊绳支架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起升滑轮组。0015优选地,所述两组吊绳分别各包括一根吊绳,每组吊绳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的中部位。
11、置。0016更优选地,所述两根吊绳分别通过导向滑轮以及起升滑轮组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形成两组起升机构,且所述两组起升机构由所述驱动装置同步驱动。0017进一步,所述两组吊绳分别各包括至少两根吊绳,所述第一起吊平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所述第二起吊平衡梁的两端也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0018优选地,所述至少四根吊绳分别通过导向滑轮以及起升滑轮组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形成至少四组起升机构,且所述至少四组起升机构由所述驱动装置同步驱动。00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0020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强夯机强夯效率低的缺陷,采用滑轮组逆向作用的工作过程以及两种平衡梁相互配合的结构,在保证起吊能力的条。
12、件下,利用费力省距离的方法,提高强夯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还克服了起吊过程中钢丝绳长度有偏差、吊钩受力不均、以及夯锤受力偏载等技术问题。附图说明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2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本发明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3为本发明强夯机平衡吊钩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7参见图3和图4,其中示出本发明一种。
13、强夯机平衡吊钩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下部设有吊钩钩体3的底座平衡梁2,所述吊钩钩体3与底座平衡梁2之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平衡梁2的两个端部还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说明书CN102425150ACN102425157A3/4页5平衡梁1、6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平衡梁2的两端;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的尺寸相同;此种结构能够从强夯机平衡吊钩自身重量调节的角度,避免起吊过程中钢丝绳存在的长度偏差及吊钩受力不均等现象。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分别与所述底座平衡梁2通过销轴4转动连接。0028当在第一起吊平衡梁1和第二起吊平衡梁6。
14、各自的两端分别设置吊绳后,由于第一起吊平衡梁1和第二起吊平衡梁6均可以绕相应连接位置的销轴4进行转动,因此,这种结构解决了单一平衡梁两端绳长不同造成的受力不均的问题,并进一步地保证了所述底座平衡梁2受到的拉力始终在竖直的方向上。0029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底座平衡梁2至少局部呈“T”字型如图3所示,并且所述底座平衡梁2上部的两端至少局部为两个侧板形成的中空结构,所述的第一起吊平衡梁1和第二起吊平衡梁6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空结构内部,销轴4依次穿过底座平衡梁2的一个侧板、第一起吊平衡梁1或第二起吊平衡梁6、底座平衡梁2的另一个侧板,最终将所述的第一起吊平衡梁1和第二起吊平衡梁6与底座平衡。
15、梁2之间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0030此外,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底座平衡梁2的外侧设有限制底座平衡梁2与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轴向移动的固定板5。进一步地加固、加强所述底座平衡梁2与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003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该吊钩机构包括了上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0032具体地,参见图2,其中示出本发明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的强夯机平衡吊钩10、导向滑轮8、起升滑轮组9、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配合相连的至少两组吊绳7、吊绳支架71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吊绳7的。
16、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起吊平衡梁1或6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滑轮8和起升滑轮组9并固定于吊绳支架71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起升滑轮组9,并按照箭头C所示方向施力如图2所示。通过本发明上述滑轮组逆向作用的结构,克服了传统吊钩机构提升速度慢、工作效率的缺陷,利用费力但省距离的方法,提高了强夯机的工作效率。0033参见图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两组吊绳7分别各包括一根吊绳,每组吊绳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起吊平衡梁1、6的中部位置,如图3所示。此外,在所述底座平衡梁2的上部两端还设有至少两组用于底座平衡梁2运输和安装的吊耳16;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吊绳7固定在该吊耳16上。优选地,在该。
17、实施例中,所述两根吊绳分别通过导向滑轮8以及起升滑轮组9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形成两组起升机构,如图2所示,该两组提升机构通过设置在强夯机平衡吊钩10上的两根吊绳7,由所述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同步驱动,并按照箭头B所示方向驱动施力,同步向上提起强夯机平衡吊钩10,从而经由吊钩钩体3将设置在吊钩钩体3上的夯锤快速起吊。0034本发明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机构的另一种实施例为0035所述两组吊绳7分别各包括至少两根吊绳,共计四根吊绳;所述第一起吊平衡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所述第二起吊平衡梁6的两端也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进一步,所述至少四根吊绳分别通过导向滑轮8以及起升滑轮组9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形。
18、成至说明书CN102425150ACN102425157A4/4页6少四组起升机构,且所述至少四组起升机构由所述驱动装置同步驱动。0036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图2所示相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强夯机平衡吊钩10上设有四根吊绳7图2中为两根吊绳7,其中,所述第一起吊平衡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7,所述第二起吊平衡梁6的两端也分别设置有一根吊绳7;每根吊绳7分别通过导向滑轮8以及起升滑轮组9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形成了四组起升机构。该四组提升机构通过设置在强夯机平衡吊钩10上的四根吊绳7,由所述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同步驱动,并按照箭头B所示方向驱动施力,同步向上提起强夯机平衡吊钩10,从而经由吊钩钩体。
19、3将设置在吊钩钩体3上的夯锤快速起吊。0037当在第一起吊平衡梁1以及第二起吊平衡梁6各自的两端分别设置吊绳7后,由于第一起吊平衡梁1和第二起吊平衡梁6均可以绕相应连接位置的销轴4进行转动,并且,所述驱动装置按照箭头B所示方向同步驱动施力。因此,这种结构解决了单一平衡梁可能出现的两端绳长不同所造成的受力不均问题,并进一步地保证了所述底座平衡梁2受到的拉力始终在竖直的方向上。0038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夯机平衡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平衡吊钩机构,构成各种类型的平衡吊钩及起吊设备。003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说明书CN102425150ACN102425157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25150ACN102425157A2/2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2515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