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602903
  • 上传时间:2018-02-25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884.7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28482.X

    申请日:

    2003.03.04

    公开号:

    CN1811093A

    公开日:

    2006.08.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5/21申请日:20030304授权公告日:20081119终止日期:20150304|||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5/21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邱则有变更后权利人:湖南邱则有专利战略策划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变更后权利人: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长沙高新开发区麓景路8号巨星产业基地登记生效日:201010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21(2006.01); E04B5/18(2006.01); E04B5/36(2006.01)

    主分类号:

    E04B5/21

    申请人:

    邱则有;

    发明人:

    邱则有

    地址:

    410011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包括钢筋砼上板(1)、钢筋砼暗肋(2)、模壳构件(3),模壳构件(3)间隔水平布置,钢筋砼暗肋(2)设置在相邻模壳构件(3)之间,钢筋砼上板(1)位于钢筋砼暗肋(2)和模壳构件(3)之上,模壳构件(3)包括上底(4)、周围侧壁(5),其特征在于钢筋砼暗肋(2)中模壳构件(3)的竖向凹槽(21)相对设置。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包括钢筋砼上板(1)、钢筋砼暗肋(2)、模壳构件(3),模壳构件(3)间隔水平布置,钢筋砼暗肋(2)设置在相邻模壳构件(3)之间,钢筋砼上板(1)位于钢筋砼暗肋(2)和模壳构件(3)之上,模壳构件(3)包括上底(4)、周围侧壁(5),其特征在于钢筋砼暗肋(2)中模壳构件(3)的竖向凹槽(21)相对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在上底(4)、周围侧壁(5)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至少一条薄条带(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薄条带(6)彼此平行或交叉或结成带网或其组合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薄条带(3)为带有孔或缝或槽或棘头或凹凸或压痕或毛棘的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薄条带(3)为带有孔或缝或槽或棘头或凹凸或压痕或毛棘中的至少二种以上复合的金属带。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薄条带(3)为带有凹凸有孔的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薄条带(3)为编织带;或者薄条带(3)为包装带;或者薄条带(3)为多层带;或者周围侧壁(5)下边向外伸出有挑边(7),或向内缩有凹角(8)。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周围侧壁(5)下部连接有下底(9),下底(9)与周围侧壁(5)齐平或至少一侧伸出有挑边(7);或者上底(4)、周围侧壁(5)或下底(9)为层状结构(10)的上底、周围侧壁或下底,层状结构(10)由一层胶结料层,一层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再一层胶结料层,再一层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再一层胶结料层,如此重叠胶结而成,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为至少一层以上;或者在上底(4)、周围侧壁(5)和下底(9)围成的空腔(11)内设置有加劲肋(12)或加劲杆(13)或者加强筋(14)中的至少一个。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由上底(4)与周围侧壁(5)围成的模壳(15)是由局部上底(4)与局部周围侧壁(5)连为一体的局部分块(16)固定在加劲肋(12)和下底(9)上拼装组合而成;或者局部分块(16)之间有薄条带(6)或增强钢丝(17)或钢丝网(18)中的至少一个连结;或者上底(4)或者周围侧壁(5)或者两者中有向外开口的与下底(9)连通的带模腔的空心孔洞(19);或者孔洞(19)中有与下底(9)连接并向上伸出的增强钢筋(20)或薄条带(6)。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其特征在于上底(4)或周围侧壁(5)或二者外表面有凹槽(21)、凹洞(22)、凸模块(23)、露筋(24)、露网(25)、露薄条带(6)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在上底(4)、周围侧壁(5)和下底(9)围成的空腔(11)内填充有轻质材料(26);或者在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穿管线的管(27)或者通风管(28);或者在下底(9)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由上板(1)和周围侧壁(2)围成的空腔(11)的模壳(15);或者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连接下支撑件的拉紧定位构件(29)或搬运用的构件(30)。

    说明书

    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03年3月4日、申请号为03118135.X、名称为“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
    (二)背景技术
    目前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预制空心板作为楼盖板,这种楼盖板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相邻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没有牢固连结,仅用水泥砂浆填充缝隙,因而不但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而且经常出现缝隙开裂、渗水,给住户造成很大不便和心理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楼宇采用了现浇砼楼板(空心、实心)的方法。现浇砼楼板虽然解决了抗震和开裂等问题,但在施工时要使用大量模板,这样,不但增加了费用,而且减慢了施工速度,延长了工期。专利号为ZL00203695.9的“组合砼暗肋楼盖板”实用新型专利,它由预制薄板、模壳、暗肋、上板组成,各预制薄板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之上固定有模壳,模壳包括上板和周围侧板,相邻预制薄板或模壳之间设有暗肋,上板覆盖在模壳之上,并与暗肋连接为一体,该种楼盖板不再需要大量使用模板,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从而降低了成本。但由于楼板中的模壳壁厚较薄,易在搬运和施工过程中破损,特别是受到各种重物及落物的打击或碰撞,因强度不够,抗冲击性能差,往往出现破损的孔洞,导致模壳壁的破坏。给施工带来不便,增加楼盖的成本,并使工期受到影响。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现浇钢筋砼楼盖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钢筋砼上板、钢筋砼暗肋、模壳构件,模壳构件间隔水平布置,钢筋砼暗肋设置在相邻模壳构件之间,钢筋砼上板位于钢筋砼暗肋和模壳构件之上,模壳构件包括上底、周围侧壁,其特征在于钢筋砼暗肋中模壳构件的竖向凹槽相对设置。这样,楼盖中的模壳的上板、周围侧壁中夹有薄条带,其抗冲击和碰撞的能力大、强度高,柔韧性好,单位重量薄条带与胶结料结合面大,相应握裹力大,在模壳受到冲击或碰撞时,模壳壁不易出现破损的孔洞,即使有破坏裂纹,由于薄条带的牵扯作用,也不需要进行修复,不影响后续施工,因而楼盖施工方便,成本低,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上底、周围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至少一条薄条带。这样,楼盖中的模壳的上板、周围侧壁中夹有薄条带,其抗冲击和碰撞的能力大、强度高,柔韧性好,单位重量薄条带与胶结料结合面大,相应握裹力大,在模壳受到冲击或碰撞时,模壳壁不易出现破损的孔洞,即使有破坏裂纹,由于薄条带的牵扯作用,也不需要进行修复,不影响后续施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条带彼此平行或交叉或结成带网或其组合设置。这样,楼盖施工时,可根据实际及设计的需要灵活设置,方便设计与施工;有利于提高楼盖的强度与刚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条带为带有孔或缝或槽或棘头或凹凸或压痕或毛棘的带。这样,薄条带本身由于有孔、缝、槽等,因而与模壳壁料浆或者现浇砼粘结更牢,相应楼盖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条带为带有孔或缝或槽或棘头或凹凸或压痕或毛棘中的至少二种以上复合的金属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条带为带有凹凸有孔的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条带为编织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条带为包装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条带为多层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周围侧壁下边向外伸出有挑边,或向内缩有凹角。这样,在楼盖施工时,模壳构件若伸出有挑边,则可节省楼盖的施工用模板,降低楼盖施工成本;模壳构件若内缩凹角则可形成工字形的现浇砼肋,提高楼盖的力学性能。因此,楼盖中的模壳构件设计成有挑边或内缩有凹角,方便了设计与施工单位,有利于提高楼盖的力学性能,降低楼盖的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周围侧壁下部连接有下底,下底与周围侧壁齐平或至少一侧伸出有挑边。这样,在楼盖施工后,整个楼盖下部为一平面,无须吊顶,施工也较简单,因而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模壳构件若伸出有挑板,则现浇砼肋无需模板,可节省模板费用,进一步降低楼盖施工成本。此外若下底内还夹有薄条带,则楼盖下底的强度更高,抗裂性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底、周围侧壁或下底为层状结构的上底、周围侧壁或下底,层状结构由一层胶结料层,一层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再一层胶结料层,再一层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再一层胶结料层,如此重叠胶结而成,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为至少一层以上。胶结料层中的胶结料可为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水泥、碱矿渣水泥或者树脂胶与上述水泥的组合物。胶结料层中还可含有碎石、卵石、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或陶粒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增加胶结料层的强度,减少胶结料层的收缩和开裂。这样,楼盖的强度更高,整体性更好,抗冲击能力更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上底、周围侧壁和下底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肋或加劲杆或者加强筋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楼盖的强度与刚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劲肋或加劲杆可参与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消除了空心楼盖空心部位无受力构件的缺陷。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由上底与周围侧壁围成的模壳是由局部上底与局部周围侧壁连为一体的局部分块固定在加劲肋和下底上拼装组合而成。这样,模壳构件的制作更容易、方便,生产成本更低,相应楼盖的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局部分块之间有薄条带或增强钢丝或钢丝网中的至少一个连结。这样,局部分块之间的连结更好、更牢,模壳的整体性更好,相应楼盖的施工更方便、施工成本更低。
    本发明地特征还在于上底或者周围侧壁或者两者中有向外开口的与下底连通的带模腔的空心孔洞。这样,现浇砼进入到空心孔洞内,与模壳之间相互嵌固,能有效消除现浇砼肋与模壳之间的裂缝,提高楼盖的整体性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孔洞中有与下底连接并向上伸出的增强钢筋或薄条带。这样,现浇砼与模壳之间的嵌固作用更好,楼盖的整体性和力学性能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底或周围侧壁或二者外表面有凹槽、凹洞、凸模块、露筋、露网、露薄条带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模壳构件与现浇砼之间的嵌固更好,楼盖的强度与整体性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上底、周围侧壁和下底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轻质材料。这样,楼盖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模壳构件上设置有穿管线的管或者通风管。这样,楼盖施工时,各种管线的施工布设更方便,施工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下底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由上板和周围侧壁围成的空腔的模壳。这样,楼盖的施工更容易、方便,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模壳构件上设置有连接下支撑件的拉紧定位构件或搬运用的构件。这样,楼盖的施工更方便、快捷,且成本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钢筋砼上板,2为钢筋砼暗肋,3为模壳构件,4为模壳构件3的上底,5为模壳构件3的周围侧壁,6为薄条带,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其上底4和周围侧壁5中夹有薄条带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条带6彼此结成网状设置。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条带6为带有孔的金属薄条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5向四周外伸出有挑边7。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5内缩有凹角8,现浇钢筋砼暗肋2即成为工字型的暗肋。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5下部连接有下底9,其下底9与周围侧壁5齐平。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9从周围侧壁5四侧伸出有挑边7。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9为具有层状结构10的下底,由一层胶结料一层纤维网或钢丝网,再一层胶结料多层叠合而成,图示纤维网或金属网为二层。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其空腔11内设置有加劲肋12、加劲杆13和加强筋14。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15是由局部上底4与局部周围侧壁5连为一体的局部分块16固定在加劲肋12和下底9上拼装组合而成。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其局部分块16之间有增强钢丝17和钢丝网18连结。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其上底4上有向外开口的与下底9连通的带模腔的空心孔洞19,现浇砼进入空心孔洞19内形成现浇砼短柱。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其空心孔洞19中有与下底9连接并向上伸出的增强钢筋20和薄条带6。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构件3上有凹槽21、凹洞22、凸模块23、露筋24、露网25、露薄条带6。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其空腔11内填充有轻质材料26。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其楼盖中的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穿管线的管27和通风管28。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9上设置有二个模壳15。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连接下支撑件的拉紧定位构件29和搬运用的构件30,图示拉紧定位构件29为拉钩,构件30为吊环。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钢筋砼上板1、钢筋砼暗肋2、模壳构件3,模壳构件3间隔水平布置,钢筋砼暗肋2设置在相邻模壳构件3之间,钢筋砼上板1位于钢筋砼暗肋2和模壳构件3之上,模壳构件3包括上底4、周围侧壁5,其特征在于钢筋砼暗肋2中模壳构件3的竖向凹槽21相对设置。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钢筋砼上板,2为钢筋砼暗肋,3为模壳构件,4为模壳构件3的上底,5为模壳构件3的周围侧壁,6为薄条带,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其上底4和周围侧壁5中夹有薄条带6。如图14所示,钢筋砼暗肋2中模壳构件3的竖向凹槽21相对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上底4、周围侧壁5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至少一条薄条带6。如图14所示,在上底4、周围侧壁5中夹有薄条带6。
    本发明还在于薄条带6彼此平行或交叉或结成带网或其组合设置。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条带6彼此结成网状设置。
    本发明还在于薄条带3为带有孔或缝或槽或棘头或凹凸或压痕或毛棘的带。
    本发明还在于薄条带3为带有孔或缝或槽或棘头或凹凸或压痕或毛棘中的至少二种以上复合的金属带。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条带6为带有孔的金属薄条带。
    本发明还在于薄条带3为带有凹凸有孔的带。
    本发明还在于薄条带3为编织带。
    本发明还在于薄条带3为包装带。
    本发明还在于薄条带3为多层带。
    本发明还在于周围侧壁5下边向外伸出有挑边7,或向内缩有凹角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5向四周外伸出有挑边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5内缩有凹角8,现浇钢筋砼暗肋2即成为工字型的暗肋。
    本发明还在于周围侧壁5下部连接有下底9,下底9与周围侧壁5齐平或至少一侧伸出有挑边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5下部连接有下底9,其下底9与周围侧壁5齐平。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9从周围侧壁5四侧伸出有挑边7。
    本发明还在于上底4、周围侧壁5或下底9为层状结构10的上底、周围侧壁或下底,层状结构10由一层胶结料层,一层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再一层胶结料层,再一层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再一层胶结料层,如此重叠胶结而成,纤维网或纤维布或金属网为至少一层以上。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9为具有层状结构10的下底,由一层胶结料一层纤维网或钢丝网,再一层胶结料多层叠合而成,图示纤维网或金属网为二层。
    本发明还在于在上底4、周围侧壁5和下底9围成的空腔11内设置有加劲肋12或加劲杆13或者加强筋14中的至少一个。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其空腔11内设置有加劲肋12、加劲杆13和加强筋14。
    本发明还在于由上底4与周围侧壁5围成的模壳15是由局部上底4与局部周围侧壁5连为一体的局部分块16固定在加劲肋12和下底9上拼装组合而成。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15是由局部上底4与局部周围侧壁5连为一体的局部分块16固定在加劲肋12和下底9上拼装组合而成。
    本发明还在于所述的局部分块16之间有薄条带6或增强钢丝17或钢丝网18中的至少一个连结。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其局部分块16之间有增强钢丝17和钢丝网18连结。
    本发明还在于上底4或者周围侧壁5或者两者中有向外开口的与下底9连通的带模腔的空心孔洞19。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其上底4上有向外开口的与下底9连通的带模腔的空心孔洞19,现浇砼进入空心孔洞19内形成现浇砼短柱。
    本发明还在于孔洞19中有与下底9连接并向上伸出的增强钢筋20或薄条带6。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其空心孔洞19中有与下底9连接并向上伸出的增强钢筋20和薄条带6。
    本发明还在于上底4或周围侧壁5或二者外表面有凹槽21、凹洞22、凸模块23、露筋24、露网25、露薄条带6中的至少一个。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构件3上有凹槽21、凹洞22、凸模块23、露筋24、露网25、露薄条带6。
    本发明还在于在上底4、周围侧壁5和下底9围成的空腔11内填充有轻质材料26。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其空腔11内填充有轻质材料26。
    本发明还在于在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穿管线的管27或者通风管28。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其楼盖中的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穿管线的管27和通风管28。
    本发明还在于在下底9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由上板1和周围侧壁2围成的空腔11的模壳15。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9上设置有二个模壳15。
    本发明还在于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连接下支撑件的拉紧定位构件29或搬运用的构件30。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构件3上设置有连接下支撑件的拉紧定位构件29和搬运用的构件30,图示拉紧定位构件29为拉钩,构件30为吊环。
    本发明实施时,先制作模壳构件3,支楼盖下部支撑及模板,安放模壳构件3,铺设钢筋砼暗肋2及钢筋砼上板1的钢筋,检查无误后,浇砼,养护至规定龄期,拆除楼盖下部支撑,脱模即可。

    关 键  词:
    一种 钢筋 楼盖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29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