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6074064
  • 上传时间:2019-04-07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20.4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09542.5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号:

    CN106643368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B 3/06申请日:20161223|||公开

    IPC分类号:

    G01B3/06; G01B3/56; G01B5/00; G01B5/02; G01B5/24

    主分类号:

    G01B3/06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发明人:

    雷伟; 杨晓江; 张扬; 任静; 吴子祥; 田瑞军; 胡珊博; 严亚波; 李天清; 冯亚非; 赵雄; 蒋明春; 王法琪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代理人:

    王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疗测量装置,涉及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门缝大小测量装置,该装置由一个四分之一圆尺和两把直尺组合而成。使用时结合患者术前颈椎CT图像,依据手术目标椎管标矢状,测量出术中椎板所需抬起的角度,然后利用配套的公式计算出术中所需门缝大小,其使用操作方便、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
    置包括角度尺(a)、第一直尺(b)和第二直尺(c);
    所述角度尺(a)由两个相互垂直的长度尺和一个弧形角度尺构成;
    所述第一直尺(b)安装于角度尺(a)上部,与角度尺(a)活动式连接,第一直尺(b)与角
    度尺(a)相交于角度尺(a)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长度尺的交点(P)处;
    所述第二直尺(c)安装于第一直尺(b)上部,第二直尺(c)上端与第一直尺(b)滑动式连
    接;
    所述角度尺(a)的长度尺用于测量椎板(8)之间的宽度;所述第二直尺(c)用于定位并
    测量椎管矢状径长度;所述第一直尺(b)通过围绕交点(P)在角度尺(a)上旋转,读取弧形角
    度尺角度,记录弧形角度尺的刻度变化来测量椎板(8)抬起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角度尺(a)的两个长度尺的刻度范围为0~8cm,弧形角度尺的角度范围为0~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角度尺(a)的两个长度尺留有0.5cm的空白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直尺(b)为8~10cm的长度尺,第一直尺(b)与角度尺(a)相连端为半径0.2~
    0.5cm的半圆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直尺(b)的刻度线下方留有缝隙,第一直尺(b)的缝隙宽度为0.5~0.8mm,直尺
    (b)的缝隙位于直尺(b)刻度的0.5~7.5c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二直尺(c)为8~10cm的长度尺,第二直尺(c)位于第一直尺(b)上部,第二直尺
    (c)与第一直尺(b)的交点为(Q),第二直尺(c)的上端与第一直尺(b)相连端为半径0.5cm的
    半圆,第二直尺(c)可沿第一直尺(b)的缝隙自由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二直尺(c)的半圆形背面设置半径为0.3cm的圆形薄片(d),圆形薄片(d)与第二
    直尺(c)通过径向导向杆(f)连接;
    所述第一直尺(b)位于第二直尺(c)与圆形薄片(d)之间,所述径向导向杆(f)卡入第一
    直尺(b)缝隙中,在缝隙中自由滑动并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直尺(b)与角度尺(a)采用铆钉固定,第一直尺(b)可绕铆钉在角度尺(a)上自
    由转动。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尺(a)、第一直尺(b)、第二直尺(c)和圆形薄片(d)均采用塑料透明材料。

    说明书

    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测量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
    缝大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临床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
    骨化症、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等疾病的主要方法。通过该手术可以有效扩大颈椎椎管矢状
    径,从而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

    结合图2和图3,如图2所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前CT图像模拟图,CT图
    像模拟图包括以下结构:棘突1,椎孔2,椎管内横突横径3,横突4,椎体5,横突孔6,侧块7,椎
    板8,椎板内缘9。设椎管内横突横径3两侧的点为C、D点,连接C、D点,CD的长度即为椎板8之
    间的宽度;弧CD椎板内缘9连线,做中线Y,与CD交于O点,与弧CD交于A点,OA的距离即为术前
    椎管矢状径的长度;术后,椎板8被抬起,椎管内横突横径3的D点位置移动到D’点,弧CD’为
    术后椎板内缘9连线,椎板8在抬起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中线Y与弧CD’相交于B点,OB则
    为术后椎管矢状径的长度,DD’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DCD’为椎板抬
    起角度,即α角。

    而椎管矢状径的扩大程度与该手术开门门缝的大小密切相关,门缝开得越大,该
    节段椎管的矢状径增加也越大。如果门缝过小,可导致脊髓减压效果不良;如果门缝过大,
    椎板抬高过大,会导致颈椎失稳,甚至会导致椎板门轴断裂。因此,科学准确的预估开门大
    小,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及成功率。而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开门的大小仅仅依靠术者
    的经验及术中探查,并且在术中无法获知该开门大小所能引起的椎管矢状径的扩大程度,
    只有通过术后患者复查而得知。但是不同人群其同一椎管的形状有很大差异,同一人其不
    同节段椎管的形状也有很大差异,并且对于同一节段椎管因其病情不同而导致其形状也会
    有很大差异。所以,单纯依靠经验来判断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门缝的大小与
    椎管矢状径增加值的关系并不可靠。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术前依靠CT影像学相关资料数
    据,准确预估门缝大小的装置,针对不同的颈椎节段进行个性化手术,以达到精准手术的目
    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
    能够在患者术前颈椎CT图像上进行简单测量,准确预估想要达到的椎管矢状径的开门大
    小,使用操作简单有效,从而针对不同的颈椎节段进行个性化手术,达到精准手术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法:

    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角度
    尺、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

    所述角度尺由两个相互垂直的长度尺和一个弧形角度尺构成;

    所述第一直尺安装于角度尺上部,与角度尺活动式连接,第一直尺与角度尺相交
    于角度尺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长度尺的交点P处;

    所述第二直尺位于第一直尺上部,与第一直尺滑动式连接。

    所述角度尺的长度尺用于测量椎板之间的宽度;所述第二直尺用于测量椎管矢状
    径长度;所述第一直尺通过围绕交点P在角度尺上旋转,读取弧形角度尺角度,记录弧形角
    度尺的刻度变化来测量椎板抬起角度。

    具体的,所述角度尺的两个长度尺的刻度范围为0~8cm,弧形角度尺的角度范围
    为0~90°。

    还有,所述角度尺的两个长度尺留有0.5cm的空白边。

    具体的,所述第一直尺为8~10cm的长度尺,第一直尺与角度尺相连处为半径0.2
    ~0.5cm的半圆状。

    另外,所述第一直尺的刻度线下方留有缝隙,第一直尺的缝隙宽度为0.5~0.8mm,
    第一直尺的缝隙位于第一直尺刻度的0.5~7.5cm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二直尺为8~10cm的长度尺,第二直尺位于第一直尺上部,第二直
    尺与第一直尺的交点为Q,第二直尺的上端与第一直尺相连端为半径0.5cm的半圆状,第二
    直尺可沿第一直尺的缝隙自由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尺的半圆形背面设置半径为0.3cm的圆形薄片,圆形薄片与
    第二直尺通过径向导向杆连接,所述第一直尺位于第二直尺与圆形薄片之间,所述径向导
    向杆卡入第一直尺缝隙中,在缝隙中自由滑动并旋转。

    具体的,所述第一直尺与角度尺采用铆钉固定,第一直尺可绕铆钉在角度尺上自
    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角度尺、第一直尺、第二直尺和圆形薄片均采用塑料透明材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能够结合患者术前
    颈椎CT图像,测量相关数据,依靠目的矢状径的长度及测量结果(椎板抬起高度、椎管横突
    横径),准确计算出所需门缝的大小,并且能够根据门缝的左右位置而进行灵活调整,使用
    操作方便、科学准确的测量计算开门大小,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及成功率,具有广阔
    的医学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前CT图像模拟图;

    图3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T图像模拟图;

    图4是a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b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c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含义:a-角度尺;b-第一直尺;c-第二直尺;P-第一直尺与角度尺
    交点;Q-第二直尺与第一直尺的交点;1-棘突;2-椎孔;3-椎管内横突横径;4-横突;5-椎体;
    6-横突孔;7-侧块;8-椎板;9-椎板内缘;α-椎板抬起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根据医学临床经验,人体的最佳椎管矢状径为14~16mm,在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
    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前,根据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T图像,测量确定最佳失状径
    的位置,因此,发明人做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T图像模拟图,如图2~3所示,
    设椎管内横突横径3两侧的点为C、D点,连接C、D点,CD为椎板宽度。做中线Y,与CD交于O点。
    与弧CD交于A点,术前,椎板8未抬起,弧CAD为术前椎板内缘9连线;术后椎板8由D点抬至D’
    点,Y与弧CD’交于B点。OA为原始椎管矢状径,OB为术后椎管矢状径,DD’则为门缝大小,∠
    DCD’为椎板8抬起角度。以OB为半径做圆,与弧CAD相交于B’。因为椎板8在抬高的过程中没
    有形变,则∠BCB’=∠DCD’,CD=CD’。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一种颈椎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角度尺a、第一直尺b和
    第二直尺c。

    本发明的角度尺a用于测量椎板8之间的宽度和椎板抬起角度,所述第二直尺b用
    于测量椎管矢状径,所述第一直尺b配合角度尺与第二直尺c的测量工作。

    本发明的角度尺a由两个相互垂直的长度尺和一个弧形角度尺构成;所述角度尺
    的两个长度尺的刻度范围为6cm,弧形角度尺的角度范围为0~90°,角度尺的两个长度尺留
    有0.5cm的空白边。

    本发明的第一直尺b为8的长度尺,第一直尺b位于角度尺a上部,第一直尺b与角度
    尺a相连处为半径0.5cm的半圆状,第一直尺b与角度尺a采用铆钉固定于角度尺的两个相互
    垂直的长度尺的交点P处,第一直尺b可绕P自由旋转。

    第一直尺b的刻度线下方留有缝隙,第一直尺b的缝隙宽度为0.5mm,第一直尺的缝
    隙位于第一直尺刻度的0.5~7.5cm之间。

    第二直尺c为8cm的长度尺,第二直尺c位于第一直尺b上部,第二直尺c与第一直尺
    b的交点为Q,第二直尺c的半圆形背面设置半径为0.3cm的圆形薄片d,圆形薄片d与第二直
    尺c通过径向导向杆f连接,

    第一直尺b位于第二直尺c与圆形薄片d之间,所述径向导向杆f卡入第一直尺b缝
    隙中,在缝隙中自由滑动并旋转。

    为方便测量读数,本发明的角度尺a、直尺b、直尺c和圆形薄片d均采用塑料透明材
    料。

    实施例:

    如图3所示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T图像模拟图,确定人人体的最佳
    椎管矢状径为16mm,设术后椎管矢状径的长度为OB,OB的距离为最佳椎管矢状径长度,椎管
    内横突横径3两侧C、D为已知点。

    结合图1和图3,使用图1所示的测量装置,将角度尺a下缘标尺与CD重合,其中角度
    尺a与第一直尺b交点P与C点重合,测量CD的长度。

    将第一直尺b调至到与角度尺a下缘标尺重合,向上滑动第二直尺c,同时第一直尺
    b绕P点向上旋转,当第二直尺c的位置与CD中线Y重合且第二直尺c与第一直尺b的交点Q到
    达手术目的椎管矢状径长度OB的位置时,记录此时第一直尺b的旋转角度,即为图3的∠
    DCB。

    固定第二直尺c在第一直尺b上的位置,即保持Q点与B点重合,第二直尺c与CD垂直
    的状态,沿角度尺a与第一直尺b交点P向下旋转第一直尺b,当第一直尺b与弧线CAD相交时,
    即为B’点,记录此时直尺b的旋转角度,即为图3的∠B’CD。

    则∠BCB’=∠DCB-∠B’CD,由于椎板在抬起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而∠BCB’=∠
    D’CD,即椎板抬起角度α,利用公式DD’=2CD×sin(α/2)即可求出术中所需门缝大小。

    临床示例:患者男性,45岁,诊断:颈椎管狭窄症。

    手术:颈椎C3-C7段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以颈椎C4段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为例:令目的矢状径,即OB=14mm;

    术前结合患者CT图像测量得出:CD=15.9mm,∠BCB’=∠DCD’=α=44°;

    则DD’=2CD×sin(α/2)=11.9mm。手术使用12mm钢板,术后根据患者CT图像测量
    其实际椎管矢状径为14.2mm,临床效果良好。

    关 键  词:
    一种 颈椎 后路 开门 椎管 扩大 成形 门缝 大小 测量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缝大小测量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7406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