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04233A43申请公布日20130515CN103104233ACN103104233A21申请号201110370088222申请日20111109E21B43/22200601E21B43/3420060171申请人何丽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72发明人何丽54发明名称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包括步骤A首先,在活性剂储罐中将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B然后,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泵入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C经过泵的机械搅拌,与井筒原油形成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状液;D再经油管抽到地面,进行分离;E再把。
2、分离出的乳状液加热脱水,使油水分离。本发明能顺利的将表面活性剂注入井下与原油混合,从而增强原油的表面活性度,且乳化速度快,乳化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乳化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04233ACN103104233A1/1页21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在活性剂储罐中将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B然后,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泵入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C经过泵的机械搅拌,与井筒原油形成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状液;D再经油管抽到地面,进行分离;E再把分离出。
3、的乳状液加热脱水,使油水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通过计量泵泵入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经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权利要求书CN103104233A1/3页3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常规石油的可供利用量日益减少,重油正在成为下世纪人类的重要能源。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全球重油工业有着比常规油更快的发展速度,稠油、沥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近亿吨,其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稠。
4、油油藏开采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稠油的粘度高,稠油在油层中的渗流阻力大,使得稠油不能从油藏流入井底;另一方面即使在油藏条件下,稠油能够流入井底,但在垂直举升的过程中,由于稠油在井筒中脱气和散热降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稠油的粘度进一步增大,严重影响地层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和油井生产设备的正常工作。0003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重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委内瑞拉、前苏联、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委内瑞拉东北部的ORINOCO重油带核实地质储量达3000亿吨以上。美国重油资源的一半分布在加里福尼亚,地质储量近400亿吨,其余的一半分布于中部大陆。加拿大的重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尔伯达省的阿萨巴斯卡、冷。
5、湖、维巴斯卡和匹斯河等四个主要沉积矿藏中,地质储量近1500亿吨。前苏联的重油资源主要分布于西西伯利亚盆地的巴塞诺夫约200余亿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也有着极其丰富的稠油资源。这些重油资源的总地质储量总计达6000余亿吨,而世界上常规石油的探明地质储量3600亿吨,其可采储量仅为900亿吨。0004我国已发现的稠油资源量也很丰富,发现的稠油油田已有20余个,分布在辽河、胜利、新疆、大港、吉林等地区,预计中国重油沥青资源量可达300108T以上。我国稠油高粘度重质稠油,粘度在01PAS以上资源分布很广,地质储量达164108T,其中陆地稠油约占石油总资源的20以上。稠油突出的特点是沥青质、胶。
6、质含量较高。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稠油产量约占稠油总产量的7。0005近几年在大庆油田、河南、内蒙二连地区已发现重要的稠油油藏;在江汉油田、安微、四川西北部等地区也发现稠油资源。已探明的及控制的稠油油藏地质储量已超过全国普通稀油储量,预计今后还会有新的增长。0006在中国石油的探明储量中,普通稠油占747,特稠油占144,超稠油占109。0007目前世界各国对高粘稠油的开采主要依靠传统的热力方法,即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我国大多数采用蒸汽吞吐和井筒掺稀油的配套技术进行采油。这种方法不仅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且还消耗大量的稀油,从而大大地增加了采油成本。有文献报道可用乳化降粘法开采稠油,这一方法是将表面。
7、活性剂水溶液注到井下,使高粘度的稠油转变为低粘度的水包油乳状液采出。乳化降粘由于其降粘率高、成本低、易于操作的特点,目前在国内外油田均有使用。但是目前使用的乳化降粘剂,只具备单一的耐温或抗矿盐性能,即耐温又抗矿盐的乳化降粘剂的研发还很少。说明书CN103104233A2/3页40008乳化降粘开采工艺是在地面油气集输中建立降粘流程。根据加药剂点的不同,可分为单井乳化降粘、计量站多井乳化降粘及大面积集中管理乳化降粘三种地面流程;根据化学剂与原油混合点的不同,又可分为地面乳化降粘和井筒中乳化降粘技术。0009单井乳化降粘是在油井井口加药,然后把降粘剂掺入油套环形空间或空心抽油杆中。计量站多井乳化降。
8、粘是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在计量站总管线完成加药、加压、加热及计量,然后再分配到各井,达到降粘的目的。大面积集中管理乳化降粘则是在接转站进行加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易于集中管理。0010地面乳化降粘方法适用于油井能够正常生产、地面集输管线中流动困难的油井。原油从油井产出后,经井口油水混合器与活性剂溶液混合形成乳化液,由输油管线输送到集油站。井筒中乳化降粘工艺是在油管上装有封隔器和单流阀,降粘剂溶液由油套环空通过单流阀进入油管并与原油乳化或空心抽油杆加入降粘剂与原油乳化,达到降粘的目的。根据单流阀与抽油泵的相对位置,该技术又可分为泵上乳化降粘和泵下乳化降粘。0011乳化降粘技术要求降粘剂水溶。
9、液浓度要适当,若浓度过低不能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而浓度过高则乳状液粘度进一步下降的幅度不大,不经济。而且有些化学药剂如烧碱、水玻璃等,在高浓度时易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反而会使原油粘度升高。温度对已形成的乳状液粘度影响不大,但它影响乳化效果。实验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乳化效果变好。水液比是指活性水与产出液总量的比值,它直接影响乳状液的类型、粘度和油井产油量。掺药剂点位置的深浅将直接影响井筒流体的流动阻力以及油井生产系统的效率和效益状况。合理的掺药点位置必须保证井筒流体的流动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和油井生产的高效率,且满足设备能力的要求。发明内容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
10、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该方法能顺利的将表面活性剂注入井下与原油混合,从而增强原油的表面活性度,且乳化速度快,乳化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乳化成本。0013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油领域的井下乳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4A首先,在活性剂储罐中将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0015B然后,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泵入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0016C经过泵的机械搅拌,与井筒原油形成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状液;0017D再经油管抽到地面,进行分离;0018E再把分离出的乳状液加热脱水,使油水分离。0019所述步骤B中,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通过计量泵泵入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0020所述步骤D中,经油水分离器进行。
11、分离。0021上述方法所需的设备,主要由套管、与套管内部相连通的表面活性剂储罐、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以及设置在油管内的抽油泵构成。0022所述抽油泵安装有延伸出地面的抽油杆。0023所述表面活性剂储罐和套管之间安装有计量泵。0024所述油管的开口处安装有油水分离器。说明书CN103104233A3/3页5002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顺利的将表面活性剂注入井下与原油混合,从而增强原油的表面活性度,且乳化速度快,乳化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乳化成本。附图说明0026图1为本发明所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0。
12、028实施例0029本发明涉及的乳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0A首先,在活性剂储罐中将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0031B然后,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泵入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0032C经过泵的机械搅拌,与井筒原油形成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状液;0033D再经油管抽到地面,进行分离;0034E再把分离出的乳状液加热脱水,使油水分离。0035所述步骤B中,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通过计量泵泵入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0036所述步骤D中,经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0037上述乳化方法所需的设备如图1所示,主要由套管1、与套管1内部相连通的表面活性剂储罐2、设置在套管1内的油管3、以及设置在油管3内的抽油泵4构成。0038所述抽油泵4安装有延伸出地面的抽油杆5。0039所述表面活性剂储罐2和套管1之间安装有计量泵6。0040所述油管3的开口处安装有油水分离器7。004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10423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042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