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997085
  • 上传时间:2019-04-0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13.5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15454.X

    申请日:

    2017.01.10

    公开号:

    CN106779473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10/06申请日:20170110|||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06(2012.01)I; G06Q50/20(2012.01)I

    主分类号:

    G06Q10/06

    申请人:

    成都康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雪飞; 张青龙; 彭苗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一段159号电子信息产业大厦410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代理人:

    周永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其包括对多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别获取成绩数据、计算成绩数据的均值、计算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获取成绩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成绩数据的全距值、计算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教学模式。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优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推动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多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别获取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
    数据;
    B、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值;
    C、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方差
    值;
    D、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获取成绩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
    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
    E、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及格
    率;
    F、根据步骤B中成绩数据的均值、步骤C中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步骤D中成绩数据的全
    距值及步骤E中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教学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B中计算成绩数据的均值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mrow> <mover> <mi>y</mi> <mo>&OverBar;</mo> </mover> <mo>=</mo> <mfrac> <mn>1</mn> <mi>m</mi> </mfrac> <mrow> <mo>(</mo> <msub> <mi>y</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y</mi> <mn>2</mn> </msub> <mo>+</mo> <msub> <mi>y</mi> <mn>3</mn> </msub> <mo>+</mo> <mn>....</mn> <msub> <mi>y</mi> <mi>m</mi> </msub> <mo>)</mo> </mrow> <mo>=</mo> <mfrac> <mn>1</mn> <mi>m</mi> </mfrac> <munderover> <mo>&Sigma;</mo> <mn>1</mn> <mi>m</mi> </munderover> <msub> <mi>y</mi> <mi>m</mi> </msub> </mrow>
    其中,为成绩数据的均值,m为成绩数据个数,y1,y2,y3...ym为成绩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C中计算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mrow> <mi>d</mi> <mo>=</mo> <msqrt> <mrow> <mfrac> <mn>1</mn> <mi>m</mi> </mfrac> <munderover> <mo>&Sigma;</mo> <mn>1</mn> <mi>m</mi> </munderover> <msup> <mrow> <mo>(</mo> <msub> <mi>y</mi> <mi>m</mi> </msub> <mo>-</mo> <mover> <mi>y</mi> <mo>&OverBar;</mo> </mover>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sqrt> </mrow>
    其中,d为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D中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s=ymax-ymin
    其中,s为成绩数据的全距值,ymax为成绩数据的最大值,ymin为成绩数据的最小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E中计算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具体为:设定成绩数据及格阈值,判断成绩数据是否小于
    及格阈值;若成绩数据小于及格阈值,则该成绩数据为不及格成绩数据;若成绩数据大于或
    等于及格阈值,则该成绩数据为及格成绩数据;统计及格成绩数据数量,将及格成绩数据数
    量除以成绩数据数量得到成绩数据的及格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F根据步骤B中成绩数据的均值、步骤C中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步骤D中成绩数据的
    全距值及步骤E中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教学模式,具体
    为:分别比较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值、均方差值、全距值及及格率,选取成绩数据
    的均值、均方差值、全距值及及格率较大的对应教学模式作为最优教学模式。

    说明书

    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统计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
    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怎么对学生学习进行监测,评测教育教学的效
    果,推动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除了平时的各方面考评外,传统的考试还是占主要的手
    段,为了考试能最大化的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对考
    试结果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历年中高考,数学、英语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两类课程的挂科率占
    相当大的比重,为此不少学校都在寻求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想从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
    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能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
    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A、对多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别获取各教学模式下的
    成绩数据;

    B、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
    值;

    C、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
    方差值;

    D、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获取成绩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

    E、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及
    格率;

    F、根据步骤B中成绩数据的均值、步骤C中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步骤D中成绩数据
    的全距值及步骤E中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教学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计算成绩数据的均值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为成绩数据的均值,m为成绩数据个数,y1,y2,y3...ym为成绩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计算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d为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的计算公式具体
    为:

    s=ymax-ymin

    其中,s为成绩数据的全距值,ymax为成绩数据的最大值,ymin为成绩数据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计算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具体为:设定成绩数据及格阈值,
    判断成绩数据是否小于及格阈值;若成绩数据小于及格阈值,则该成绩数据为不及格成绩
    数据;若成绩数据大于或等于及格阈值,则该成绩数据为及格成绩数据;统计及格成绩数据
    数量,将及格成绩数据数量除以成绩数据数量得到成绩数据的及格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根据步骤B中成绩数据的均值、步骤C中成绩数据的均方差
    值、步骤D中成绩数据的全距值及步骤E中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得
    到最优教学模式,具体为:分别比较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值、均方差值、全距值及
    及格率,选取成绩数据的均值、均方差值、全距值及及格率较大的对应教学模式作为最优教
    学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通
    过对不同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优的教学模
    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推动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流程示意
    图。一种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多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别获取各教学模式下的
    成绩数据;

    B、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
    值;

    C、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
    方差值;

    D、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获取成绩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

    E、根据步骤A中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及
    格率;

    F、根据步骤B中成绩数据的均值、步骤C中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步骤D中成绩数据
    的全距值及步骤E中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教学模式。

    在步骤A中,本发明对不同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
    别获取各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这里得到的成绩数据能够反映各种教学模式的真实情
    况。

    在步骤B中,由于算术平均数均数具备严密性、可靠性、方便计算和掌握的优点,因
    此本发明根据步骤A中各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采用算数平均方法分别计算各种教学
    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值,从而保证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稳定性。这里的计算成绩数据的
    均值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为成绩数据的均值,m为成绩数据个数,y1,y2,y3...ym为成绩数据。

    在步骤C中,本发明利用成绩数据总体各个成绩数据对其算术平均数差平方得到
    算术平均数开平方根,从而充分反映了成绩数据信息的离散程度。这里的计算成绩数据的
    均方差值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d为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

    在步骤D中,本发明首先根据步骤A中各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获取各种教
    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计算各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从
    而测定成绩数据的差异程度。这里的计算各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的计算公式
    具体为:

    s=ymax-ymin

    其中,s为某一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全距值,ymax为某一种教学模式下的成
    绩数据的最大值,ymin为某一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最小值。

    在步骤E中,本发明根据步骤A中各种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分别计算各种教学模
    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及格率,这里的计算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具体为:设定成绩数据及格阈值,
    判断成绩数据是否小于及格阈值;若成绩数据小于及格阈值,则该成绩数据为不及格成绩
    数据;若成绩数据大于或等于及格阈值,则该成绩数据为及格成绩数据;统计及格成绩数据
    数量,将及格成绩数据数量除以成绩数据数量得到成绩数据的及格率。优选的,这里的及格
    阈值设置为学生成绩总分的60%。

    在步骤F中,本发明根据步骤B中成绩数据的均值、步骤C中成绩数据的均方差值、
    步骤D中成绩数据的全距值及步骤E中成绩数据的及格率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得到最
    优教学模式,具体为:分别比较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的均值、均方差值、全距值及及格
    率,选取成绩数据的均值、均方差值、全距值及及格率较大的对应教学模式作为最优教学模
    式。

    下面以两种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对本发明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
    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表1所示,为两种模式下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
    分析结果。

    表1、两种模式下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

    学科
    样本量
    均值
    均方差
    最高分
    最低分
    全距值
    及格率
    模式1
    60
    82.5
    9.04
    97
    43
    54
    91.24%
    模式2
    50
    66.5
    16.25
    90
    35
    55
    75.36%

    本发明的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针对同一数学学科采用
    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据产生的学生成绩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表1中数据可以很
    方便的看出教学模式1及格率91.24%,而教学模式2下的及格率为75.36%。从我们的成绩
    数据均方差数据来看,9.04要比16.25小很多说明教学模式1的学生成绩比教学模式2的学
    生成绩更加稳定;利用本发明计算出来的成绩均值来看教学模式1的学生平均成绩要比教
    学模式2的平均成绩要好。综合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教学模式1优于教学模式2更加适
    合数学学科的教学。

    本发明对多种教育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学生学习成绩信息进行分析,运用智能统计
    分析算法,分析出不同的结果信息,教学者通过成绩分析的结果可以很好的找到影响学生
    学习成绩的各种因素,很方便找到一种适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推
    动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
    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
    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基于 学生 成绩 统计数据 教学 模式 分析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学生成绩统计数据的多教学模式分析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99708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