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新型堵漏装置.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865122
  • 上传时间:2019-03-2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81.0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08967.8

    申请日:

    2011.04.27

    公开号:

    CN102182894A

    公开日:

    2011.09.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6L 55/1645申请公布日:201109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L 55/1645申请日:20110427|||公开

    IPC分类号:

    F16L55/1645

    主分类号:

    F16L55/1645

    申请人:

    杭州诺地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善

    地址: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庆春路118号50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新型堵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持管、两个内套、端板,所述的两个内套分别对称套设在支持管端部,所述的端板设在支持管两端,以分别封闭支持管、两个内套。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不仅能用于防止埋设后的管道漏水,也能用于防止新铺管道接合处漏水,且在管道内壁没有附着被硬化的硬化剂,所以省略了工作后下水道内壁硬化剂的去除工作,而且因为装置的支持管内插入了压缩气体管,硬化剂管、快凝剂管等,处理时非常容易。

    权利要求书

    1.新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持管、两个内套、端板,所述的两个内套分别对称套设在支持管端部,所述的端板设在支持管两端,以分别封闭支持管、两个内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长度略小于支持管的二分之一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输送流体管,所述的一根输送流体管穿过支持管内部,所述的一根输送流体管设有两根支管,该两根支管的出口分别设在两个内套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化剂管与快凝剂管,所述的硬化剂管与快凝剂管穿过支持管,出口穿出支持管中部后,通向内套中部外侧。

    说明书

    新型堵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漏水的设备,特别是涉及新型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埋设在地下的管道,接口部分橡胶圈的安装不良,或者使用时橡胶圈破损,地下水都会从接口部分渗透与污水混合使得污水量增加。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考虑了流入管道的地下水量,按照实际污水量的1.2倍进行建设,但随着接口部分漏水处的增加,流入管道的地下水量远远超过预计量。结果,造成了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不足,阻碍了管道铺设的扩大计划。另外,管道特别是工厂废水的管道接口处漏水增加,则情况与上述相反,污水和废液流出,未经处理的污水混入河川和沟渠,引起河水和沟渠水质污染。另外,管道特别是工厂废水的下水道接口处漏水增加,则情况与上述相反,污水和废液流出,未经处理的污水混入河川和沟渠,引起河水和沟渠水质污染。

    上述管道的接口漏水处,可以用管道检查用的电视摄像发现,但是已发现的漏水处没有适当的修理方法,依然维持着渗漏的现状。为了修理管道接缝部分的渗漏,采用从地面向漏水处钻孔,从地上通过钻孔将硬化剂注入阻塞漏水的方法,但是上述的钻孔工法,修理工作结束之后地面修复等手续麻烦,并且钻孔时有可能破坏管道,因此连漏水处的微小间隙都要注入硬化剂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堵漏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修复难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新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持管、两个内套、端板,所述的两个内套分别对称套设在支持管端部,所述的端板设在支持管两端,以分别封闭支持管、两个内套。

    所述的内套长度略小于支持管的二分之一长度。

    还包括一根输送流体管,所述的一根输送流体管穿过支持管内部,所述的一根输送流体管设有两根支管,该两根支管的出口分别设在两个内套内。

    还包括硬化剂管与快凝剂管,所述的硬化剂管与快凝剂管穿过支持管,出口穿出支持管中部后,通向外套中部外侧。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不仅能用于防止埋设后的管道漏水,也能用于防止新铺管道接合处漏水,且在管道内壁没有附着被硬化的硬化剂,所以省略了工作后管道内壁硬化剂的去除工作,而且因为装置的支持管内插入了压缩气体管,硬化剂管,快凝剂管等,处理时非常容易;

    使用该项装置,应用于防止下水道的漏水,不会发生污水和地下水混合使得污水处理量增加,确保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防止污水未经处理便与河川水和地下水混合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堵漏装置的轴向切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新型堵漏装置的径向切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该实施例的图1以及图2中,1是堵漏装置,2是两端被端板阻塞的金属制的支持管,3是拥有支持管一半长度的橡胶制的2个伸缩自如的圆筒形内套,向内套3注入压缩空气,内套3膨胀,内套3的外周围就会与管道4的内壁紧贴。支持管内插入2根压缩气体管5,压缩气体管5向内套3开口,同时在支持管2内,为了压送液体硬化剂插入了硬化剂管6以及使硬化剂快速凝结硬化的快凝剂管7,快凝剂管从支持管2的较长方向中间部穿过,通过2与内套3设置的硬化剂喷口8相连接,喷口8向内套3中间部的外周围开口。在硬化剂管6和7中,为防止从喷口9形成的逆流,在喷口8的附近设置了6、7,同时为了防止变形,硬化剂管6和快凝剂管7采用伸缩自如的橡胶管,而且压缩气体5,硬化剂管6,快凝剂管7等与支持管2的端板紧密贴合,阻止了外部气体的进入。

    将上述构造的堵漏装置1安装到管道4中,防漏水装置1的中间部放置到下水道4的接缝部分,从压缩气体管5向两个内套3,3注入压力为P的压缩气体时,内套3,3发生膨胀,和管道4的内壁紧密结合。接着在硬化剂管6以及快凝剂管7,用小于内套3压力P的压力Q,将硬化剂和快凝剂压送到8内,快凝剂和硬化剂的混合液从喷口9向管道内壁4喷出,沿着内套3的中间部直径方向的圆圈扩大,形成环状凹部10,在环状凹部10内填充的硬化剂混合剂的一部分压送入间隙11。这时停止硬化剂及快凝剂的压送,接着向内套3压力P相同压力的压缩气体,内套3和管道4的内壁紧密贴合,填充在环状凹部10的硬化剂混合液会喷向漏水处的间隙,更甚于从管道4的外壁被压出侵入土地,凝结硬化的间隙及接缝部分的外部将闭塞,阻止了地下水渗透入下水道内。防漏水工程结束之后,将内套3的压缩气体排出,恢复常压之后,内套3将收缩恢复原型,堵漏装置1实现了在管道4内的移动。

    在实际使用中,堵漏装置1与管道4内设置的下水道检查用的电视摄像相连,地面上设置的显示器通过电视摄像,了解管道4内的漏水处以及漏水修复后的状态。同时压缩气体管5,硬化管6以及快凝剂管7,通过伸缩自如的橡胶管,与地面上的气体相通,硬化剂储存槽6以及快凝剂储存槽7相连接。硬化剂管6和快凝剂管7与压送泵相连接。

    本专利中,使内套3膨胀的合适的气压P是1-3kg/cm,压送硬化剂的压力Q是0.1---0.88kg/cm,向内套施加压力的压缩气体可以是空气,但是管道内沼气多发,最好使用氮等非活性气体,压缩气体源能用压缩气体罐调节,但大型管道防漏水工作也可以使用压缩机。

    本专利使硬化剂在数分钟内硬化,适合在注入之前将快凝剂和硬化促进剂混合使用的二液型,这种硬化剂在隧道挖掘工程中通常使用的快凝剂和硬化剂合成树脂中选择,同时也抗硬化剂和污水反映产生的粉末状物质。

    上述实例中,内套有1个开口的喷口,但2个或3个喷口都可以,同时,外套里硬化剂喷口和快凝剂用的喷口交互配置,在前面所述的环状凹部内,硬化剂与快凝剂混合,能够防止喷口内硬化剂的硬化。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关 键  词:
    新型 堵漏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堵漏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651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