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子闭合压缩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转子闭合压缩机.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469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8.10 CN 102146919 A *CN102146919A* (21)申请号 201010616375.2 (22)申请日 2010.12.21 F04C 18/12(2006.01) (71)申请人 周建强 地址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郑铺巷 53 号嘉 慧苑小区三栋二单元 602 彭勇转周建 强 (72)发明人 周建强 (54) 发明名称 双转子闭合压缩机 (57) 摘要 双转子闭合压缩机。本发明涉及机械装置及 家用电器。特别涉及空调类压缩机的设计方案。 可以对比的公知技术有活塞式, 螺杆式, 滚。
2、筒转子 式, 涡旋式等压缩机。其有噪声较大, 效率较低的 不足之处, 发明任务为此提出, 其中包括电机、 转 轴、 外壳、 支持体。其特征是 : 两个转子 (1) 在气 缸 (2) 中基本闭合, 并与转轴, 齿轮一体化。发明 的重要特征是转子 (1) 的运动模式为 “陀螺式” 旋 转, 同时可以实现无摩擦压缩及多级压缩。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102146921 A1/1 页 2 1. 一种双转子闭合压缩机, 其中包括电机、 转轴, 外壳、 支持体, 其特征是 : 两个转子 (。
3、1) 在气缸 (2) 中基本闭合, 并与转轴, 齿轮一体化。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转子闭合压缩机, 其特征是 : 两个转子 (1) 之间, 转子 (1) 与气缸 (2) 之间, 存在间隙。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转子闭合压缩机, 其特征是 : 压缩结构可以 “重叠” 。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闭合压缩机。 其特征是 : 结构中存在从电机至转子(1) 中的气体通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46919 A CN 102146921 A1/2 页 3 双转子闭合压缩机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置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空调类压缩机的设计方案。 0002 检索。
4、中, 没有获得可以对比的技术文件, 可以对比的是公知技术。其中, 压缩机种 类有单、 双螺杆式 ; 高速离心式 ; 滑片式 ; 活塞式 ; 滚筒转子式 ; 涡旋式。 0003 其不足之处是, 螺杆式压缩机功率较小, 离心式压缩机噪声较大, 其它种类的压缩 机不满足 “陀螺式旋转” 的运动模式, 因此效率较低。 0004 本发明的任务是 : 提出一种设计方案, 据此获得至少一种能够满足 “陀螺式旋转” 的工作模式, 效率较高的压缩机结构, 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0005 本发明的双转子闭合压缩机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其中包括电机, 转轴, 外壳, 支持 体, 其特征是 : 两个转子 (1) 在气缸。
5、 (2) 中基本闭合, 并与转轴, 齿轮一体化。 0006 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如权利要求 2 至 4 项所述。 0007 按照发明方案物化的压缩机, 具有结构简单, 容易制造的特点, 同时, 转子的运动 满足所谓 “陀螺式” 的旋转模式, 因此, 效率较高 ; 与此同时, 压缩机可以实现 “无油压缩” 及 “多级压缩” , 功率的大小可任意设定, 涉及所谓 “中央空调” 及其它气体压缩机的制造, 均有 参考价值。 0008 下面是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的若干个实施例。 0009 图 1 是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的结构原理简图。 0010 图 2 是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的另一种结构原理简图。 0。
6、011 结合图1分析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为便于理解, 先补充在图1中 未给出的公知结构。其中, 两个转子 (1) 和两个转轴, 以及两个 “直径” 、“齿目” 相同、 互相 啮合的齿轮(图中未给出)一体化 ; 其中, 可以是, 有一个转轴和一个电机的输出轴一体化 ; 也可以是, 两个转轴和两个 ( 功率相同, 反向旋转 ) 电机的输出轴一体化, 后一种结构的目 的显而易见。 0012 在上述结构存在的前提下, 再分析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其中, 两 个转子 (1) 被转轴, 轴承, 齿轮 “锁定” , 电机工作时 : 两个转子 (1) 在气缸 (2) 中反向旋。
7、转, 由转子 (1), 气缸 (2) 的几何形状, 齿轮的啮合角度决定 : 两个转子 (1) 可以基本以滚动摩 擦的形式, 将气缸(2)的中间位置 “动态封闭” , 在气缸(2)的上下端形成正负压两个气体通 道, 此时, 气体可以以 “脉冲增压” 的形式, 从负压端向正压端连续输出。 0013 以上即是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上述结构中, 分析可知, 正 压端工作空间的大小在循环变化, 即时大时小, 此时, 气体有 “压缩” ,“释放” 的状况, 由此产 生 “气体振荡” , 上述 “气振” 可以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为此, 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给 出了图 2 所示的解决。
8、方案。 0014 结合图2分析其工作原理, 在图2中, 正压端气体空间变化较小, 在消除了前述 “气 振” 的同时, 减少了转子 (1) 与气缸 (2) 的 “闭合周长” , 也即减少了摩擦面的 “周长” 。其结 构特征和目的显而易见。 0015 上述两种结构中, 分析可知, 任一个转子 (1) 的旋转都是被 “锁定” , 可以理解为是 “独立存在” 的, 构成了发明任务栏中所述 “陀螺式旋转” 的工作模式。由此可以设定 : 由转 说 明 书 CN 102146919 A CN 102146921 A2/2 页 4 子(1)、 气缸(2)的几何形状, 加工精度决定 : 两个转子(1)之间, 转。
9、子(1)与气缸(2)之间, 可以设定为基本不闭合, 可以根据压缩机功率(与体积相关)的大小, 设定有毫米或微米级 以下的间隙, 构成所谓 “无油压缩机” 。此时, 压缩机的工作状况为 “无摩擦” , 可以极大的延 长压缩机的使用年限。( 补充一点, 上述结构与 “油润滑” 工作方案互不排斥, 可根据需要任 意选择 ) 0016 在上述 “无油压缩机” 结构中, 气体的回流 ( 指从正压端通过间隙回流到负压端 ), 对工作效率有一定影响。分析可知, 气体回流量的多少与汽缸 (2) 正、 负端的压力大小有 关, 降低其压力即可减少气体的 “回流” 。其一种方案可以是 : 用 “重叠” 汽缸 (2)。
10、, 也即 “重 叠压缩结构” 的方法, 可以得到上述目的。在此, 通过导管, 将初级气缸 (2) 的正压端与次级 气缸 (2) 的负压端连通, 以次类推, 可以用多级 ( 至少两级 ) 压缩的方式, 解决上述问 题。在此补充 : 上述 “重叠” 的一种方式可以是, 在一个 “独立” 的压缩机上完成 ; 另一种方 式也可以是, 通过导管的连接, 在两个以上 “分立” 的压缩机上完成。 0017 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所述的结构中, 可以采用 “一级压缩, 滑动摩擦” 的工作 模式。在此, 为降低压缩机的工作热量, 其一种方案可以是 : 进气口可以在适当位置进入电 机, 通过齿轮, 进入气缸 (2。
11、)、 及转子 (1), ( 在此, 转子 (1) 中间有 “空间” ) 又通过气缸 (2) 至负压端。此为简单的公知技术, 从再分析中可以全部获得。 0018 上述结构的目的是, 压缩机工作时, 气体可以带走电机、 转子 (1)、 气缸 (2) 的工作 热量。 0019 综上所述的全部内容, 已基本完成了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 在 “任务” 栏中所 述的任务。其中包括电机, 转轴, 外壳, 支持体, 其特征是 : 两个转子 (1) 在气缸 (2) 中基本 闭合, 并与转轴, 齿轮一体化。 0020 补充一点, 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所述的齿轮, 轴承结构应满足声音小, 精度 高, 时效长的特点, 此类结构为公知技术。 0021 另外, 转轴与转子 (1) 结合的方式, 可以是公知的 “轴” 、“筋” 、“套” (“套” , 指转子 (1) 的工作面 ) 组合的一体化结构。 0022 最后补充 : 气体单向阀门 ; 气液分离器 ; 过热保护电路 ; 循环供油结构 ; 磁铁吸附 铁屑结构 ; 以及风冷, 水冷结构等, 在本发明双转子闭合压缩机中可以应用, 其都是公知的 成熟技术, 因此, 本发明均不作描述。 说 明 书 CN 102146919 A CN 102146921 A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4691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