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液态饮品容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品容器,特别是一种自动液态饮品容器。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品容器其结构一般包括容器体、容器盖、开启盖、开启盖密封圈和吸管,因其设计不够完善不够合理、存在容器内未装置吸管致使容器与吸管分离以及容器防尘罩的缺陷,人们在使用时必须需双手才能打开开启盖然后又在另行插入吸管之后才能饮用,一旦吸过便无法再将开启盖盖上,存在着不够方便和卫生、易使容器表面的尘埃脏物有害病菌转移到饮品中从而使饮品受到二次污染危害消费者健康的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开目前市场在用的螺旋盖、易拉片、撕开片及其他的开启盖后能使容器内的吸管伸缩装置中的吸管自动弹出并能在使用后将吸管重新压回容器内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
本发明是通过在容器体内增加一个外吸管套着内吸管、内吸管可以自动伸缩的吸伸缩装置,使内吸管自动弹出。主要有以下方案:
方案一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它包括容器体、容器盖、开启盖、开启盖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吸管弹出装置,所述的吸管弹出装置由吸管盖、外吸管、内吸管、驱动弹簧、驱动盖、密封圈和导气管组成,所述的吸管盖固定于容器盖下,外吸管固定于吸管盖下,吸管盖与外吸管共同构成适合容纳内吸管的形腔,该形腔位置与开启盖相对应,外吸管套着内吸管,驱动弹簧套于内吸管外,驱动弹簧地一端通过驱动盖与内吸管固定,另一端与外吸管内壁连接,驱动弹簧保持蓄能状态,密封圈在驱动弹簧之下的外吸管内,使密封圈至吸管盖段形腔保持气密封,在低于密封圈的外吸管壁上开有通气孔,导气管与通气孔连接伸延至容器盖下,导气管的上段与吸管盖固定。
作为方案一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内吸管的一个改进,可以将内吸管出口段做成弯折段,在弯折段的转折处设有张开弹簧,所述的弯折段由固紧夹固定。
作为方案一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内吸管的另一个改进,可在内吸管的入口端增设封堵塞,所述的封堵塞为带有内柱塞的套盖,封堵塞的内柱塞与内吸管保持气密封,封堵塞的外套与所述的外吸管入口端相配,封堵塞的外套壁上开有若干个通液孔;也可以把内吸管入口端设计成比内吸管略小带密封圈及密封圈上面有若干通液孔的封堵塞,与之相应的把外吸管底端内壁设计成一内凸环,内凸环与内吸管出口端封堵塞的大小高低相匹配,保持气密封,同时可视需要在外吸管底端增设固定其上的软管;还可以在外吸管与内吸管之间增设一可伸缩软管使其两端分别与内吸管和外内管内壁连接起来。
为使本发明方案一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使用更方便,开启盖还可作以下改进:
开启盖由开启片、开启轴和按钮组成,所述的开启片以带回位弹簧的开启轴与容器盖铰接,开启片的另一端形成V字型按钮,通过按钮上的锁紧片与容器盖上的锁紧扣锁紧。
方案二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它包括容器体、容器盖、开启盖、开启盖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吸管弹出装置,所述的吸管弹出装置由吸管盖、外吸管、内吸管、张开弹簧、固紧夹、封堵塞、驱动弹簧、驱动盖和密封圈组成,所述的吸管盖固定于容器盖下,外吸管固定于吸管盖下,吸管盖与外吸管共同构成适合容纳内吸管的形腔,该形腔位置与开启盖相对,外吸管套着内吸管,所述的内吸管的出口段为一个弯折段,张开弹簧位于弯折段的转折处,所述的弯折段由固紧夹固定,封堵塞位于吸管盖上与内吸管出口端相对处,使内吸管保持气密封,封堵塞内开有通气孔,驱动弹簧套于内吸管外,驱动弹簧的一端通过驱动盖与内吸管固定,另一端与外吸管内壁连接,驱动弹簧保持蓄能状态,密封圈在驱动弹簧之下的外吸管内壁,使密封圈至吸管盖段形腔保持气密封。
作为方案二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内吸管的一个改进,可以将内吸管设计为在密封圈以下的入口段外露于外吸管之外,内吸管的入口端套上软管。
为使本发明方案二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使用更方便,开启盖还可作以下改进:
开启盖由开启片、开启轴和按钮组成,所述的开启片以带回位弹簧的开启轴与容器盖铰接,开启片的另一端为“7”字型的锁紧片,所述的按钮为设置在容器盖上的带回位弹簧夹子状锁紧扣并能夹紧开启片上的锁紧片。
由于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增加了一个吸管伸缩装置,所以打开开启盖后,吸管可自动弹出,如再配合使用上述的改进型开启盖,便可实现一只手一个手指按动按钮容器盖自动打开、吸管自动弹出,而且使用后还可将吸管重新压回容器体内并能重新关上开启盖,因此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具有使用方便、卫生的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技术方案一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技术方案一内吸管入口端封赌塞及增设可伸缩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动自动液态饮品容器技术方案二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技术方案一开启盖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方案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技术方案二开启盖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自动弹出吸管和开启盖的改进情况进行说明:
图1给出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技术方案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动液态饮品容器由容器体16、容器盖13、开启盖14、开启盖密封圈15和吸管弹出装置组成,吸管弹出装置包括吸管盖1、外吸管2、内吸管8、驱动弹簧9、驱动盖10、密封圈3、导气管5和封堵塞6,外吸管2做成上段大、下段小的阶梯轴状形腔,上、下两段可拆分,吸管盖1为一个带空腔的盖,与外吸管2结合形成一个适合容纳内吸管8的形腔,依次将内吸管8、驱动弹簧9、驱动盖10一起装入外吸管2上段和吸管盖1构成的形腔内,并将驱动盖10固定在内吸管8上,由于外吸管2是一个阶梯轴状形腔,驱动弹簧9的另一端便顶在外吸管2形腔的轴肩处,内吸管8出口段做成弯折段,内吸管8的弯折段放置在吸管盖1的空腔内,在弯折段的转折处安装张开弹簧11,并用固紧夹12固定弯折段,在外吸管2上段之下内吸管8壁上套入密封圈3,再在其外套上外吸管2的下段,在外吸管2下段密封圈3之下的壁上开有通气孔4,将导气管5连接到通气孔4上,并将导气管5接到容器盖13之下,导气管5上部与吸管盖1固定以增加导气管5的稳定性,效果会更好,为增加气密性,可在内吸管8底端增设封堵塞6,封堵塞6呈凹形瓶盖状,内部中心为一带密封圈的柱塞体,其大小、高底刚好与内吸管8的入口端相配,足以将其密封堵塞,凹形盖侧壁开有若干个通液孔7,其上部凹形盖的盖中内侧与外吸管2底段外侧联接配合,能将凹形盖固定在外吸管2底段,至此吸管弹出装置组装完毕,再将整个装置通过吸管盖1固定至容器盖13上与开启盖14相对应的地方,最后采用压边密封等现有技术将装好饮品的容器体16密封好,便获得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
作为封堵塞6的改进,也可以把内吸管8入口端设计成比内吸管8略小带密封圈及密封圈上面有若干通液孔7的封堵塞6,与之相应的把外吸管2底端内壁设计成一内凸环,内凸环与内吸管8出口端封堵塞6的大小高低相匹配,保持气密封;如有必要还可以在外吸管2的底端套上一软管17,以增加容器内吸管的长度。
为增加气密性,确保驱动弹簧9免受饮品浸泡,可以用一可伸缩的软管18将内吸管8与外吸管2内壁连接起来,实现内吸管8能伸缩的目的,同时又能保护驱动弹簧9免受饮品浸泡。
作为方案一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其开启盖14可作以下改进:
如图4所示,作为改进之一的开启盖14由开启片19、开启轴20和按钮21组成,开启片19以带回位弹簧的开启轴20与容器盖13铰接,开启片19的另一端形成V字型按钮21,通过按钮21上的锁紧片22与容器盖13上的锁紧扣23锁紧。
下面以图4所示自动液态饮品容器说明其工作过程,饮用饮品时,手握容器体16用手指将V字型锁紧按钮21先向下再向左按压,此时在驱动弹簧9的作用下,驱动盖10驱动内吸管8上升,内吸管8入口端从被吸管封堵塞6堵塞状态上升变为直通状态。内吸管8不断上升,到一定程度便停止上升;与此同时内吸管8弯折段顶开开启片19上升露出在容器盖13之上;旋开固紧夹12之后,内吸管8弯折段在张开弹簧11的作用下自动张开,此时即可饮用饮品。吮吸时饮品从通液孔7进入外吸管2,然后经内吸管8源源不断吸出;停吸时,空气从内吸管8的出口端进入管内,再经导气管5进入容器内,避免了容器内负压区的形成。当饮品未吸完时,使用固紧夹12将内吸管弯折段重新束紧,并将内吸管8弯折段压下,驱动盖10压迫驱动弹簧9向下移动,直至封堵塞6将内吸管8入口端重新密封,此时开启片19在回位弹簧作用下绕开启轴20复位,再对V字型按钮21施压,则整个开启盖14可回复密封状态。这就是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的一次开关过程,如此可反复使用。
图3给出本发明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技术方案二的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制作工艺与图1的相似,不同之处是:外吸管2的下段极短,上、下段形成一体,下段长度以能安放密封圈3为宜,内吸管8的下半段外露于外吸管2之外,为增加内吸管8长度,可在内吸管8的底端套入一软管17,另外封堵塞6设在内吸管8的出口端,在内吸管8出口端空腔底部设置与吸管盖1注塑成一体的带密封胶圈的封堵塞6,封堵塞6呈柱体状,顶部比内吸管8出口端内径小,根部略大,封堵塞6中心设有一个通气孔4使空气能进入容器体16内。
作为方案二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开启盖14可以作以下改进:
如图5所示,作为改进之二的开启盖14由开启片19、开启轴20和按钮21组成,开启片19以带回位弹簧的开启轴20与容器盖13铰接,开启片19的另一端为“7”字型的锁紧片,所述的按钮21为设置在容器盖13上的带回位弹簧夹子状锁紧扣23并能夹紧开启片19上的锁紧片,锁紧片密封圈位于开启片19之下。
作为以上两种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液态饮品容器驱动弹簧9的安置方式的改进,可将驱动盖10设置在下而驱动弹簧9的另一端连接在外吸管2与吸管盖1的交接处,此时驱动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同样可达到弹出内吸管8的目的,所以说在驱动弹簧9设置上只要使驱动弹簧9的一端通过驱动盖10与内吸管8固定,另一端与外吸管2内壁连接,使驱动弹簧9保持蓄能状态,均可达到弹出内吸管8的目的。
应当指出,为达到使驱动弹簧9不被饮品浸泡的目的,驱动弹簧9在外吸管2形腔内的密封方式还可作出若干变化,为增加内吸管8长度,可在内吸管8出、入口段作出若干变形,为使饮品不至于从内吸管8倒流,封堵塞6的设置也可作出若干变形,在不脱离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识范围内作出以上的变化,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