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2

新型的四齿铂络合物.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6047812
  • 上传时间:2019-04-04
  • 格式:PDF
  • 页数:172
  • 大小:10.7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56990.4

    申请日:

    2012.02.23

    公开号:

    CN106749425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F 15/00申请日:20120223|||公开

    IPC分类号:

    C07F15/00; C09K11/06; H01L51/54

    主分类号:

    C07F15/00

    申请人:

    通用显示公司

    发明人:

    夏传军; W·耶格尔; 大卫·泽南·李; J·费奥德利索; 马斌; Z·埃尔申纳威; S·拉耶克; E·巴伦; G·科塔斯; J·布鲁克斯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优先权:

    2011.02.23 US 61/445,864; 2011.10.14 US 61/547,46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王海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型的四齿铂络合物。提供了包含扭曲芳基的新型磷光四齿铂(II)化合物。还提供了包含咪唑并[1,2??f]菲啶结构部分的新型磷光四齿铂(II)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以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中以提供改良的器件效率、线形和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
    其中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Pt;
    其中X和Y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
    其中R和R’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
    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
    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
    其中R1可以代表单取代;
    其中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
    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

    其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氢和氘,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
    并且
    其中C是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是
    氢或氘。
    3.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是烷基。
    4.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是芳基。
    5.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C为苯。
    6.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A-B选自如下:

    其中Ra和Rb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
    Rc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
    RL可以代表单取代;
    其中Ra、Rb、Rc和RL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
    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
    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a、Rb、Rc和RL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并且
    其中RL任选地是连接A-B和2-苯基咪唑的连接体。
    7.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选自如下:

    8.第一器件,其包含有机发光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包含:
    阳极;
    阴极;以及
    设置于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进一步包含

    其中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
    其中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Pt;
    其中X和Y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
    其中R和R’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
    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
    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
    其中R1可以代表单取代;
    其中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
    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

    其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氢和氘,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
    并且
    其中C是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
    9.权利要求8的第一器件,其中该第一器件是消费产品。
    10.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其中环A是6元碳环或杂环并且环B是5或6元碳环或杂环;
    其中L1是单键以及L2选自单键、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
    GeRR';
    其中Z1和Z2独立地为氮原子或碳原子;
    其中R1和R5可以代表单取代或二取代;
    其中R2、R3和R4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
    其中R、R'、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
    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
    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11.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12.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并且
    其中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
    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
    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并且
    其中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
    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
    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14.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并且
    其中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
    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
    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15.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16.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17.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选自如下:











    18.第一器件,该第一器件包含有机发光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进一步包含:
    阳极;
    阴极;以及
    设置于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包含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其中环A是6元碳环或杂环并且环B是5或6元碳环或杂环;
    其中L1是单键以及L2选自单键、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
    GeRR';
    其中Z1和Z2独立地为氮原子或碳原子;
    其中R1和R5可以代表单取代或二取代;
    其中R2、R3和R4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
    其中R、R'、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
    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
    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19.权利要求18的第一器件,其中该化合物选自如下:











    20.权利要求18的第一器件,其中该第一器件为消费产品。
    21.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其中环A是5元碳环或杂环并且环B是5或6元碳环或杂环;
    其中L1和L2独立地选自单键、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
    其中Z1和Z2独立地为氮原子或碳原子;
    其中R1和R5可以代表单取代或二取代;
    其中R2、R3和R4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
    其中R、R'、R1、R2、R3和R4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
    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
    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22.权利要求2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R'3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
    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
    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23.权利要求2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R'3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
    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
    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24.权利要求2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选自如下:





    25.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
    其中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Pt;
    其中X和Y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
    其中X和Y中的至少一个形成A-B和2-苯基咪唑配体之间的键;
    其中R和R’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
    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
    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1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
    其中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
    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其中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

    其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氘、烷基、和芳基;
    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并且
    其中C是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
    26.权利要求25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
    是氢或氘。
    27.权利要求25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是烷基。
    28.权利要求25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是芳基。
    29.权利要求25的化合物,其中C为苯。
    30.权利要求25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选自如下:

    说明书

    新型的四齿铂络合物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考

    本申请是优先权日为2011年2月23日、发明名称为“新型的四齿铂络合物”的中国
    发明专利申请第201280018508.3号(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2/026396)的分案申请。

    依照35U.S.C.§119(e),本申请要求2011年2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
    61/445,864以及2011年10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1/547,461的权益,出于所有
    目的通过引用并且以其整体将上述专利申请并入本文。

    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由联合的大学-公司研究协议的一个或多个下列参与方做出、
    代表其做出、和/或与其相关地做出:密歇根大学董事会、普林斯顿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
    学,和通用显示公司。该协议在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做出之日或其之前有效,并且要求保护的
    发明作为在该协议范围内进行的活动的结果而做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器件(OLED)。更具体地,本发明与包含扭曲的芳基取代基的
    磷光四齿铂材料有关。此外,该发明涉及包含咪唑并[1,2-f]菲啶结构部分的四齿铂(II)化
    合物。这些材料可以用于OLED中以提供具有改良性能的器件。

    背景技术

    由于很多原因,利用有机材料的光电器件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用于制备这样的
    器件的很多材料相对廉价,因此有机光电器件相对于无机器件具有成本优势的潜力。此外,
    有机材料的固有特性,例如它们的柔性,可以使得它们良好地适用于特定应用,例如在柔性
    基材上制造。有机光电器件的实例包括有机发光器件(OLED)、有机光电晶体管、有机光伏电
    池和有机光电探测器。对于OLED,有机材料可以具有优于常规材料的性能优势。例如,有机
    发光层发射光的波长通常可以容易地用合适的掺杂剂进行调节。

    OLED利用当跨器件施加电压时发光的有机薄膜。OLED正在成为用于诸如平板显
    示、照明和背光应用中的越来越引人关注的技术。美国专利US 5,844,363、US 6,303,238和
    US 5,707,745中记载了多种OLED材料和构造,通过引用将它们整体并入本文。

    发磷光分子的一种应用是全色显示器。这样的显示器的工业标准要求适于发射称
    为“饱和”色彩的特定色彩的像素。特别地,这些标准要求饱和的红、绿和蓝色像素。可以使
    用CIE坐标来度量色彩,该CIE坐标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

    发绿光分子的一个实例是三(2-苯基吡啶)铱,表示为Ir(ppy)3,其具有以下结构:


    在此处以及后面的图中,我们将从氮到金属(此处为Ir)的配位键表示为直线。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有机”包括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光电器件的聚合物材料和小分
    子有机材料。“小分子”指的是非聚合物的任何有机材料,并且“小分子”实际上可以相当大。
    在某些情况下小分子可以包括重复单元。例如,使用长链烷基作为取代基并不会将该分子
    排除在“小分子”类别之外。小分子也可以纳入聚合物中,例如作为聚合物主链上的侧基或
    者作为主链的一部分。小分子也可以充当树枝状化合物的核心结构部分,该化合物包括一
    系列构建在核心结构部分上的化学壳。树枝状化合物的核心结构部分可以是荧光或磷光小
    分子发光体。树枝状化合物可以是“小分子”,并且据认为目前在OLED领域使用的所有树枝
    状化合物都是小分子。

    本文中使用的“顶部”指的是离基材最远,而“底部”指的是离基材最近。在将第一
    层描述为“位于第二层上方”的情况下,第一层距离基材更远。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可以
    存在其它层,除非明确指出第一层与第二层“接触”。例如,可以将阴极描述为“位于阳极上
    方”,即使其间存在多个有机层。

    本文中使用的“可溶液处理”指的是能够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在液体介质中溶解、
    分散或输送和/或从液体介质中沉积。

    当认为配体直接有助于发光材料的光活性性质时,可以将该配体称为“光活性”
    的。当认为配体不有助于发光材料的光活性性质时,可以将该配体称为“辅助”的,尽管辅助
    配体可以改变光活性配体的性质。

    如本文中所使用,并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如果该第一能级更接近于
    真空能级,则第一“最高已占分子轨道”(HOMO)或“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大于”或
    “高于”第二HOMO或LUMO能级。由于电离势(IP)作为相对于真空能级的负能量进行测量,因
    此更高的HOMO能级对应于具有更小的绝对值的IP(负性较低的IP)。类似地,更高的LUMO能
    级对应于具有更小的绝对值的电子亲和性(EA)(负性较低的EA)。在常规的能级图上,真空
    能级位于顶部,材料的LUMO能级高于相同材料的HOMO能级。与“较低”的HOMO或LUMO能级相
    比,“较高”的HOMO或LUMO能级显得更接近该图的顶部。

    如本文中所使用,并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第一功函数“大于”或“高
    于”第二功函数,如果该第一功函数具有更高的绝对值。因为功函数通常作为相对于真空能
    级的负数进行测量,这意味着“更高”的功函数更负。在常规的能级图上,真空能级位于顶
    部,“较高”的功函数表示为沿向下的方向更远离真空能级。因而,HOMO和LUMO能级的定义采
    用与功函数不同的惯例。

    关于OLED以及上述定义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见美国专利US7,279,704,通过引用将
    其整体并入本文。

    发明内容

    提供了包含扭曲的芳基取代基的磷光四齿铂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
    Pt。X和Y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X和Y中的至少
    一个形成A-B和2-苯基咪唑之间的键。R和R’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
    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
    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sulfanyl)、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
    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
    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
    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
    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


    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
    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C是
    5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优选地,C为苯。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一个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是氢或氘。在
    另一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
    一个是氢或氘。在又一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
    R'1和R'2中的另一个是氢或氘。

    在一个方面,R'1和R'2各自是烷基。在另一方面,R'1和R'2各自是具有两个或更多
    个碳原子的烷基。在又一方面,R'1和R'2各自是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一个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芳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是氢或氘。在
    另一方面,R'1和R'2中的一个是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是芳基。在又一方面,R'1和R'2
    各自是芳基。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选自如下的式:


    R″1、R″2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选自如下的式:



    R″1、R″2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在另一方面,A-B选自:



    Ra、Rb、Rc和RL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a、Rb、Rc和RL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a、Rb、Rc和RL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RL任选地为
    连接A-B和2-苯基咪唑的连接体(linker)。

    提供了具体的、非限制性的铂络合物实例。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G-
    化合物42G。铂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化合物1-化合物166。

    另外,提供了包含有机发光器件的第一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进一步包含阳极、阴
    极以及设置于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包含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
    Pt。X和Y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X和Y中的至少
    一个形成A-B和2-苯基咪唑之间的键。R和R’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
    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
    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3可以代
    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
    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
    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
    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


    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
    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C是
    5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优选地,C为苯。

    上面讨论的关于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各个具体方面也适用于当在第一器件中使用
    时具有式I的化合物。特别地,上面讨论的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R'1、R'2、A、B、C、X、Y、R″1、R″2、
    R″3、式II、式III、式IV、式V、式VI、式VII、式VIII、式IX、式X、式XI、A-B、Ra、Rb、Rc和RL的各个
    特定方面也适用于第一器件中使用的具有式I的化合物。

    提供了具体的、非限制性的包含铂络合物的器件的实例。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选
    自化合物1G-化合物42G。可以在此类器件中使用的铂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化合
    物1-化合物166。

    在一个方面,该有机层是发光层并且该化合物是发光掺杂剂。在另一方面,该有机
    层进一步包含主体。

    在一个方面,该主体是包含选自以下的至少一个化学基团的化合物:


    R″'1、R″'2、R″'3、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
    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
    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k是
    从0到20的整数。X1、X2、X3、X4、X5、X6、X7和X8各自独立地选自CH和N。

    在另一方面,该主体是包含含有苯并稠合噻吩或苯并稠合呋喃的三亚苯的化合
    物。该化合物中的任何取代基是独立地选自CnH2n+1、OCnH2n+1、OAr1、N(CnH2n+1)2、N(Ar1)(Ar2)、
    CH=CH-CnH2n+1、C≡CHCnH2n+1、Ar1、Ar1-Ar2、CnH2n-Ar1的非稠合取代基,或者无取代。n为1、2、
    3、4、5、6、7、8、9或10。Ar1和Ar2独立地选自苯、联苯、萘、三亚苯、咔唑、及其杂芳族类似物。优
    选地,该主体具有下式:


    化合物A

    在又一方面,该主体为金属络合物。在另一方面,该金属络合物选自:


    (O-N)为二齿配体,其具有与原子O和N配位的金属。L为辅助配体。m为从1至可以连
    接到金属的配体最大数目的整数值。优选地,该主体为8-羟基喹啉根合金属。

    在一个方面,该第一器件是消费产品。在另一方面,该第一器件是有机发光器件。

    提供了包含咪唑并[1,2-f]菲啶结构部分的四齿铂(II)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下
    式:


    环A和环B是各自独立地5或6元碳环或杂环。L1和L2独立地选自单键、BR、NR、PR、O、
    S、Se、C=O、S=O、SO2、CRR'、SiRR'和GeRR'。Z1和Z2独立地为氮原子或碳原子。R1、R2、R3、R4和
    R5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R'、R1、R2、R3、R4和R5独立地选自氢、氘、卤
    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
    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
    它们的组合。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在一个方面,L1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

    在一个方面,R5为芳基或取代芳基。在另一方面,R5为2,6-双取代的芳基。

    优选地,R5为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
    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
    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2中的
    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C是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

    在一个方面,通过连接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而形成至少一个
    稠环。在另一方面,R或R'连接到R3或R4从而形成稠环。

    在一个方面,配体具有高于或者等于的三线态能量的三
    线态能量。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3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
    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
    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3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
    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
    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3和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
    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
    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
    组合。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3和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
    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
    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
    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3和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
    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
    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
    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
    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
    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4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
    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
    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提供了具体的、非限制性的四齿铂(II)化合物的实例。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选
    自:





































    此外,提供了第一器件。该第一器件包含有机发光器件。该第一有机发光器件进一
    步包含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包含具有下式的化
    合物:


    环A和环B各自独立地是5或6元碳环或杂环。L1和L2独立地选自单键、BR、NR、PR、O、
    S、Se、C=O、S=O、SO2、CRR'、SiRR'和GeRR'。Z1和Z2独立地为氮原子或碳原子。R1、R2、R3、R4和
    R5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R'、R'1、R'2、R'3、R'4、R1、R2、R3、R4和R5独立
    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
    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
    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
    稠环。

    上面讨论的关于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各个方面也适用于在第一器件中使用的具
    有式I'的化合物。特别地,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环A、环B、L1、L2、R、R'、R'1、R'2、R'3、R1、R2、R3、
    R4、R5、R6、式I'–XI'以及化合物1'-237'的具体方面也适用于第一器件中使用的具有式I'的
    化合物。

    在一个方面,L1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

    在一个方面,该有机层是发光层并且该化合物是发光掺杂剂。在另一方面,该有机
    层进一步包含主体。

    在一个方面,该主体包含有机分子,所述有机分子含有选自咔唑、二苯并噻吩、二
    苯并呋喃、氮杂咔唑、氮杂-二苯并噻吩和氮杂-二苯并呋喃的至少一个基团。

    在又一方面,该主体具有下式:


    在又一方面,该主体为金属络合物。

    在一个方面,该有机层为发光层并且该化合物为非发光掺杂剂。

    在一个方面,该第一器件为消费产品。在另一方面,该第一器件为有机发光器件。
    在又一方面,该第一器件包括照明面板(lighting panel)。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

    图2示出了不具有单独的电子传输层的倒置式有机发光器件。

    图3示出了具有扭曲的芳基的四齿铂络合物。

    图4示出包含咪唑并[1,2-f]菲啶结构部分的四齿铂(II)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OLED包含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并且与阳极和阴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有机
    层。当施加电流时,阳极向有机层中注入空穴,并且阴极向有机层中注入电子。注入的空穴
    和电子各自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迁移。当电子和空穴局限于同一分子上时,形成“激子”,它
    是具有激发能态的局域化的电子-空穴对。当激子通过发光机制弛豫时,发射出光。在一些
    情况下,激子可被局域化在激发体或激发复合体上。也可以发生非辐射机制,例如热弛豫,
    但是通常将其视为不合需要的。

    最初的OLED使用从其单线态发光(“荧光”)的发光分子,例如美国专利US 4,769,
    292中所公开,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荧光发射通常发生在小于10纳秒的时间范
    围内。

    更近期,已证实了具有从三线态发光(“磷光”)的发光材料的OLED。见Baldo等人的
    “Highly Efficient Phosphorescent Emission from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Nature,第395卷,151-154,1998;(“Baldo-I”)和Baldo等人的“Very high-
    efficiency gre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 on electro
    phosphorescence”,Appl.Phys.Lett,第75卷,第3期,4-6(1999)(“Baldo-II”),通过引用将
    它们整体并入本文。磷光更详细地记载于美国专利US 7,279,704的第5-6栏,通过引用将其
    并入本文。

    图1示出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100。这些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器件100可以包括基
    材110、阳极115、空穴注入层120、空穴传输层125、电子阻挡层130、发光层135、空穴阻挡层
    140、电子传输层145、电子注入层150、保护层155和阴极160。阴极160是具有第一导电层162
    和第二导电层164的复合阴极。可以通过按顺序沉积上述层来制备器件100。这些不同层的
    性质和功能以及材料实例更具体地记载于US 7,279,704第6-10栏中,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
    文。

    可以获得这些层中每一个的更多实例。例如,柔性且透明的基材-阳极组合公开于
    美国专利US 5,844,363中,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p型掺杂的空穴传输层的一个实例
    是以50:1的摩尔比用F4-TCNQ掺杂的m-MTDATA,这公开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3/
    0230980中,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发光材料和主体材料的实例公开于Thompson等人
    的美国专利US 6,303,238中,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的一个实
    例是以1:1的摩尔比用Li掺杂的BPhen,这公开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3/0230980中,通
    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美国专利US 5,703,436和US 5,707,745(通过引用将它们整体
    并入本文)公开了包括复合阴极的阴极实例,所述复合阴极具有金属如Mg:Ag的薄层,具有
    覆盖的透明导电溅射沉积的ITO层。阻挡层的理论和用途更详细地记载于美国专利US 6,
    097,147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3/0230980中,通过引用将它们整体并入本文。注入层
    的实例提供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4/0174116中,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关于保
    护层的说明可以见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4/0174116中,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

    图2示出了一种倒置式OLED 200。该器件包括基材210、阴极215、发光层220、空穴
    传输层225和阳极230。可以通过按顺序沉积所述层来制备器件200。因为大多数常见OLED构
    造具有位于阳极上方的阴极,而器件200具有位于阳极230下方的阴极215,因此可以将器件
    200称为“倒置式”OLED。与关于器件100所述的类似材料可以用于器件200的相应的层中。图
    2提供了可以如何将某些层从器件100的结构中省略的一个实例。

    图1和2所示的简单分层结构以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提供,并且应当理解,本发明
    的实施方案可以与很多种其它结构结合使用。所述的具体材料和结构是示例性的,并且可
    以使用其它材料和结构。基于设计、性能和成本因素,可以通过以不同方式将上述多种层结
    合或者将层完全省略而获得功能性OLED。也可以包括未明确说明的其它层。可以使用明确
    说明的那些材料以外的材料。尽管本文中提供的很多实例将多种层描述成包含单一的材
    料,但是应当理解,可以使用材料的组合,例如主体与掺杂剂的混合物或者更一般的混合
    物。另外,所述层可以具有多个亚层。本文中给予各种层的名称并不打算进行严格地限制。
    例如在器件200中,空穴传输层225传输空穴并向发光层220中注入空穴,并且可被描述为空
    穴传输层或空穴注入层。在一种实施方案中,OLED可被描述为具有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
    “有机层”。该有机层可以包含单一的层,或者可以进一步包含如关于图1和2所述的不同有
    机材料的多个层。

    也可以使用未明确说明的结构和材料,例如包括聚合物材料的OLED(PLED),例如
    Friend等人的美国专利US 5,247,190中所公开的,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作为另外
    的实例,可以使用具有单一有机层的OLED。OLED可以被叠置,例如如Forrest等人的美国专
    利US 5,707,745中所述,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OLED结构可以偏离图1和2中所示的
    简单的层状结构。例如,基材可以包括带角的反射表面以改善外耦合(out-coupling),例如
    Forrest等人的美国专利US 6,091,195中所记载的台面(mesa)结构和/或Bulovic等人的美
    国专利US 5,834,893中所记载的凹坑(pit)结构,通过引用将它们整体并入本文。

    除非另外说明,各种实施方案的任何层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沉积。对于有机
    层,优选方法包括热蒸发,喷墨,例如美国专利US 6,013,982和6,087,196中所记载,通过引
    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有机气相沉积(OVPD),例如Forrest等人的美国专利US 6,337,102中
    所记载,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以及通过有机气相喷涂(OVJP)的沉积,例如美国专利
    申请US 10/233,470中所记载,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其它合适的沉积方法包括旋涂
    和其它基于溶液的方法。基于溶液的方法优选在氮气或惰性气氛中进行。对于其它层,优选
    方法包括热蒸发。优选的图案化方法包括通过掩模沉积,冷焊,例如美国专利US 6,294,398
    和US 6,468,819中所记载,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本文,以及与某些沉积方法如喷墨和
    OVJD相关联的图案化方法。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可以对有待沉积的材料进行改性以使它
    们与特定的沉积方法相容。例如,可以在小分子中使用取代基例如支化或非支化的并优选
    含有至少3个碳的烷基和芳基,以增强它们进行溶液处理的能力。可以使用具有20个或更多
    个碳的取代基,并且3-20个碳是优选范围。非对称结构的材料可以比对称结构的材料具有
    更好的可溶液处理性,因为非对称材料可以具有较低的重结晶倾向。枝状物(dendrimer)取
    代基可以用于增强小分子进行溶液处理的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制造的器件可以纳入很多种消费产品中,包括平板显示
    器、计算机监视器、电视、广告牌、室内或室外照明灯和/或信号灯、平视显示器、全透明显示
    器、柔性显示器、激光打印机、电话、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
    可携式摄像机、取景器、微型显示器、交通工具、大面积墙壁、剧场或体育场屏幕、或标志。多
    种控制机制可以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器件,包括无源矩阵和有源矩阵。很多器件拟
    用于对人体而言舒适的温度范围内,例如18℃至30℃,更优选室温(20至25℃)。

    本文中记载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应用于除OLED以外的器件中。例如,其它光电器件
    如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光电探测器可以使用这些材料和结构。更一般而言,有机器件例
    如有机晶体管可以使用这些材料和结构。

    术语卤、卤素、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芳烷基(arylkyl)、杂环基团、芳基、芳香
    基团和杂芳基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定义于US 7,279,704的第31-32栏中,通过引用将该专
    利并入本文中。

    以铂络合物证实了第一种PHOLED,即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
    吩铂(II)(PtOEP)。参见Nature,1998,395,151。然而,铂络合物在现有技术水平的PHOLED中
    没有得到实际应用。通常,与铱络合物相比,铂(II)络合物具有相对较长的激发态寿命和更
    低的量子产率。另外,铂(II)络合物呈正方形平面几何形状,其经常引起激发体(excimer)
    的形成。这在OLED中在较高的掺杂浓度下导致展宽的发射光谱。因此,器件性能和属性的某
    些方面(如器件效率、线形和/或寿命)依然存在问题。

    二齿和三齿Pt(II)络合物已经被充分研究。然而,这些络合物在OLED中具有有限
    的实际应用,部分是因为它们不良的热稳定性和器件稳定性。此外,在文献中已经报道了四
    齿Pt(II)络合物。参见例如US7501190、US7771845、US7781074、US2007103060、
    US20060202197和US20080036373。然而,包含这些化合物的一些器件在高掺杂浓度下显示
    出激发体形成。参见例如Inorg.Chem.2010,49,5107。因此,以前报道的铂络合物可能具有
    严重的局限性。本文中提供的化合物是具有短激态寿命、高量子效率、最少的激发体形成以
    及长器件寿命的Pt(II)络合物。

    本文中(如图3中所示)提供了具有扭曲芳基的四齿铂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有利
    地用于OLED中从而提供显示出高效率、窄线形和/或长寿命的器件。不受理论约束,据认为
    这些化合物上的扭曲芳基可以提供某些有益的性质并且四齿配体可以提供额外的有益性
    质。具体地,认为扭曲的芳基可以阻止激发体形成并且提高效率。此外,认为扭曲的芳基能
    改善升华。另一方面,据认为该四齿配体可以提供稳定性。综合起来,扭曲芳基和四齿配体
    在同一化合物中的组合可以提供改良的器件效率、线形和寿命。

    提供了包含扭曲的芳基取代基的磷光四齿铂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
    Pt。X和Y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X和Y中的至少
    一个形成A-B和2-苯基咪唑之间的键。R和R’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
    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
    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3可以代
    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
    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
    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
    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环。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


    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
    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C是
    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优选地,C为苯。

    C环扭曲到平面外,即扭曲的芳基,因为取代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扭
    曲芳基可以减少以固态的堆垛并且保护咪唑环免于氧化。作为扭曲芳基(即C环)的结果,该
    化合物可以具有减少的激发体形成、增加的效率和/或改良的升华。

    式I中对于X和Y所用的虚线表示该键可以形成或者可以不形成。如上所述,X和Y中
    的至少一个形成配体A-B和2-苯基咪唑之间的键。例如,仅X可形成配体A-B和2-苯基咪唑之
    间的键。作为替代,仅Y可形成配体A-B和2-苯基咪唑之间的键。此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X
    和Y两者各自都可形成配体A-B和2-苯基咪唑之间的键。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一个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为氢或氘。在
    另一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
    一个为氢或氘。在又一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
    R'1和R'2中的另一个为氢或氘。

    在一个方面,R'1和R'2各自为烷基。在另一方面,R'1和R'2各自为具有两个或更多
    个碳原子的烷基。在又一方面,R'1和R'2各自为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一个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芳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为氢或氘。在
    另一方面,R'1和R'2中的一个为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为芳基。在又一方面,R'1和R'2
    各自为芳基。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1、R″2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稠合而形成环。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选自如下的式:


    R″1、R″2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稠合而形成环。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A-B指的是连接到Pt的二齿配体。A-B包含结构部分A和结构部
    分B,其中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如上所述。结构部分A和结构部分B彼此结
    合从而形成A-B配体。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Pt。

    本文中所绘的A-B的结构包括三或四条虚线,其各自代表不同的连接点。始于咪唑
    环中的N杂原子的虚线代表到Pt的连接点。始于咪唑环中的C的虚线代表到Y的连接点,例
    如,在具有4条虚线的典型A-B结构中的最顶部虚线。较低碳环上的顶部虚线代表到Pt的连
    接点。较低碳环上的底部虚线代表到X的连接点。

    在另一方面,A-B选自:



    Ra、Rb、Rc和RL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a、Rb、Rc和RL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a、Rb、Rc和RL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RL是任选地
    连接A-B和2-苯基咪唑的连接体。

    提供了铂络合物的一般结构的实例。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选自:









    铂络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化合物:




























    另外,提供了包括有机发光器件的第一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进一步包含阳极、阴
    极以及设置在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包含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A和B独立地选自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A-B通过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连接到
    Pt。X和Y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X和Y中的至少
    一个形成A-B和2-苯基咪唑之间的键。R和R’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
    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
    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3可以代
    表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
    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
    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
    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


    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
    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C是
    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优选地,C为苯。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一个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为氢或氘。在
    另一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
    一个为氢或氘。在又一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
    R'1和R'2中的另一个为氢或氘。

    在一个方面,R'1和R'2各自为烷基。在另一方面,R'1和R'2各自为具有两个或更多
    个碳原子的烷基。在又一方面,R'1和R'2各自为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一个方面,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为芳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一个为氢或氘。在
    另一方面,R'1和R'2各自为芳基。在又一方面,R'1和R'2中的一个为烷基并且R'1和R'2中的另
    一个为芳基。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1、R″2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选自如下的式:


    R″1、R″2和R″3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1、R″2和R″3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R″2和R″3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在另一方面,A-B选自:


    Ra、Rb、Rc和RL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a、Rb、Rc和RL独立地选自
    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
    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
    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a、Rb、Rc和RL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RL是任选地
    连接A-B和2-苯基咪唑的连接体。

    提供了包含铂络合物的器件的具体的非限制性实例。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选自
    化合物1G-化合物42G。可以在此类器件中使用的铂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化合物
    1-化合物166。

    在一个方面,该有机层是发光层并且该化合物是发光掺杂剂。在另一方面,该有机
    层进一步包含主体。

    在一个方面,该主体是包含选自以下的至少一个化学基团的化合物:



    R″'1、R″'2、R″'3、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
    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
    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k是
    从0到20的整数。X1、X2、X3、X4、X5、X6、X7和X8各自独立地选自CH和N。

    在另一方面,该主体是包含含有苯并稠合噻吩或苯并稠合呋喃的三亚苯的化合
    物。该化合物中的任何取代基为独立地选自CnH2n+1、OCnH2n+1、OAr1、N(CnH2n+1)2、N(Ar1)(Ar2)、
    CH=CH-CnH2n+1、C≡CHCnH2n+1、Ar1、Ar1-Ar2、CnH2n-Ar1中的非稠合取代基,或者无取代。n为1、
    2、3、4、5、6、7、8、9或10。Ar1和Ar2独立地选自苯、联苯、萘、三亚苯、咔唑、及其杂芳族类似物。
    优选地,该主体具有下式:


    化合物A。

    在又一方面,该主体为金属络合物。在另一方面,该金属络合物选自:


    (O-N)为二齿配体,其具有与原子O和N配位的金属。L为辅助配体。m为从1至可以连
    接到金属的配体最大数目的整数值。优选地,该主体为8-羟基喹啉根合金属。

    在一个方面,该第一器件是消费产品。在另一方面,该第一器件是有机发光器件。

    提供了新类型的四齿铂(II)化合物(如图3中所示)。该化合物包含咪唑并[1,2-f]
    菲啶结构部分。该四齿铂和咪唑并[1,2-f]菲啶结构部分可以分别提供改善的效率和改良
    的蓝光发射,从而使得这些化合物特别适合使用于OLED。

    虽然第一种经证实的PHOLED含铂络合物,2,3,7,8,12,13,17,18-八乙基-21H,
    23H-卟吩铂(II)(PtOEP),然而铂络合物在现有技术水平的PHOLED中没有得到任何实际应
    用。(Nature,1998,395,151)。与铱络合物相比,铂(II)络合物通常具有相对较长的激态寿
    命和较低的量子产率。另外,铂(II)络合物呈正方形平面几何形状,其经常引起激发体的形
    成。因此,这些络合物在OLED中在更高的掺杂浓度下具有展宽的发射光谱。

    已经报道了二齿和三齿Pt(II)络合物。但是,通常这些络合物在OLED中具有有限
    的应用。这些络合物经常具有不良的热稳定性和器件稳定性,从而限制了它们在OLED中的
    应用。

    文献中已经公开了四齿Pt(II)络合物。但是,与二齿和三齿Pt(II)络合物相似,这
    些四齿Pt(II)络合物在OLED中具有受限的应用。

    如上文所讨论的,在本文中提供的四齿铂(II)络合物具有若干有益的特性。首先,
    所述四齿铂与铱相比提供了潜在的优势。调节三(环金属化)铱化合物(例如Ir(ppy)3)由于
    多重配体可能是困难的。通常通过结合到金属上的配体的取代而实现电子调节,但是添加
    取代基提高了升华温度。三(环金属取代的)铱化合物可以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并且因此取代
    基的数量和类型受限于升华温度(例如<350℃)。然而,进一步调节铂四齿化合物可以是更
    加可行的。铂四齿化合物具有更少的配体并且因此具有更低的分子量。因此,可以向环金属
    化(cyclometallating)配体添加更大数目的取代基和更高分子量的更多样化的取代基。其
    次,四齿铂络合物还可以具有比铱络合物更大的热稳定性。在四齿铂络合物中单一配体结
    合到金属上四次,然而铱络合物中的二齿配体只有两个与金属的结合位点。第三,已证实铂
    化合物相比于类似的铱化合物增加了光氧化作用稳定性。最后,咪唑并[1,2-f]菲啶结构部
    分具有高的三线态能量,其可以提供改善的蓝色。

    综合起来,本发明化合物的这些特性可以提供有益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得这些化
    合物特别适合用于OLED。例如,这些化合物可以提供改良的蓝光发射和改善的效率。

    提供了包含咪唑并[1,2-f]菲啶结构部分的四齿铂(II)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
    下式:


    环A和环B各自独立地为5或6元碳环或杂环。L1和L2独立地选自单键、BR、NR、PR、O、
    S、Se、C=O、S=O、SO2、CRR'、SiRR'和GeRR'。不受理论约束,据认为通过咪唑并[1,2-f]菲啶
    的苯环和A-B的B环(也就是通过L2连接)将咪唑并[1,2-f]菲啶配体连接到A-B配体可以提
    高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光致发光量子产率。

    Z1和Z2独立地为氮原子或碳原子。R1、R2、R3、R4和R5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
    代或四取代。R、R'、R1、R2、R3、R4和R5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
    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
    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R'、R1、R2、R3、R4和R5中
    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稠环。

    每个取代基可以具有连接到式I'中所示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点。当存在多重连接点
    时,可以形成稠环或更复杂的结构。多重连接点可以在相同的R基团内,或者可以延伸跨过
    不同的R基团。例如,在相同的R基团内,R1可以代表稠合到式I'的合适苯基上的苯环。


    跨不同R基团例如R1和R2可以表现出连接到式I'的两个不同苯基环上的烷基链。


    更一般而言,意图是式I'的结构可以按任何方式被进一步取代。

    在一个方面,L1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不受
    理论约束,据认为A-B配体中环A和环B之间的单键可以导致不合意的红移发射也就是较低
    能量的发射。例如,相比于其中L1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
    GeRR'的化合物而言,具有苯基吡啶作为A-B配体的化合物可以具有红移的发射颜色,例如:
    其中L1是O的化合物1,或者其中L1是N的化合物2。

    在一个方面,R5为芳基或取代芳基。在另一方面,R5为2,6-双取代的芳基。

    优选地,R5为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
    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
    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1和R'2中的
    至少一个不是氢或氘。C是5元或6元碳环或杂环,其任选地被进一步取代。

    在一个方面,通过连接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而形成至少一个
    稠环。在另一方面,R或R'连接到R3或R4从而形成稠环。当相邻的取代基连接而形成环时,该
    A-B配体更加刚性因为所述取代基不能自由旋转。不受理论约束,据认为由连接相邻取代基
    而形成稠环所导致的A-B配体的增加的刚性可以提供窄谱。

    在一个方面,配体具有高于或者等于的三线态能量的三
    线态能量。

    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3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
    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
    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3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
    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
    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3和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
    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
    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
    组合。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
    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
    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
    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
    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6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6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
    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
    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另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R'4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
    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
    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又一方面,该化合物具有下式:


    提供了所述四齿铂(II)化合物的具体的非限制性实例。在一个方面,该化合物选
    自由化合物1'-241'构成的组。

    此外,提供了第一器件。该第一器件包括有机发光器件。该第一有机发光器件进一
    步包含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包含具有下式的化
    合物:


    环A和环B各自独立地是5或6元碳环或杂环。L1和L2独立地选自单键、BR、NR、PR、O、
    S、Se、C=O、S=O、SO2、CRR'、SiRR'和GeRR'。Z1和Z2独立地为氮原子或碳原子。R1、R2、R3、R4和
    R5可以代表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R、R'、R'1、R'2、R'3、R'4、R1、R2、R3、R4和R5独立
    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
    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
    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R、R'、R1、R2、R3、R4和R5中的两个相邻取代基任选地连接而形成
    稠环。

    以上关于具有式I'的化合物所讨论的的各个方面也适用于在第一器件中使用的
    具有式I'的化合物。特别地,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环A、环B、L1、L2、R、R'、R'1、R'2、R'3、R'4、
    R1、R2、R3、R4、R5、R6、式I'-XI'以及化合物1'-241'的特定方面,也适用于第一器件中使用的
    具有式I的化合物。

    在一个方面,L1选自BR、NR、PR、O、S、Se、C=O、S=O、SO2、CRR'、SiRR'和GeRR'。

    在一个方面,该有机层是发光层并且该化合物是发光掺杂剂。在另一方面,该有机
    层进一步包含主体。

    在一个方面,该主体包含有机分子,所述有机分子含有选自咔唑、二苯并噻吩、二
    苯并呋喃、氮杂咔唑、氮杂-二苯并噻吩和氮杂-二苯并呋喃中的至少一个基团。

    在又一方面,该主体具有下式:


    在又一方面,该主体为金属络合物。

    在一个方面,该有机层为发光层并且该化合物为非发光掺杂剂。

    在一个方面,该第一器件为消费产品。在另一方面,该第一器件为有机发光器件。
    在又一方面,该第一器件包括照明面板。

    与其它材料的组合

    在本文中描述为对于有机发光器件中的特定层有用的材料可以与器件中存在的
    多种其它材料组合使用。例如,本文公开的发射性掺杂剂可以与多种主体、传输层、阻挡层、
    注入层、电极和可能存在的其它层结合使用。下文描述或提及的材料是可以与本文公开的
    化合物组合使用的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参照文献从而
    确定可以组合使用的其它材料。

    HIL/HTL:

    有待用于本发明一些实施方案的空穴注入/传输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
    用任意化合物,只要该化合物典型被用作空穴注入/传输材料。所述材料的实例可包括但不
    限于:酞菁或卟啉(porphryin)衍生物;芳族胺衍生物;吲哚并咔唑衍生物;含氟代烃的聚合
    物;具有导电性掺杂剂的聚合物;导电聚合物,例如PEDOT/PSS;源自于诸如膦酸和硅烷衍生
    物的化合物的自组装单体;金属氧化物的衍生物,例如MoOx;p-型半导体有机化合物,例如
    1,4,5,8,9,12-六氮杂三亚苯六腈;金属络合物,以及可交联化合物。

    用于HIL或HTL中的芳族胺衍生物的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一般结构:


    Ar1至Ar9中的每一个选自如下:由芳香烃的环状化合物构成的组,例如苯、联苯基、
    三苯基、三亚苯、萘、蒽、非那烯(phenalene)、菲、芴、芘、(chrysene)、苝、薁(azulene);由
    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构成的组,例如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二苯并硒吩、呋喃、噻吩、苯并
    呋喃、苯并噻吩、苯并硒吩、咔唑、吲哚并咔唑、吡啶基吲哚(pyridylindole)、吡咯并二吡啶
    (pyrrolodipyridine)、吡唑、咪唑、三唑、唑、噻唑、二唑、三唑、二唑、噻二唑、吡
    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嗪、噻嗪(oxathiazine)、二嗪、吲哚、苯并咪唑、吲唑、吲
    哚嗪(indoxazine)、苯并唑、苯并异唑、苯并噻唑、喹啉、异喹啉、噌啉、喹唑啉、喹喔
    啉、萘啶、酞嗪、蝶啶、呫吨、吖啶、吩嗪、吩噻嗪、吩嗪、苯并呋喃吡啶、呋喃联吡啶、苯并噻
    吩并吡啶、噻吩联吡啶、苯并硒酚并吡啶、和硒酚联吡啶;以及由2至10环结构单元构成的
    组,所述结构单元是具有选自于芳香烃环状基团和芳族杂环基团的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
    基团并且彼此直接键合或者经由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硅原子、磷原子、硼原子、链结构
    单元和脂肪族环状基团中的至少一种彼此键合。每个Ar进一步被选自如下中的取代基取
    代: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
    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
    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方面,Ar1至Ar9独立地选自:



    k为1至20的整数;X1至X8为CH或N;Ar1具有以上定义的相同的基团。

    可用于HIL或HTL中的金属络合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通式:


    M为原子量大于40的金属;(Y1-Y2)为二齿配体,Y1和Y2独立地选自于C、N、O,P和S;L
    为辅助配体;m为从1至可以连接到金属的配体的最大数目的整数值;并且m+n为可以连接到
    该金属的配体的最大数目。

    在一个方面,(Y1-Y2)为2-苯基吡啶衍生物。

    在另一方面,(Y1-Y2)为卡宾配体。

    在另一方面,M选自Ir、Pt、Os和Zn。

    在另外的方面,金属络合物在溶液中相对于Fc+/Fc对的最小氧化电势小于约
    0.6V。

    主体: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的有机EL器件的发光层优选地含有至少一种金属络合
    物作为发光材料,并且可以包含使用该金属络合物作为掺杂剂材料的主体材料。主体材料
    的实例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金属络合物或者有机化合物,只要该主体的三
    线态能量大于掺杂剂的三线态能量。

    用作主体材料的金属络合物的实例优选具有以下通式:


    M为金属;(Y3-Y4)为二齿配体,Y3和Y4独立地选自C、N、O、P和S;L为辅助配体;m为从
    1至可连接到该金属的配体最大数目的整数值;并且m+n为可以连接到该金属的配体最大数
    目。

    在一个方面,该金属络合物为:


    (O-N)为二齿配体,其具有配位到原子O和N的金属。

    在另一方面,M选自Ir和Pt。

    在又一方面,(Y3-Y4)为卡宾配体。

    用作主体材料的有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选自如下的材料:由芳香烃的环状化合物
    构成的组,例如苯、联苯基、三苯基、三亚苯、萘、蒽、非那烯(phenalene)、菲、芴、芘、
    (chrysene)、苝、薁(azulene);由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构成的组,例如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
    喃、二苯并硒吩、呋喃、噻吩、苯并呋喃、苯并噻吩、苯并硒吩、咔唑、吲哚并咔唑、吡啶基吲哚
    (pyridylindole)、吡咯并二吡啶(pyrrolodipyridine)、吡唑、咪唑、三唑、唑、噻唑、
    二唑、三唑、二唑、噻二唑、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嗪、噻嗪(oxathiazine)、
    二嗪、吲哚、苯并咪唑、吲唑、吲哚嗪(indoxazine)、苯并唑、苯并异唑、苯并噻唑、
    喹啉、异喹啉、噌啉、喹唑啉、喹喔啉、萘啶、酞嗪、蝶啶、呫吨、吖啶、吩嗪、吩噻嗪、吩嗪、苯
    并呋喃吡啶、呋喃联吡啶、苯并噻吩并吡啶、噻吩联吡啶、苯并硒酚并吡啶、和硒酚联吡啶;
    以及由2至10环结构单元构成的组,所述结构单元是具有选自于芳香烃环状基团和芳族杂
    环基团的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基团并且彼此直接键合或者经由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
    硅原子、磷原子、硼原子、链结构单元和脂肪族环状基团中的至少一种彼此键合。每个基团
    进一步被选自如下中的取代基取代: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
    氧基、氨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
    腈、异腈、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方面,主体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列基团:



    R1至R7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
    基、甲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
    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当它为芳基或杂芳基时,它具有与上述Ar
    类似的定义。

    k为0至20的整数。

    X1至X8选自CH或N。

    HBL:

    可以使用空穴阻挡层(HBL)来减小离开发射层的空穴和/或激子的数目。与缺少阻
    挡层的相似器件相比,在器件中存在这种阻挡层可以导致显著更高的效率。此外,阻挡层可
    以用来将发射限制到OLED的期望区域。

    在一个方面,在HBL中使用的化合物包含上述用作主体的相同分子。

    在另一方面,在HBL中使用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列基团:



    k为0至20的整数;L为辅助配体,m为1至3的整数。

    ETL:

    电子传输层(ETL)可以包括能够传输电子的材料。电子传输层可以是本征的(未掺
    杂的)或掺杂的。掺杂可以用于提高导电性。ETL材料的实例不受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
    任何金属络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只要它们典型地用于传输电子。

    在一个方面,在ETL中使用的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至少一个下列基团:



    R1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甲硅烷
    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酸、酯、腈、异腈、硫烷基、亚
    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它们的组合。当它为芳基或杂芳基时,它具有与上述Ar类似的定
    义。

    Ar1至Ar3具有与上述Ar类似的定义。

    k为0至20的整数。

    X1至X8选自CH或N。

    在另一方面,在ETL中使用的金属络合物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下列通式:


    (O-N)或(N-N)为二齿配体,其具有配位至原子O、N或者N、N的金属;L为辅助配体;m
    为从1至可连接到该金属的配体最大数目的整数值。

    在OLED器件的各个层中使用的任何上述化合物中,氢原子可以部分或者完全氘
    化。

    除本文中公开的材料之外和/或与本文中公开的材料组合,可以在OLED中使用许
    多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主体材料、掺杂剂材料、激子/空穴阻挡层材料、电子传输
    和电子注入材料。可以在OLED中与本文中公开的材料组合使用的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列于
    下表1中。表1列举了非限制性的材料类别、每一类化合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和公开这些材料
    的文献。

    表1











































    实验

    合成实施例

    化合物3的合成。



    3-(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1H-咪唑-2-基)-N-(3-(1-(3,5-二异
    丙基-[1,1'-联苯]-4-基)-1H-咪唑-2-基)苯基)-N-苯基苯胺的合成。将2-(3-溴苯基)-1-
    (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1H-咪唑(2.496g,5.43mmol)、Pd2(dba)3(0.045g,
    0.049mmol)、二环己基(2',6'-二甲氧基-[1,1'-联苯]-2-基)膦(0.081g,0.198mmol)和叔
    丁醇钠(0.712g,7.41mmol)混合于100mL二甲苯中。将溶液用氮气鼓泡20分钟,并且加入苯
    胺(0.23g,2.470mmol)。将反应加热回流6小时。TLC表明反应完成。将反应物过滤通过
    celite并且蒸发溶剂。将残余物涂到上并且用1:1的己烷/乙酸乙酯进行柱析
    (columned)。得到1.5g(71%产率)的产物。



    化合物3的合成。将四氯铂酸钾(0.425g,1.023mmol)和3-(1-(3,5-二异丙基-[1,
    1'-联苯]-4-基)-1H-咪唑-2-基)-N-(3-(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1H-咪唑-
    2-基)苯基)-N-苯基苯胺(0.87g,1.023mmol)混合于80mL乙酸中并且加热硬回流(hard
    reflux)2天。形成绿色沉淀物。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且通过垫过滤。将化合物用
    甲醇洗涤,然后溶入DCM中并涂于上。将化合物用2:3的DCM/己烷进行柱析。得到
    0.5g(47%产率)的产物。

    化合物5的合成


    4-溴-2,6-二异丙基苯胺的合成。在0-5℃于氮气气氛下在20分钟的时段内将NBS
    (24.59g,137mmol)在DMF(160mL)中的溶液缓慢添加到2,6-二异丙基苯胺(25g,137mmol)在
    DMF(300mL)中的溶液。在0-5℃下搅拌反应混合物。反应完成后,加入水并且在室温(rt)下
    搅拌该油悬浮液。将水层滗出并将剩余的油溶入乙酸乙酯。将有机层分离,用水和盐水洗
    涤。蒸发产生浅褐色油(35.1g,100%产率)。


    3,5-二异丙基-[1,1'-联苯]-4-胺的合成。在室温下在4-溴-2,6-二异丙基苯胺
    (35.1g,137mmol)、一水合磷酸三钾(126g,548mmol)和2-二环-己基膦基-2′,6′-二甲氧基
    联苯基[S-Phos](2.250g,5.48mmol)于甲苯:水(10:1,1400mL)中的混合物中鼓入干燥氮
    气,持续40分钟的时间。然后将Pd2(dba)3(1.255g,1.370mmol)加入上述混合物。将反应在氮
    气氛下回流并且通过GC-MS监控。经过整夜的回流之后反应完成。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且将
    有机层分离,用水(3X)洗涤并且通过一片过滤。在真空中除去甲苯以产生粗制
    油,通过硅胶柱层析法使用己烷/AcOEt:9/1至85/15作为洗脱液将所述粗制油纯化。将纯净
    部分蒸馏从而提供油形式的标题化合物(17.43g,50%产率)。


    N-(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3-甲氧基苯酰胺的合成。将3-甲氧基苯酰
    氯(7.54mL,55.3mmol)在DCM(二氯甲烷)(50mL)中的溶液缓慢加入3,5-二异丙基-[1,1'-联
    苯基]-4-胺(10g,39.5mmol)和吡啶(5.43mL,67.1mmol)在DCM(100mL)中的0℃下的搅拌溶
    液。然后将混合物加热并且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成后,将水加入反应混合物中。用DCM
    萃取该含水混合物,并且将DCM层分离,用水(2X)、Na2CO3水溶液、水(2X)和盐水洗涤,并且在
    无水Na2SO4上干燥。过滤并蒸发产生灰白色固体,将该固体从己烷/DCM(2/8)(v/v)再结晶以
    提供雪白的固体(9.93g,65%)。



    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2-(3-甲氧基苯基)-1H-咪唑的合成。在室
    温在氮气氛下,使用搅拌器将五氯化磷(V)(7.99g,38.4mmol)缓慢加入N-(3,5-二异丙基-
    [1,1'-联苯]-4-基)-3-甲氧基苯酰胺(9.92g,25.6mmol)在二甲苯(260mL)中的溶液。将反
    应混合物加热至130-135℃(油浴温度)持续1.5小时。在140℃下除去二甲苯(约200mL)以产
    出粗制油,用冰浴冷将该粗制油却至0℃。加入120mL的THF。在50分钟的时段内,向该冷THF
    溶液中逐滴加入2,2-二甲氧基乙胺(55.8ml,512mmol)在THF(140mL)中的溶液。将反应混合
    物加热并且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在真空中浓缩并且加入THF(260mL)。通过过
    滤除去未溶解的固体(2,2-二甲氧基乙胺HCl盐)。将32mL的6.0N HCl加入滤液并且将混合
    物在90℃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且用Na2CO3水溶液中和至pH 11。在真空中除去
    THF并且用AcOEt(3X350mL)萃取剩余的含水混合物。将合并的AcOEt萃取物用水和盐水洗
    涤,并然后通过硅胶柱层析法使用己烷/AcOEt:7/3作为洗脱液将其纯化。将纯净部分合并
    并浓缩以提供灰白色固体(5.6g,53%)。



    3-(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1H-咪唑-2-基)苯酚的合成。在200℃
    借助搅拌将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2-(3-甲氧基苯基)-1H-咪唑(5.57g,
    13.57mmol)和吡啶盐酸盐(9.41g,81mmol)的混合物稠合13小时。反应完成之后,混合物在
    水和AcOEt之间分配(partition)。将AcOEt层分离,用水(3X)和盐水洗涤,并且然后通过硅
    胶柱层析法使用DCM/MeOH(96/4)作为洗脱液将其纯化从而提供灰白色固体(5.12g,95%)。



    N-(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3-碘苯酰胺的合成。在室温于氮气氛下将
    草酰氯(2.66mL,30.4mmol)逐滴加入3-碘苯甲酸(6.98g,27.6mmol)在DCM(140mL)中的悬浮
    液。然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成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以产生残余物(3-碘
    苯甲酰氯),将其在高度真空中干燥并且在无需进一步提纯的情况下使用。将该残余物溶入
    DCM(25mL)并且缓慢添加至3,5-二异丙基-[1,1'-联苯基]-4-胺(5.0g,19.73mmol)和吡啶
    (2.71ml,33.5mmol)在DCM(50mL)中的0℃的搅拌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加热并在室温下搅拌
    过夜。反应完成后加入水。用DCM萃取含水混合物。将DCM层分离,用水(2X)和盐水洗涤,并且
    然后在无水Na2SO4上干燥。过滤并蒸发产生灰白色固体,将其从DCM中的10%己烷再结晶以
    提供标题化合物(5.3g,55%)。



    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2-(3-碘苯基)-1H-咪唑的合成。以与在1-
    (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2-(3-甲氧基苯基)-1H-咪唑的合成中所述大体上相
    同的方式,由N-(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3-碘苯酰胺和2,2-二甲氧基乙胺制备
    标题化合物。



    2,2'-(氧双(3,1-亚苯基))双(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1H-咪唑)
    的合成。在100℃下于氮气氛中加热3-(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1H-咪唑-2-
    基)苯酚(3.12g,7.87mmol)、1-(3,5-二异丙基-[1,1'-联苯]-4-基)-2-(3-碘苯基)-1H-咪
    唑(3.98g,7.87mmol)、碘化铜(I)(0.15g,0.787mmol)、皮考啉酸(2.91g,23.61mmol)和磷酸
    钾(8.35g,39.3mmol)在DMSO(45mL)中的混合物。通过HPLC(C18,在水中的95%MeCN,1.0mL
    每分钟)监控反应过程。4天后HPLC显示出约70%的期望产物。使反应进行直到不增加期望
    的产物。将5%水碳酸钠加入反应混合物直到pH为10左右。通过过滤分离产生的固体并且用
    水(3X)洗涤。通过铝柱层析法(洗脱液:DCM/MeOH:99/1至9/5)、随后是硅胶柱层析法(洗脱
    液:己烷/丙酮:7/3)将该粗制混合物纯化以提供浅黄色固体(3.6g,59%产率)。



    化合物5的合成。将2,2'-(氧双(3,1-亚苯基))双(1-(3,5-二异丙基-[1,1'-联
    苯]-4-基)-1H-咪唑)(2.5g,3.23mmol)和四氯铂酸钾(1.339g,3.23mmol)加入乙酸(50mL)
    中。将反应物用氮气鼓泡20分钟然后加热至140℃(油浴温度)持续3天。通过过滤收集固体
    并且用1:1二氯甲烷和己烷进行柱析以产生期望的产物(1.0g,32%产率)。

    化合物162的合成


    2-(3-甲氧基-5-甲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的合成。将
    1-甲氧基-3-甲基苯(10.32ml,82mmol)、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0.220g,
    0.819mmol)、4,4,4',4',5,5,5',5'-八甲基-2,2'-二(1,3,2-二氧杂环戊硼烷)(15.59g,
    61.4mmol)、[Ir(cod)OMe]2(0.271g,0.409mmol)和150mL的THF加入可密封的容器。将容器
    密封并加热至80℃过夜。将溶剂蒸发并且将残余物按原样用于下一步。估算产量为15.23g。


    3-甲氧基-5-甲基苯甲腈的合成。将2-(3-甲氧基-5-甲基苯基)-4,4,5,5-四甲基-
    1,3,2-二氧杂环戊硼烷(15.23g,61.4mmol)、三水合硝酸铜(II)(29.7g,123mmol)、氰化锌
    (21.62g,184mmol)、氟化铯(9.32g,61.4mmol)、107mL甲醇和43mL水加入可密封的容器。将
    容器密封并加热至10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过滤不溶的棕褐色固体以及用乙酸乙
    酯洗涤。向滤液中添加水并且使层分离。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水、盐水洗涤,在
    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发。通过柱层析法用0至10%乙酸乙酯/己烷(3.7g,41%)洗脱来纯
    化残余物。


    N-(2,6-二异丙基苯基)-3-甲氧基-5-甲基苯甲脒(benzimidamide)的合成。向
    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2,6-二异丙基苯胺(4.82g,27.2mmol)和100mL甲苯。将溶液在氮
    气下于冰浴中冷却并且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三甲基铝(2.0M,在甲苯中,19mL,
    38.1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在50mL甲苯中的3-甲氧基-5-甲
    基苯甲腈(5.20g,35.3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7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在
    冰浴中冷却并倾倒在硅胶在2:1二氯甲烷/甲醇(v/v)的搅拌浆料上。将硅胶滤出并用二氯
    甲烷和甲醇洗涤。将滤液蒸发从而留下固体。将己烷添加到溶剂中并且将固体滤出并用己
    烷(5.83g,66%)洗涤。



    1-(2,6-二异丙基苯基)-2-(3-甲氧基-5-甲基苯基)-1H-咪唑的合成。在250mL圆
    底烧瓶中混合N-(2,6-二异丙基苯基)-3-甲氧基-5-甲基苯甲腈(5.83g,17.97mmol)、碳酸
    氢钠(3.02g,35.9mmol)、2-氯乙醛(50%,4.56ml,35.9mmol)和80mL的2-丙醇。将反应混合
    物在氮气下加热至回流持续3小时。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混合物。使层分离并且用乙酸
    乙酯萃取水层。用10%LiCl溶液、盐水洗涤有机层,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蒸发从而留下棕
    色油。通过柱层析法用20%乙酸乙酯/己烷(5.78g,92%)洗脱来纯化该油。


    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imidaol)-2-基)-5-甲基苯酚的合成。向
    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6-二异丙基苯基)-2-(3-甲氧基-5-甲基苯基)-1H-咪唑
    (5.24g,15.04mmol)和吡啶盐酸盐(13.90g,12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190
    ℃。4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加入水。将灰色固体滤出并用水洗涤。在真空下将固体干
    燥(4.36g,87%)。



    1-(2,6-二异丙基苯基)-2-(3-(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5-甲
    基苯氧基)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300mL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3-(1-(2,6-二异丙基苯
    基)-1H-咪唑-2-基)-5-甲基苯酚(2.5g,7.47mmol)、2-(3-溴苯基)-1-(2,6-二异丙基苯
    基)-1H-咪唑(3.15g,8.22mmol)、皮考啉酸(1.380g,11.21mmol)、碘化铜(I)(0.427g,
    2.242mmol)、一水合磷酸三钾(6.02g,26.2mmol)、100mL的DMSO。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
    中并且然后在氮气下加热至20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稀释并且通过
    Celite过滤。使层分离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10%LiCl、盐水洗涤,在硫酸
    镁上干燥,过滤,并且蒸发从而留下残余物。通过柱层析法用40和50%乙酸乙酯/己烷
    (1.95g,41%)洗脱将残余物纯化。


    化合物162的合成。向三颈3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2,6-二异丙基苯基)-2-(3-
    (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5-甲基苯氧基)苯基)-1H-咪唑(2.30g,
    3.61mmol)和反应物1(1.363g,3.28mmol)。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中。将反应混合物在氮
    气下加热至140℃过夜持续2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用己烷稀释。滤出黄色固体并首先用
    己烷洗涤,然后切换过滤瓶并用甲醇洗涤固体。通过柱层析法用50%二氯甲烷/己烷洗脱将
    固体纯化。甲醇洗涤液(wash)在其中也有产物,因此将其蒸发并通过柱层析法用50%二氯
    甲烷/己烷洗脱将残余物纯化。将材料合并、干燥并在270℃下升华过夜(0.52g,19%)。

    化合物163的合成


    2-(3-甲氧基-5-溴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的合成。向可
    密封的250mL厚壁烧瓶中,加入1-溴-3-甲氧基苯(20g,105mmol)、4,4'-二叔丁基-2,2'-二
    吡啶(0.281g,1.048mmol)、4,4,4',4',5,5,5',5'-八甲基-2,2'-二(1,3,2-二氧杂环戊硼
    烷)(19.96g,79mmol)、[Ir(COD)OMe]2(0.347g,0.524mmol)(COD是环辛二烯)以及200mL的
    THF并且加热至80℃持续19小时。将反应用冰冷却后慢慢打开密封。将溶剂蒸发并且将材料
    直接用于接下来的反应。产物通过GC确认。


    3-甲氧基-5-溴苯甲腈的合成。向可密封的烧瓶中加入来自前面反应的混合物、氟
    化铯(13.35g,88mmol)、氰化锌(28.1g,240mmol)和Cu(NO3)23H2O(38.6g,160mmol)起始原料
    和125mL甲醇和50mL水(2.5:1比率)并且在100℃加热过夜。产物通过GC确认。在由甲醇再结
    晶后得到8.5g的产物并且直接用于下一步。


    5-甲氧基-[1,1'-联苯基]-3-腈的合成:将3-溴-5-甲氧基苯甲腈(8.3g,
    39.1mmol)、二环己基(2',6'-二甲氧基-[1,1'-联苯]-2-基)膦(S-Phos)(1.286g,
    3.13mmol)、苯基硼酸(5.84g,47.0mmol)、Pd2(dba)3和200mL甲苯装于烧瓶中并回流过夜。将
    反应冷却并加入200mL乙酸乙酯。使粗制混合物流过硅胶塞,并且产物通过GC确认。在真空
    下蒸馏后,得到7.5g的白色产物。


    N-(2,6-二异丙基苯基)-5-甲氧基-[1,1'-联苯]-3-甲脒的合成。向500mL三颈烧
    瓶中装入2,6-二异丙基苯胺(4.99g,27.3mmol)和100mL甲苯。将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通过
    另外的漏斗逐滴加入三甲基铝(20.48mL,41.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
    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溶解在50mL甲苯中的5-甲氧基-[1,1'-联苯基]-3-腈(6.0g,
    28.7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氛下加热至7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并将其
    倒入与DCM和甲醇(2:1的DCM:甲醇比率)混合的硅胶。将浆料搅拌并过滤并且用DCM和甲醇
    洗涤。将溶剂蒸发。在溶剂蒸发后剩余的固体被加入150mL己烷中并且搅拌混合物。将混合
    物过滤并且用己烷洗涤。除去溶剂后,得到6.8g产物用于下一步。


    1-(2,6-二异丙基苯基)-2-(5-甲氧基-[1,1'-联苯]-3-基)-1H-咪唑的合成。向
    250mL圆底烧瓶中混合2-氯乙醛(5.36g,34.2mmol)、NaHCO3(2.87g,34.2mmol)、N-(2,6-二
    异丙基苯基)-5-甲氧基-[1,1'-联苯基]-3-甲脒(carboximidamide)(6.6g,17.08mmol)装
    入烧瓶中并且加入100mL异丙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直至回流持续3小时。用水和乙酸乙酯
    稀释反应混合物。使层分离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在利用10%乙酸乙酯在己烷中作为
    溶剂的硅胶层析法之后得到6.9g的产物。


    5-(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1,1'-联苯]-3-醇的合成。向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2,6-二异丙基苯基)-2-(5-甲氧基-[1,1'-联苯]-3-基)-1H-咪唑
    (6.9g,16.81mmol)和吡啶盐酸盐(15.85g,134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氛下加热至190
    ℃。4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加入水。将灰色固体滤出并用水洗涤。将固体在真空下干
    燥并得到5.7g的产物。


    2,2’-(氧双([1,1’-联苯]-5,3-二基))双(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的合
    成。向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5-(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1,1'-联
    苯]-3-醇(2.5g,6.30mmol)、2-(5-溴-1,1’-联苯]-3-基)-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
    唑(3.19g,6.49mmol)、皮考啉酸(1.164g,9.46mmol)、碘化铜(I)(0.427g,2.242mmol)、一水
    合磷酸三钾(5.02g,22.07mmol)、100mL的DMSO。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中并且然后在氮
    气下加热至19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稀释并且通过过滤。使层
    分离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10%LiCl、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
    且蒸发从而留下残余物。通过柱层析法用25%乙酸乙酯/己烷(3.45g,70.6%)洗脱将残余
    物纯化。


    化合物163的合成。向三颈3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2’-(氧双([1,1’-联苯]-5,3-
    二基))双(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3.4g,4.39mmol)和四氯铂酸钾(1.734g,
    4.18mmol)。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中持续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140℃
    过夜持续2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用己烷稀释。滤出黄色固体并首先用己烷洗涤,然后将
    过滤瓶切换并将固体用甲醇洗涤。通过柱层析法用50%二氯甲烷/己烷洗脱将固体纯化从
    而产生2.8g(69.2%产率)的纯净产物,其通过LC-MS得以确认。

    化合物30的合成


    2-(3-甲氧基苯基)吡啶的合成。向1L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2-溴吡啶(12.07mL,
    127mmol)、(3-甲氧基苯基)硼酸(24.04g,158mmol)、一水合磷酸三钾(87g,380mmol)、二环
    己基(2',6'-二甲氧基-[1,1'-联苯]-2-基)膦(S-phos)(2.079g,5.06mmol)、450mL甲苯和
    45mL水。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中。加入Pd2(dba)3(1.159g,1.266mmol)并且在氮气下将
    反应混合物加热至回流过夜。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并使层分离。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
    有机层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发。通过柱层析法用20%乙酸乙酯洗脱将粗制材料纯化
    来提供黄色液体(21.5g,92%)。


    3-(吡啶-2-基)苯酚的合成。向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3-甲氧基苯基)吡啶
    (21.3g,115mmol)和吡啶盐酸盐(107.5g,93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190℃持
    续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稍微冷却并加入水。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将溶液的pH用10%氢氧化
    钠溶液调节至7,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将有机层用10%LiCl溶液、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
    燥,过滤并蒸发。将残余物在Kugelrohr上蒸馏以去除剩余的吡啶(18g,91%)。


    2-(3-(3-(1-(2,6-二异丙基)-1H-咪唑-2-基)苯氧基)苯基)吡啶的合成。向250mL
    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3-(吡啶-2-基)苯酚(0.983g,5.74mmol)、2-(3-溴苯基)-1-(2,6-二
    异丙基苯基)-1H-咪唑(2.2g,5.74mmol)、皮考啉酸(1.060g,8.61mmol)、碘化铜(I)
    (0.328g,1.722mmol)、一水合磷酸三钾(4.63g,20.09mmol)和70mL的DMSO。将混合物用氮气
    吹扫并在氮气下加热至200℃过夜。将冷却的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稀释并将层分离。
    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10%LiCl溶液、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发
    从而留下棕色油。通过柱层析法用30和40%乙酸乙酯/己烷(2.07g,76%)洗脱将该油纯化。


    化合物30的合成。向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3-(3-(1-(2,6-二异丙基苯基)-1H-
    咪唑-2-基)苯氧基)苯基)吡啶(2.07g,4.37mmol)、四氯铂酸钾(1.649g,3.97mmol)和80mL
    乙酸。将氮气鼓泡到混合物中持续30分钟并且然后在氮气下加热至140℃过夜。2天后,将冷
    却的反应混合物过滤从而留下黄色固体2.61g,将该黄色固体用己烷洗涤。通过柱层析法用
    50和60%的二氯甲烷/己烷洗脱将该固体纯化。将材料在290℃下升华过夜(1g,38%)。

    化合物161的合成


    2-(3-溴-5-甲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的合成。向可密
    封的容器中加入1-溴-3-甲基苯(20g,117mmol)、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0.314g,
    1.169mmol)、4,4,4',4',5,5,5',5'-八甲基-2,2'-二(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2.27g,
    88mmol)、[Ir(COD)OMe]2(0.388g,0.585mmol)和160mL的THF。将容器密封并加热至80℃过
    夜。将溶剂蒸发并且将残余物按原样用于下一步。估算产量为26.1g。


    3-溴-5-甲基苯甲腈的合成。向可密封的容器中加入2-(3-溴-5-甲苯基)-4,4,5,
    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6.1g,88mmol)、三水合硝酸铜(II)(42.5g,176mmol)、
    氰化锌(31.0g,264mmol)、氟化铯(13.35g,88mmol)、125mL甲醇和50mL水。将容器密封并加
    热至100℃持续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过滤不溶的棕褐色固体以及用乙酸乙酯和水洗
    涤。使层分离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发。
    通过柱层析法用5和10%乙酸乙酯/己烷(3.4g,20%)洗脱将残余物纯化。


    3-溴-N-(2,6-二异丙基苯基)-5-甲基苯甲脒的合成。向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
    入2,6-二异丙基苯胺(2.365g,13.34mmol)和70mL甲苯。将溶液在氮气下在冰浴中冷却并且
    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三甲基铝(2.0M在甲苯中,9.34mL,18.68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
    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在30mL甲苯中的3-溴-5-甲基苯甲腈(3.4g,17.34mmol)并且将
    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7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并倾倒于硅胶在2:1二
    氯甲烷/甲醇(v/v)的搅拌浆料上。将硅胶滤出并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洗涤。将滤液蒸发留下
    固体。向溶剂中添加己烷并且将固体滤出并用己烷(2.92g,59%)洗涤。


    2-(3-溴-5-甲基苯基)-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
    瓶中加入3-溴-N-(2,6-二异丙基苯基)-5-甲基苯甲脒(2.92g,7.82mmol)、2-氯乙醛(50%,
    2.456g,15.64mmol)、碳酸氢钠(1.314g,15.64mmol)、60mL的2-丙醇。在氮气下将反应混合
    物加热至回流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用乙酸乙酯和水稀释。使层分离并用乙酸乙酯萃
    取水层。将有机层用10%LiCl溶液、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发。通过柱层析法
    使用15和2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将材料纯化以产生期望的产物(2.45g,79%)。



    2,2’-(氧双(3-甲基-5,1-亚苯基))双(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的合成。
    向125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5-甲基苯酚
    (0.979g,2.93mmol)、2-(3-溴-5-甲基苯基)-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1.28g,
    3.22mmol)、皮考啉酸(0.541g,4.39mmol)、碘化铜(I)(0.167g,0.879mmol)、一水合磷酸三
    钾(2.360g,10.25mmol)和50mL的DMSO。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中并且在氮气下加热至
    20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稀释。将混合物通过过滤并且用乙酸
    乙酯和水洗涤。使层分离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
    燥,过滤并且蒸发从而留下残余物。通过柱层析法用30%乙酸乙酯/己烷至乙酸乙酯洗脱将
    残余物纯化以产生期望的产物(0.98g,51%)。



    化合物161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2’-(氧双(3-甲基-5,1-亚苯基))双
    (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1.6g,2.458mmol)、四氯铂酸钾(0.928g,2.235mmol)和
    40mL乙酸。将氮气鼓泡到混合物中持续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40℃持续3天。将反应
    冷却并用己烷稀释。将黄色固体滤出并用己烷洗涤。通过柱层析法用1:1二氯甲烷/己烷洗
    脱将材料纯化以产生铂络合物(0.2g,10%)。

    化合物164的合成


    2,2’-(氧双(3-苯基-5,1-亚苯基))双(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的合成。
    向125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酚(2g,
    6.24mmol)、2-(5-溴-(1,1-联苯-3-基)-甲基苯基)-1H-咪唑(2.87g,6.24mmol)、皮考啉酸
    (0.119g,0.624mmol)、碘化铜(I)(0.154g,0.624mmol)、一水合磷酸三钾(2.65g,
    12.48mmol)和50mL的DMSO。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中并且在氮气下加热至200℃过夜。将
    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稀释。将混合物通过过滤并且用乙酸乙酯和水洗涤。
    使层分离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且蒸发
    从而留下残余物。通过柱层析法用3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将残余物纯化以产生2.6g(60%
    产率)的产物。


    化合物164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6-二异丙基苯基)-2-(3-((5-
    (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1,1'-联苯]-3-基)氧)苯基)-1H-咪唑(2.5g,
    3.58mmol)、四氯铂酸钾(1.35g,3.25mmol)和100mL乙酸。将氮气鼓泡到混合物中持续30分
    钟。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40℃持续3天。将反应冷却;产物可溶于乙酸。将溶剂蒸发。通过柱
    层析法用30%二氯甲烷/己烷洗脱将材料纯化以产生期望的产品(0.3g,10%)。

    化合物165的合成


    3-甲氧基-N-(邻甲苯基)苯酰胺的合成。向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邻甲苯胺
    (4.50g,42.0mmol)和150mL甲苯。将溶液在氮气下冰浴中冷却。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三甲
    基铝(2.0M在甲苯中,29.4ml,58.8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
    后,加入在50mL甲苯中的3-甲氧基苯甲腈(7.27g,54.6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
    热至7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并倾倒在到载硅胶于2:1二氯甲烷/甲醇的搅拌
    浆料上。将硅胶过滤并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洗涤。将滤液蒸发留下固体。用己烷研制固体,过
    滤,用己烷洗涤(6g,59%)。


    2-(3-甲氧基苯基)-1-(邻甲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500m圆底烧瓶中加入3-甲
    氧基-N-(邻甲苯基)苯甲脒(6g,24.97mmol)、2-氯乙醛(6.34ml,49.9mmol)、碳酸氢钠
    (4.20g,49.9mmol)和100mL的2-丙醇。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回流。将反应混合物浓
    缩,加入水并且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将有机萃取物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
    发。通过柱层析法用40%乙酸乙酯/己烷(5.58g,85%)洗脱将残余物纯化。


    3-(1-(邻甲苯基)-1H-咪唑-2-基)苯酚的合成。向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3-甲
    氧基苯基)-1-(邻甲苯基)-1H-咪唑(5.58g,21.11mmol)和吡啶盐酸盐(19.52g,169mmol)。
    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200℃持续5小时。将反应稍微冷却,并加入水并在冰浴中冷却。将混合
    物在氮气下搅拌过夜。将灰色固体滤出,用水洗涤,并在真空下利用热量干燥从而产生2.4g
    固体。用10%氢氧化钠溶液将滤液调节至pH7,更多产物从溶液中沉淀。将固体滤出,用水洗
    涤并干燥以获得1.85g产物(4.25g,80%)。


    3-碘-N-(邻甲苯基)苯酰胺的合成。向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邻甲苯胺
    (3.60g,33.6mmol)和150mL甲苯。将溶液在氮气下在冰浴中冷却。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三
    甲基铝(2.0M在甲苯中,23.51ml,47.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
    在50mL甲苯中的3-碘苯甲腈(10g,43.7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70℃过夜。
    将反应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并倾倒于硅胶在2:1二氯甲烷/甲醇中的搅拌浆料上。将硅胶滤
    出并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洗涤。将滤液蒸发留下固体。将固体用己烷研制(triturate),过滤,
    用己烷洗涤(7.77g,69%)。


    2-(3-碘苯基)-1-(邻甲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碘-N-
    (邻甲苯基)苯甲脒(7.77g,23.11mmol),2-氯乙醛(5.87ml,46.2mmol)、碳酸氢钠(3.88g,
    46.2mmol)和100mL的2-丙醇。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回流持续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
    浓缩,加入水并且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将有机萃取物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
    发。通过柱层析法用40和50%乙酸乙酯/己烷(4.6g,55%)洗脱将残余物纯化。


    2,2’-(氧双(3,1-亚苯基))双(1-(邻甲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250mL的圆底烧
    瓶中加入3-(1-(邻甲苯基)-1H-咪唑-2-基)苯酚(2.009g,8.03mmol)、2-(3-碘苯基)-1-(邻
    甲苯基)-1H-咪唑(3.18g,8.83mmol)、皮考啉酸(1.482g,12.04mmol)、碘化铜(I)(0.459g,
    2.408mmol)、一水合磷酸三钾(6.47g,28.1mmol)和80mL的DMSO。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
    中然后在氮气下加热至150℃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
    次,在硫酸镁上干燥萃取物,过滤并蒸发。通过柱层析法用8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将残余
    物纯化(2.12g,55%)。


    化合物165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2’-(氧双(3,1-亚苯基))双(1-(邻
    甲苯基)-1H-咪唑)(2.08g,4.31mmol)、四氯铂酸钾(1.626g,3.92mmol)和80mL乙酸。将氮气
    鼓泡到反应混合物中持续30分钟然后在氮气下加热至140℃持续2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
    滤出橙色固体。通过柱层析法将固体纯化两次,使用以15%三乙胺/己烷预处理过的柱。用
    70%二氯甲烷/己烷洗脱第一柱以及用50%二氯甲烷/己烷洗脱第二柱(0.09g,3%)。

    化合物29的合成


    N-苯基-3-(吡啶-2-基)苯胺的合成。将2-(3-溴苯基)吡啶(4g,17.09mmol)、Pd2
    (dba)3(0.156g,0.171mmol)、二环己基(2',6'-二甲氧基-[1,1'-联苯]-2-基)膦(S-Phos)
    (0.281g,0.683mmol)和叔丁醇钠(2.463g,25.6mmol)混合于100mL二甲苯中。将溶液用氮气
    鼓泡20分钟。加入苯胺(2.387g,25.6mmol)。将反应加热至回流持续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
    加入二氯甲烷。通过将混合物过滤。然后将溶剂蒸发。将残余物涂覆在
    上并且用1:5的己烷/乙酸乙酯进行柱析从而产生浅黄色固体形式的N-苯基-3-
    (吡啶-2-基)苯胺(3.6g,14.62mmol,86%产率)。


    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苯基-N-(3-(吡啶-2-基)苯基)苯
    胺的合成。将2-(3-溴苯基)-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8g,7.30mmol),Pd2(dba)3
    (0.067g,0.073mmol),二环己基(2',6'-二甲氧基-[1,1'-联苯]-2-基)膦(S-Phos)
    (0.120g,0.292mmol)和叔丁醇钠(1.053g,10.96mmol)混合于100mL二甲苯中。将溶液用氮
    气鼓泡20分钟。加入N-苯基-3-(吡啶-2-基)苯胺(1.979g,8.03mmol)。将反应加热至回流持
    续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氯甲烷。将混合物通过过滤。然后将溶剂蒸发。将
    残余物涂在上并且用己烷/乙酸乙酯(3:1)进行柱析从而产生3-(1-(2,6-二异
    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苯基-N-(3-(吡啶-2-基)苯基)苯胺(3.66g,6.67mmol,91%
    产率)。


    化合物29的合成。将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苯基-N-(3-
    (吡啶-2-基)苯基)苯胺(2.85g,5.19mmol)和四氯铂酸钾(2.156g,5.19mmol)混合于100mL
    乙酸中。将混合物用氮气鼓泡2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40℃持续3天。冷却后加入水。
    通过过滤收集固体并且通过用2:1二氯甲烷和己烷作为溶剂的柱纯化以产生铂络合物
    (1.2g,1.618mmol,31.1%产率)。

    化合物166的合成


    2-硝基-[1,1'-联苯]-4-腈的合成。将4-氯-3-硝基苯甲腈(10g,54.8mmol)、苯基
    硼酸(8.68g,71.2mmol)、Pd2dba3(1.002g,1.096mmol)和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
    苯(S-Phos)(1.797g,4.38mmol)装入500mL的三颈烧瓶中。然后将甲苯(250mL)倒入反应混
    合物中随后是溶于60mL水中的一水合磷酸三钾(35.3g,153mmol)。将该混合物用氮气脱气
    然后回流加热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水分配。将甲苯层在硫酸镁上干燥,过
    滤,并在真空下干燥。将该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15-35%乙酸乙酯/己烷作为洗脱液的硅胶
    柱。将产物部分合并并且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将该粗制产物用乙酸乙酯/己烷研制。通过过
    滤分离出黄色固体形式的产物2-硝基-[1,1'-联苯]-4-腈(8.87g,39.6mmol,72.2%产率)。


    9H-咔唑-2-腈的合成。将2-硝基-[1,1'-联苯]-4-腈(8.87g,39.6mmol)和三苯基
    膦(25.9g,99mmol)倒入具有90mL的1,2-二氯苯的反应烧瓶中。将该混合物搅拌并且在回流
    下加热2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50mL甲苯稀释然后直接加载到中性氧化铝柱上。用100%甲
    苯随后是5%乙酸乙酯/甲苯(v/v)将该柱洗脱。将产物部分合并并且在真空下浓缩。然后将
    该产物通过首先用80-99%DCM/己烷然后是5%乙酸乙酯/DCM洗脱的硅胶柱。分离浅褐色固
    体形式的产物9H-咔唑-2-腈(2.75g,14.31mmol,36.2%产率)。


    9-(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基)-9H-咔唑-2-腈的合成。将2-
    (3-溴苯基)-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4.39g,11.45mmol)、9H-咔唑-2-腈(2g,
    10.40mmol)、Pd2dba3(0.333g,0.364mmol)和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
    (0.597g,1.457mmol)倒入具有300mL间二甲苯的反应烧瓶中。用研钵将加入反应混合物。用
    氮气将反应混合物脱气然后在回流下加热5又1/2天。将该两相混合物通过塞以
    去除某些不可溶材料。将有机层分离并且在硫酸镁上干燥。将有机物过滤并在真空下浓缩。
    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25%乙酸乙酯/10%DCM/己烷的硅胶柱。产物部分产出为棕褐色固
    体的9-(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基)-9H-咔唑-2-腈(93.4%产率)。


    N-(2,6-二异丙基苯基)-9-(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基)-
    9H-咔唑-2-甲脒:将2,6-二异丙基苯胺(3.5g,19.74mmol)倒入具有100mL甲苯的反应烧瓶
    中。将混合物冷却至0℃随后在15分钟时段内逐滴加入在甲苯中的2.0M三甲基铝(18mL,
    36.0mmol)。将冷却浴去除并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又1/2小时。将9-(3-(1-(2,6-二
    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基)-9H-咔唑-2-腈(8.35g,16.88mmol)成浆倒入具有20mL
    甲苯的反应混合物中。将反应混合物在90℃浴温下加热2又1/2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
    温然后分批加入冷却的50mL甲醇/100mL DCM/50g硅胶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
    1/2小时然后过滤通过垫。将滤液浓缩并在真空下干燥从而留下黄色泡沫状固
    体形式的期望的脒产物(11.3g,16.84mmol,100%产率)。


    2-(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9-(3-(1-(2,6-二异丙基苯基)-1H-
    咪唑-2-基)苯基)-9H-咔唑的合成。将脒中间体(11.3g,16.84mmol)、2-氯乙醛(5.5g,
    35.0mmol)、碳酸氢钠(3.6g,42.9mmol)与150mL的2-丙醇倒入反应烧瓶中。将该反应混合物
    搅拌并且在回流下加热4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300mL水稀释然后用3X 300mL乙酸乙酯萃
    取。将这些萃取物组合并且在硫酸镁上干燥。将萃取物过滤并在真空下蒸发。将粗制残余物
    通过使用7-30%丙酮/DCM的硅胶柱。产物部分产出浅褐色固体形式的2-(1-(2,6-二异丙基
    苯基)-1H-咪唑-2-基)-9-(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基)-9H-咔唑
    (6.1g,8.77mmol,52.0%产率)。


    化合物166的合成。将2-(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9-(3-(1-(2,6-
    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基)-9H-咔唑(2.93g,4.21mmol)和乙酰丙酮铂(II)
    (0.828g,2.11mmol)和10滴十三烷装入反应容器中。对该混合物抽真空并用氮气回充填然
    后在230℃沙浴温度下加热38小时。将反应冷却至室温并将粗制残余物通过用20%三乙胺/
    己烷预处理的硅胶柱。用30%DCM/己烷洗脱该柱产出期望的铂络合物(1.87g,100%产率)。

    化合物50的合成


    2-(3-氯苯基)喹啉的合成。将2-氯喹啉(9.25g,56.5mmol)、(3-氯苯基)硼酸
    (9.28g,59.4mmol)、Pd(PPh3)4(1.634g,1.413mmol)装入具有300mL 1,2-二甲氧基乙烷的反
    应烧瓶中。将碳酸钠(14.98g,141mmol)溶于50mL水并且装入反应烧瓶中。然后将反应烧瓶
    抽真空并用氮气回充填然后加热至回流持续20小时。将有机层分离并在硫酸镁上干燥。将
    有机物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5-25%乙酸乙酯/己烷的硅胶柱产生
    白色固体形式的2-(3-氯苯基)喹啉(10.5g,77%产率)。


    N-苯基-3-(喹啉-2-基)苯胺的合成。将苯胺(2.75g,29.6mmol)、2-(3-氯苯基)喹
    啉(5.25g,21.90mmol)、叔丁醇钠(3.36g,35.0mmol)、Pd2dba3(0.501g,0.548mmol)和2-二环
    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0.898g,2.190mmol)装入具有200mL甲苯的反应烧
    瓶中。将该混合物抽真空并用氮气回充填然后在回流下加热2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
    室温然后用200mL水稀释。将甲苯层分离并用100mL甲苯萃取水层。将有机萃取物合并以及
    在真空下去除。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75%DCM/己烷的硅胶柱然后通过使用1-5%乙酸乙
    酯/DCM的硅胶柱。将干净的产物部分合并以及在真空下去除溶剂从而产出N-苯基-3-(喹
    啉-2-基)苯胺(3g,10.12mmol,46.2%产率)。


    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苯基-N-(3-(喹啉-2-基)苯基)苯
    胺的合成。将N-苯基-3-(喹啉-2-基)苯胺(3g,10.12mmol)、叔丁醇钠(1.555g,16.20mmol)、
    2-(3-溴苯基)-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4.07g,10.63mmol)、Pd2dba3(0.232g,
    0.253mmol)和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0.415g,1.012mmol)装入具有
    250mL甲苯的反应容器。将混合物抽真空并用氮气回充填。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
    2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200mL水稀释。将甲苯层分离并用100mL甲苯萃取
    水层。将有机萃取物合并以及在真空下去除。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5-25%乙酸乙酯/DCM
    的硅胶柱从而产出黄色泡沫状固体形式的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
    苯基-N-(3-(喹啉-2-基)苯基)苯胺(5.5g,91%产率)。


    化合物50的合成。将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苯基-N-(3-
    (喹啉-2-基)苯基)苯胺(4.5g,7.52mmol)和四氯铂酸钾(II)(2.58g,7.67mmol)装入具有
    150mL乙酸的反应容器。将该混合物用氮气脱气1/2小时然后加热至回流30小时。将乙酸在
    真空下提取(stripping)并用乙酸乙酯研制粗制产物。将该粗制产物溶于DCM并用碳酸氢钠
    洗涤。将有机物在硫酸镁上干燥然后过滤并吸附到上。将材料洗涤到
    用10%三乙胺/己烷预处理的硅胶柱上。用40-60%DCM/己烷对该柱进行洗脱。将最干净的
    产物部分合并以及在真空下提取从而产出暗红色固体。将该材料由DCM/己烷中再结晶4次
    然后在真空下升华从而产出(1.3g,21.9%)期望的铂络合物。

    化合物37的合成


    1-(3-甲氧基苯基)异喹啉的合成。将1-氯异喹啉(7g,42.8mmol)、(3-甲氧基苯基)
    硼酸(8.78g,57.8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钯(0)(0.783g,0.856mmol)和2-二环己基膦-
    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1.403g,3.42mmol)装入具有250mL甲苯的反应容器。最后,
    将一水合磷酸三钾(29.5g,128mmol)溶于60mL水并加入反应化合物中。将反应用氮气脱气
    然后加热至回流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将甲苯层分离并在硫酸镁上干燥。将
    有机物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通过硅胶层析法使用25-35%乙酸乙酯/己烷将粗制残余物纯
    化从而产生粘性黄色油形式的9.4g(93%)1-(3-甲氧基苯基)异喹啉。


    3-(异喹啉-1-基)苯酚的合成。将1-(3-甲氧基苯基)异喹啉(9.4g,40.0mmol)和吡
    啶盐酸盐(42g,363mmol)在180-190℃油浴中加热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约150℃,然
    后随着反应混合物继续冷却至室温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慢慢加入200mL水。将乙酸乙酯
    (200mL)加入反应混合物并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通过过滤分离棕褐色固体(5.25g)并
    在真空下干燥。将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并在硫酸镁上干燥。将该混合物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
    用乙酸乙酯研制该残余物并在真空下过滤。将该固体与所述5.25g棕褐色固体合并从而产
    出3-(异喹啉-1-基)苯酚(6.3g,28.5mmol,71.3%产率)。


    1-(3-(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苯基)异喹啉的合成。
    将3-(异喹啉-1-基)苯酚(1.5g,6.78mmol)、碳酸钾(2.5g,18.12mmol)、2-(3-溴苯基)-1-
    (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60g,6.78mmol)、碘化铜(I)(0.039g,0.203mmol)和乙酰
    丙酮铁(0.144g,0.407mmol)装入具有45mL DMF的反应烧瓶中。将该不均匀混合物用氮气脱
    气然后在135-140℃加热2又1/2天。将反应混合物通过垫过滤并用乙酸乙酯冲洗
    该垫。将滤液用300mL水稀释。将该混合物用2X 200mL乙酸乙酯萃取。将这些萃取物在硫酸
    镁上干燥然后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7-15%丙酮/DCM的硅胶柱。将
    最干净的部分合并以及在真空下提取从而产出浅褐色固体形式的1-(3-(3-(1-(2,6-二异
    丙基苯基)-1H-咪唑-2-yl)苯氧基)苯基)异喹啉(1.45g,40.8%产率)。


    化合物37的合成。将1-(3-(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苯氧基)苯
    基)异喹啉(1.45g,2.77mmol)和四氯铂酸钾(II)(0.94g,2.79mmol)装入具有75mL冰乙酸的
    反应烧瓶中。将反应混合物用氮气脱气然后在回流下加热3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将大部分乙酸在真空下去除。将残余物溶于200mL乙酸乙酯并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将有
    机物在硫酸镁上干燥然后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60%DCM/己烷的硅
    胶柱。将最干净的部分合并,将溶剂去除并将材料在真空下升华从而产出(0.75g,37.5%产
    率)期望的铂络合物。

    化合物36的合成


    2-((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苯基)氨基)苯-1-鎓
    (ylium)的合成。将3-溴-N-苯基苯胺(6g,24.18mmol)、4,4,4',4',5,5,5',5'-八甲基-2,
    2'-二(1,3,2-二氧杂环戊硼烷)(8.29g,32.6mmol)、Pd2dba3(0.443g,0.484mmol)和2-二环
    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0.793g,1.935mmol)和乙酸钾(2.78g,28.3mmol)装
    入具有200mL的1,4-二氧六环的反应容器中。将混合物脱气并放置于氮气氛下。然后将混合
    物回流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300mL水稀释。将该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
    将萃取物在硫酸镁上干燥然后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2-15%乙酸乙
    酯/己烷的硅胶柱。将最干净的产物部分合并以及在真空下提取从而产出黄色油形式的2-
    ((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苯基)氨基)苯-1-鎓(4.3g,60.7%产
    率)。


    2-((3-(异喹啉-1-基)苯基)氨基)苯-1-鎓的合成。将1-氯异喹啉(2.000g,
    12.22mmol)、2-((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苯基)氨基)苯-1-鎓
    (4.3g,14.67mmol)、Pd2dba3(0.224g,0.244mmol)和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
    Phos)(0.401g,0.978mmol)装入具有200mL甲苯的反应烧瓶中。将一水合磷酸三钾(7.31g,
    31.8mmol)溶入30mL水中并倒入反应烧瓶。将该混合物用氮气脱气并在回流下加热18小时。
    将甲苯层分离并在真空下干燥。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5-65%乙酸乙酯/己烷的硅胶。将最
    干净的部分合并以及在真空下提取以产出2-((3-(异喹啉-1-基)苯基)氨基)苯-1-鎓
    (1.65g,45.9%产率)。


    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3-(异喹啉-1-基)苯基)-N-苯基
    苯胺的合成。将3-(异喹啉-1-基)-N-苯基苯胺(1.65g,5.57mmol)、2-(3-溴苯基)-1-(2,6-
    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256g,5.89mmol)、叔丁醇钠(0.802g,8.35mmol)、Pd2dba3
    (0.102g,0.111mmol)和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0.184g,0.449mmol)
    装入具有150mL甲苯的反应容器中。将该混合物抽真空并用氮气回充填。然后将反应混合物
    加热至回流持续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75mL水稀释。然后将该混合物通
    过垫过滤。将甲苯层分离并在硫酸镁上干燥。将有机物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
    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2-40%乙酸乙酯/DCM的硅胶柱从而产出3-(1-(2,6-二异丙基苯基)-
    1H-咪唑-2-基)-N-(3-(异喹啉-1-基)苯基)-N-苯基苯胺(2.60g,4.34mmol,78%产率)。


    化合物36的合成。将3-(1-(2,6-二异丙基苯基)-1H-咪唑-2-基)-N-(3-(异喹啉-
    1-基)苯基)-N-苯基苯胺(2.65g,4.43mmol)和四氯铂酸钾(II)(1.526g,4.53mmol)装入具
    有80mL乙酸的反应烧瓶中。将该混合物用氮气脱气30分钟然后在回流下加热2又1/2天。将
    反应混合物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产物溶入乙酸乙酯中然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将有
    机物在硫酸镁上干燥然后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首先通过使用50%DCM/己烷
    的硅胶柱然后通过用20%三乙胺/己烷处理的硅胶柱。将该柱用35%DCM/己烷洗脱。将溶剂
    除去并将期望的产物在真空下升华从而产出期望的铂络合物(0.50g,0.631mmol,14%产
    率)。

    化合物D的合成


    3-碘-N-苯基苯甲脒的合成。向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苯胺(3.13g,33.6mmol)
    和150mL甲苯。将溶液在氮气下在冰浴中冷却。然后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甲苯中的三甲基
    铝溶液(2.0M,23.5mL,47.0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在50mL
    甲苯中的3-碘苯甲腈(10g,44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70℃过夜。将反应混
    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并且然后倾倒于硅胶在2:1二氯甲烷/甲醇的搅拌浆料上。将硅胶滤出并
    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洗涤。将滤液蒸发留下固体,将该固体用己烷研制,过滤,并用更多的己
    烷洗涤并且干燥(7.84g,73%)。


    2-(3-碘苯基)-1-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碘-N-苯基
    苯甲脒(7.84g,24.34mmol)、2-氯乙醛溶液(50%,6.7mL,48.7mmol)、碳酸氢钠(4.09g,
    48.7mmol)和150mL2-丙醇。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回流加热3小时。将溶剂在真空下去除并
    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将乙酸乙酯溶液用水、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且蒸
    发。通过柱层析法用20-40%乙酸乙酯/己烷(4.67g,55%)洗脱将残余物纯化。


    3-甲氧基-N-苯基苯甲脒的合成。向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苯胺(5.38g,
    57.8mmol)和150mL甲苯。将溶液在氮气下在冰浴中冷却。然后通过滴液漏斗逐滴加入在甲
    苯中的三甲基铝溶液(2.0M,40.4mL,81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
    加入在50mL甲苯中的3-甲氧基苯甲腈(10g,75mmol)并且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70
    ℃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并且然后倾倒于硅胶在2:1二氯甲烷/甲醇的搅拌浆料
    上。将硅胶滤出并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洗涤。将滤液蒸发留下固体,将该固体用己烷研制,过
    滤,并用更多的己烷洗涤并且干燥从而产生期望的产品(7.81g,60%)。


    2-(3-甲氧基苯基)-1-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甲氧基-
    N-苯基苯甲脒(7.81g,34.5mmol)、2-氯乙醛溶液(50%,9.4mL,69mmol)、碳酸氢钠(5.80g,
    69mmol)和150mL的2-丙醇。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回流加热3小时。将溶剂在真空下去除并
    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将乙酸乙酯溶液用水、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且蒸发。
    通过柱层析法使用50%和10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将残余物纯化以产生纯净产物(6.52g,
    75%)。


    3-(1-苯基-1H-咪唑-2-基)苯酚的合成。向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3-甲氧基苯
    基)-1-苯基-1H-咪唑(6.52g,26.0mmol)和吡啶盐酸盐(24.08g,208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
    氮气下加热至200℃持续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将固体加入水中。将含水混合
    物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 7。将灰色固体滤出,用水洗涤并干燥(5.38g,83%)。


    2,2’-(氧双(3,1-亚苯基))双(1-苯基-1H-咪唑)的合成。向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
    加入3-(1-苯基-1H-咪唑-2-基)苯酚(3.05g,12.26mmol)、2-(3-碘苯基)-1-苯基-1H-咪唑
    (4.67g,13.49mmol)、皮考啉酸(2.27g,18.40mmol)、碘化铜(I)(0.70g,3.68mmol)、一水合
    磷酸三钾(9.88g,42.9mmol)和200mL的DMSO。将氮气直接鼓泡到混合物中并且加热至200℃
    持续3小时并且然后在氮气下在120℃加热过夜。将冷却的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稀
    释。将混合物通过过滤并且将用乙酸乙酯和水洗涤。使层分离并且用
    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在硫酸镁上干燥,过滤并蒸发。通过柱层析法使
    用乙酸乙酯洗脱将残余物纯化以产生纯净产物(2.4g,43%)。


    化合物D的合成。向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2’-(氧双(3,1-亚苯基))双(1-苯基-
    1H-咪唑)2.4g,5.28mmol)、四氯铂酸钾(1.99g,4.8mmol)和100mL乙酸。将氮气鼓泡到混合
    物中2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加热至140℃持续3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将
    固体滤出并用己烷洗涤。通过柱层析法用70%二氯甲烷/己烷洗脱将粗制固体纯化。将柱用
    20%三乙胺/己烷预处理然后在使用前用己烷冲洗。将材料在300℃升华过夜以产生化合物
    D(0.96g,31%)。

    化合物E的合成


    (E)-3-溴-N’-苯基苯甲脒的合成。将苯胺(5.12g,55.0mmol)装入具有100mL甲苯
    的反应烧瓶中。将该溶液用湿冰浴激冷。在15分钟的时段内将三甲基铝(41.2mL,82mmol)的
    2.0M甲苯溶液逐滴加入激冷的反应混合物。将冷却浴去除并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
    小时。将3-溴苯甲腈(10.01g,55mmol)溶入80mL甲苯中并逐滴加入反应混合物中。然后将反
    应混合物在75℃下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缓慢倒入包含75g硅胶和
    150mL甲醇/300mL DCM的烧杯。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然后通过垫过滤。
    将该垫用DCM/甲醇冲洗。将滤液在真空下提取并且将粗制残余物用己烷研制从而产出(E)-
    3-溴-N’-苯基苯甲脒(6.95g,25.3mmol,45.9%)。


    2-(3-溴苯基)-1-苯基-1H-咪唑的合成。(E)-3-溴-N’-苯基苯甲脒(6.95g,
    25.3mmol)、2-氯乙醛(6.94g,44.2mmol)和碳酸氢钠(5.30g,63.1mmol)装入具有200mL 2-
    丙醇的反应烧瓶中。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
    200mL水稀释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物用氯化锂水溶液洗涤然后在硫酸镁上干燥。然
    后将这些干燥的萃取物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30-35%乙酸乙酯/己
    烷的硅胶柱从而产出2-(3-溴苯基)-1-苯基-1H-咪唑(2.8g,9.36mmol,37%产率)。


    N-苯基-3-(1-苯基-1H-咪唑-2-基)苯胺的合成。将2-(3-溴苯基)-1-苯基-1H-咪
    唑(5.7g,19.05mmol)、苯胺(0.85g,9.13mmol)、叔丁醇钠(2.55g,26.6mmol)、Pd2dba3
    (0.167g,0.183mmol)和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0.299g,0.730mmol)
    装入具有150mL间二甲苯的反应烧瓶中。将该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1天。将反应混合物用
    100mL水稀释然后将该混合物通过垫过滤。将间二甲苯层分离并在硫酸镁上干
    燥。将有机物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过使用10-30%丙酮/DCM的硅胶柱从而
    产出N-苯基-3-(1-苯基-1H-咪唑-2-基)苯胺(1.72g,5.5mmol,60.6%产率)。


    N-苯基-3-(1-苯基-1H-咪唑-2-基)-N-(3-(1-苯基-1H-咪唑-2-基)苯基)苯胺的
    合成。将叔丁醇钠(1.082g,11.27mmol)、N-苯基-3-(1-苯基-1H-咪唑-2-基)苯胺(2.45g,
    7.87mmol)、2-(3-溴苯基)-1-苯基-1H-咪唑(2.1g,7.04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钯(0)
    (Pd2dba3)(0.161g,0.176mmol)和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S-Phos)(0.289g,
    0.704mmol)装入具有100mL甲苯的反应容器中。将该混合物用氮气脱气然后加热至回流24
    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100mL水分配。将甲苯层分离并将水层用另外100mL
    甲苯萃取。将甲苯萃取物合并,在硫酸镁上干燥然后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
    过硅胶柱(15-30%丙酮/DCM)并如果必要的话使用中性氧化铝层析法(7-10%乙酸乙酯/
    DCM)纯化从而产出N-苯基-3-(1-苯基-1H-咪唑-2-基)-N-(3-(1-苯基-1H-咪唑-2-基)苯
    基)苯胺(1.35g,2.55mmol,36.2%)。


    化合物E的合成。将N-苯基-3-(1-苯基-1H-咪唑-2-基)-N-(3-(1-苯基-1H-咪唑-
    2-基)苯基)苯胺(1.35g,2.55mmol)和四氯铂酸钾(II)(0.876g,2.60mmol)装入具有75mL乙
    酸的反应容器中。将该混合物用氮气吹扫20分钟然后加热至回流持续2天。将反应混合物在
    真空下提取。将粗制反应混合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然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然后将有机
    物在硫酸镁上干燥并过滤并在真空下提取。将粗制残余物通过用10%三乙胺/己烷洗涤的
    硅胶柱。将该柱用40-60%DCM/己烷洗脱。将最干净的产物部分合并以及将溶剂在真空下去
    除。然后将该产物在真空下升华从而产出(0.5g,0.692mmol,27.2%产率)期望的铂络合物。


    2-(2-甲氧基乙烯基)-1,3-二甲苯的合成。将(甲氧基甲基)三苯基-氯化磷
    (34.3g,100mmol)溶于THF(100mL)中并且将所得的溶液冷却至-78℃。然后将LiHMDS
    (100mL,100mmol)(1.0M在THF中)逐滴加入持续30分钟,同时将温度维持在-70℃和-78℃之
    间。将冷却浴去除并容许反应在再次冷却至-78℃之前加温至0℃。将2,6-二甲基苯甲醛
    (11.18g,83mmol)溶于100mL的THF中并逐滴加入反应混合物中持续30分钟时段,同时将温
    度维持在-70℃和-78℃之间。然后在用NH4Cl(sat.)对其淬火并且用乙醚(3x 100mL)萃取
    之前,使反应混合物缓慢升温至室温过夜。将有机层用水和10%LiCl(水溶液)洗涤并旋转
    蒸发(rotovapped)而产生淡橙色液体。使用8/2己烷/DCM将该粗制材料在硅胶上进行层析
    分离以产生13.2g无色油。球到球(Bulb-to-bulb)蒸馏(130℃,200mbar)产生11.2g(83%)
    的作为顺式和反式异构体混合物的2-(2-甲氧基乙烯基)-1,3-二甲基苯,如通过GC/MS和
    NMR所确认。在无需进一步纯化的情况下使用该混合物。


    2-(2,6-二甲基苯基)乙醛的合成。将浓缩的HCl(35mL,420mmol)缓慢加入水
    (55mL)中并且然后将在二氧六环(35mL)中的2-(2-甲氧基乙烯基)-1,3-二甲苯(11.2g,
    69.0mmol)一次加入。将该两相混合物加热至回流16小时,冷却至室温并且用乙酸乙酯(3x
    100mL)萃取。在用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过滤并去除溶剂之后,将原料通过球到球蒸馏(100
    ℃,93mbar)纯化以产生8.8g(86%)的白色固体形式的2-(2,6-二甲基苯基)乙醛。产物通过
    GC/MS和NMR得以确认。


    2-溴-2-(2,6-二甲基苯基)乙醛的合成。将2-(2,6-二甲基苯基)-乙醛(4.4g,
    29.7mmol)溶于DCM(30mL)和二氧六环(50mL)中并且将溴(1.7mL,32.7mmol)在DCM(30mL)中
    的溶液在室温下逐滴加入。通过GC/MS确定反应的完成。一旦完成,就将硫代硫酸钠水溶液
    加入并搅拌10分钟。将层分离,并用DCM(100mL)洗涤两次。并且用10%LiCl水溶液(100mL)
    合并有机物。将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去除溶剂以产生7g(93%)的橙色油
    形式的2-溴-2-(2,6-二甲基苯基)乙醛。NMR确认了产物,使用所述产物而无需进一步纯化。


    8-甲氧基菲啶-6-胺的合成。将2-溴-5-甲氧基苯甲腈(1.32g,6.23mmol)、2-(4,4,
    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苯胺(1.36g,6.23mmol)、双(三苯基膦)二氯化
    钯(0.437g,0.623mmol)和磷酸钾一水合物(4.30g,18.68mmol)加入甲苯(30mL)和水(3mL)
    中。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回流15小时之前,用鼓泡的氮气脱气30分钟。冷却后,将反应混
    合物通过过滤并将有机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在去除溶剂后,将粗制材料用40mL
    的DCM随后50mL己烷研制而产生淡黄色固体形式的8-甲氧基菲啶-6-胺(0.95g,68%)。产物
    通过GC/MS和NMR确认。


    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的合成。将8-甲氧基菲啶-6-胺(0.95g,4.24mmol)、
    2-氯乙醛(0.807mL,12.71mmol)和碳酸氢钠(1.25g,14.83mmol)加入43mL 2-丙醇并回流15
    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物通过过滤。在去除溶剂后,将粗制材料用
    50mL己烷研制从而产生灰白色固体形式的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0.99g,94%)。产
    物通过GC/MS和NMR确认。


    3-(2,6-二甲基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的合成。将8-甲氧基菲啶-6-
    胺(2.2g,9.8mmol)悬浮在2-丙醇(50mL)中并且然后将在2-丙醇(25mL)中的2-溴-2-(2,6-
    二甲基苯基)乙醛(2.2g,9.8mmol)一次加入。将混合物加热至回流24小时并且然后冷却至
    60℃。将碳酸氢钠(1.6g,19.6mmol)加入并且在冷却至室温之前再次将混合物加热至回流
    16小时。将水(100mL)和DCM(100mL)添加到层中,将水层用DCM(2x100mL)洗涤并且将合并的
    有机物用水(2x100mL)洗涤。将有机层在硫酸钠上干燥,过滤并旋转蒸发从而产生粗制固
    体,在氧化硅上用8/2己烷/EtOAc将其进行层析分离以产生2.3g(66%)棕褐色固体形式的
    3-(2,6-二甲基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产物通过GC/MS和NMR确认。


    3-(2,6-二溴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的合成。将8-甲氧基菲啶-6-胺
    (8.60g,36.4mmol)加入溶于225mL异丙醇的2-溴-2-(2,6-二溴苯基)乙醛(13.0g,
    36.4mmol)溶液并且回流2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60℃并加入碳酸氢钠(6.12g,
    72.9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冷却至室温之前再次回流24小时并且通过垫
    过滤。将溶剂在减压下去除。通过在硅胶上用20/80乙酸乙酯/己烷的柱层析法将粗制材料
    纯化。将灰白色固体形式的3-(2,6-二溴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12.96g,
    70%)分离。产物通过GC/MS和NMR确认。


    3-(2,6-二(丙-1-烯-2-基)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的合成。将3-(2,
    6-二溴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6.96g,14.43mmol)、磷酸钾一水合物
    (13.30g,57.7mmol)、Pd2(dba)3(0.66g,0.72mmol)、2-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
    (1.19g,2.89mmol)和4,4,5,5-四甲基-2-(丙-1-烯-2-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
    (27.1mL,144mmol)加入甲苯(130mL)和水(15mL)。将反应混合物在冷却至室温以前加热至
    回流18小时并通过垫过滤。将溶剂在减压下去除并通过在硅胶上使用1-8%在
    DCM中的乙酸乙酯的柱层析法将粗制材料纯化从而产生白色固体形式的3-(2,6-二(丙-1-
    烯-2-基)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3.4g,57%)。产物通过GC/MS和NMR确认。


    3-(2,6-二异丙基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的合成。将3-(2,6-二(丙-
    1-烯-2-基)苯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2.46g,6.08mmol)溶于100mL乙醇中并用
    鼓泡的氮气脱气。在氮气气流下将10%钯/碳(1.294g,1.216mmol)和5%铂/碳(2.373g,
    0.608mmol)加入反应混合物。将反应混合物在帕而氢化器上以50psi氢化12小时。在完全还
    原后,将粗制产物通过垫过滤并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在硅胶上使用DCM/乙酸
    乙酯作为洗脱液对粗制产物进行层析分离以产生灰白色固体形式的3-(2,6-二异丙基苯
    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2.1g,85%)。产物通过GC/MS和NMR确认。


    咪唑并[1,2-f]菲啶-11-醇的合成。将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2.1g,
    8.46mmol)溶于DCM并冷却至-78℃。将三溴化硼(42.3ml,42.3mmol)逐滴加入反应混合物。
    在完全添加后,使反应混合物达到室温,并倒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将固体从悬浮液滤出并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随后用乙酸乙酯洗涤以产生灰白色固体形式的咪唑并[1,2-f]菲
    啶-11-醇(1.6g,82%)。产物通过NMR确认。


    3-(2,6-二甲基苯基)咪唑并[1,2-f]菲啶-11-醇的合成。将3-(2,6-二甲基苯基)-
    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2.3g,6.53mmol)溶于DCM中并冷却到-78℃。将三溴化硼
    (32.6ml,32.6mmol)逐滴加入反应混合物。在完全添加后,使反应混合物达到室温并再搅拌
    2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500mL冰水混合物并将有机部分用乙酸乙酯(3x100mL)萃取。将
    溶剂在减压下去除以产生灰色固体形式的3-(2,6-二甲基苯基)咪唑并[1,2-f]菲啶-11-醇
    (2.1g,95%产率)。产物通过NMR确认。


    3-(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并[1,2-f]菲啶-11-醇的制备。将3-(2,6-二异丙基苯
    基)-11-甲氧基咪唑并[1,2-f]菲啶(2.1g,5.1mmol)溶于200mL干燥DCM中并冷却至-78℃。
    将三溴化硼(25.7ml,25.7mmol)逐滴加入剧烈搅拌下的冷溶液。在完全添加后,容许反应混
    合物加温至室温。将其搅拌18小时,并且然后倒入冷水。将沉淀的固体收集,用乙酸乙酯洗
    涤并在真空下干燥以产生白色固体形式的3-(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并[1,2-f]菲啶-11-
    醇(2.0g,99%)。产物通过NMR确认。


    11-(3-(吡啶-2-氧基)苯氧基)咪唑并[1,2-f]菲啶的合成。将2-(3-碘苯氧基)吡
    啶(0.634g,2.13mmol)、咪唑并[1,2-f]菲啶-11-醇(0.5g,2.13mmol)、碘化铜(I)(0.122g,
    0.640mmol)、皮考啉酸(0.394g,3.20mmol)和磷酸钾一水合物(1.72g,7.47mmol)加入70mL
    的DMSO中并用鼓泡的氮气脱气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00℃持续24小时,冷却至室温
    并倒入100mL水。将有机材料用乙酸乙酯(3x 50mL)萃取并将合并的萃取物用1N NaOH
    (1x50mL)和饱和氯化铵溶液(1x50mL)洗涤,在硫酸钠上干燥并将溶剂在减压下去除。通过
    在硅胶上用乙酸乙酯/己烷作为洗脱液的柱层析法将粗制材料纯化以产生分离为白色固体
    的11-(3-(吡啶-2-氧基)苯氧基)咪唑并[1,2-f]菲啶(0.58g,67%)。


    3-(2,6-二甲基苯基)-11-((9-(吡啶-2-基)-9H-咔唑-2-基)氧)咪唑并[1,2-f]菲
    啶的合成。将3-(2,6-二甲基苯基)咪唑并[1,2-f]菲啶-11-醇(2.0g,5.91mmol)、2-溴-9-
    (吡啶-2-基)-9H-咔唑(2.48g,7.68mmol)、皮考啉酸(1.82g,14.8mmol)、碘化铜(I)
    (0.563g,2.96mmol)和磷酸钾一水合物(6.80g,29.6mmol)加入200mL的DMSO中并用鼓泡的
    氮气脱气2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50℃持续24小时,冷却至室温并倒入冷水。将有机
    材料用乙酸乙酯(3x50mL)萃取,用硫酸钠干燥并将溶剂在减压下去除。通过在硅胶上使用
    乙酸乙酯/己烷的柱层析法将粗制材料纯化随后用己烷浸滤以产生白色固体形式的3-(2,
    6-二甲基苯基)-11-((9-(吡啶-2-基)-9H-咔唑-2-基)氧)咪唑并[1,2-f]菲啶(2.1g,61%
    产率)。


    3-(2,6-二异丙基苯基)-11-((9-(吡啶-2-基)-9H-咔唑-2-基)氧)咪唑并[1,2-f]
    菲啶的合成。将3-(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并[1,2-f]菲啶-11-醇(2.0g,5.1mmol)、2-溴-
    9-(吡啶-2-基)-9H-咔唑(2.1g,6.6mmol)、皮考啉酸(1.6g,12.7mmol)、碘化铜(I)(0.48g,
    2.5mmol)和磷酸钾(5.84g,25.3mmol)加入150mL的DMSO中。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50℃16小
    时,冷却至室温并倒入冷水。将有机材料用乙酸乙酯(4x100mL)萃取,在硫酸钠上干燥并将
    溶剂在减压下去除。通过在硅胶上使用DCM/乙酸乙酯的柱层析法将粗制材料纯化以产生白
    色固体形式的3-(2,6-二异丙基苯基)-11-((9-(吡啶-2-基)-9H-咔唑-2-基)氧)咪唑并[1,
    2-f]菲啶(2.2g,67%)。


    3-(2,6-二异丙基苯基)-11-((9-(4-甲基吡啶-2-基)-9H-咔唑-2-基)氧)咪唑并
    [1,2-f]菲啶的合成。将3-(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并[1,2-f]菲啶-11-醇(1.5g,
    3.8mmol)、2-溴-9-(4-甲基吡啶-2-基)-9H-咔唑(1.7g,4.9mmol)、皮考啉酸(1.2g,
    9.5mmol)、碘化铜(I)(0.36g,1.9mmol)和磷酸钾水合物(4.4g,19.0mmol)加入150mL的DMSO
    中。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50℃持续16小时,冷却至室温并倒入冷水。将有机材料用乙酸乙
    酯(4x100mL)萃取,在硫酸钠上干燥并将溶剂在减压下去除。通过在硅胶上使用DCM/乙酸乙
    酯的柱层析法将粗制材料纯化以产生白色固体形式的3-(2,6-二异丙基苯基)-11-((9-(4-
    甲基吡啶-2-基)-9H-咔唑-2-基)氧)咪唑并[1,2-f]菲啶(1.5g,61%)。


    化合物1'的合成。将11-(3-(吡啶-2-氧基)苯氧基)咪唑并[1,2-f]菲啶(1.6g,
    4.0mmol)和四氯铂酸钾(1.6g,4.0mmol)加入40mL冰乙酸。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下回流48小
    时之前,用氮气鼓泡脱气30分钟。将粗制反应混合物倒入冷水。将沉淀物滤出,用水洗涤并
    且然后用乙醇洗涤。将所得的固体溶于DCM,用饱和Na2CO3溶液、盐水和水洗涤,并在Na2SO4
    上干燥。通过在硅胶上使用DCM的柱层析法将粗制材料纯化以产生亮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
    物1'(0.39g,17%产率)。


    化合物2'的合成。将3-(2,6-二甲基苯基)-11-((9-(吡啶-2-基)-9H-咔唑-2-基)
    氧)咪唑并[1,2-f]菲啶(1.0g,1.7mmol)和四氯铂酸钾(0.72g,1.7mmol)加入115mL乙酸中
    并且将反应混合物用鼓泡的氮气脱气。将反应混合物在冷却至室温前回流24小时。将水加
    入反应混合物。将固体滤出,并用大量水洗涤。通过在硅胶上使用DCM/己烷作为洗脱液的柱
    层析法将粗制固体纯化从而产出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2'(0.40g,30%产率)。


    化合物3'的合成。将3-(2,6-二异丙基苯基)-11-((9-(吡啶-2-基)-9H-咔唑-2-
    基)氧)咪唑并[1,2-f]菲啶(2.2g,3.4mmol)和四氯铂酸钾(1.4g,3.4mmol)一起混合于
    150mL乙酸中并用鼓泡的氮气脱气。将反应混合物在冷却至室温前回流18小时。将水加入反
    应混合物。将固体滤出,并用大量水洗涤。通过在硅胶上使用1/1的DCM/己烷作为洗脱液的
    柱层析法将粗制固体纯化从而产出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3'(0.58g,21%产率)。


    化合物4'的合成。将3-(2,6-二异丙基苯基)-11-((9-(4-甲基吡啶-2-基)-9H-咔
    唑-2-基)氧)咪唑并[1,2-f]菲啶(1.50g,2.30mmol)和四氯铂酸钾(0.96g,2.30mmol)加入
    130mL乙酸中并将反应混合物用鼓泡的氮气脱气。将反应混合物在冷却至室温前回流18小
    时。将水加入反应混合物并将固体滤出,用大量水洗涤。通过在硅胶上使用1/1的DCM/己烷
    作为洗脱液的柱层析法将粗制固体纯化从而产出淡黄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4'(0.48g,
    24.7%产率)。

    器件实施例

    通过高真空(<10-7Torr)热蒸发法制造表2和3中的器件实施例。阳极为铟
    锡氧化物(ITO)。阴极由的LiF随后的的Al组成。在制造后立即在氮气手套箱
    (<1ppm的H2O和O2)中将所有器件用玻璃盖包封并用环氧树脂密封,并且在封装内纳入吸湿
    剂。

    表2和3中器件的有机物叠层从ITO表面开始按顺序由如下组成:作为空穴注入层
    (HIL)的的化合物B、作为空穴传输层(HTL)的的4,4'-双[N-(1-萘基)-N-苯
    基胺基]联苯(α-NPD)、作为发光层(EML)的的用化合物3掺杂的化合物A、作为BL的
    的化合物A和作为ETL的的Alq。

    本文中使用的下列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


    提供了用于OLED中发光层的特定发光掺杂剂。包含这些化合物的器件具有特别良
    好的性能。

    将器件结构汇总于表2中,并将对应的器件数据汇总于表3中。

    表2.VTE PHOLEDs



    表3.VTE器件数据



    本文中所述的器件中使用的化合物A-G的结构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当掺杂浓度增加时发射光谱没有变化,这表明没有激发体的形
    成。对于这些化合物观测到的FWHM,也就是24nm,是非常窄的。通常,报道的和/或观测的Ir-
    基化合物的FWHM为大于60nm,例如在约60nm至约70nm的范围内。此外,这些器件显示了非常
    高的效率。例如,器件实施例3在1000nits时显示出大于23%的EQE,据认为这是任何报道的
    Pt络合物中最高的。通常,Ir-基化合物在1000nits时具有大致16%的效率。

    表2列举了包含化合物3、5、29、30、162、163、164、166和比较化合物C、D和E的器件
    组成。表2显示了从表1列举的器件获得的器件结果。

    包含式I的化合物作为发光掺杂剂的器件显示了合意的特性,比如窄的半峰全宽
    (FWHM)、高器件效率、饱和的发光颜色和更长的器件寿命。在式I的化合物中选择合适的配
    体允许对发光颜色进行调节以覆盖全部可见光谱,比如从化合物3至化合物29。

    清楚地证实了所介绍的扭曲芳基的优点。例如,以化合物3作为发光掺杂剂且具有
    20%掺杂浓度的器件在1000cd/m2操作电压6.1V时实现了23.1%EQE、84.1cd/A。此外,发射
    光具有548nm的λmax和24nm的FWHM。从比较例9可以看出,当使用化合物E作为掺杂剂时,其应
    当具有562nm的λmax和64nm的FWHM。发射光红移并且FWHM比化合物3宽得多。在OLED器件中,
    较窄的FWHM有时候对于产生更纯的颜色是有利的。此外,在1000cd/m2时器件效率为20.4%
    和64.9cd/A,比23.1%和84.1低得多。比较例9的器件寿命也更短(85小时对98小时)。

    当将化合物5与化合物D比较时也观察到改进。当将化合物A用作化合物5的主体
    时,器件效率低,这归因于由于三线态能级从主体中的局部淬火。当将化合物F用作主体时,
    化合物5在1000cd/m2下显示出7.6%EQE,具有(0.255,0.604)的CIE和50nm的FWHM,而化合
    物D表现出稍微改善的效率(8.8%EQE),但饱和度显著更小的发射和更宽的光谱(CIE
    (0.341,0.595),FWHM 66nm)。在包含化合物5(实施例7)和化合物D(比较例8)的器件之间器
    件寿命是可比较的(在40mA/cm2时79小时对98小时)。

    器件实施例10和11也显示出优于比较器件实施例1-4的结果。具有化合物30的器
    件与具有化合物C的器件相比显示出轻微红移的颜色(534nm对516nm),但效率高得多(9-
    11%对2.4-2.7%)。器件寿命也长于比较例。因此,包含扭曲芳基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与没
    有扭曲芳基取代基的化合物相比在器件中显示出改进的特性。

    比较器件数据是基于Dileep A.K.Vezzu等人在Inorg.Chem.2010,49,5107中的最
    近发表的结果。在该出版物中,将化合物C用作发射体。他们的器件在1000nits时获得的最
    佳效率小于13%。此外,当掺杂浓度增加,观测到激发体发光。所以,包含扭曲芳基的本发明
    化合物显示出更高的效率,即在1000nits时大于23%的效率,相比于在1000nits时小于
    13%的效率,并且显示出比没有扭曲芳基的化合物更窄的发射光谱。

    通过高真空(<10-7Torr)热蒸发法制造表4和5中的器件实施例。阳极是的
    铟锡氧化物(ITO)。阴极由的LiF随后的Al组成。在制造后立即在氮气手套箱
    (<1ppm的H2O和O2)中将所有器件用玻璃盖包封并用环氧树脂密封,并且在封装内纳入吸湿
    剂。

    表4和5中器件的有机物叠层从ITO表面开始按顺序由如下组成:作为空穴注入层
    (HIL)的的LG101(购自LG Chemical)、作为空穴传输层(HTL)的的NPD、作为
    发光层(EML)的的掺杂有10%本发明化合物的主体1、作为阻挡层(BL)的的
    BL1、和作为电子传输层(ETL)的的AlQ3。

    本文中使用的下列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


    器件实施例详细说明于表4中,并且对应的器件数据汇总于表5中。Ex.是实施例的
    缩写。

    表4.VTE PHOLEDs



    表5.VTE器件数据



    表4和5中的器件实施例1和2证实了在抑制激发体形成上的增加的空间位阻效应。
    两种化合物具有非常相似的77K溶液PL,证明了单体3MLCT跃迁在能量和线形上是相似的。
    然而,为固态器件的包含化合物2'的器件实施例1,具有显著更宽的电致发光发射和相应的
    对CIE的不合意的影响。在EL中观察到的较低能量高斯发射归因于激发体的形成。通过用异
    丙基基团代替2,6-甲基取代并且向吡啶环添加空间甲基基团,正如化合物4'中那样,可以
    抑制激发体发光。包含化合物4'的器件实施例2展示了具有在460nm的λmax、52nm的窄FWHM和
    改进的CIE的深蓝色发光,这是来自于化合物4'的单体发光的特征。

    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案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
    范围。例如,本文所述的材料和结构中的很多可以用其它材料和结构进行替代而不背离本
    发明的精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因此可以包括本文所述的具体
    实施例和优选实施方案的变型。应当理解的是,关于本发明为何生效的各种理论并不意图
    进行限制。

    关 键  词:
    新型 四齿铂 络合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的四齿铂络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478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