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598804
  • 上传时间:2018-02-25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1.3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48273.9

    申请日:

    2013.02.06

    公开号:

    CN103114609A

    公开日:

    2013.05.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2D 29/1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变更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中路701号变更后: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中路701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16申请日:2013020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6; E02D29/02; E02D5/46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冰; 余纯; 黄炜焱

    地址:

    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中路7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郑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提供了旧地下连续墙和末端待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垂直连接的新地下连续墙,所述新地下连接墙的末端与所述旧地下连接墙的墙面之间设有待连接空间,包括如下步骤:S01:在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施工设置若干高压旋喷桩,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搭接封住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开口;S02:在所述待连接空间内施工若干全回转套管灌注桩。本发明充分利用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抗弯性能和高压旋喷桩的止水性能,通过由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形成止水帷幕,能有效防止基坑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出现渗水、漏水、流沙等问题,以确保基坑安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提供了旧地下连续墙和末端待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垂直连接的的新地下连续墙,所述新地下连接墙的末端与所述旧地下连接墙的墙面之间设有待连接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施工设置若干高压旋喷桩,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搭接封住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开口;
    S02:在所述待连接空间内施工若干全回转套管灌注桩。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设置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时候,将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双排排列,包括靠近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一排旋喷桩和远离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二排旋喷桩。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旋喷桩围着所述第一排旋喷桩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
    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之一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9个,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5个。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为1000毫米,搭接长度为300毫米,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墙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均为100毫米。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直径比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墙体的厚度大200毫米,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数量为两个。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成桩。
    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用以连接旧地下连续墙和末端待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垂直连接的的新地下连续墙,所述新地下连接墙的末端与所述旧地下连接墙的墙面之间设有待连接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高压旋喷桩和若干全回转套管灌注桩,所述若干高压旋喷桩位于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若干高压旋喷桩搭接封住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开口,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位于所述待连接空间内。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双排排列,包括靠近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一排旋喷桩和远离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二排旋喷桩,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所述第二排旋喷桩围着所述第一排旋喷桩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9个,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5个。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为1000毫米,搭接长度为300毫米,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墙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均为100毫米。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直径比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墙体的厚度大200毫米,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数量为两个。

    说明书

    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等等,为了改善城市的这些问题,对地下空间的需求也渐渐的强烈起来。城市地下空间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大力开发地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日益增大,将新建更多的地下商业街区、地下停车场、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地下市政设施、地下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工程,其中一部分是在既有的地下空间,如地铁车站旁边新建地下空间工程等。地下空间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围护结构。新建地下空间的地下连续墙和己建地下空间地下连续墙之间如何很好的连接是工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地下连续墙接缝处理不当造成围护结构出现问题或发生事故的事屡见不鲜,轻者使周围土体沉陷或位移,重者使周围建筑沉降、位移、开裂甚至倒塌,使地下管线移位和断裂而带来更大的危害。如果周边是地铁车站,会造成地下轨道交通的运营受阻。
    在现有技术中,对地下连续墙的空挡处是采用逆作法施工补缺,这样后补结构上会存在多条水平施工缝,由于是从上往下补缺,水平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不易控制,反而易形成多个渗漏水通道,对防渗漏水更不利;还由于该技术采用传统钻孔灌注桩工艺并不能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也难以避免塌孔风险,在成桩过程中,由于土质条件差发生土体扰动,进而影响既有地下空间和周围建构筑物使用或运营安全也是难以避免的,采用传统钻孔灌注桩工艺也不具备直接清除接头区域地下障碍物的能力,比如不能清除老地下连续墙当初施工时因发生塌方形成的混凝土大凸块和新的地下连续墙在接头一侧施工时因发生混凝土绕流形成的混凝土大凸块等,此外在地下障碍物极为复杂的环境下也很难保证传统钻孔灌注桩成孔的垂直度和成孔质量;在该现有技术中若老地下连续墙曾在其外侧做过水泥土搅拌桩槽壁加固,则传统钻孔灌注桩工艺在该区域成孔也比较困难;此外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在新地下连续墙与老地下连续墙连接处或连接处外只设置一根钻孔灌注桩,会因新地下连续墙与老地下连续墙之间间距太小,不能有效避免大吨位成槽机紧邻老地下连续墙一侧地面上作业和大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时上百吨重的大型吊机紧邻老地下连续墙一侧地面上作业等引起老地下结构局部侧压力增大导致的结构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基坑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出现渗水、漏水、流沙等问题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提供了旧地下连续墙和末端待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垂直连接的的新地下连续墙,所述新地下连接墙的末端与所述旧地下连接墙的墙面之间设有待连接空间,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施工设置若干高压旋喷桩,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搭接封住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开口;
    S02:在所述待连接空间内施工若干全回转套管灌注桩。
    在施工设置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时候,将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双排排列,包括靠近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一排旋喷桩和远离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二排旋喷桩。
    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
    所述第二排旋喷桩围着所述第一排旋喷桩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9个,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5个。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为1000毫米,搭接长度为300毫米。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墙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墙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均为100毫米。
    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直径比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墙体的厚度大200毫米。
    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高压旋喷桩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成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用以连接旧地下连续墙和末端待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垂直连接的的新地下连续墙,所述新地下连接墙的末端与所述旧地下连接墙的墙面之间设有待连接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高压旋喷桩和若干全回转套管灌注桩,所述若干高压旋喷桩位于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若干高压旋喷桩搭接封住所述待连接空间的一侧开口,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位于所述待连接空间内。
    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双排排列,包括靠近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一排旋喷桩和远离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二排旋喷桩。
    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
    所述第二排旋喷桩围着所述第一排旋喷桩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9个,所述第一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排旋喷桩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5个。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为1000毫米,搭接长度为300毫米。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墙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墙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均为100毫米。
    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直径比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墙体的厚度大200毫米。
    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
    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高压旋喷桩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成桩。
    本发明充分利用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抗弯性能和高压旋喷桩的止水性能,通过由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形成止水帷幕,能有效防止基坑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出现渗水、漏水、流沙等问题,以确保基坑安全,保证新地下空间顺利实施和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既有地下空间结构使用或运营安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旋喷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旧地下连续墙;102—新地下连续墙;103—第一排旋喷桩;113—第二排旋喷桩;104—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5—待连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提供的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和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公知的常识,在不修改本发明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请参考图2,并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施工方法,提供了旧地下连续墙101和末端待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垂直连接的的新地下连续墙102,所述新地下连接墙102的末端与所述旧地下连接墙101的墙面之间设有待连接空间105,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所述待连接空间105的一侧施工设置若干高压旋喷桩,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搭接封住所述待连接空间105的一侧开口;即将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的两侧分成了两个独立的空间。
    S02:在所述待连接空间105内施工若干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
    所述的待连接空间105是指旧地下连续墙101的墙面与新地下连续墙102末端之间的区域,可以认为该区域内可通过新地下连续墙102的延伸实现其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墙面的连接,本实施例对这一待连接空间105及其附近区域施工设置了高压旋喷桩和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形成止水帷幕。请参考图2,其中与连续墙相连的高压旋喷桩的虚线部分在实际操作中是旋喷不出来的,这是因为有地下墙阻挡着,在本实施例中的示意图中只是为了完整的表示一根高压旋喷桩和方便定位,所以采用虚线标识了一下。在具体工程中高压旋喷桩施工出来的最终效果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充分利用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的抗弯性能和高压旋喷桩的止水性能,通过由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与高压旋喷桩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形成止水帷幕,能有效防止基坑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出现渗水、漏水、流沙等问题,以确保基坑安全,保证新地下空间顺利实施和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既有地下空间结构使用或运营安全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新旧地下连续墙连接处由于老地下连续墙墙身施工质量不佳、新地下连续墙墙身施工质量不佳、连接处存在地下障碍物、地质条件复杂等造成新旧地下连续墙连接处漏水和连接处设置的传统钻孔灌注桩成孔困难、成桩过程中不能直接清理地下障碍物的问题;解决灌注桩孔壁易出现坍塌、易扰动周围土体从而危及原有地下空间结构使用或运营安全的问题;以及解决在靠近连接处新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和钢筋笼下放时,重型机械频繁在老地下连续墙边上作业,引起老地下空间结构局部侧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结构变形过大,构成隐患的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连接处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扰动,确保原有地下空间结构使用或运营安全。
    在施工设置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时候,将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双排排列,包括靠近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一排旋喷桩103和远离所述待连接空间105的第二排旋喷桩113。所述第一排旋喷桩10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所述第二排旋喷桩113围着所述第一排旋喷桩103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本实施例通过两层的保护,起到了更佳的防水作用。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9个,所述第一排旋喷桩103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排旋喷桩113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5个。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为1000毫米,搭接长度为300毫米。在本发明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高压旋喷桩的数量可以大于9个,以能够起到其止水效果为准。
    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的深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深度其实即为高度,由于墙体、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均位于地下,所以本领域内通常使用深度来表示其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即高度。
    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墙面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墙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距离均为100毫米。本实施例通过更合理的位置分布合理利用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的抗弯性能为高压旋喷桩提供支撑,进而使得高压旋喷桩更好地实现止水的性能。
    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的直径比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的墙体的厚度大200毫米。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的深度相同。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数量为两个。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设置2根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考虑到墙体的厚度,本实施例使得新地下连续墙末端与老地下连续墙外边有2米以上的间距,可有效避免重型机械紧邻老地下连续墙外边地面作业引起老地下空间结构局部侧压力过大,导致结构变形过大,从而构成隐患的问题。
    所述高压旋喷桩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成桩。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成桩,操作安全,对周围土体扰动非常小,有效规避新旧地下连续墙连接处的塌孔风险,且工效更快并具备直接清理地下障碍物的能力,如清除混凝土、方便切削老地下连续墙外侧的槽壁加固土体。在应对复杂障碍物及保护建构筑物和周边环境方面最为有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用以连接旧地下连续墙101和末端待与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垂直连接的的新地下连续墙102,所述新地下连接墙102的末端与所述旧地下连接墙101的墙面之间设有待连接空间105,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高压旋喷桩和若干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所述若干高压旋喷桩位于所述待连接空间105的一侧,且所述若干高压旋喷桩搭接封住所述待连接空间105的一侧开口,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位于所述待连接空间105内。
    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双排排列,包括靠近所述待连接空间的第一排旋喷桩103和远离所述待连接空间105的第二排旋喷桩113。所述第一排旋喷桩10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所述第二排旋喷桩113围着所述第一排旋喷桩103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和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9个,所述第一排旋喷桩103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排旋喷桩113的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5个。所述高压旋喷桩的直径为1000毫米,搭接长度为300毫米。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的深度相同。
    若干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间距、所述旧地下连续墙101墙面面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末端与邻近的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均为100毫米。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的直径比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的墙体的厚度大200毫米。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的深度与所述新地下连续墙102的深度相同。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高压旋喷桩与所述全回转套管灌注桩104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成桩。
    综上所述,本发明充分利用全回转套管灌注桩的抗弯性能和高压旋喷桩的止水性能,通过由全回转套管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形成止水帷幕,能有效防止基坑在新旧地下连续墙相连接处出现渗水、漏水、流沙等问题,以确保基坑安全,保证新地下空间顺利实施和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既有地下空间结构使用或运营安全的影响。

    关 键  词:
    地下 连续 连接 装置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旧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988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