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多管无轮泵.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5860593
  • 上传时间:2019-03-26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63.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05155.0

    申请日:

    2010.06.22

    公开号:

    CN102297164A

    公开日:

    2011.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4F 3/00申请公布日:201112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F 3/00申请日:20100622|||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F04F 3/00收件人:翟爱民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04F 3/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翟爱民变更后权利人:北京水创新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54400 河北省南和县三思乡西宋村变更后权利人: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8号P802登记生效日:20120328|||公开

    IPC分类号:

    F04F3/00

    主分类号:

    F04F3/00

    申请人:

    翟爱民

    发明人:

    翟爱民

    地址:

    054400 河北省南和县三思乡西宋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利用气压差能抽水到预定高处的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水利能量收集方法和装置,其主要技术方案为:设置一管路,管路至少由二个以上的细管组成,在每个细管上设置有小孔,将此管路放置在液体中,当细管的小孔位于液面下时,在细管内会形成一段水柱,此时向管路的小孔中通入有压气体,并当水柱两端气体压强不同时,水柱将向压强较小的一端运动,且运动到预定位置的水可被收集利用。这样,气压差能就被作为能量来源运水到高处或预定之处供利用,其效果和特点是:抽水或提水至更高位置,无需供油供电,设备可自行运转,且所需设备小,能量转换率高,投资收益比小,适用范围广,免维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管路,管路至少由二个以上的细管组
    成,在每个细管上设置有小孔,将此管路放置在液体中,当细管的小孔位于液
    面下时,在细管内会形成一段水柱,此时向管路的小孔中通入有压气体,并当
    水柱两端气体压强不同时,水柱将向压强较小的一端运动,且运动到预定位置
    的水可被收集利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进气孔到液面的高度差,小
    于或远小于进气孔到细管下端部的高度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管路高于进气孔部分
    为直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细管的内径为2-10mm。
    5.一种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管路,管路至少由二个以上的细管组
    成,在每个细管上设置有小孔,将此管路放置在液体中,细管一端在液面下,
    并当细管的小孔位于液面上、而另一端在液面外时,可以通负压容器,负压容
    器内负压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为B,液面外细管段上,设进气口通大气,
    进气口距液面的高度差,小于或远小于产生压强与B值相等的水柱的高度,细
    管高于进气孔部分为直管,负压容器底部设排水管,排水管为中空大内径管,
    排水管另一端通盛水容器液面下,盛水容器位置低于负压容器,与盛水容器液
    面到负压容器底部距离等高度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值大于B值。调节进气口进
    气量到一定程度,气体、水混合进入细管到负压容器,气体被抽走,水再经排
    水管到盛水容器供利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进气孔距液面的高度差,小
    于或远小于负压气源与大气压强所产生差值所对应液体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细管高于进气孔以上
    为直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管无轮泵,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细管的直径小于2mm。
    9.一种用于上述多管无轮泵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正U形管集气装置,
    正U形管具有一个进水处和出水处,出水处和横管的管道直径大于进水处的管
    道直径,进水处也为进气处,在正U型管的横管顶端设置出气处,出气处位于
    正U型管的横管接近低水位的一端。
    10.一种用于上述多管无轮泵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倒U形管集气装
    置,倒U形管具有一个进水处和出水处进水处处于一个水源的液面,而出水处
    处于泄水水道液面,出水处的管道直径大于进水处的管道直径,在倒U型管的
    横管高于进水水源液面的管道壁上设置进气处,出水处也为出气处,如图1所
    示,进气处位于倒U型管的横管接近低水位的一端。

    说明书

    多管无轮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能量的收集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气压差能抽水到预定高
    处的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水利能量收集方法和装置,是一种将液体中所蕴藏
    的动能、势能方便的收集并转换为气压差能以进一步利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能量的蕴藏十分丰富,是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具有洁
    净、再循环等十分显著的优点,目前水利能量的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水利发电,
    是通过水轮机将液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轮换成机械能来获得电力,这样,就
    需要大量的水利基础建设和配套专用的水轮发电机组,前期的一次性投入相当
    大,对环境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特别是水轮发电机组结构复杂、设备庞大,
    能量转换率低,也容易出现故障和问题,因而,还需要进行改善和优化。

    现有的抽水技术,抽取有流速的河水、渠水到高处,需用高成本能源,如人
    力、电力等;利用液体能的技术则设备庞大,能量转换率低,投资收益比大,
    适用范围小,维护费高。

    另外,水利能量的利用,还有采用水锤泵等方式来获得较高水头的方法,也
    有投入大,效率低的不足等多方面不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抽水装置以及可以与之配套、成本低
    廉并且具有高效率的液体能量收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抽水装置为:设置一管路,管路至少由二个以上的细管组成,在
    每个细管上设置有小孔,将此管路放置在液体中,当细管的小孔位于液面下时,
    在细管内会形成一段水柱,此时向管路的小孔中通入有压气体,并当水柱两端
    气体压强不同时,水柱将向压强较小的一端运动,且运动到预定位置的水可被
    收集利用。这样,气压差能就被作为能量来源运水到高处或预定之处供利用。

    进一步的,进气孔到液面的高度差,小于或远小于进气孔到细管下端部的
    高度差。

    进一步的,上述的管路高于进气孔部分为直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细管的内径为2-10mm。

    同时,实现本发明的另一抽水装置为:设置一管路,管路至少由二个以上
    的细管组成,在每个细管上设置有小孔,将此管路放置在液体中,细管一端在
    液面下,并当细管的小孔位于液面上、而另一端在液面外时,可以通负压容器,
    负压容器内负压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为B,液面外细管段上,设进气口
    通大气,进气口距液面的高度差,小于或远小于产生压强与B值相等的水柱的
    高度,细管高于进气孔部分为直管,负压容器底部设排水管,排水管为中空大
    内径管,排水管另一端通盛水容器液面下,盛水容器位置低于负压容器,与盛
    水容器液面到负压容器底部距离等高度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值大于B值。调节
    进气口进气量到一定程度,气体、水混合进入细管到负压容器,气体被抽走,
    水再经排水管到盛水容器供利用。

    进一步的,进气孔距液面的高度差,小于或远小于负压气源与大气压强所
    产生差值所对应液体的高度。

    进一步的,上述的细管高于进气孔以上为直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细管的直径小于2mm。

    另外,还有两种气体产生装置:

    一种正U形管集气装置,正U形管具有一个进水处和出水处,出水处和横
    管的管道直径大于进水处的管道直径,进水处也为进气处,在正U型管的横管
    顶端设置出气处,出气处位于正U型管的横管接近低水位的一端。

    另外,还有一种倒U形管集气装置,倒U形管具有一个进水处和出水处进
    水处处于一个水源的液面,而出水处处于泄水水道液面,出水处的管道直径大
    于进水处的管道直径,在倒U型管的横管高于进水水源液面的管道壁上设置进
    气处,出水处也为出气处,如图1所示,进气处位于倒U型管的横管接近低水
    位的一端。

    本发明效果和特点是:抽水或提水至更高位置,无需供油供电,设备可自
    行运转,且所需设备小,能量转换率高,投资收益比小,适用范围广,免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多管无轮泵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多管无轮泵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多管无轮泵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能量收集方法和装置的
    正U形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多管无轮泵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能量收集方法和装置的
    倒U形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说明:

    1为细管A;2为进气孔A;3为细管B;4为负压容器B;41为抽气孔B;
    5为进气口B;6为排水管B;7为盛水容器B;8为横管C;9为进气处C;10
    为出气处C;11为进水处C;12为出水处C;13为横管D;14为进气处D;15
    为出气处D;16为出水处D;17为出水口D。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的目的,以及已经取得的成功试验数据,从以下两个实施例来
    说明原理及工作情况。

    本发明所述的多管无轮泵是以有压气体来做为动力,来驱动液体进行流动
    的,根据气体与大气压力的差值可以分为两大类:正压驱动和负压驱动,在本
    发明的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为正压驱动,实施例二为负压驱动,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同样类似的效果。

    对于实施例一,共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结构主要由细管A1组成,细
    管A1一端在液面外通大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体均为水,为需要抽水或提
    水的预定高度;另一端(下端部)在液面下,图1中的波纹线表示为液体(以
    下同),最上一根表示液面,细管A1在液面下的一段上设进气孔A2,并通有
    压气体,有压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为A,即这个有压气体的压强较大
    气压强大,并且大的数量值为A,A的计量单位为液体的细管内的高度值,进
    气孔A2到液面的高度差,小于或远小于有压气体产生压强与A值相等的水柱
    的高度,也就是进气孔A2到液面的高度差,小于或远小于进气孔A2到细管下
    端部的高度差。如果向管路的小孔中通入有压气体,并当水柱两端气体压强不
    同时,水柱将向压强较小的一端运动,细管A1在进气孔A2下的一段最低位置
    距进气孔的高度差,也就是进气孔A2距细管A1的下端口的高度差,大于有压
    气体产生压强与A值相等的水柱的高度,这样,在进气孔A2连接有压气源时,
    才可能正常向上驱动液体。

    另外,细管A1高于进气孔A2部分为直管,是为了减少阻力,调节进气孔
    A2进气量到一定程度,气体、水混合进入细管A1高于进气孔A2的部分内,并
    在有压气体压差的作用下,在管内运动到顶端液面外的一端排出,且自动重复
    以上排水过程。这样水就被运到了预定处供利用,达到抽水或提水的目的。

    同时,由于细管A1的数量大于2根,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的水量增加数量,
    大于2根的细管A1可以制造在一起,或者固定成束。因此,可以很轻松达到所
    需要抽水的数量。

    对于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细管B3一端在液面下;另一端在液面外,且
    通负压容器B4,在负压容器B4上设置有抽气孔B41,可以连接负压气源,负
    压容器B4内负压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为B,也就是说,负压气体的压
    强比大气压强较小,并且小的数量值为B,B的计量单位为液体的细管内的高度
    值。在液面外细管B3段上,设进气口B5通大气。进气口B5距液面的高度差,
    小于或远小于负压气体产生压强与B值相等的水柱的高度,也就是说,进气孔
    B5距液面的高度差,小于或远小于负压气源与大气压强所产生差值所对应液体
    的高度,细管B3高于进气孔部分为直管,负压容器B4底部设排水管B6(排水
    管B6为中空大内径管,内径大到靠表面张力之托,管内形不成稳定的水柱),排
    水管B6另一端通盛水容器B7液面下,盛水容器B6为需水的预定处,盛水容
    器B7位置低于负压容器B4,与盛水容器B7液面到负压容器B4底部距离等高
    度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值大于B值,调节进气口B5进气量到一定程度,气体、
    水混合进入细管B3,并在压差的作用下,在管内运动到负压容器B4,气体被抽
    走,水再经排水管B6到盛水容器B7供利用,这样就实现了抽水或提水的目的。
    本装置一经启动,自动重复以上排水过程。

    同样,由于细管B3的数量大于2根,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的水量增加数量,
    因此,可以很轻松达到所需要抽水的数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或流体均为水。

    为了配合上述的装置完成其功能,这里也同时提供了两种供气装置,可以
    分别用于上述两个实施例,下面分别做说明。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使用了正压气体,实施例二使用了负压气
    体,可以说就是一种气压差能,而气压差能的产生方法是,设置一管路使液体
    通过,并设有一与大气相通的进气处,当液体通过时,管路中的过流液体可混入
    气体并分离气体成为小气泡,设定重力加速度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那么液体
    速度则为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和水平方向的分量的合速度,当液体在
    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大于零,气泡被逐渐分离为一定体积的较小气泡时,
    气泡将随液体运动;当液体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不大于零时,气泡向
    上运动浮出水面,在气泡溢出水面处收集溢出气体,以形成有压气体,在管路
    的进气处也可以产生负压,这样,液体中所蕴藏的动能、势能便被收集并转换
    为包括正压差或负压差的气压差能,这个气压差能量可以做为动力来驱动其它
    装置。

    现结合实施例及附图来进行说明,基于本发明所述方法所制成的装置主要
    由管路组成,呈正U形管或倒U形管,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为正U形
    管,图4为倒U形管,这两种U形管的两个管口具有一定高差,进水口的高度
    高于出水口的高度,进水口位于高水位面,而出水口位于低水位面。

    对于实施例一,采用的是以下的装置来完成供气。

    对于实施例一,如果管路为正U形管,正U形管具有一个进水处C11和出
    水处C12,出水处C12和横管C8的管道直径大于进水处C11的管道直径,进水
    处C11也为进气处C9,在正U型管的横管C8顶端设置出气处C10,如图2所
    示,出气处C10位于正U型管的横管C8接近低水位的一端。

    当进水口C11与出水口C12分别位于水面的上水位和下水位时,液体会自然
    流过正U形管,上下游液体通过进水处C11和出水处C12产生流动,此时大气
    中的气体也通过进气处C9混入到液体中去,就有气体进入到管内的液体中去,
    即当液体通过时,管路中的过流水可混入气体并分离气体成为小气泡,设定重力
    加速度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那么液体速度则为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
    和水平方向的分量的合速度,当液体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大于零,气
    泡被逐渐分离为一定体积的较小气泡时,气泡将随液体运动;当到达横管C8时,
    因为出水处C12、横管C8的直径较大,流速逐渐降低,即当液体在重力加速度
    垂直方向的分量不大于零时,气泡向上运动浮出水面,在气泡溢出水面处收集
    溢出气体,以形成有压气体,并排出集中到出气处C10即气泡溢出液体处,就
    形成明显的高于大气压力的正压气体,如果管内液体持续流动,就得到持续的
    正压差,这个压力差值就可以利用和做功,也就是说,将出气处C10接至进气
    孔A2,就可以让图1所示抽水装置工作,同时,在进气处C9处有负压现象。

    对于实施例二,采用以下的装置进行供气(供应负压气体)。

    对于实施例二,如果管路为倒U形管,倒U形管具有一个进水处D16和出
    水处D17进水处16D处于一个水源的液面,而出水处D17处于泄水水道液面,
    出水处D17的管道直径大于进水处D16的管道直径,在倒U型管的横管D13
    高于进水水源液面的管道壁上设置进气处D14,出水处D16也为出气处D15,
    如图1所示,进气处D14位于倒U型管的横管D13接近低水位的一端。

    当进水口D16与出水口D17分别位于水面的上水位和下水位时,使进气处
    D14处于关闭状态,在倒U形管内加注满水,上下游液体之间由于虹吸作用通
    过进水处D16和出水处D17产生流动,待液体稳定后,适当开启进气处D14,
    在此时进气处D14与大气相通,当液体通过时,管路中的过流水可混入气体并分
    离气体成为小气泡,设定重力加速度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那么液体速度则为
    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和水平方向的分量的合速度,当液体在重力加速
    度垂直方向的分量大于零,气泡被逐渐分离为一定体积的较小气泡时,气泡将
    随液体运动;当到达出水处D17时,因为出水处D17的直径较大,液体流速降
    低,液体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不大于零时,气泡向上运动浮出水面,
    在气泡溢出水面处收集溢出气体,以形成有压气体,并通过出气处D15自动排
    出到大或收集,管内液体会并持续流动,此时就会在进气处D14就会产生连续
    的明显的负压气流,得到持续的负压差,这个压力差值就可以利用和做功,也
    就是说,将进气处D14接至抽气孔B41,就可以让图2所示抽水装置工作,同
    时,在出气处D15有正压现象。

    为了使上述的倒U形管或正U形管内的液体稳定,在倒U形管进气处D14
    和正U形管进气处C9的端口,设置有进气量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管路的进气量。

    上述实施例中管路所用材料以PVC最为方便。但同时管路材料也可为塑料、
    水泥、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以及铸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这样,结合上述的实施例可以得出本发明的气体能量收集方法是通过以下
    方法实现的:设置一管路,管路呈U形状管,U形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是进水口和
    出水口,进水口的高程高于出水口的高程,并能够使液体通过,并设有一与大
    气相通的进气处,当液体通过时,管路中的过流水可混入气体并分离气体成为小
    气泡,设定重力加速度方向为速度的正方向,那么液体速度则为在重力加速度
    垂直方向的分量和水平方向的分量的合速度,当液体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
    分量大于零,气泡被逐渐分离为一定体积的较小气泡时,气泡将随液体运动;
    当液体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不大于零时,气泡向上运动浮出水面,在
    气泡溢出水面处收集溢出气体,以形成有压气体,如果是倒U形管,可以在此
    进气处可形成明显的低于大气压力的负压差,当液体通过时管路中的液体可混
    入气体并分离成为小气泡,液体分离气泡小到一定程度,气泡将随液体运动,
    当液体流速降低时,气泡将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并向上运动,如果是正U形管,
    在管路此出气处收集分离出来的气体,可以形成明显有压气体,这个气压高于
    大气压力形成一个正压差,这样,液体中所蕴藏的动能、势能便被收集并转换
    为包括正压差或负压差的气压差能,这个气压差能量可以做为动力来驱动其它
    装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管路为U形管路,U形管可设置成正U形管路和倒U形管
    路,

    进一步的,倒U形管在进气处产生的为负压差,正U形管在出气处产生的为
    正压差;

    另一方面,采用上述方法所制成的装置主要由管路组成,呈倒U形管或正U
    形管;

    另外,上述的倒U型管或正U形管的进水水源的液面水平高度高于出水处
    泄水水道液面水平高度;

    另外,上述的倒U型管或正U形管在管路的进气处,设置有进气量控制装
    置,可以控制管路的进气量;

    进一步的,如果管路为倒U形管,在倒U型管的高于进水水源液面的管道
    壁上设进气处,进气处位于U型管的横管接近低水位的一端,在此进气外并有
    负压气流产生,得到负压差;在倒U型管的出水处泄水水道液面设置出气处;

    进一步的,如果管路为正U形管,在正U形管的横管部件设置出气处,出气
    处位于U型管的横管接近低水位的一端;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将液体中所蕴藏的动能、势能方便的收集并
    转换为气压差能以进一步利用,且所需设备小,能量转换率高,投资收益比小,
    适用范围广,免维护。

    虽然这里只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其意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适用性和配置。相反,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得以实施。
    应能理解,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情况下,可对一
    些细节做适当变更和修改。

    关 键  词:
    多管无轮泵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管无轮泵.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605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