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5884373
  • 上传时间:2019-03-28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94.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31214.4

    申请日:

    2016.01.18

    公开号:

    CN105519343A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60118|||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四川千力原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胜; 田孟良; 王燕; 刘聪; 刘宇; 魏皎

    地址:

    611800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社区村民委员会活动中心办公楼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裴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包括以下措施:(1)选地、(2)整地、(3)定植、(4)查苗补苗、(5)中耕除草、(6)灌溉与排水、(7)追肥、(8)病虫害防治、(9)适时采收。本发明通过在选地整地、种植及生产管理、采收时期及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使种植在猕猴桃林下的草珊瑚能够良好的生长,且相互间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很好地实现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打开了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丰富了草珊瑚的种植途径,助推了草珊瑚的产业发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措施:
    (1)选地
    种植地选择成年猕猴桃林下,郁闭度达到30%~70%,选择南坡、
    西南坡、东南坡,中下坡位、土壤呈中性偏微酸性的地块;
    (2)整地
    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
    m间隔开沟,沟规格以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填
    充量为沟深的50%-75%,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
    (3)定植
    在挖好的沟内内先填表土,然后按0.25-0.7m×0.3-0.8m行间距定
    植,浇透水;且在猕猴桃林主干80cm范围内,不栽种草珊瑚;
    (4)查苗补苗
    移栽后如果发现死苗缺株,须及时带土补栽,确保全保存率达
    100%;
    (5)中耕除草
    若有部分杂草长出,可在进行猕猴桃林管理时捎带除去;且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中耕;
    (6)灌溉与排水
    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应适当灌水;多雨季节,要及
    时排水:
    (7)追肥
    每年春、夏2季各追肥1次;
    (8)病虫害防治
    对根系进行消毒,消毒时采用800倍多菌灵浸根3~5min;
    (9)适时采收
    采收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用途进行适时
    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沟内施有机肥中,添加有质量百分比为有机肥2-3%的过磷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春季定植,栽植前按不同规格种苗,统一进行“打顶、消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包括:
    春季追肥时,施氮肥90kg/hm2、氯化钾45kg/hm2,或复合肥75
    kg/hm2,对水浇施或雨后撒施;冬季结合培土,施1次农家肥,将农
    家肥施于植株根际,用泥土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草珊瑚茎秆采
    收时将植株从离地面5-10cm处割下进行采收。

    说明书

    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猕猴桃林下种植草
    珊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珊瑚,拉丁学名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别称又
    为接骨金粟兰、肿节风、九节风、九节茶、满山香、九节兰、节
    骨茶,属于金栗兰目、金栗兰科(Chloranthaceae)、草珊瑚属
    (Sarc:andra)。草珊瑚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草珊瑚的干燥全草
    为我国南方及西南诸省常用民间草药,四川俗称肿节风、九节风等。
    草珊瑚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延胡索酸、琥珀酸、愈创木基木酯、
    香豆精类成分异白蜡树定、酚类、鞣质、黄酮苷、内酯等。鲜叶
    含挥发油0.2-0.3%,油中含乙酸芳樟酯,可清热解毒、祛风活血、
    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祛痰平喘等。厚朴为落叶乔木,高达20米;
    树皮厚,褐色,不开裂;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幼时有绢
    毛;顶芽大,狭卵状圆锥形,无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

    一种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包括以下措施:

    (1)选地

    种植地选择成年猕猴桃林下,郁闭度达到30%~70%,选择南坡、
    西南坡、东南坡,中下坡位、土壤呈中性偏微酸性的地块;

    (2)整地

    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
    m间隔开沟,沟规格以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填充
    量为沟深的50%-75%,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

    (3)定植

    在挖好的沟内内先填表土,然后按0.25-0.7m×0.3-0.8m行间距定
    植,浇透水;且在猕猴桃林主干80cm范围内,不栽种草珊瑚;

    (4)查苗补苗

    移栽后如果发现死苗缺株,须及时带土补栽,确保全保存率达
    100%;

    (5)中耕除草

    若有部分杂草长出,可在进行猕猴桃林管理时捎带除去;且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中耕;

    (6)灌溉与排水

    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应适当灌水;多雨季节,要
    及时排水:

    (7)追肥

    每年春、夏2季各追肥1次;

    (8)病虫害防治

    对根系进行消毒,消毒时采用800倍多菌灵浸根3~5min;

    (9)适时采收

    采收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用途进行适时
    采收。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沟内施有机肥中,
    添加有质量百分比为有机肥2-3%的过磷酸钙。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3)中,春季定植,栽植
    前按不同规格种苗,统一进行“打顶、消毒”处理。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7)包括:春季追肥时,施
    氮肥90kg/hm2、氯化钾45kg/hm2,或复合肥75kg/hm2,对水
    浇施或雨后撒施;冬季结合培土,施1次农家肥,将农家肥施于植株
    根际,用泥土覆盖。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草珊瑚茎秆采收时将植株从离
    地面5-10cm处割下进行采收。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选地整地、种植及生产管理、采收时期及方式
    等方面的创新,使种植在猕猴桃林下的草珊瑚能够良好的生长,
    且相互间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很好地实现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
    用,打开了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丰富了草珊瑚的种植途径,
    助推了草珊瑚的产业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本发明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1)选地

    草珊瑚喜漫射光,较耐荫,且根系较浅。种植地宜选择成年猕猴
    桃林下,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郁闭度达到30%~70%,择南坡、
    西南坡、东南坡,中下坡位、海拔高度较低、土壤呈中性偏微酸性的
    地块。当郁闭度小于30%时,阳光会灼伤草珊瑚叶片,不利于草珊瑚
    生长,当郁闭度大于70%时,草珊瑚所受到的阳光太少不利于光合作
    用,会导致草珊瑚生长迟滞。

    (2)整地

    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
    m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大约可套种10000~15000
    株/hm2草珊瑚。

    (3)定植

    一般在春季定植,栽植前按不同规格种苗,统一进行“打顶、消
    毒”处理。在挖好的沟内内先填表土,然后按0.25-0.7m×0.3-0.8m行
    间距定植,浇透水。由于猕猴桃林的授粉、修枝、施肥等工艺繁多,
    因此为了减少对草珊瑚生长的影响,在猕猴桃林主干80cm范围内,
    都不栽种草珊瑚。当行距小于0.25×0.3m时,草珊瑚之间竞争激烈,
    营养不足,侧枝发枝率减小,导致草珊瑚有效成分降低,产量减少。
    当行距大于0.7×0.8m时,会导致草珊瑚亩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低。

    (4)查苗补苗

    移栽后如果发现死苗缺株,要及时带土补栽,确保全保存率达100%。

    (5)中耕除草

    与猕猴桃立体种植后的地块内,荫蔽度较高,一般杂草难以生长,
    若仍有部分杂草长出,可在进行猕猴桃林管理时捎带除去。

    (6)灌溉与排水

    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应适当灌水;多雨季节,如
    林地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免引起烂根。

    (7)追肥

    一般每年春、夏2季各追肥1次,施尿素等氮肥90kg/hm2,氯
    化钾45kg/hm2,或复合肥75kg/hm2,对水浇施或雨后撒施。
    冬季结合培土,施1次农家肥,将农家肥施于植株根际,用泥土覆盖,
    可保温防寒,又可促进早春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8)病虫害防治

    草珊瑚从野生状态转为人工种植的时间不长,抗病虫能力较强,
    目前尚未发现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由于根系幼嫩,种植时,最好对根
    系进行消毒,采用800倍多菌灵浸根3~5min,可以预防根系
    腐烂。

    (9)适时采收

    草珊瑚一般在秋季入冬前停止生长,因此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
    用途进行适时采收。制茶用嫩叶可在夏季生长旺盛期采收,浸膏等药
    用老叶可在入冬前采收,然后采收果实及茎秆,茎秆采收时将植株从
    离地面5-10cm处割下,洗净晒干。采收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

    实施例1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6,面积10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树木、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水的同
    时,抑制杂草的生长,平均每亩地大约可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
    ③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
    部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
    湿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⑥采收:根据
    不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9m,平均地
    径为0.8cm,单株平均鲜重5.85kg。

    实施例2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5,面积10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2-3%
    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范围
    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水的同时,
    抑制杂草的生长,平均每亩地大约可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③
    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部
    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湿
    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⑥采收:根据不
    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86m,平均
    地径为0.78cm,单株平均鲜重5.35kg。

    实施例3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38,面积5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树木、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水的同
    时,抑制杂草的生长,再针对郁闭度不够的问题,在栽种的前两年搭
    盖黑色的遮阳网,平均每亩地大约可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③
    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部
    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湿
    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⑥采收:根据不
    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85m,平均
    地径为0.75cm,单株平均鲜重4.89kg。

    实施例4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55,面积5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不覆盖地膜,对猕猴桃林
    下种植草珊瑚后生长的杂草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平均每亩地大约可
    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③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
    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
    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部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
    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湿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
    在70%-80%;⑥采收:根据不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
    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87m,平均
    地径为0.76cm,单株平均鲜重5.11kg。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独有的底肥施入方式,极大提高了有机肥的持
    久性及吸收效率,降低了施肥的人工成本;本发明是根据草珊瑚嫩叶、
    老叶、果实及茎秆都有不同加工用途而采取的不同时期先后采收,突
    破了以往的“一概而论”,地上部分全部采收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及草珊瑚的利用价值。

    在选择郁闭度的时候,本发明选择的为0.4-0.7,更加符合猕
    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实际情况。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独有的底肥施入方式,极大提高了有机肥
    的持久性及吸收效率,降低了施肥的人工成本;同时在施肥时候
    主要考虑的是有机肥,农家肥,有别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化肥,
    有利于土质改良,提高草珊瑚的品质。

    本发明是针对猕猴桃林下进行种植,考虑到猕猴桃林授粉、
    修枝等工序复杂,为了给农户留下足够的空间,在猕猴桃林下草
    珊瑚的株距设计为0.5*0.6m,为了减少对草珊瑚生长的影响,在
    猕猴桃林主干80cm范围内,都不栽种草珊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
    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
    案的精神和范围。

    关 键  词:
    猕猴桃 林下 种植 珊瑚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843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