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电镀车间用喷射式除氨气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电解电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电镀车间用喷射式除氨气机。
背景技术
电解电镀厂是指将某种形式的金属矿石经过电化学的工艺提纯为高纯度金属的
厂。例如电解锰、电解铜、电解锌或电解铝等。除氨气机(1)通过空气预热器向炉膛输送燃烧
所需的热空气。(2)通过一次风机和空气预热器向制粉系统提供干燥和输送煤粉所需的热
空气。(3)除氨气机输送的风是由空气预热器出口的加热的热风是二次输送至炉膛的所以
也称二次风机。除氨气机的进气箱由钢板制成,其作用是使介质在风机的入口处转向,减少
阻力损失,进气箱的一端通过膨胀节与风机的外壳相连,另一端与风道相连。
硫酸铵是电解电镀厂中必不可少的液体原料,现有的溶液在电解过程中由于遇冷
凝结导致形成大量氨气,这样就需要除氨气机进行除氨,一般的除氨气机结构复杂,同时输
风速度慢,影响除氨的效果。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解电镀车间用喷射式除
氨气机。
本发明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解电镀车间用喷射式除氨气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风机外壳,所述风
机外壳一侧呈圆台状结构,所述风机外壳一侧上设有出风孔,所述风机外壳另一侧上设有
进风保护壳,所述进风保护壳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风机外壳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电机,所述
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进风扇叶相连接,所述风机外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
作为本发明专利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保护壳与风机外壳之间为可拆卸连
接。
作为本发明专利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与进风扇叶之间为键连接。
作为本发明专利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孔的结构形状为椭圆形或条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发明专利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进风扇叶,这样驱动电机带动进气扇叶的旋转,这样使得外
界空气从进风孔排入风机外壳内部,经过出风孔排出,这样能够提高空气排出的速度,提高
硫酸铵燃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风机外壳;3.进风保护壳;301.散热孔;4.驱动电机;5.进气扇叶;
6.进风孔;7.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发明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专利。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电解电镀车间用喷射式除氨气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设有风机外壳
2,所述风机外壳2一侧呈圆台状结构,所述风机外壳2一侧上设有出风孔7,所述风机外壳2
另一侧上设有进风保护壳3,其中所述进风保护壳3与风机外壳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
于进风保护壳3的安装。所述进风保护壳3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01,这样散热孔301可以提
高散热效果,所述风机外壳2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电机4,其中所述驱动电机4与进风扇叶5之
间为键连接,这样驱动电机4可以带动进风扇叶5的高速旋转,便于冷风的输送。
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端与进风扇叶5相连接,所述风机外壳2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进
风孔6,其中所述进风孔6的结构形状为椭圆形或条状,这样便于外界的空气经过进风孔6进
入风机外壳2内部。
使用时,这样驱动电机4带动进气扇叶5的旋转,这样使得外界空气从进风孔6排入
风机外壳2内部,经过出风孔7排出,这样能够提高空气排出的速度,提高硫酸铵燃烧的效
果。
在本发明专利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
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
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
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
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
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