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60325
  • 上传时间:2018-01-22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01.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64537.9

    申请日:

    2014.06.13

    公开号:

    CN104115770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406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23K1/14; A23K1/16; A23K1/18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安徽强英鸭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运华

    地址:

    235300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关帝庙镇北果园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鞠翔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清塘;肥水;放苗;喂食:向池塘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鲫鱼总体重的10%-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碎内脏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药组合药汤中,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池塘内;水质调控。本发明的特点:养殖方法简单,生态环保,适于家庭养殖,养殖的鲫鱼,经过药汤的浸泡的饵料,使得鲫鱼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口味和药用价值极佳。

    权利要求书

    1.  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亩260-28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
    2)肥水:每隔3天向池塘内抛洒肥料,肥料主要由35%氮肥、35%磷肥和30%生物有机物,抛洒平均每亩6-7kg;
    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内水温在15℃时,放入鲫鱼苗,放养密度8-10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4)取菌陈100-120g、金银花50-60g、蒲公英70-80g、赤芍60-70g、大黄60-80g和菊花200-230g,将菊花放入7-8kg水中,加热蒸煮2-3小时,将水蒸至6-7kg即可,再将菌陈、金银花、蒲公英、赤芍和大黄放入水中继续蒸煮,蒸煮温度控制在70℃-80℃,蒸煮5小时,得到中药组合药汤;
    5)喂食:向池塘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鲫鱼总体重的10%-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碎内脏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药组合药汤中,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池塘内;
    6)水质调控:加注新水,投放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次用量10-20kg/亩。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放养准备步骤中,注水时,需要通过40目筛过滤。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蒸煮后的药渣捞出继续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别为5-6kg、2-3kg、1-2kg,且将三次得到的药汤混合为一次使用。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

    5.
      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后,将中药组合药汤倾倒入池塘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还可以采用麦饭石20-30kg/亩,过氧化钙5-10g/亩,生石灰20-40g/亩,其中生石灰每隔半月使用一次。

    说明书

    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技术,具体涉及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十多年来我国的水产品产量高居世界首位。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改善营养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养殖品种日益多样化,一些名特优新的珍贵鱼类瓶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其产业化结构日趋完善。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养殖规划、放养密度、饵料投喂、药物施用上的不科学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无法满足当前水产养殖业高效、节水、环保、质量安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亩260-28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
    2)肥水:每隔3天向池塘内抛洒肥料,肥料主要由35%氮肥、35%磷肥和30%生物有机物,抛洒平均每亩6-7kg;
    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内水温在15℃时,放入鲫鱼苗,放养密度8-10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4)取菌陈100-120g、金银花50-60g、蒲公英70-80g、赤芍60-70g、大黄60-80g和菊花200-230g,将菊花放入7-8kg水中,加热蒸煮2-3小时,将水 蒸至6-7kg即可,再将菌陈、金银花、蒲公英、赤芍和大黄放入水中继续蒸煮,蒸煮温度控制在70℃-80℃,蒸煮5小时,得到中药组合药汤;
    5)喂食:向池塘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鲫鱼总体重的10%-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碎内脏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药组合药汤中,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池塘内;
    6)水质调控:加注新水,投放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次用量10-20kg/亩。
    所述的步骤2)中的放养准备步骤中,注水时,需要通过40目筛过滤。
    所述的步骤4)中蒸煮后的药渣捞出继续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别为5-6kg、2-3kg、1-2kg,且将三次得到的药汤混合为一次使用。
    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
    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后,将中药组合药汤倾倒入池塘内。
    所述的步骤6)还可以采用麦饭石20-30kg/亩,过氧化钙5-10g/亩,生石灰20-40g/亩,其中生石灰每隔半月使用一次。
    本发明的特点:养殖方法简单,生态环保,适于家庭养殖,养殖的鲫鱼,经过药汤的浸泡的饵料,使得鲫鱼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口味和药用价值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亩26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
    2)肥水:每隔3天向池塘内抛洒肥料,肥料主要由35%氮肥、35%磷肥和30%生物有机物,抛洒平均每亩6kg;
    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内水温在15℃时,放入鲫鱼苗,放养密度8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4)取菌陈100g、金银花60g、蒲公英80g、赤芍70g、大黄60g和菊花200g, 将菊花放入8kg水中,加热蒸煮2小时,将水蒸至6kg即可,再将菌陈、金银花、蒲公英、赤芍和大黄放入水中继续蒸煮,蒸煮温度控制在80℃,蒸煮5小时,得到中药组合药汤;
    5)喂食:向池塘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鲫鱼总体重的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碎内脏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药组合药汤中,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池塘内;
    6)水质调控:加注新水,投放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次用量10kg/亩。
    所述的步骤2)中的放养准备步骤中,注水时,需要通过40目筛过滤。
    所述的步骤4)中蒸煮后的药渣捞出继续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别为6kg、3kg、1kg,且将三次得到的药汤混合为一次使用。
    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
    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后,将中药组合药汤倾倒入池塘内。
    具体实施例2: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亩26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
    2)肥水:每隔3天向池塘内抛洒肥料,肥料主要由35%氮肥、35%磷肥和30%生物有机物,抛洒平均每亩6kg;
    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内水温在15℃时,放入鲫鱼苗,放养密度8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4)取菌陈100g、金银花60g、蒲公英80g、赤芍70g、大黄60g和菊花200g,将菊花放入8kg水中,加热蒸煮2小时,将水蒸至6kg即可,再将菌陈、金银花、蒲公英、赤芍和大黄放入水中继续蒸煮,蒸煮温度控制在80℃,蒸煮5小时,得到中药组合药汤;
    5)喂食:向池塘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鲫鱼总体重的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碎内脏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药组合药汤中,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池塘内;
    6)水质调控:采用麦饭石20kg/亩,过氧化钙5g/亩,生石灰20g/亩, 其中生石灰每隔半月使用一次。
    所述的步骤2)中的放养准备步骤中,注水时,需要通过40目筛过滤。
    所述的步骤4)中蒸煮后的药渣捞出继续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别为6kg、3kg、1kg,且将三次得到的药汤混合为一次使用。
    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
    所述的步骤5)中的中药组合药汤浸泡4次饵料后,将中药组合药汤倾倒入池塘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关 键  词:
    药用 淡水 鲫鱼 养殖 培育 技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药用淡水鲫鱼养殖培育技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3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