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及装置.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6006750
  • 上传时间:2019-04-0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608.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21879.1

    申请日:

    2017.01.12

    公开号:

    CN106785810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43/28申请日:20170112|||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3/28; H02G1/12

    主分类号:

    H01R43/28

    申请人:

    东莞科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国卿; 张宏卓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平山188工业大道9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张春水;唐京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剥除数据线端部的外绝缘体,裸露出一段编织层;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先进行顺刷整形、再进行倒刷整形;切除经顺刷、倒刷整形处理后的裸露的编织层。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刷具、编织切除机构;所述两个刷具,呈对向设置,用于同时对数据线端部裸露的编织层先进行顺刷整形、再进行倒刷整形;编织切除机构,用于对经顺刷和倒刷整形处理后的编织层进行切除操作。本发明采用先顺刷、再倒刷的操作方式可使得裸露编织层形成为两束离散金属丝,且与中心导体呈较大夹角,之后对两束离散金属丝同时切除,从而实现了编织层的高效且高质的切除,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剥除数据线端部的外绝缘体,裸露出一段编织层;
    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先进行顺刷整形、再进行倒刷整形;
    切除经顺刷、倒刷整形处理后的裸露的编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向设置的
    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顺刷整形的方法为:
    夹持所述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所述两个刷具之间的中心位置;
    沿数据线轴向,通过所述两个刷具同时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顺方向刷,使得裸露的编
    织层形成为与中心导体分离的两束离散金属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向设置的
    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倒刷整形的方法为:
    在所述顺刷整形结束后,继续保持数据线与两个刷具的相对位置不变;
    沿数据线轴向,通过所述两个刷具同时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向设置的
    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倒刷整形的方法为:
    在所述顺刷整形结束后,调整所述数据线与两个刷具的相对位置,使得每束离散编织
    层与一个刷具对向设置;
    沿数据线轴向,通过所述两个刷具同时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倒刷整形
    操作中,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直至其两束离散金属丝与中心导体呈90度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除经顺刷、倒
    刷整形处理后的裸露的编织层的方法为:
    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相对设置的两组对切刀具之间,同时对两束离散金属丝进行
    切除。
    7.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两个刷具、编织切除机构;
    所述两个刷具,呈对向设置,用于同时对数据线端部裸露的编织层先进行顺刷整形、再
    进行倒刷整形;
    编织切除机构,用于对经顺刷和倒刷整形处理后的编织层进行切除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夹持机
    构,用于在顺/倒刷整形或者切除操作中,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预设加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具具体为由高
    速马达带动运转的辊筒毛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切除机构
    包括对向设置的两组对切切刀。

    说明书

    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的信号传输对计算机性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当信号的传输速度越来越快
    时,电磁干扰的遮蔽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为了在不增加线缆的导线数目的前提下
    提高线缆的信号传输量,出现了由若干条单个微型同轴线缆所组成的同轴线缆。每个单个
    微型导线通常包括:中心导体,包覆于中心导体外围的内绝缘体,包覆于内绝缘体外的金属
    编织层,以及设于金属编织层外的外绝缘体。由于每根导体外都设有金属编织层,因此两相
    邻中心导体之间的电磁干扰可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微型同轴线缆与其结合的连接器的端子之间的连接较复杂,这是由于,在连
    接之前需要对微型同轴线缆在连接端部的金属编织层进行去除操作,而目前通用的去除方
    法为:先对金属编织层进行顺方向刷开,从而将其由编织网整形为分散的金属丝且呈360度
    均匀围绕于中心导体外部的状态;再采用内圆刀和外圆刀,根据类似冲床冲压原理将编织
    层切掉,然后,后翻、包铜箔。然而,这种通用的编织层切除方法中,切割操作所采用的内圆
    刀和外圆刀具有成本高、磨损快等缺点,一般使用5万次后就需要进行更换,使用寿命较短,
    而且切割效果也不够理想,常常会出现切割长短不一的现象,导致在包铜箔过程中容易出
    现包裹不良,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及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存在
    的编织层切割难度大、成本高、切割效果差等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包括:

    剥除数据线端部的外绝缘体,裸露出一段编织层;

    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先进行顺刷整形、再进行倒刷整形;

    切除经顺刷、倒刷整形处理后的裸露的编织层。

    可选的,所述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顺刷整形的方法为:

    夹持所述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所述两个刷具之间的中心位置;

    沿数据线轴向,通过所述两个刷具同时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顺方向刷,使得裸露
    的编织层形成为与中心导体分离的两束离散金属丝。

    可选的,所述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倒刷整形的方法为:

    在所述顺刷整形结束后,继续保持数据线与两个刷具的相对位置不变;

    沿数据线轴向,通过所述两个刷具同时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

    可选的,所述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刷具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倒刷整形的方法为:

    在所述顺刷整形结束后,调整所述数据线与两个刷具的相对位置,使得每束离散
    编织层与一个刷具对向设置;

    沿数据线轴向,通过所述两个刷具同时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

    可选的,在所述倒刷整形操作中,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直至其两束离散
    金属丝与中心导体呈90度夹角。

    可选的,所述切除经顺刷、倒刷整形处理后的裸露的编织层的方法为:

    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相对设置的两组对切刀具之间,同时对两束离散金属丝
    进行切除。

    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装置,包括:两个刷具、编织切除机构;

    所述两个刷具,呈对向设置,用于同时对数据线端部裸露的编织层先进行顺刷整
    形、再进行倒刷整形;

    编织切除机构,用于对经顺刷和倒刷整形处理后的编织层进行切除操作。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用于在顺/倒刷整形或者切除操作中,夹持数据
    线并将其推进至预设加工位置。

    可选的,所述刷具具体为由高速马达带动运转的辊筒毛刷。

    可选的,所述编织切除机构包括对向设置的两组对切切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先顺刷、再倒刷的操作可使得裸露编织层形成为两束离散金属
    丝,且与中心导体呈较大夹角,之后再通过对向设置的两组对切切刀对两束离散金属丝同
    时切除,从而实现了编织层的高效且高质的切除,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顺刷工序中刷具与数据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倒刷工序中刷具与数据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编织切除工序中切除机构与数据线的位置关系示意
    图。

    图示说明:辊筒毛刷1、高速马达2、对切刀具3、数据线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剥除数据线的连接端部的外绝缘体,露出一段编织层。

    本步骤中,可采用常规手段来剥除外绝缘体。

    步骤102、对裸露部分的编织层进行顺刷整形操作,使其由初始状态转变为顺刷整
    形后状态。

    本步骤中,顺刷整形操作具体为: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对向设置的两个辊筒
    毛刷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高速运转马达带动两个辊筒毛刷,沿数据线轴向,同时对裸露的
    编织层进行顺方向刷。

    在初始状态下,裸露的编织层具体为由若干条金属丝编织成一体的编织网状态。
    由于采用对向设置的两个辊筒毛刷同时对编织层进行顺刷,因而在顺刷整形后状态下,裸
    露的编织层形成为两束离散金属丝状态,且离散金属丝与包覆有内绝缘体的中心导体相分
    离。

    步骤103、对裸露部分的编织层进行倒刷整形操作,使其由顺刷整形后状态转变为
    倒刷整形后状态。

    本步骤中,倒刷整形操作具体为:在所述顺刷整形结束后,继续保持数据线与两个
    辊筒毛刷的相对位置不变;通过高速运转马达带动两个辊筒毛刷,沿数据线轴向,同时对裸
    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形成新的两束离散金属丝。

    在倒刷整形后状态下,裸露的编织层的两束离散金属丝均与包覆有内绝缘体的中
    心导体呈较大夹角,方便后续切割操作。

    为最大程度地提高后续切割操作的切割效果和切割效率,离散金属丝与中心导体
    的夹角优选为90度,可在倒刷操作之前通过细微调整编织层与辊筒毛刷的距离,达到倒刷
    操作后离散金属丝与中心导体相垂直的目的。

    步骤104、对裸露的编织层的两束离散金属丝进行切除。

    本步骤中,为提高效率,可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相对设置的两组对切刀具之
    间,同时对两束离散金属丝进行切除。

    由于经过顺刷和倒刷整形操作后,裸露的编织层已经分为两束离散金属丝且与中
    心导体产生较大的分离距离,因而在本步骤中可快速、准确、简单地对裸露编织层进行切
    除。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剥除数据线的连接端部的外绝缘体,露出一段编织层。

    本步骤中,可采用常规手段来剥除外绝缘体。

    步骤202、对裸露部分的编织层进行顺刷整形操作,使其由初始状态转变为顺刷整
    形后状态。

    本步骤中,顺刷整形操作具体为: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对向设置的两个辊筒
    毛刷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高速运转马达带动两个辊筒毛刷,沿数据线轴向,同时对裸露的
    编织层进行顺方向刷。

    在初始状态下,裸露的编织层具体为由若干条金属丝编织成一体的编织网状态。
    由于采用对向设置的两个辊筒毛刷同时对编织层进行顺刷,因而在顺刷整形后状态下,裸
    露的编织层形成为两束离散金属丝状态,且离散金属丝与包覆有内绝缘体的中心导体相分
    离。

    步骤203、对裸露部分的编织层进行倒刷整形操作,使其由顺刷整形后状态转变为
    倒刷整形后状态。

    本步骤中,倒刷整形操作具体为:在所述顺刷整形结束后,调整所述数据线与两个
    辊筒毛刷的相对位置,使得每束离散编织层与一个辊筒毛刷对向设置;通过高速运转马达
    带动两个辊筒毛刷,沿数据线轴向,同时对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反方向刷。

    在倒刷整形后状态下,裸露的编织层的两束离散金属丝均与包覆有内绝缘体的中
    心导体呈较大夹角,方便后续切割操作。

    为最大程度地提高后续切割操作的切割效果和切割效率,离散金属丝与中心导体
    的夹角优选为90度,可在倒刷操作之前通过细微调整编织层与辊筒毛刷的距离,达到倒刷
    操作后离散金属丝与中心导体相垂直的目的。

    步骤204、对裸露的编织层的两束离散金属丝进行切除。

    本步骤中,为提高效率,可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相对设置的两组对切刀具之
    间,同时对两束离散金属丝进行切除。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二对倒刷整形操作过程进行了改进。具体地,在实施例
    一中,在顺刷和倒刷操作过程中,数据线与两个辊筒毛刷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而在本实施
    例二中,在倒刷操作开始前,对数据线与两个辊筒毛刷的相对位置进行了调整,产生了不同
    的倒刷整形效果。

    相比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二在倒刷过程中,基于合理的相对位置,每个辊筒毛刷分
    别针对一束离散金属丝进行倒刷,这样可大大提高了每束离散金属丝的束紧度,有助于后
    续切割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切割效率和切割整齐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装置,具体包括:夹持机构、两个刷具、
    编织切除机构;

    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数据线并将其推进至对向设置的两个刷具之间的中心位置;

    两个刷具,呈对向设置,用于同时对数据线端部裸露的编织层先进行顺刷整形、再
    进行倒刷整形,使得裸露的编织层形成为与中心导体分离的两束离散金属丝;

    编织切除机构,用于对依次进行顺刷和倒刷整形后的编织层进行切除操作。

    本实施例中,刷具可采用辊筒毛刷1,每个刷具连接一高速马达2,由高速马达2带
    动运转,实现快速整形。

    为提高切除效率,编织切除机构可包括对向设置的两组对切刀具3,同时对数据线
    4的两束离散金属丝。

    上述编织去除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1)夹持数据线4并将其推进至对向设置的两个辊筒毛刷1之间的中心位置。

    (2)顺刷整形操作:通过高速马达2带动两个辊筒毛刷1高速运转,沿数据线4轴向,
    对其端部裸露的编织层进行顺刷,形成上下两束离散金属丝;此步骤中,两辊筒毛刷1与数
    据线4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

    (3)倒刷整形操作:通过高速马达2带动两个辊筒毛刷1高速运转,沿数据线4轴向,
    对其端部裸露的编织层进行倒刷。

    此步骤中,两辊筒毛刷1与数据线4的位置关系可保持如图3所示,使得步骤(2)形
    成的两束离散金属丝与中心导体呈90度,但每束离散金属丝可能会较为凌乱,不便后续切
    除。

    因而,优选的,在倒刷整形操作步骤中,两辊筒毛刷1与数据线4的位置关系如图4
    所示,此时倒刷整形后的两束离散金属丝不仅可以与中心导体呈90度,而且每束离散金属
    丝会比较整齐,可提高束紧度,整形效果更有助于快速切除操作。

    (4)切编织层:对编织层整形后形成的两束离散金属丝同时进行切除,此步骤中,
    数据线4与对切刀具3的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

    综上,应用本实施例,可以高效、高质地去除编织层,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
    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数据线 编织 去除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数据线的编织层去除方法及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0067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