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猕猴桃林下种植草
珊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珊瑚,拉丁学名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别称又
为接骨金粟兰、肿节风、九节风、九节茶、满山香、九节兰、节
骨茶,属于金栗兰目、金栗兰科(Chloranthaceae)、草珊瑚属
(Sarc:andra)。草珊瑚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草珊瑚的干燥全草
为我国南方及西南诸省常用民间草药,四川俗称肿节风、九节风等。
草珊瑚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延胡索酸、琥珀酸、愈创木基木酯、
香豆精类成分异白蜡树定、酚类、鞣质、黄酮苷、内酯等。鲜叶
含挥发油0.2-0.3%,油中含乙酸芳樟酯,可清热解毒、祛风活血、
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祛痰平喘等。厚朴为落叶乔木,高达20米;
树皮厚,褐色,不开裂;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幼时有绢
毛;顶芽大,狭卵状圆锥形,无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
一种猕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方法,包括以下措施:
(1)选地
种植地选择成年猕猴桃林下,郁闭度达到30%~70%,选择南坡、
西南坡、东南坡,中下坡位、土壤呈中性偏微酸性的地块;
(2)整地
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
m间隔开沟,沟规格以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填充
量为沟深的50%-75%,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
(3)定植
在挖好的沟内内先填表土,然后按0.25-0.7m×0.3-0.8m行间距定
植,浇透水;且在猕猴桃林主干80cm范围内,不栽种草珊瑚;
(4)查苗补苗
移栽后如果发现死苗缺株,须及时带土补栽,确保全保存率达
100%;
(5)中耕除草
若有部分杂草长出,可在进行猕猴桃林管理时捎带除去;且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中耕;
(6)灌溉与排水
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应适当灌水;多雨季节,要
及时排水:
(7)追肥
每年春、夏2季各追肥1次;
(8)病虫害防治
对根系进行消毒,消毒时采用800倍多菌灵浸根3~5min;
(9)适时采收
采收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用途进行适时
采收。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沟内施有机肥中,
添加有质量百分比为有机肥2-3%的过磷酸钙。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3)中,春季定植,栽植
前按不同规格种苗,统一进行“打顶、消毒”处理。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7)包括:春季追肥时,施
氮肥90kg/hm2、氯化钾45kg/hm2,或复合肥75kg/hm2,对水
浇施或雨后撒施;冬季结合培土,施1次农家肥,将农家肥施于植株
根际,用泥土覆盖。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草珊瑚茎秆采收时将植株从离
地面5-10cm处割下进行采收。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选地整地、种植及生产管理、采收时期及方式
等方面的创新,使种植在猕猴桃林下的草珊瑚能够良好的生长,
且相互间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很好地实现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
用,打开了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丰富了草珊瑚的种植途径,
助推了草珊瑚的产业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本发明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1)选地
草珊瑚喜漫射光,较耐荫,且根系较浅。种植地宜选择成年猕猴
桃林下,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郁闭度达到30%~70%,择南坡、
西南坡、东南坡,中下坡位、海拔高度较低、土壤呈中性偏微酸性的
地块。当郁闭度小于30%时,阳光会灼伤草珊瑚叶片,不利于草珊瑚
生长,当郁闭度大于70%时,草珊瑚所受到的阳光太少不利于光合作
用,会导致草珊瑚生长迟滞。
(2)整地
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
m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大约可套种10000~15000
株/hm2草珊瑚。
(3)定植
一般在春季定植,栽植前按不同规格种苗,统一进行“打顶、消
毒”处理。在挖好的沟内内先填表土,然后按0.25-0.7m×0.3-0.8m行
间距定植,浇透水。由于猕猴桃林的授粉、修枝、施肥等工艺繁多,
因此为了减少对草珊瑚生长的影响,在猕猴桃林主干80cm范围内,
都不栽种草珊瑚。当行距小于0.25×0.3m时,草珊瑚之间竞争激烈,
营养不足,侧枝发枝率减小,导致草珊瑚有效成分降低,产量减少。
当行距大于0.7×0.8m时,会导致草珊瑚亩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低。
(4)查苗补苗
移栽后如果发现死苗缺株,要及时带土补栽,确保全保存率达100%。
(5)中耕除草
与猕猴桃立体种植后的地块内,荫蔽度较高,一般杂草难以生长,
若仍有部分杂草长出,可在进行猕猴桃林管理时捎带除去。
(6)灌溉与排水
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应适当灌水;多雨季节,如
林地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免引起烂根。
(7)追肥
一般每年春、夏2季各追肥1次,施尿素等氮肥90kg/hm2,氯
化钾45kg/hm2,或复合肥75kg/hm2,对水浇施或雨后撒施。
冬季结合培土,施1次农家肥,将农家肥施于植株根际,用泥土覆盖,
可保温防寒,又可促进早春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8)病虫害防治
草珊瑚从野生状态转为人工种植的时间不长,抗病虫能力较强,
目前尚未发现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由于根系幼嫩,种植时,最好对根
系进行消毒,采用800倍多菌灵浸根3~5min,可以预防根系
腐烂。
(9)适时采收
草珊瑚一般在秋季入冬前停止生长,因此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
用途进行适时采收。制茶用嫩叶可在夏季生长旺盛期采收,浸膏等药
用老叶可在入冬前采收,然后采收果实及茎秆,茎秆采收时将植株从
离地面5-10cm处割下,洗净晒干。采收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
实施例1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6,面积10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树木、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水的同
时,抑制杂草的生长,平均每亩地大约可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
③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
部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
湿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⑥采收:根据
不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9m,平均地
径为0.8cm,单株平均鲜重5.85kg。
实施例2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5,面积10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2-3%
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范围
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水的同时,
抑制杂草的生长,平均每亩地大约可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③
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部
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湿
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⑥采收:根据不
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86m,平均
地径为0.78cm,单株平均鲜重5.35kg。
实施例3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38,面积5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树木、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水的同
时,抑制杂草的生长,再针对郁闭度不够的问题,在栽种的前两年搭
盖黑色的遮阳网,平均每亩地大约可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③
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部
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湿
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⑥采收:根据不
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85m,平均
地径为0.75cm,单株平均鲜重4.89kg。
实施例4
(1)实施地点:四川都江堰玉堂镇
(2)实施时间:2015年3月-2013年11月
(3)实施方案:①猕猴桃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约500m的
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闭度为0.55,面积5亩,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②种植地选定后先把低矮木本、草本植物砍除,然后沿等高线以0.8m
间隔开沟,沟规格(宽×高)为0.4m×0.3m,沟内施有机肥(混入
2-3%过磷酸钙),填充量约为沟深的50%-75%。在距离大树主干0.8m
范围内不要挖沟。填入肥料后,填平表土,不覆盖地膜,对猕猴桃林
下种植草珊瑚后生长的杂草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平均每亩地大约可
套种1000~1500株草珊瑚;③种苗移栽:选择长势良好的种苗,根
据不同高度打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
移栽时宜浅忌深,以没过茎基部为宜,按照0.4m×0.4m株行距进行种
植;④田间管理:根据林间干湿度进行排灌水,使林地空气湿度保持
在70%-80%;⑥采收:根据不同采收部位分嫩叶、老叶、果实及茎
秆先后采收。
(4)实施结果:草珊瑚长势良好,植株平均高度为0.87m,平均
地径为0.76cm,单株平均鲜重5.11kg。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独有的底肥施入方式,极大提高了有机肥的持
久性及吸收效率,降低了施肥的人工成本;本发明是根据草珊瑚嫩叶、
老叶、果实及茎秆都有不同加工用途而采取的不同时期先后采收,突
破了以往的“一概而论”,地上部分全部采收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及草珊瑚的利用价值。
在选择郁闭度的时候,本发明选择的为0.4-0.7,更加符合猕
猴桃林下种植草珊瑚的实际情况。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独有的底肥施入方式,极大提高了有机肥
的持久性及吸收效率,降低了施肥的人工成本;同时在施肥时候
主要考虑的是有机肥,农家肥,有别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化肥,
有利于土质改良,提高草珊瑚的品质。
本发明是针对猕猴桃林下进行种植,考虑到猕猴桃林授粉、
修枝等工序复杂,为了给农户留下足够的空间,在猕猴桃林下草
珊瑚的株距设计为0.5*0.6m,为了减少对草珊瑚生长的影响,在
猕猴桃林主干80cm范围内,都不栽种草珊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
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
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