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改善车辆对环境的破坏,各个车商都致力研发低污染的汽车,以保护
我们的环境。在各种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的技术背景相对比较成熟,且电网已经铺设到
全球各地,可以很方便的获得稳定的电能,所以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向。而且,据测算,在我国,电动汽车对GDP的拉动是高铁的10倍。因而,电动汽车的发展对整
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电动汽车主要通过充电设施例如充电桩等作为补充电力的主要途径。如此,
就需要设置很多用于安装充电设施的场所,例如充电站或在停车场内安装充电设施。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73822.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
通信终端及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当充电设施的充电枪插入到待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后,
安装在待充电电动汽车上的车载智能充电通信终端判断待充电电动汽车与所述充电设施
是否建立物理连接;如果是,车载智能充电通信终端控制充电电缆上的方波信号;安装在充
电设施上的充电设施智能充电通信终端采集所述充电电缆上的方波信号,并根据所述充电
电缆的方波信号判断所述待充电电动汽车与所述充电设施是否建立物理连接,如果是,充
电设施对待充电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该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中,在车载智
能充电通信终端确定待充电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建立物理连接后,充电设施智能充电通信
终端可以采集充电电缆上的方波信号,并利用该方波信号可以判断待充电电动汽车与充电
设施两者之间是否建立了物理连接。只有车载智能充电通信终端和充电设施智能充电通信
终端均确定充电设施和待充电电动汽车建立了物理连接后,充电设施才会对待充电电动汽
车充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电动汽车一侧和充电设施一侧均进行了两者物理连接
的判断,如此,可以提高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34980.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充电桩智能充电系统,包括
显示模块、智能控制主板、继电器控制电路、充电回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显示模块与所
述智能控制主板连接。所述充电回路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桩智能充电系
统还包括打印模块、刷卡模块、电度表、语音模块。所述打印模块、刷卡模块、电度表、语音模
块与所述智能控制主板连接;该专利中电池管理模块的功能为容量预测、过流过压保护、温
度保护、充电均衡。电池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根据电池容量预测相
应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
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29142.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纯电动汽车车联网智能充电系
统,包括市电输出端、充电器和蓄电池,所述市电输出端与充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充
电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充电接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发出充电控制信号的
网络/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网络/移动终端所发出控制信号的车载信号接收器;用于将车载
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信号转换装置;用于接收模拟信号并通过
模拟信号控制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控制电路;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纯电
动汽车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只要充电器输入端插在市电上,输出端插在蓄电池充电端上,就
可以通过网络或移动终端监测和控制纯电动汽车的整个充电过程。
专利申请号为201520439087.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系统,该智能充电
系统包括服务器、智能充电控制仪和充电台;所述充电台用于安装并连接充电电池;所述智
能充电控制仪连接所述充电台,所述智能充电控制仪用于检测在位电池性能参数并控制充
电过程,所述电池性能参数包括在位电池的连接极性、在位电池电压和在位电池的充电电
流;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智能充电控制仪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记录充电电池的基本信息和
充电信息,并向所述智能充电控制仪发出充电过程控制指令,所述智能充电控制仪用于执
行所述服务器发出的操作指令,所述电池的基本信息包括电池的型号、类型、出厂日期和电
池充电记录。
现有技术中的常用充电机均是采用可变线绕变压器进行降压、采用二极管对充电
电流整流。这种结构的充电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充电过程无精确稳压和精确
电流控制,常常会发生电压或电流不稳而损坏充电电池,进而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2、给电
池充电时,会存在一个充电机给一个电池充电或者同时给多个电池充电的情况;当给一个
电池充电时会因充电电流过大导致电池加速老化和损坏,给多个电池充电时因每个电池的
参数不同,充电过程没有对每种电池进行单独充电管理,充电电流过大或过小均会加速电
池损坏和老化,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仅为电池设计寿命的10-40%。
3、均是对电池直接充电,没有对电池的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使用者对电池的实际
使用情况及电池的寿命无法准确把握。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常常因为电池损坏或电池使
用搭配不当而导致使用电池的设备发生故障,进而引起更严重的不良后果,为电池使用者
造成巨大损失。4、设备体积大、重量重,导致充电设备移动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身份识别模块、支付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及控
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与支付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身份识别模块、支付模
块、语音提示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语音提示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基于生物识别的验证模块,其中
生物识别包括指纹信息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静脉识别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包括语音存储模块、语音输入模块、
语音输出模块及A/D转换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磁继电器、电压电流调控模块及
断电控制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逻辑运算模块、数据存储模块
及接口模块。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充电前,用户通过身份识别模块的验证,随后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操作并进入支付模
块进行费用支付;
(2)充电中,中央处理模块对充电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启动语音提示模块的播放;
(3)充电结束后,语音提示模块进行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包括:身份识别模块、支付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
身份识别模块与支付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身份识别模块、支付模块、语音提示模
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语音提示模块连接。本发明实现车辆充电全程的智能监
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见,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身份识别模块、支付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语
音提示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与支付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身份识
别模块、支付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语音提示模块连接。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为基于生物识别的验证模块,其中生物识别包括指纹信息识别
模块、虹膜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静脉识别模块。
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包括语音存储模块、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输出模块及A/D转换模
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磁继电器、电压电流调控模块及断电控制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逻辑运算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接口模块。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充电前,用户通过身份识别模块的验证,随后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操作并进入支付模
块进行费用支付;
(2)充电中,中央处理模块对充电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启动语音提示模块的播放;
(3)充电结束后,语音提示模块进行提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