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3

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605408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格式:PDF
  • 页数:33
  • 大小:1.9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39031.0

    申请日:

    2003.10.27

    公开号:

    CN1920207A

    公开日:

    2007.02.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5/16申请日:20031027授权公告日:20100210终止日期:20141027|||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5/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邱则有变更后权利人:湖南邱则有专利战略策划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变更后权利人: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长沙高新开发区麓景路8号巨星产业基地登记生效日:201011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16(2006.01); E04B5/18(2006.01); E04B5/36(2006.01)

    主分类号:

    E04B5/16

    申请人:

    邱则有;

    发明人:

    邱则有

    地址:

    410011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加强筋(4),其特征在于模壳构件上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封闭空腔内有至少一根杆件(5),至少一个模壳倒角(13)或阴角(12)与杆件(5)或/和加强筋(4)平行或/和相交或/和立交设置。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 底板(3),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 壳构件,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的至少一个上设置 有加强筋(4),其特征在于模壳构件上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 封闭空腔内有至少一根杆件(5),至少一个模壳倒角(13)或阴角(12) 与杆件(5)或/和加强筋(4)平行或/和相交或/和立交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壳倒角(13)或阴角(12)与至少二根杆件(5)或/和加强 筋(4)平行或/和相交或/和立交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杆件(5)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一条加强筋(4)相交并连结成一 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 在交点相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至少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 在交点相交。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加强筋(4)、杆件(5) 的至少一个中有增强物(6),或者有增强物(6)露出,或者增强物 (6)伸入相邻的基体中相互锚固;或者杆件(5)内有增强物(6) 伸入加强筋(4)内锚固,或者与加强筋(4)内增强物(6)连接后 锚固;或者加强筋(4)内的增强物(6)伸入杆件(5)内锚固,或 者与杆件(5)内增强物(6)连接后锚固;或者杆件(5)内的增强 物(6)与相连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内的增强 物(6)相连;或者杆件(5)内增强物(6)与加强筋(4)内增强物 (6)相连并同时与相连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 内的增强物(6)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在加强筋(4)的扩大部位或加强筋(4) 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与加强筋(4)相交;或者至少一根杆件(5)在 加强筋(4)的扩大部位或加强筋(4)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叠合;或 者至少一根杆件(5)的模(7)与加强筋(4)或加强筋(4)的扩大 部位相交;或者杆件(5)的至少一端为扩大端;或者加强筋(4)为 凹槽形的加强筋;或者模壳构件上有接线盒(8)或线管(9)或灯槽 盒(10)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模壳构件上的接线盒(8)或线管(9) 或灯槽盒(10)设置在下底板(3)上;或者下底板(3)上设置有至 少一个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11)。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 久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长 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 形或圆形;或者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凹槽(14)、 凹坑(15)、凸台模块(16)、凸条(17)、阳角(18)中的至少一个; 或者阴角(12)、倒角(13)、凹槽(14)、凸条(17)自身或相互呈 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或者模壳构件的封闭空腔 内设置有轻质材料(19);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中的至少 一个为或有可拆卸的活动部件;或者模壳构件的上板(1)、周围侧壁 (2)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拱壳形、波纹形、锯齿形、拉毛形或 者糙面外表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 久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0);或者 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21);或者下底 板(3)伸出有挑边(22)或露增强物(6)的挑边(22);或者至少 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 间构成内肋模腔(23),或者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 位还设置有凹槽(14);或者内肋模腔(23)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4); 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或挑边(22)的至少 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5);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 板(3)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5);或者叠合层(25)为轻骨 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 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永 久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或挑边(22)为水泥砂浆、 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或其内还含有增强物(6)的下 底或挑边,或者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 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 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或者上板(1)、周围侧壁(2)或 者下底板(3)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 物(6)叠合胶结而成;或者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 由间隔撑拉件(2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 肋模腔(23);或者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6)。

    说明书


    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03年10月27日、申请号为200310104263.9、名称为“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砼空心楼盖是应用较广的楼盖结构形式,其内填充的轻质永久胎模有空心管和空腔模壳构件。如申请人于1999年11月2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99249798.1、名称为“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构件”实用新型专利,它公开了一种薄壁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围成多面体空腔。又如申请人于2001年11月23日申请的申请号为01140106.0、公开号为CN1356442、名称为“一种现浇钢筋砼楼板用空腔结构模壳”发明专利申请,它公开的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围成多面体空腔模壳构件,这种空腔模壳构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结构简单、施工运输方便等特点。再如申请人于2001年11月23日申请的申请号为01139992.9、公开号为CN1348040、名称为“一种暗密肋楼板用空腔构件”发明专利申请,它所公开的模壳构件包括空腔模板、结构底板,结构底板与空腔模板连接形成多面体结构,在空腔体上有加强筋,其空腔模板也包括上板与周围侧壁。这样,空腔构件的强度与刚度大大提高,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水密性好、重量轻、施工运输方便等特点。但是,这种永久模壳构件参与楼盖的受力与传力的能力低,特别是承受集中荷载作用的能力低。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具有受力与传力性能好、承受集中荷载作用的能力强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模壳构件上设置有阴角、倒角,封闭空腔内有至少一根杆件,至少一个模壳倒角或阴角与杆件或/和加强筋平行或/和相交或/和立交设置。这样,封闭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根杆件,杆件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一条加强筋相交,连结成一体,因而,永久模壳的强度与刚度大大加强,其受力与传力性能大大提高,尤其是承受集中荷载作用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模壳构件上设置有阴角、倒角,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降低楼盖的成本,同时也改善楼盖的性能;此外,永久模壳还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抗变形、抗振动性能优良、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倒角或阴角与至少二根杆件或/和加强筋平行或/和相交或/和立交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一条加强筋相交并连结成一体。这样,杆件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一条加强筋相交,连结成一体,因而,永久模壳的强度与刚度大大加强,其受力与传力性能大大提高,尤其是承受集中荷载作用的能力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两条相交的加强筋在交点相交。这样,当杆件承受荷载时,杆件可将荷载应力传递到与之相交的加强筋上,再经由加强筋传递到结构梁柱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的两端分别与至少两条相交的加强筋在交点相交。这样,由于杆件将加强筋相互连接,其受力与传力的性能更好,承受集中荷载作用的能力越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加强筋、杆件的至少一个中有增强物,或者有增强物露出,或者增强物伸入相邻的基体中相互锚固。增强物为丝、筋细长构件,或丝、筋细长构件编织或纺织的布和网,或无纺胶粘布、网,或片、条带,或上述二者以上组合,如增强物可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增强物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相互拉结,则永久模壳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刚度更大。同时,增强物的种类多,便于设计与生产制作永久模壳时增强物的选用,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以满足各种不同场合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内有增强物伸入加强筋内锚固,或者与加强筋内增强物连接后锚固。这样,杆件内的增强物伸入加强筋内锚固,大大加强了杆件与加强筋之间的整体性,同时,也提高了杆件和加强筋自身的强度和刚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筋内的增强物伸入杆件内锚固,或者与杆件内增强物连接后锚固。这样,大大加强了杆件与加强筋之间的结构整体性,同时,也提高了杆件和加强筋自身的强度和刚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内的增强物与相连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板内的增强物相连。这样,杆件内的增强物与上板或者周围侧壁或者下底板内的增强物连接成整体后,提高了永久模壳的整体性,使其受力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内增强物与加强筋内增强物相连并同时与相连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板内的增强物相连。这样,杆件内的增强物同时与加强筋、上板、周围侧壁或下底板内的增强物连为一体,大幅度提高了楼盖的空间结构性能,能够全方位传递应力,使永久模壳构件的综合性能更佳。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在加强筋的扩大部位或加强筋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与加强筋相交。这样,杆件与加强筋相交于加强筋的扩大部位或加强筋的相交的扩大部位,可保证杆件将应力传递到加强筋上,不会破坏加强筋相交点。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在加强筋的扩大部位或加强筋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叠合。这样,杆件在加强筋的扩大部位或者和加强筋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叠合,加强了杆件和加强筋传递应力的能力,同时,相交点不易破坏,从而使得永久模壳的结构更为合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的模与加强筋或加强筋的扩大部位相交。这样,杆件的模与加强筋或者加强筋的扩大部位相交,提高了杆件与加强筋之间的接合强度,使二者的结构更加稳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的至少一端为扩大端。这样,因杆件的一端为扩大端,使得杆件传递应力时,相交部位不易破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筋为凹槽形的加强筋。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永久模壳的强度与刚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有接线盒或线管或灯槽盒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在永久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可十分方便地布设电线、电源、或者照明设置,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速度,进而降低了楼盖的施工造价。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的接线盒或线管或灯槽盒设置在下底板上。这样,在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电源或者照明设备可在不破坏永久模壳和楼盖结构的情况下安装,保护了现浇砼空心楼盖中的受力构件,且安装十分方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这样,在永久模壳应用于楼盖中后,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的设置方便了吊挂设备的安装,同时,可有效地保护楼板底部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这样,永久模壳形状的多样化,使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相应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结构,从而使得现浇砼空心楼盖的结构更为合理,方便了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倒角、凹槽、凹坑、凸台模块、凸条、阳角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现浇砼浇入阴角、倒角、凹槽、凹坑、孔洞中,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模壳构件上设置的凸台模块、凸条、阳角可将楼盖中不受力的砼抽空,进一步减轻楼盖自身的重量,节约砼的用量,降低楼盖的成本,同时也改善楼盖的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角、倒角、凹槽、凸条自身或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这样,当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永久模壳上的阴角、倒角、凹槽、凸条自身或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在上述部位浇筑砼后,相应形成了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的现浇砼加强构造,大大改善了现浇砼空心楼盖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封闭空腔内设置有轻质材料。这样,大大提高了永久模壳的隔音、隔热、保温性能;同时,永久模壳还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减少了产品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破损率。轻质材料可为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或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等,其轻质材料种类的多样性,便于生产时就近取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为或有可拆卸的活动部件。这样,可随时方便检查永久模壳内部的情况,同时也可随时在永久模壳的内部部分或全部填充轻质材料,或者在永久模壳内部安装其它部件,如接线盒、水电管线、消防淋喷头等。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周围侧壁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拱壳形、波纹形、锯齿形、拉毛形或者糙面外表面。这样,空腔体的上板、周围侧壁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波纹形、锯齿形、拉毛形或者糙面外表面,大大提高了永久模壳与现浇砼之间的结合力,同时也改善了楼盖的吊挂性能和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这样,当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可对永久模壳进行准确定位,防止永久模壳在浇筑砼时上浮、移位等现象产生,同时,也可对钢筋进行限位,有效地保证了楼盖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为钢筋、钢筋网、钢丝、钢丝网、角钢、槽钢、L型钢、T型钢、卡套、螺栓、公母槽、承插件、锯齿件、凸槽、凹槽、卡口、卡套、孔洞、预埋铁件等。这样,当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永久模壳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有效、可靠地控制永久模壳之间的距离,控制现浇砼肋的宽度和高度,保证楼盖内部结构的浇筑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永久模壳彼此之间的连接定位,或者构成成组构件,加快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底板伸出有挑边或露增强物的挑边。这样,下底板伸出有挑板,则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可省去施工模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若挑边上还露出有增强物,则与现浇砼粘结更牢,楼盖的整体性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或者周围侧壁上与下底板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这样,多个永久模壳通过挑边连接成成组永久模壳,则永久模壳的施工效率更高,施工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这样,在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施工布设更方便,间隔撑拉件可为固定或活动间隔撑拉件,在永久模壳安装完毕后,可将活动撑拉件拆卸回收二次使用,降低永久模壳的生产成本,同时,拆卸撑拉件后,钢筋可十分方便地布设于内肋模腔中,砼也可顺畅地浇入内肋模腔中,施工更方便,施工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板或挑边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这样,由于设置有叠合层,因而永久模壳的制作更容易,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同时,永久模壳的强度与刚度更大,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板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这样,在永久模壳制作时,由于设置有叠合层,可先制作一面开口的永久模壳,然后,将开口面朝上,将叠合层悬挂或放置于开口面上,再封堵开口面,待料浆硬化后,养护至规定龄期,即可得到基层叠合有叠合层的永久模壳,其制作更容易、生产效率更高,相应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层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这样,叠合层制作材料的多样化,可使永久模壳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底板或挑边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或其内还含有增强物的下底或挑边,或者永久模壳的上板或周围侧壁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这样,永久模壳的下底板、上板和周围侧壁制作材料的多样化,可使永久模壳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周围侧壁或者下底板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叠合胶结而成。这样,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叠合而成的上板、周围侧壁或者下底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等特点,相应永久模壳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永久模壳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连接成成组永久模壳,相邻永久模壳之间构成内肋模腔。这样,在永久模壳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大大提高了楼盖的施工效率和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搬运件可为提手、吊钩、吊环或其它装置。这样,可十分方便地将永久模壳码放、转运、吊装和施工,降低了上述工序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下底板,4为加强筋,5为杆件,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至少一端与一条加强筋4相交并连结成一体。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的一端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和加强筋4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图示增强物6为纤维网格布。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加强筋4和杆件5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内有增强物6伸入加强筋4内锚固。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和加强筋4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加强筋4内的增强物6伸入杆件5内锚固。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和杆件5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内的增强物6与相连的上板1和下底板3内的增强物6相连。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加强筋4和杆件5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内的增强物6与加强筋4内增强物6相连,并同时与相连的上板1及下底板3内的增强物6相连。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与加强筋4相交于加强筋4的相交点。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在加强筋4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叠合。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的模7与加强筋4相交点的扩大部位相交。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的下端为扩大端。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加强筋4为凹槽形的加强筋。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和加强筋4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加强筋4内的增强物6伸入杆件5内锚固,其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接线盒8、线管9和灯槽盒10。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吊挂件11。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一端与加强筋4相交,其模壳构件上部的竖向剖面形状为拱形。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其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凹坑15、凸台模块16和阳角18。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一端与加强筋4相交,其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凹槽14、和凸条17。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模壳构件的封闭空腔内设置有轻质材料19,图示轻质材料19为膨胀珍珠岩。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其上板1为活动可拆卸的扣合盖板。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其模壳构件的上板1和周围侧壁2的外表面为粗糙的外表面。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0,图示定位构件20为支撑定位脚。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用的连接件21,图示连接件21为杆件和插销孔洞。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其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14。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14,其内肋模腔23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4,图示间隔撑拉件24为杆件。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14,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叠合层25。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叠合层25。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上设置有叠合层25,其叠合层25为轻骨料砼层。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其下底板3为含有钢丝网增强物6的砼下底,上板1和周围侧壁2的壁为纤维网格布水泥砂浆壁。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多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加强筋4,其特征在于模壳构件上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封闭空腔内有至少一根杆件5,至少一个模壳倒角13或阴角12与杆件5或/和加强筋4平行或/和相交或/和立交设置。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下底板,4为加强筋,5为杆件,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一端与一条加强筋4相交并连结成一体。如图17、图18所示,模壳构件上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封闭空腔内有杆件5,倒角13和阴角12与杆件5立交设置,阴角12与加强筋4相交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倒角13或阴角12与至少二根杆件5或/和加强筋4平行或/和相交或/和立交设置。如图17、图18所示,倒角13和阴角12与二根杆件5平行设置,阴角12与加强筋4相交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5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一条加强筋4相交并连结成一体。如图1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一端与一条加强筋4相交并连结成一体。如图15所示,杆件5的一端与加强筋4相交并连结成一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的至少一端与至少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的一端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至少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加强筋4、杆件5的至少一个中有增强物6,或者有增强物6露出,或者增强物6伸入相邻的基体中相互锚固。增强物6为丝、筋细长构件,或丝、筋细长构件编织或纺织的布和网,或无纺胶粘布、网,或片、条带,或上述二者以上组合,如增强物6可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和加强筋4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图示增强物6为纤维网格布。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5内有增强物6伸入加强筋4内锚固,或者与加强筋4内增强物6连接后锚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加强筋4和杆件5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内有增强物6伸入加强筋4内锚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筋4内的增强物6伸入杆件5内锚固,或者与杆件5内增强物6连接后锚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和加强筋4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加强筋4内的增强物6伸入杆件5内锚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5内的增强物6与相连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内的增强物6相连。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和杆件5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内的增强物6与相连的上板1和下底板3内的增强物6相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5内增强物6与加强筋4内增强物6相连并同时与相连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内的增强物6相连。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加强筋4和杆件5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内的增强物6与加强筋4内增强物6相连,并同时与相连的上板1及下底板3内的增强物6相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在加强筋4的扩大部位或加强筋4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与加强筋4相交。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与加强筋4相交于加强筋4的相交点。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在加强筋4的扩大部位或加强筋4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叠合。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在加强筋4的相交点的扩大部位叠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根杆件5的模7与加强筋4或加强筋4的扩大部位相交。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杆件5的模7与加强筋4相交点的扩大部位相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5的至少一端为扩大端。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杆件5的下端为扩大端。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筋4为凹槽形的加强筋。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加强筋4为凹槽形的加强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有接线盒8或线管9或灯槽盒10中的至少一个。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和加强筋4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加强筋4内的增强物6伸入杆件5内锚固,其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接线盒8、线管9和灯槽盒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的接线盒8或线管9或灯槽盒10设置在下底板3上。如图14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和加强筋4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加强筋4内的增强物6伸入杆件5内锚固,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接线盒8、线管9和灯槽盒10,其模壳构件上的接线盒8和灯槽盒10设置在下底板3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11。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吊挂件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一端与加强筋4相交,其模壳构件上部的竖向剖面形状为拱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凹槽14、凹坑15、凸台模块16、凸条17、阳角18中的至少一个。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其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凹坑15、凸台模块16和阳角18。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一端与加强筋4相交,其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凹槽14、和凸条1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角12、倒角13、凹槽14、凸条17自身或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如图18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下底板3上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一端与加强筋4相交,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12、倒角13、凹槽14、和凸条17,其阴角12、倒角13、凹槽1和凸条17自身或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封闭空腔内设置有轻质材料19。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模壳构件的封闭空腔内设置有轻质材料19,图示轻质材料19为膨胀珍珠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中的至少一个为或有可拆卸的活动部件。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其上板1为活动可拆卸的扣合盖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1、周围侧壁2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拱壳形、波纹形、锯齿形、拉毛形或者糙面外表面。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下底板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杆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交的加强筋4在交点相交,其模壳构件的上板1和周围侧壁2的外表面为粗糙的外表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0。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0,图示定位构件20为支撑定位脚。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21。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用的连接件21,图示连接件21为杆件和插销孔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或露增强物6的挑边22。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或者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14。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其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23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4。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14,其内肋模腔23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4,图示间隔撑拉件24为杆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或挑边2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5。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2,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2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周围侧壁2上与下底板3接触部位还设置有凹槽14,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叠合层2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5。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其下底板3上设置有叠合层2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层25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上板1中的增强物6伸入周围侧壁2的基体中并和周围侧壁2中的增强物6相互锚固,下底板3上设置有叠合层25,其叠合层25为轻骨料砼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或挑边22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或其内还含有增强物6的下底或挑边,或者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中均设置有增强物6,其下底板3为含有钢丝网增强物6的砼下底,上板1和周围侧壁2的壁为纤维网格布水泥砂浆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或者下底板3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6叠合胶结而成。如图30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上板1和周围侧壁2均设置有增强物6,其上板1和周围侧壁2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网状增强物6叠合胶结而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和下底板3构成封闭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和周围侧壁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封闭空腔内设置有杆件5,其多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6。如图26、27所示,模壳构件的挑边22上设置有搬运件26。

        本发明实施时,先拌制水泥砂浆,在模具内制作一层水泥砂浆一层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再一层水泥砂浆的多层叠合的由上板1和周围侧壁2围成的开口模壳构件,同时其周围侧壁2在开口处伸出有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增强物6,在其未凝结硬化时,将杆件5与之相连,然后,在下底模具中制作带加强筋4的钢丝网水泥砂浆下底板3,在下底板3未凝结硬化前,将开口模壳构件的开口边与下底板3相连接,杆件5与加强筋4相连接,同时将伸出的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增强物6锚固在下底板3内,待凝结硬化后,养护至规定龄期,即得砼填充用永久模壳。

    关 键  词:
    一种 填充 永久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砼填充用永久模壳.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54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