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00241A43申请公布日20130130CN102900241ACN102900241A21申请号201210416287722申请日20121026E04G23/0220060171申请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00126上海市浦东新区耀华路251号72发明人张喨梅竹沈洁王巍李松顾靖杨雨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0代理人金利琴54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首先,根据既有结构柱所承担的荷载计算确定进行受力替换需要的格构柱规格;其次,从。
2、需改建加层的楼层往上至顶板,每层均在连接既有结构柱的梁底安装格构柱进行承力转换,使得格构柱临时替代既有结构柱形成新的竖向受力体系;最后,凿除既有结构柱在新梁交接处的混凝土,将新梁钢筋锚入既有结构柱后重新整体浇捣混凝土。本发明利用定型格构柱临时替代既有结构柱作为承力体系后,直接凿除局部老柱混凝土,将新梁钢筋锚入老柱后一体化浇筑“新梁老柱”节点,而无需事先拆除改造区域上部原本穿过老柱的梁、板等既有结构。结构改造期间,除改造区域外的既有结构能继续保持正常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
3、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承力转换根据改造区域梁板荷载及使用荷载计算确定格构柱(3)的规格,将格构柱(3)安装在与既有结构柱(2)相连的既有结构梁(1)底,格构柱(3)间用水平连接件(4)连接,取代既有结构柱(2)形成竖向受力体系;2“新梁老柱”节点一体化施工凿除既有结构柱(2)与新梁(5)交接处混凝土(6),将新梁(5)钢筋锚入既有结构柱(2)后浇捣混凝土,新浇捣的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格构柱(3)回收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加层改造楼层非结构最底层,为保证格构柱(3)形成的。
4、临时竖向受力体系向下传递荷载时不对既有结构产生破坏,根据计算在改造楼层下一层的既有结构梁(1)底加设托架(7)作为临时加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楼层较高、上部既有结构柱自重不满足荷载计算时,在改造楼层的上一层格构柱(3)与既有结构柱(2)之间加设临时牛腿(8)加固,牛腿(8)与格构柱(3)采用电焊连接,与既有结构柱(2)采用化学锚栓(9)固定。权利要求书CN102900241A1/2页3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改建工程的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整体加层或局部加层的多层。
5、钢筋混凝土结构改建工程,解决新建梁板与既有结构柱的梁柱节点施工难题。背景技术0002在整体加层或局部加层的混凝土结构改建工程中,需将新建混凝土梁板与既有混凝土结构柱相连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不影响既有结构的正常使用并满足新建梁柱节点抗震要求,成为制约改建工程顺利进行的施工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改建工程中“新梁老柱”节点施工难题,并确保改建期间既有结构保持正常使用,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0004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承力转换根据改造区域梁板荷载及使。
6、用荷载计算确定格构柱的规格,将格构柱安装在与既有结构柱相连的既有结构梁1底,格构柱间用水平连接件连接,取代既有结构柱形成竖向受力体系;2“新梁老柱”节点一体化施工凿除既有结构柱与新梁交接处混凝土,将新梁钢筋锚入既有结构柱后浇捣混凝土,新浇捣的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格构柱回收利用。0005当加层改造楼层非结构最底层,为保证格构柱形成的临时竖向受力体系向下传递荷载时不对既有结构产生破坏,根据计算在改造楼层下一层的既有结构梁1底加设托架作为临时加固。0006当楼层较高、上部既有结构柱自重不满足荷载计算时,在改造楼层的上一层格构柱与既有结构柱之间加设临时牛腿加固,牛腿与格构柱采用电焊连接,与既有结构。
7、柱采用化学锚栓固定。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新梁老柱”节点一体化施工工艺进行结构改建的施工方法,利用定型格构柱临时替代既有结构柱作为承力体系后,直接凿除局部老柱混凝土,将新梁钢筋锚入老柱后一体化浇筑“新梁老柱”节点,而无需事先拆除改造区域上部原本穿过老柱的梁、板等既有结构。结构改造期间,除改造区域外的既有结构能继续保持正常使用。附图说明0008图1是临时承力体系平面示意图;图2是临时承力体系剖面示意图;说明书CN102900241A2/2页4图3是换柱剖面示意图;图4是既有结构梁底加设托架作为临时加固示意图;图5是上一层格构柱与既有结构柱之间加设临时牛腿加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
8、009如图1,2,3所示,一种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首先,根据既有结构柱所承担的荷载计算确定进行受力替换需要的格构柱规格;其次,从需改建加层的楼层往上至顶板,每层均在连接既有结构柱的梁底安装格构柱进行承力转换,使得格构柱临时替代既有结构柱形成新的竖向受力体系;最后,凿除既有结构柱在新梁交接处的混凝土,将新梁钢筋锚入既有结构柱后重新整体浇捣混凝土。0010采用“新梁老柱”节点一体化施工工艺进行结构改建施工,主要步骤如下1承力转换根据改造区域梁板荷载及使用荷载计算确定格构柱3的规格,将格构柱3安装在与既有结构柱2相连的既有结构梁1底,格构柱3间用水平连接件4连接,取代既。
9、有结构柱2形成竖向受力体系。00112“新梁老柱”节点一体化施工凿除既有结构柱2与新梁5交接处混凝土6将新梁5钢筋锚入既有结构柱2后浇捣混凝土。结构改造期间,格构柱3作为临时竖向受力体系,保证原有结构的使用及安全性能。新浇捣的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格构柱3回收利用。0012若进行加层改造楼层非结构最底层,为保证格构柱3形成的临时竖向受力体系向下传递荷载时不对既有结构产生破坏,根据计算在改造楼层下一层的既有结构梁1底加设托架7作为临时加固,如图4所示。0013当楼层较高、上部既有结构柱自重不满足荷载计算时,如图5所示,在改造楼层的上一层格构柱3与既有结构柱2之间加设临时牛腿8加固,牛腿8与格构柱3采用电焊连接,与既有结构柱2采用化学锚栓9固定。说明书CN102900241A1/2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900241A2/2页6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9002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