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的供水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的供水方法。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
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联水龙
头、双温双联龙头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水龙头,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
面来综合考虑。
但是家里的水龙头使用一段时间后,上面的混水阀会出现漏水的现象,虽然像混
水阀漏水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但是却是很困扰我们的。因此,能够更好地解决水龙头的混
水阀漏水的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水阀容易漏水等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的供水方法:基于调节螺母使螺栓推动混水管的移动,实现混水
阀组件和水龙头的密封连接及水龙头的水流引向。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是基于工具或手对螺母的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是基于螺栓对混水管的压迫,使混水管出水口套设于所述水
龙头的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流是指混水阀组件上进水管的水流汇集到混水座,再经过混水
管输送出水龙头。
根据以上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螺母在所述水龙头内的位置固定,转动所述螺母时,所述螺栓带动所述混水管向
另一方向移动,由此可将所述混水阀组件更加紧固地设于所述水龙头内,使其不易因为水
的压力或者使用时间久了导致松动漏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
1-----混水座
2-----混水管
3-----混水管槽
4-----进水管
5-----凸环
6-----推送装置
61----螺栓
6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包括混水座1、混水管
2和水龙头外壳,所述混水座为一圆柱腔体,供冷水和/或热水混合,所述混水座1的底部开
设有一个出水口和两个进水口,所述混水座1的底部连接有一混水管槽3,所述混水管2在一
推送装置6的作用下在所述混水管槽3内运动,所述推送装置6包括螺栓61和螺母62,所述螺
栓61与所述混水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混水管槽3的槽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
混水座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混水管2的侧壁开设有一混水管进水口,混水管2的一端开有一
混水管出水口,所述混水管的另一端密封,所述密封端与所述螺栓61连接,螺母62旋在螺栓
61上,当混水座1装入水龙头外壳后,螺母62的一面与水龙头外壳相抵,旋转螺母62在外壳
的抵住作用力下,螺栓61可使混水管的混水管进水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此时所述混水管出
水口套于水龙头的进水口。
还包括两个进水管4,所述两个进水管对称连接在所述混水管槽的两侧,且与所述
混水座的底部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混水座、混水管槽和两个进水管构成一体形成一混
水阀组件以便于生产和安装,所述混水阀组件套设于所述水龙头外壳内。所述两个进水管
的出水口对应分别与所述混水座1的两个进水口连通,所述两个进水管4的进水口对应用于
与热水管和冷水管连接,当用户扭动所述水龙头的手柄时,冷水管和/或热水管中的水汇集
到混水座内,再从混水座的出水口-混水管槽的通孔-混水管进水口-混水管出水口-水龙头
进水口-水龙头出水口这一流向流出水龙头。
或者,由于混水阀组件是套设于所述水龙头的外壳内,所述水龙头外壳开设有一
供所述螺母的侧壁露出该水龙头外壳的开口,安装时,将所述混水阀组件套于水龙头外壳
内,螺母的部分侧壁露出水龙头外壳,转动所述螺母62,所述混水管2在螺母62的作用下使
螺栓61向另一端运动,直至所述混水管2进水口与所述混水管槽的通孔连通,从而与所述混
水座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混水管2出水口与所述水龙头的进水口连通。通过推送装置控制
所述混水管卡合在混水管槽和水龙头间,可将所述混水阀组件更加紧固地设于所述水龙头
内,使其不易因为水的压力或者使用时间久了导致松动漏水。
为了增加所述混水阀的密封性,在所述混水管的出水口套设有一密封圈,这样的
设置可以使混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龙头的进水口更加密封。
为了不使所述密封圈移位,在所述混水管的出水口处围设有一凸环5,所述凸环的
外径略大于所述混水管槽的外径和水龙头进水口外径,所述凸环5可使密封圈位置固定,并
且可用于限制混水管在混水管槽内的活动距离。
为了使混水管更加牢靠地置于混水管槽内,在所述混水管的管壁上套设数个橡胶
圈,在推送装置和橡胶圈的作用下,混水管在混水管槽内的位置可以更加稳固,使其与水龙
头的连接更加紧密。
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的供水方法:基于调节螺母使螺栓推动混水管的移动,实现
混水阀组件和水龙头的密封连接及水龙头的水流引向。
所述推动是基于工具或手对螺母的旋转。
所述密封是基于螺栓对混水管的压迫,使混水管出水口套设于所述水龙头的进水
口。
所述水流是指混水阀组件上进水管的水流汇集到混水座,再经过混水管输送出水
龙头。
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的装配方法:将混水阀组件装进水龙头的外壳内,转动螺母,
使混水管的进水口与混水座的出水口连通,混水管的出水口与水龙头的进水口连通并与之
紧贴,实现水龙头水路结构的引水与密封。
一种带螺母的水龙头的检验方法:将两个进水管分别与冷水管和热水管连接,打
开水龙头的水阀开关,借助水流对混水阀组件及混水管上的杂质进行清洗,关闭水阀开关,
转动螺母,在螺母的作用下,使螺栓推动混水管向水龙头的进水口贴紧,再次打开水阀开
关,观看混水阀组件和混水管是否有出水,没有漏水即为合格。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
步,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