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30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3010 A *CN102383010A* (21)申请号 201110343113.8 (22)申请日 2011.11.02 C22C 21/08(2006.01) C22C 1/03(2006.01) C22F 1/047(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1418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工 业园内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沈敬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宋松 (54) 发明名称 一种手机壳体用。
2、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 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对铁、 硅、 锌、 锆、 铬、 镁、 钛 等合金元素的优化调整, 使得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优异 : 抗拉强度 320MPa, 延伸率 5。本发明 通过稀土合金元素和钛元素改善了铝带的显微组 织, 以及第二相粒子的分布形态和结构, 从而提高 了铝合金薄带的表面质量。本发明通过熔铸工序 控制合金成分、 组织, 然后通过优化的热轧、 冷轧 及中间退火工艺, 使铝带表面质量好、 保持晶粒组 织细小、 成品板形平整、 厚薄均匀、 尺寸精度高, 冲 压成形性能更符合手机壳体产品的要求。 (51)Int.Cl.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2383026 A1/1 页 2 1. 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合金以重量百分比 计由下列组份构成 : 铁 0.40-0.70、 硅 0.20-0.50、 锌 0.5-1.4、 锆 0.05-0.15、 铬 0.25-0.35、 镁 2.8-3.5、 钛 0.25-0.45、 稀土 0.10-0.20, 其余为铝 ; 所述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 1) 将按上述重量配比备好的各原料纯铝锭、 铝铁中间合金锭、 铝硅中间合金锭、 铝锌 中间合金锭、 铝锆中间合金。
4、锭、 铝铬中间合金锭、 镁锭、 稀土金属锭块加入到熔炼炉中, 在 750-780的温度下进行熔化、 精炼、 除渣、 搅拌后将形成的铝液放入静置炉 ; 2) 在 720-740的温度下, 启用炉外精炼装置和细化剂 ( 铝钛硼 ) 添加装置, 在铝液中 加入上述比例的钛元素, 然后浇注成热轧锭坯 ; 3) 将热轧锭坯进行均质化退火, 退火温度为 450-480, 保温时间为 5-8 小时 ; 4)将热轧锭坯热轧成4.0-4.5mm厚的板材, 所述热轧开轧温度控制在460-490, 终轧 温度控制在 320-340 ; 5)将热轧后的板材放在温度为410-430的退火炉中, 保温2-4小时后取出, 。
5、冷却至常 温 ; 6) 在冷轧机上将热轧并退火后的板材轧制成 1.0-1.3mm 厚的板材, 然后在 385-400 下保温 2 小时进行中间退火, 冷却到常温后再冷轧至 0.4-0.6mm 的薄带 ; 7) 将冷轧后的薄带进行拉矫、 去应力退火、 包装入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3010 A CN 102383026 A1/3 页 3 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成形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已经为人们所使用的铝合金手机壳体具有外形美观、 经久耐用、 再生率高、 可回收等。
6、优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随着人们手机壳体材料要求的不断提高, 现有的 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存在尺寸精度低、 板形质量不好、 成形性能和弧型稳定性差等缺点, 而且以往制造铝合金薄带方法会使铝合金铸锭组织不均、 晶粒粗大, 从而使得成品存在偏 析、 枝状晶等异常组织, 在随后冲压过程中, 会造成表面出现空洞、 黑条、 粘伤等表面质量问 题, 从而影响铝合金手机壳体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 制备方法, 该方法解决了现有铝合金薄带的组织不良、 表面质量差、 板形不好、 厚度不均匀 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5 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 所述铝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 构成 : 铁 0.40-0.70、 硅 0.20-0.50、 锌 0.5-1.4、 锆 0.05-0.15、 铬 0.25-0.35、 镁 2.8-3.5、 钛 0.25-0.45、 稀土 0.10-0.20, 其余为铝 ;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06 1) 将按上述重量配比备好的各原料纯铝锭、 铝铁中间合金锭、 铝硅中间合金锭、 铝 锌中间合金锭、 铝锆中间合金锭、 铝铬中间合金锭、 镁锭、 稀土金属锭块加入到熔炼炉中, 在 750-780的温度下进行熔化、 精炼、 除渣。
8、、 搅拌后将形成的铝液放入静置炉 ; 0007 2) 在 720-740的温度下, 启用炉外精炼装置和细化剂 ( 铝钛硼 ) 添加装置, 在铝 液中加入上述比例的钛元素, 然后浇注成热轧锭坯 ; 0008 3) 将热轧锭坯进行均质化退火, 退火温度为 450-480, 保温时间为 5-8 小时 ; 0009 4)将热轧锭坯热轧成4.0-4.5mm厚的板材, 所述热轧开轧温度控制在460-490, 终轧温度控制在 320-340 ; 0010 5)将热轧后的板材放在温度为410-430的退火炉中, 保温2-4小时后取出, 冷却 至常温 ; 0011 6) 在冷轧机上将热轧并退火后的板材轧制成 1。
9、.0-1.3mm 厚的板材, 然后在 385-400下保温 2 小时进行中间退火, 冷却到常温后再冷轧至 0.4-0.6mm 的薄带 ; 0012 7) 将冷轧后的薄带进行拉矫、 去应力退火、 包装入库。 0013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 0014 1) 本发明通过对铁、 硅、 锌、 锆、 铬、 镁、 钛等合金元素的优化调整, 使得铝合金的力 学性能优异 : 抗拉强度 320MPa, 延伸率 5。本发明通过稀土合金元素, 并以铝钛硼丝 说 明 书 CN 102383010 A CN 102383026 A2/3 页 4 细化剂的形式加入适量的钛, 改善了铝带的显微组织, 以及第二相粒子的分。
10、布形态和结构, 从而提高了铝合金薄带的表面质量。 0015 2) 本发明通过熔铸工序控制合金成分、 组织, 然后通过优化的热轧、 冷轧及中间退 火工艺, 使铝带表面质量好、 保持晶粒组织细小、 成品板形平整、 厚薄均匀、 尺寸精度高, 冲 压成形性能更符合手机壳体产品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一 0017 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 所述铝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 份构成 : 铁 0.40、 硅 0.50、 锌 0.5、 锆 0.15、 铬 0.25、 镁 3.5、 钛 0.25、 稀土 0.20, 其余为铝 ;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18 1) 将按上述重量。
11、配比备好的各原料纯铝锭、 铝铁中间合金锭、 铝硅中间合金锭、 铝 锌中间合金锭、 铝锆中间合金锭、 铝铬中间合金锭、 镁锭、 稀土金属锭块加入到熔炼炉中, 在 750的温度下进行熔化、 精炼、 除渣、 搅拌后将形成的铝液放入静置炉 ; 0019 2) 在 720的温度下, 启用炉外精炼装置和细化剂 ( 铝钛硼 ) 添加装置, 在铝液中 加入上述比例的钛元素, 然后浇注成热轧锭坯 ; 0020 3) 将热轧锭坯进行均质化退火, 退火温度为 450, 保温时间为 8 小时 ; 0021 4)将热轧锭坯热轧成4.0mm厚的板材, 所述热轧开轧温度控制在490, 终轧温度 控制在 320 ; 0022。
12、 5) 将热轧后的板材放在温度为 410的退火炉中, 保温 4 小时后取出, 冷却至常 温 ; 0023 6) 在冷轧机上将热轧并退火后的板材轧制成 1.0mm 厚的板材, 然后在 400下保 温 2 小时进行中间退火, 冷却到常温后再冷轧至 0.4mm 的薄带 ; 0024 7) 将冷轧后的薄带进行拉矫、 去应力退火、 包装入库。 0025 实施例二 0026 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 所述铝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 份构成 : 铁 0.70、 硅 0.20、 锌 1.4、 锆 0.05、 铬 0.35、 镁 2.8、 钛 0.45、 稀土 0.10, 其余为铝 ; 所述方法包。
13、括以下步骤 : 0027 1) 将按上述重量配比备好的各原料纯铝锭、 铝铁中间合金锭、 铝硅中间合金锭、 铝 锌中间合金锭、 铝锆中间合金锭、 铝铬中间合金锭、 镁锭、 稀土金属锭块加入到熔炼炉中, 在 780的温度下进行熔化、 精炼、 除渣、 搅拌后将形成的铝液放入静置炉 ; 0028 2) 在 740的温度下, 启用炉外精炼装置和细化剂 ( 铝钛硼 ) 添加装置, 在铝液中 加入上述比例的钛元素, 然后浇注成热轧锭坯 ; 0029 3) 将热轧锭坯进行均质化退火, 退火温度为 480, 保温时间为 5 小时 ; 0030 4)将热轧锭坯热轧成4.5mm厚的板材, 所述热轧开轧温度控制在46。
14、0, 终轧温度 控制在 340 ; 0031 5) 将热轧后的板材放在温度为 430的退火炉中, 保温 2 小时后取出, 冷却至常 温 ; 0032 6) 在冷轧机上将热轧并退火后的板材轧制成 1.3mm 厚的板材, 然后在 385下保 说 明 书 CN 102383010 A CN 102383026 A3/3 页 5 温 2 小时进行中间退火, 冷却到常温后再冷轧至 0.6mm 的薄带 ; 0033 7) 将冷轧后的薄带进行拉矫、 去应力退火、 包装入库。 0034 实施例三 0035 一种手机壳体用铝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 所述铝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 份构成 : 铁 0.55、 硅 。
15、0.35、 锌 0.8、 锆 0.10、 铬 0.30、 镁 3.1、 钛 0.35、 稀土 0.15, 其余为铝 ;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36 1) 将按上述重量配比备好的各原料纯铝锭、 铝铁中间合金锭、 铝硅中间合金锭、 铝 锌中间合金锭、 铝锆中间合金锭、 铝铬中间合金锭、 镁锭、 稀土金属锭块加入到熔炼炉中, 在 770的温度下进行熔化、 精炼、 除渣、 搅拌后将形成的铝液放入静置炉 ; 0037 2) 在 730的温度下, 启用炉外精炼装置和细化剂 ( 铝钛硼 ) 添加装置, 在铝液中 加入上述比例的钛元素, 然后浇注成热轧锭坯 ; 0038 3) 将热轧锭坯进行均质化退火。
16、, 退火温度为 460, 保温时间为 6 小时 ; 0039 4)将热轧锭坯热轧成4.3mm厚的板材, 所述热轧开轧温度控制在470, 终轧温度 控制在 330 ; 0040 5) 将热轧后的板材放在温度为 420的退火炉中, 保温 3 小时后取出, 冷却至常 温 ; 0041 6) 在冷轧机上将热轧并退火后的板材轧制成 1.2mm 厚的板材, 然后在 390下保 温 2 小时进行中间退火, 冷却到常温后再冷轧至 0.5mm 的薄带 ; 0042 7) 将冷轧后的薄带进行拉矫、 去应力退火、 包装入库。 0043 申请人声明,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 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 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 具体方式的选择等, 均落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38301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