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5871363
  • 上传时间:2019-03-27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490.9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2900.4

    申请日:

    2010.05.13

    公开号:

    CN102243732A

    公开日:

    2011.11.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Q 10/00申请公布日:201111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10/00申请日:20100513|||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00; G06Q50/00

    主分类号:

    G06Q10/00

    申请人: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发明人:

    刘永之; 刘焕荣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和平东路二段一0六号十一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任永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用于一货柜场。该管理系统与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电性连接,以接收这些车辆的多个工作指示信息,根据这些工作指示信息产生多个调度,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并根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最后则将被选择的该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即根据由管理系统接收的被选择的该调度移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一货柜场的管理系统,用以调度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
    重设备的移动,各该车辆包含一定位设备,该管理系统包含:
    一输入装置,用以接收这些车辆的多个工作指示信息;
    一传输接口,以一无线方式分别电性连接各该车辆的定位设备,并以一有线方
    式以及一无线方式其中之一电性连接该至少一起重设备,通过各该车辆的定位设备
    接收各该车辆的一车辆位置信息,并通过该至少一起重设备接收至少一起重设备位
    置信息;
    一微处理器,电性连接该输入装置,用以根据这些工作指示信息产生多个调度;
    以及
    一计算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以及该传输接口,用以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
    位置信息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
    其中,该微处理器根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该传输
    接口将被选择的该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以使该货柜场的多
    个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该调度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这些调度包含一第一调度以
    及一第二调度,该第一调度具有以一第一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该第二调
    度具有以一第二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位
    置信息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分别计算该第一调度的一第一总作业时间
    以及该第二调度的一第二总作业时间,该微处理器比较该第一总作业时间以及该第
    二总作业时间,并根据该比较结果选择该第一调度以及该第二调度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
    车辆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一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计算各该车辆的一移动
    时间,根据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一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
    计算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并根据各该车辆的该移动时间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
    备作业时间计算该第一总作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
    车辆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二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计算各该车辆的一移动
    时间,根据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二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
    计算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并根据各该车辆的该移动时间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
    备作业时间计算该第二总作业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还与该计算单元
    电性连接,用以接收各该车辆的一等候参数,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位置
    信息、等候参数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该
    微处理器根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该传输接口将被选择
    的该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以使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该
    至少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该调度移动。
    6.一种用于一货柜场的管理方法,通过一管理系统调度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
    及至少一起重设备的移动,各该车辆包含一定位设备,该管理系统包含一输入装置、
    一传输接口、一微处理器以及一计算单元,该传输接口以一无线方式分别电性连接
    各该车辆的定位设备,并以一有线方式以及一无线方式其中之一电性连接该至少一
    起重设备,该微处理器电性连接该输入装置,该计算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以及
    该传输接口,该管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令该输入装置接收这些车辆的多个工作指示信息;
    令该传输接口通过各该车辆的定位设备接收各该车辆的一车辆位置信息,并通
    过该至少一起重设备接收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
    令该微处理器根据这些工作指示信息产生多个调度;
    令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
    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
    令该微处理器根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以及
    令该传输接口将被选择的该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以使
    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该调度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调度包含一第一调度以
    及一第二调度,该第一调度具有以一第一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该第二调
    度具有以一第二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该计算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间的步
    骤还包含下列步骤:
    令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一序列安排的这些工
    作指示信息计算各该车辆的一移动时间;
    令该计算单元根据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一序列安排的这些
    工作指示信息计算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以及
    令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该移动时间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计
    算该第一调度的一第一总作业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
    间的步骤还包含下列步骤:
    令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二序列安排的这些工
    作指示信息计算各该车辆的一移动时间;
    令该计算单元根据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以及以该第二序列安排的这些
    工作指示信息计算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以及
    令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该移动时间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计
    算该第二调度的一第二总作业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的
    步骤还包含下列步骤:
    令该微处理器比较该第一总作业时间以及该第二总作业时间;以及
    令该微处理器根据该比较结果选择该第一调度以及该第二调度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还与该计算单
    元电性连接,该管理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
    令该输入装置接收各该车辆的一等候参数;
    其中,该计算单元是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等候参数以及该至少一起
    重设备位置信息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该微处理器根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
    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该传输接口将被选择的该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
    至少一起重设备,以使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该
    调度移动。

    说明书

    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以
    调度一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的移动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系统日益成熟,其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层面也愈来
    愈广泛,例如应用于物流、休闲及竞赛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以提升整体的作业效
    率以及减少人力需求。

    目前常见的货柜场通常仍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管理,例如当货柜车抵达货
    柜场时,先将卸货柜/领货柜单交给货柜场的操作人员,再由货柜场的操作人员操
    作起重设备直接根据卸货柜/领货柜单进行卸货柜与取货柜的作业。而较先进的属
    于大型港口的货柜场,则通常采用自动化作业的方式进行管理,例如具有自动化起
    重设备的货柜场可事先输入卸货柜/领货柜单信息以及各货柜的位置信息,当货柜
    车抵达前述具有自动化起重设备的货柜场时,货柜场的操作人员仅需识别货柜车的
    卸货柜/领货柜单的单号,便可交由自动化起重设备进行卸货柜/领货柜的作业。

    然而,前段所述的货柜场的人工操作/自动化作业方式皆不具有作业调度的概
    念,即皆未考虑货柜场整体作业时间的最佳化。具体而言,不论是人工操作或是自
    动化作业,货柜车的卸货柜/取货柜的作业皆是采用先进先出的作业原则,即先到
    达的货柜车先进行作业,后达到的货柜车则需等待先到达的货柜车作业完成后才能
    进行作业。如此一来,将造成各货柜车不必要的等候时间,同时延长货柜场的整体
    作业时间。此外,前段所述的货柜场的人工操作/自动化作业方式亦未能考量高优
    先权货柜(如冷冻货柜)的卸/取的优先级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在不大幅增加货柜场营运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减少货柜
    场的整体作业时间与考量不同优先权货柜的优先级的管理系统,以提供最佳化的调
    度,以使货柜场的车辆以及起重设备可根据被选择的最佳化的调度移动,仍是业界
    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货柜场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可使货柜场
    的车辆以及起重设备可根据被选择的最佳化的调度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货柜场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是用以调度该货柜
    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的移动,且包含一输入装置、一传输接口、一微
    处理器以及一计算单元。各该车辆包含一定位设备。该管理系统的传输接口电性连
    接各该车辆的定位设备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该管理系统的微处理器电性连接该
    输入装置。该管理系统的计算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以及该传输接口。

    具体而言,该输入装置用以接收这些车辆的多个工作指示信息。该传输接口用
    以接收各该车辆的一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该微处理器根据
    这些工作指示信息产生多个调度。该计算单元则根据各该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
    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最后,该微处理器即根
    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并通过该传输接口将被选择的该
    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以使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该至少
    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该调度移动。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一货柜场的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通过一管
    理系统调度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的移动。各该车辆包含一定位
    设备。该管理系统包含一输入装置、一传输接口、一微处理器以及一计算单元。该
    管理系统的传输接口电性连接各该车辆的定位设备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该微处
    理器电性连接该输入装置。该计算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以及该传输接口。

    该管理方法则包含下列步骤:令该输入装置接收这些车辆的多个工作指示信
    息;令该传输接口接收各该车辆的一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
    令该微处理器根据这些工作指示信息产生多个调度;令该计算单元根据各该车辆的
    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令该
    微处理器根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以及令该传输接口将
    被选择的该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以使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
    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该调度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货柜场的多个车辆的工作指示信息产生
    多个调度,随后根据前述各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起重设备的起重设备位置信
    息,计算各个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并根据前述各个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这些
    调度其中之一,最后则将被选择的该调度传送至前述各车辆以及起重设备,以使该
    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起重设备根据前述被选择的该调度移动,如此一来,将能有
    效地降低货柜场的整体作业时间,并同时有效地解决不同优先权货柜的优先级所产
    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柜场的示意图;以及

    图3A-图3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
    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
    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
    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
    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以及图2所示。图1是用于一货柜场的一管理系统
    1的示意图;图2则为前述货柜场2的示意图。管理系统1包含一输入装置11、一
    微处理器13、一计算单元15及一传输接口17。微处理器13电性连接输入装置11;
    计算单元15电性连接微处理器13以及传输接口17。

    货柜场2则包含多个车辆201、203、一储区21、一起重设备211、一作业位
    置213、以及多个货柜215、217。为简易说明起见,于本实施例中,前述多个车辆
    201、203是一第一车辆201以及一第二车辆203,其各自皆包含一定位设备(图未
    绘示);前述多个货柜215、217是一第一货柜215以及一第二货柜217。管理系
    统1的传输接口17是以一无线方式电性连接第一车辆201的定位设备以及第二车
    辆203的定位设备,并以一有线方式以及一无线方式其中之一电性连接起重设备
    211。

    当第一车辆201以及第二车辆203抵达货柜场2之后,输入装置11将接收第
    一车辆201的一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第一车辆201的一第一等候参数201b、
    第二车辆203的一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以及第二车辆203的一第二等候参数
    203b,并将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第一等候参数201b、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
    以及第二等候参数203b传送至微处理器13。

    传输接口17则通过第一车辆201的定位设备接收第一车辆201的一第一车辆
    位置信息201c;通过第二车辆203的定位设备接收第二车辆203的一第二车辆位
    置信息203c;并通过起重设备211接收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211a,并将第一车辆
    位置信息201c、第二车辆位置信息203c及起重设备位置信息211a传送至计算单
    元15。

    微处理器13将根据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以及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产生
    一第一调度110以及一第二调度112,其中第一调度110具有以一第一序列安排的
    这些工作指示信息(即顺序为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及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
    第二调度112具有以一第二序列安排的这些工作指示信息(即顺序为第二工作指示
    信息203a及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随后微处理器13将第一调度110、第二调
    度112、第一等候参数201b以及第二等候参数203b传送至计算单元15。

    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第二车辆位置信息203c以
    及第一调度110(以第一序列安排的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及第二工作指示信息
    203a)分别计算第一车辆201的一第一移动时间以及第二车辆203的一第二移动时
    间,同时根据起重设备位置信息211以及第一调度110(以第一序列安排的第一工
    作指示信息201a及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计算一第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最后,
    计算单元15即根据第一车辆201的第一移动时间、第二车辆203的第二移动时间
    以及第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计算第一调度110的一第一总作业时间114。

    随后,计算单元15根据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第二车辆位置信息203c以
    及第二调度112(以第二序列安排的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及第一工作指示信息
    201a)分别计算第二车辆203的一第三移动时间以及第一车辆201的一第四移动时
    间,同时根据起重设备位置信息211以及第二调度112(以第二序列安排的第二工
    作指示信息203a及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计算一第二起重设备作业时间。最后,
    计算单元15即根据第二车辆203的第三移动时间、第一车辆201的第四移动时间
    以及第二起重设备作业时间计算第二调度112的一第二总作业时间116。

    当计算单元15计算出第一总作业时间114以及第二总作业时间116之后,即
    将第一总作业时间114及第二总作业时间116传送至微处理器13。微处理器13将
    比较第一总作业时间114以及第二总作业时间116,同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第一调
    度110以及第二调度112其中之一,并将被选择的调度118传送至传输接口17。
    最后,传输接口17将前述被选择的调度118分别传送至第一车辆201、第二车辆
    203以及起重设备211,使得第一车辆201、第二车辆203以及起重设备211根据
    前述被选择的调度118移动。

    须特别说明者,当输入装置11接收到多个车辆的n个工作指示信息时,微处
    理器13将根据前述n个工作指示信息产生n阶乘(n!)个调度,而前述n阶乘(n!)
    个调度中,将包含有不可能实现的调度。举例而言,当一车辆进入货柜场时,若前
    述车辆装载有一货柜,必然要先将前述车辆装载的货柜卸下,才能取用另一货柜,
    并装载至该车辆。据此,前述n阶乘(n!)个调度中可能包含有多个先取用一货柜,
    并装载至该车辆;随后将该车辆装载的货柜卸下的调度。如此一来,即为无法实现
    的调度。为避免管理系统1最后选择一无法实现的调度,微处理器13将预先把无
    法实现的调度排除,仅传送可实现的调度至计算单元15,最后再通过微处理器13
    根据前述各个可实现的调度的总作业时间,选择一最佳且可实现的调度。

    以下将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管理系统1的运作方式。于本实施例中,第一
    车辆201的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为“第一车辆201装载第二货柜217”,第二
    车辆203的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为“第二车辆203装载第一货柜215”。输入
    装置11于接收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第一等候参数201b、第二工作指示信息
    203a以及第二等候参数203b之后,将其传送至微处理器13。同时,传输接口17
    接收第一车辆201的一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第二车辆203的一第二车辆位置
    信息203c以及起重设备位置信息211a,并将其传送至计算单元15。

    随后,微处理器13根据第一工作指示信息201a以及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
    产生一第一调度110以及一第二调度112。第一调度110具有以一第一序列安排的
    工作指示信息201a、203a;第二调度112则具有以一第二序列安排的工作指示信
    息201a、203a。详言的,第一调度110具有一第一工作及一第二工作,第一调度
    110的第一工作是第一工作信息指示201a,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是第二工作信
    息指示203a;第二调度112具有一第三工作及一第四工作,第二调度112的第三
    工作是第二工作信息指示203a,第二调度112的第四工作是第一工作信息指示
    201a。

    接着,微处理器13将第一调度110、第二调度112、第一等候参数201b以及
    第二等候参数203b传送至计算单元15。计算单元15将根据第一调度110、第二调
    度112、第一等候参数201b、第二等候参数203b、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第二
    车辆位置信息203c以及起重设备位置信息211a分别计算第一调度110的第一总作
    业时间114以及第二调度112的第二总作业时间116。为清楚描述计算单元15的
    计算过程,以下将以英文代码及数学式表示计算单元15的计算过程,且于本实施
    例中,各时间值皆为相对于一时间原点的相对时间值。

    首先,计算单元15根据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以及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作,
    即“第一车辆201装载第二货柜217”,计算第一车辆201的第一移动时间VP1,N1,
    其中V代表移动时间,P1代表第一调度110,N1代表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作
    N1。具体说,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为货柜场2的入口坐标,第一调度110的第
    一工作为“第一车辆201装载第二货柜217”,而当第一车辆201欲装载第二货柜
    217,则第一车辆201必须移动至作业位置213。

    于本实施例中,一车辆由货柜场2的入口移动至作业位置213需时3分钟。因
    此计算单元15根据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以及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作N1,计
    算出第一车辆201的第一移动时间VP1,N1=3。须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车
    辆的移动时间是根据一查表方式计算而得,但于其它实施例中,车辆的移动时间亦
    可依据其它方式计算而得到,故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1)计算一车辆抵达时间:

    A=Ek+V               (1)

    其中,A代表一车辆抵达时间,k代表第k车辆,Ek代表第k车辆的累计工作
    时间。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辆201目前的累计工作时间为0,因此E1=0。随后,
    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1)计算第一车辆201于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作N1中,车
    辆抵达时间AP1,N1=E1+VP1,N1=0+3=3。

    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2)计算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

    T=Lm+Lg+max(A,Tm)                 (2)

    其中,T代表起重设备作业时间,Lm代表一起重设备的移动时间,Lg代表一
    起重设备的升降时间,Tm代表一储区的作业完成时间。于本实施例中,起重设备
    211由启始位置移动至第二货柜217的位置的时间为5分钟,因此Lm,P1,N1=5,起重
    设备211取用第二货柜217的升降时间为2分钟,因此Lg,P1,N1=2,储区21目前无
    执行中的作业,因此Tm=0。随后,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2)计算第一调度110的
    第一工作N1的起重设备作业时间
    TP1,N1=Lm,P1,N1+Lg,P1,N1+max(AP1,N1,Tm)=5+2+max(3,0)=10。

    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3)计算一累计等候时间:

    WNi=WN(i-1)+(T-Ek)×Ck           (3)

    其中,i代表第i工作,WNi代表完成第i工作的累计等候时间,C代表等候参
    数,k代表第k车辆。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辆201的第一等候参数为1,即C1=1,
    累计等候时间的初始值为0,即W0=0。随后,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3)计算第一调
    度110的第一工作N1的累计等候时间WP1,N1=W0+(TP1,N1-E1)×C1=0+(10-0)×1=10。

    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4)计算一累计作业时间:

    SNi=max(SN(i-1),T)              (4)

    其中,i代表第i工作,SNi代表完成第i工作的累计作业时间。于本实施例中,
    累计作业时间的初始值为0,即S0=0。随后,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4)计算第一调
    度110的第一工作N1的累计作业时间SP1,N1=max(S0,TP1,N1)=max(0,10)=10。

    当计算单元15计算出累计作业时间SP1,N1之后,计算单元15将第一车辆201
    的累计工作时间E1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1,N1的值,即E1=10,同时将储区21的
    作业完成时间Tm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1,N1的值,即Tm=10。

    当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作N1的累计等候时间WP1,N1以及累计作业时间SP1,N1
    计算完成之后,计算单元15接着计算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的累计等候时
    间WP1,N2以及累计作业时间SP1,N2。

    计算单元15将根据第二车辆位置信息203c以及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即
    “第二车辆203装载第一货柜215”,计算第二车辆203的第二移动时间VP1,N2,
    N2代表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车辆位置信息203c为
    一货柜场的入口坐标,车辆由货柜场入口移动至作业位置213需时3分钟,因此计
    算单元15根据第二车辆位置信息203c以及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计算第
    二车辆203的移动时间VP1,N2=3。

    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1)计算第二车辆203于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
    N2的车辆抵达时间,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车辆203目前的累计工作时间为0,因
    此E2=0,车辆抵达时间AP1,N2=E2+VP1,N2=0+3=3。

    随后,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2)计算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的起重设备
    作业时间,于本实施例中,起重设备211由第二货柜217的位置移动至第一货柜
    215的位置的时间为3分钟,因此Lm,P1,N2=3,起重设备211取用第一货柜215的升
    降时间为2分钟,因此Lg,P1,N2=2,储区21执行完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作N1的
    作业时间为10,因此Tm=10,起重设备作业时间
    TP1,N2=Lm,P1,N2+Lg,P1,N2+max(AP1,N2,Tm)=3+2+max(3,10)=15。

    计算单元15还根据公式(3)计算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的累计等候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车辆203的第二等候参数亦为1,即C2=1,而执行完第一调
    度110的第一工作N1的累计等候时间为10,即WP1,N1=10,累计等候时间
    WP1,N2=WP1,N1+(TP1,N2-E2)×C2=10+(15-0)×1=25。

    计算单元15即根据公式(4)计算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的累计作业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执行完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作N1的累计作业时间SP1,N1=10,累
    计作业时间SP1,N2=max(SP1,N1,TP1,N2)=max(10,15)=15。于计算出累计作业时间SP1,N2
    后,计算单元15将第二车辆203的累计工作时间E2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1,N2的
    值,即E2=15,以及将储区21的作业完成时间Tm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1,N2的值,
    即Tm=15。

    最后,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5)计算一总作业时间:

    Xj=WNi+SNi               (5)

    其中j代表第j调度。于执行完第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后,累计等候时
    间WP1,N2=25,累计作业时间SP1,N2=15,因此第一调度110的第一总作业时间
    X1=WP1,N2+SP1,N2=25+15=40。

    当计算单元15计算完第一调度110的第一总作业时间144后,计算单元15
    以相同方式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二总作业时间146,第二调度112具有第三工作
    以及第四工作,第三工作是工作信息指示203a,即“第二车辆203装载第一货柜
    215”,第四工作是工作信息指示201a,即“第一车辆201装载第二货柜217”。

    首先,计算单元15根据第二车辆位置信息203c以及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
    N3,计算第二车辆203的第三移动时间VP2,N3=3。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1)
    计算第二车辆203于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N3的车辆抵达时间,于本实施例中,
    第二车辆203目前的累计工作时间为0,因此E2=0,车辆抵达时间
    AP2,N3=E2+VP2,N3=0+3=3。

    计算单元15更根据公式(2)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N3的起重设备作业
    时间,于本实施例中,起重设备211由启始位置移动至第一货柜215的位置的时间
    为2分钟,因此Lm,P2,N3=2,起重设备211取用第一货柜215的升降时间为2分钟,
    因此Lg,P2,N3=2。由于储区21目前无执行中的作业,因此Tm=0,起重设备作业时间
    TP2,N3=Lm,P2,N3+Lg,P2,N3+max(AP2,N3,Tm)=2+2+max(3,0)=7。

    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3)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N3的累计等候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车辆203的第二等候参数为1,即C2=1,累计等候时间的初
    始值为0,即W0=0,累计等候时间WP2,N3=W0+(TP2,N3-E2)×C2=0+(7-0)×1=7。

    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4)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N3的累计作业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累计作业时间的初始值为0,累计作业时间
    SP2,N3=max(S0,TP2,N3)=max(0,7)=7。于计算出累计作业时间SP2,N3后,计算单元15
    将第二车辆203的累计工作时间E2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2,N3的值,即E2=7,以
    及将储区21的作业完成时间Tm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2,N3的值,即Tm=7。

    于计算完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N3的累计等候时间WP2,N3及累计作业时间
    SP2,N3后,计算单元15接着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四工作N4的累计等候时间WP2,N4
    及累计作业时间SP2,N4。

    首先,计算单元15根据第一车辆位置信息201c以及第二调度112的第四工作
    N4,计算第一车辆201的第四移动时间VP2,N4=3。接着,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1)
    计算第一车辆20于第二调度112的第四工作N4的车辆抵达时间,于本实施例中,
    第一车辆201目前的累计工作时间为0,因此E1=0,车辆抵达时间
    AP2,N4=E1+VP2,N4=0+3=3。

    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2)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四工作N4的起重设备作业时
    间,于本实施例中,起重设备211由第一货柜215的位置移动至第二货柜217的位
    置的时间为3分钟,因此Lm,P2,N4=3,起重设备211取用第二货柜217的升降时间
    为2分钟,因此Lg,P2,N4=2,储区21执行完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N3的作业时
    间为7,因此Tm=7,起重设备作业时间
    TP2,N4=Lm,P2,N4+Lg,P2,N4+max(AP2,N4,Tm)=3+2+max(3,7)=12。

    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3)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四工作N4的累计等候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辆201的第一等候参数为1,即C1=1,执行完第二调度112
    的第三工作N3的累计等候时间为7,即WP2,N3=7,累计等候时间
    WP2,N4=WP2,N3+(TP2,N4-E1)×C1=7+(12-0)×1=19。

    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4)计算第二调度112的第四工作N4的累计作业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执行完第二调度112的第三工作N3的累计作业时间SP2,N3=7,累
    计作业时间SP2,N4=max(SP2,N3,TP2,N4)=max(7,12)=12。于计算出累计作业时间SP2,N4
    后,计算单元15将第一车辆201的累计工作时间E1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2,N4的
    值,即E1=12,以及将储区21的作业完成时间Tm更新为累计作业时间SP2,N4的值,
    即Tm=12。

    最后,计算单元15根据公式(5)计算一总作业时间,于执行完第二调度112的
    第四工作N4后,累计等候时间WP2,N4=19,累计作业时间SP2,N4=12,因此第二调
    度112的第二总作业时间X2=WP2,N4+SP2,N4=19+12=31。

    于计算出第一总作业时间114及第二总作业时间116后,计算单元15将第一
    总作业时间114及第二总作业时间116传送至微处理器13。微处理器13将比较第
    一总作业时间114(即40)以及第二总作业时间116(即31),并得到第二总作业
    时间116小于第一总作业时间114的结果。据此,微处理器13将根据前述的比较
    结果选择第二调度112为被选择的调度118,并将被选择的调度118传送至传输接
    口17。

    最后,传输接口17将被选择的调度118传送至第一车辆201、第二车辆203
    以及起重设备211,以使第一车辆201、第二车辆203以及起重设备211可根据第
    二调度112(即以第二序列安排的第二工作指示信息203a及第一工作指示信息
    201a)移动。

    须特别说明者,等候参数Ck是用以评估第k车辆所对应的货柜是否优先处理,
    具体而言,若第k车辆所对应的货柜,即第k车辆所预定装载或卸载的货柜,为一
    高优先权货柜,例如冷冻货柜,则该高优先权货柜所对应的工作必须愈快被执行,
    以减少其于货柜场内等候的时间。因此,于计算一调度的总作业时间时,可依据各
    个待处理货柜的优先程度,设定一第k车辆的等候参数Ck的值,以使管理系统1
    可据以产生一最佳的调度。

    为更加突显等候参数Ck于计算一调度的总作业时间时的影响,以下将另外举
    例进行说明。于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货柜为一冷冻货柜,第二货柜为一普通货柜,
    据此,将预定装载第一货柜的第二车辆203的等候参数设为10,即C2=10,将预
    定装载第二货柜的第一车辆201的等候参数设为1,即C1=1,重新计算第一总作
    业时间114及第二总作业时间116。

    首先针对第一调度110重新计算第一总作业时间114,第一调度110的第一工
    作N1的累计等候时间应修正为WP1,N1=W0+(TP1,N1-E1)×C1=0+(10-0)×10=100,第
    一调度110的第二工作N2的累计等候时间应修正为WP1,N2=WP1,N1+(TP1,N2-E2)×
    C2=100+(15-0)×1=115,第一总作业时间应修正为X1=WP1,N2+SP1,N2=115+15=130。

    相同地,针对第二调度112重新计算第二总作业时间116,第二调度112的第
    三工作N3的累计等候时间为WP2,N3=W0+(TP2,N3-E2)×C2=0+(7-0)×1=7,第二调度
    112的第四工作N4的累计等候时间应修正为WP2,N4=WP2,N3+(TP2,N4-E1)×C1=7+(12-0)
    ×10=127,第二总作业时间应修正为X2=WP2,N4+SP2,N4=127+12=139。

    于重新计算后,根据计算结果可得知第一总作业时间114是小于第二总作业时
    间116,据此,于本实施例中,若第一货柜为一冷冻货柜,第二货柜为一普通货柜,
    则最佳的调度为第一调度110,而非第二调度112。

    须补充说明者,前段所述的公式(2)是基于一般货柜场的安全作业原则而进行
    计算,具体而言,一般货柜场基于安全作业的考量,起重设备必需等车辆到达作业
    位置后才可移动,即起重设备与车辆不可同时移动,因而公式(2)是考量此一安全
    作业原则而设计。若一货柜场并无此一安全作业的顾虑,即起重设备与车辆可同时
    移动,则上述的公式(2)应修正为:T=Lg+max(A,Tm+Lm),以符合实际的作业情况。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3A-图3B所示,其是一种用于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
    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该管理系统是可用于一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货柜场,该管理
    方法是通过一管理系统调度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的移动,各该
    车辆包含一定位设备。详言的,该管理系统包含一输入装置、一传输接口、一微处
    理器以及一计算单元,该传输接口以一无线方式分别电性连接各该车辆的定位设
    备,并以一有线方式以及一无线方式其中之一电性连接该至少一起重设备,微处理
    器是电性连接输入装置,计算单元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以及传输接口。

    第二实施例的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请先参阅图3A,此管理方法执行步骤
    301,令输入装置接收多个车辆的多个工作指示信息以及各车辆的一等候参数。接
    着,执行步骤302,令传输接口通过各车辆的定位设备接收各车辆的一车辆位置信
    息并通过至少一起重设备接收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接着,执行步骤303,令
    微处理器根据工作指示信息产生一第一调度以及一第二调度。

    之后,此管理方法执行步骤304,令计算单元根据各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
    以第一序列安排的工作指示信息计算各车辆的一移动时间。接着,执行步骤305,
    令计算单元根据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以及以第一序列安排的工作指示信息计
    算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接着,执行步骤306,令计算单元根据各车辆的移动
    时间、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以及等候参数计算第一调度的一第一总作业时间。

    之后,此管理方法执行步骤307,令计算单元根据各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
    以第二序列安排的工作指示信息计算各车辆的一移动时间。接着,执行步骤308,
    令计算单元根据至少一起重设备位置信息以及以第二序列安排的工作指示信息计
    算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接着,执行步骤309,令计算单元根据各车辆的移动
    时间、至少一起重设备作业时间以及等候参数计算第二调度的一第二总作业时间。

    之后,此管理方法执行步骤310,令微处理器比较第一总作业时间以及第二总
    作业时间。接着,执行步骤311,令微处理器根据比较结果选择第一调度以及第二
    调度其中之一。最后,执行步骤312中,令传输接口将被选择的调度传送至各车辆
    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以使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调
    度移动。

    除了上述步骤,第二实施例亦能执行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操作及功能,所属技
    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第二实施例如何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以执行此
    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通过一管理系统与一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至少一起重设
    备电性连接,以接收这些车辆的多个工作指示信息,该管理系统根据这些工作指示
    信息产生多个调度,并计算各该调度的一总作业时间,以及根据各该调度的总作业
    时间选择这些调度其中之一,最后将被选择的该调度传送至各该车辆以及该至少一
    起重设备,以使该货柜场的多个车辆以及该至少一起重设备根据被选择的该调度移
    动,以克服习知技术无法考量货柜场整体作业时间以及货柜优先处理的缺点。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
    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
    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申请专利范围为准。

    关 键  词:
    管理 系统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713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