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新型软管泵.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054686
  • 上传时间:2019-04-0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17.8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22995.X

    申请日:

    2017.04.07

    公开号:

    CN106837758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B 43/12申请日:20170407|||公开

    IPC分类号:

    F04B43/12

    主分类号:

    F04B43/12

    申请人:

    安徽佳乐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胜喜; 孙成芳

    地址: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天柱山路80号1号楼305、3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软管泵,包括机座和泵壳,泵壳内设有软管和转子体,转子体由两块圆盘和中间的连接轴拼接而成,两块圆盘之间设有若干根转轴,转子体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两个滚压轮和若干个导轮,两个滚压轮都呈圆柱形且相互对立设置,导轮上开有弧形凹槽;当转子体转动时,滚压轮会沿着泵壳内的软管滚动,形成对软管的挤压,导轮也沿着软管滚动,用于对软管的固定导向作用。本发明将传统的对软管施加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对软管外表的损坏,大大延长了软管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起到对软管的固定导向作用,避免了软管出现脱离的情况;圆盘型的转子体使流体介质输送起来更加顺畅,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软管泵,包括机座(10),以及设置在机座(10)上的泵壳(20),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壳(20)内设有软管(30)和转子体(40),所述转子体(40)由两块圆盘(41)和中间的连
    接轴(42)拼接而成,所述两块圆盘(41)之间设有若干根转轴(43),所述转子体(40)通过转
    轴(43)活动连接有两个滚压轮(44)和若干个导轮(45),所述两个滚压轮(44)都呈圆柱形且
    相互对立设置,所述导轮(45)上开有弧形凹槽(46);当转子体(40)转动时,所述滚压轮(44)
    会沿着泵壳(20)内的软管(30)滚动,形成对软管(30)的挤压,所述导轮(45)也沿着软管
    (30)滚动,用于对软管(30)的固定导向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45)有四个,且和滚
    压轮(44)一起均匀的分布于转子体(40)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20)内还设有支撑轴
    承座(50),所述支撑轴承座(50)内安装动力输入轴(60),所述动力输入轴(60)连接于所述
    转子体(40)。

    说明书

    一种新型软管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蠕动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软管泵。

    背景技术

    软管泵属于蠕动泵的范畴,用于输送强研磨性介质。蠕动泵是转子式容积泵的一
    种,因其工作原理类似消化道以蠕动方式输送气、固、液三相介质而得名。目前市场上的软
    管泵的使用寿命一般是7-10年,而软管是软管泵的核心部件,其直接决定了软管泵使用寿
    命的长短。实际上,除了软管本身的胶种及制造质量外,决定软管寿命的首要因素是压缩软
    管的次数;第二位因素是压缩软管的方式、力度和由此产生的磨擦热。

    如图1所示,传统软管泵的转子体是椭圆型结构的,旋转时其依靠突出的两端对软
    管进行挤压,这样会对软管外表面造成很大的摩擦损坏,并且不能对软管的固定,可能导致
    流体介质的输送不顺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软管泵,该软管泵采用新型的转子
    体结构,解决了传统软管泵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作出了一些改进地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软管泵,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泵壳,所述泵壳内设有软管和转
    子体,所述转子体由两块圆盘和中间的连接轴拼接而成,所述两块圆盘之间设有若干根转
    轴,所述转子体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两个滚压轮和若干个导轮,所述两个滚压轮都呈圆柱
    形且相互对立设置,所述导轮上开有弧形凹槽;当转子体转动时,所述滚压轮会沿着泵壳内
    的软管滚动,形成对软管的挤压,所述导轮也沿着软管滚动,用于对软管的固定导向作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轮有四个,且和滚压轮一起均匀的分布于转子体的边缘。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泵壳内还设有支撑轴承座,所述支撑轴承座内安装动力输
    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于所述转子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转子体转动时,滚压轮会沿着软管滚动,将传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
    了对软管外表的损坏,大大延长了软管泵的使用寿命;

    2)同时导轮起到对软管的固定导向作用,避免了软管出现脱离的情况;

    3)圆盘型的转子体使流体介质输送起来更加顺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转子体的平面图;

    图4为转子体的A-A剖面图;

    图5为转子体的B-B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其中,10-机座,20-泵壳,30-软管,40-转子体,41-圆盘,42-连接轴,43-转轴,44-
    滚压轮,45-导轮,50-支撑轴承座,60-动力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软管泵,包括机座10,以及设置在机座10上的泵壳20,泵壳20
    内设有软管30和转子体40。软管30在泵壳20内的部分呈“U”型,且套在转子体40上。

    结合图3至5所示说明,转子体40由两块圆盘41和中间的连接轴42拼接而成,两块
    圆盘41之间设有若干根转轴43,转轴43位于两块圆盘41之间的间隙内,转子体40通过转轴
    43活动连接有两个滚压轮44和若干个导轮45,两个滚压轮44都呈圆柱形且相互对立设置,
    导轮45上开有弧形凹槽46;当转子体40转动时,滚压轮44会沿着泵壳20内的软管30滚动,形
    成对软管30的挤压,导轮45也沿着软管30滚动,用于对软管30的固定导向作用,且不会产生
    挤压力。

    作为优选案例,导轮45有四个,且和滚压轮44一起均匀的分布于转子体40的边缘。

    作为优选案例,如图6所示,泵壳20内还设有支撑轴承座50,支撑轴承座50内安装
    动力输入轴60,动力输入轴60连接于转子体40。

    本发明将传统的对软管施加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对软管外表的
    损坏,大大延长了软管泵的使用寿命;同时导轮弧形凹槽的设计,起到对软管的固定导向作
    用,避免了软管出现脱离的情况;圆盘型的转子体使流体介质输送起来更加顺畅,提高了生
    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

    关 键  词:
    一种 新型 软管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新型软管泵.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546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