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管道的接口结构.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5856458
  • 上传时间:2019-03-2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27.4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84100.0

    申请日:

    2011.07.01

    公开号:

    CN102252143A

    公开日:

    2011.11.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6L 23/16申请公布日:201111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L 23/16申请日:20110701|||公开

    IPC分类号:

    F16L23/16; F16L21/04

    主分类号:

    F16L23/16

    申请人: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军; 刘俊锋; 刘志丽; 徐军; 叶卫合; 李海顺; 张永杰; 韩书岭; 杨国华; 乔占栾; 王强东; 郭红星

    地址:

    056017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新兴铸管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张焕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接口结构,特别适合铸造的管道连接。插口插在承口内,压兰通过螺母、螺栓压在胶圈的左端面上,胶圈放在插口与承口之间,胶圈的右端面与插口和承口之间有支撑圈,所述的支撑圈的尺寸H为应大于2倍的h,小于H1。它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适用于各种口径的管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管道的接口结构,插口(6)插在承口(7)内,压兰(3)通过螺
    母(2)、螺栓(1)压在胶圈(4)的左端面上,胶圈(4)放在插口(6)与承
    口(7)之间,胶圈(4)的右端面与插口(6)和承口(7)之间有支撑圈(5),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圈(5)的尺寸H为应大于2倍的h,小于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插口(6)和
    承口(7)配合时,所述承口(7)的最小内径大于插口(6)的最大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7)
    的外侧圆锥面(8)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内侧圆锥面(9)的母线与轴线的
    夹角为β,90°>β>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β为:65
    °>β>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的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7)
    的内腔中内侧圆锥面右侧有凸台,凸台右侧有凹槽,凹槽内有锥形密封圈(10),
    所述的插口(6)顶在锥形密封圈(10)上。

    说明书

    一种管道的接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接口结构,特别适合铸造的管道连接。

    背景技术

    管道连接常用的机械结构形式有三种,都是通过压兰挤压承口与插口形成
    的密封腔内的胶圈,依靠胶圈对承口内壁和插口外壁的压力来实现密封功能。

    第一种机械工接口,如图1所示,密封腔内只有一种密封材料-胶圈,胶
    圈右侧有一条环缝与承口内腔相通。在长时间工作后由于工作压力的高低波动
    胶圈会发生蠕变,一部分密封材料会慢慢被挤入承口内腔,造成密封腔内密封
    材料减少,密封性能下降,产生管道泄漏现象。

    第二种和第三种机械接口(如图2和图3)在密封材料——胶圈的右侧放置
    了一个有一定硬度和强度的支撑圈或隔离圈(通常用工程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做
    成),支撑圈或隔离圈封闭了密封腔通向承口内腔的环缝,防止了密封材料发生
    蠕变被挤入承口内腔的缺陷,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铸管承口尺寸达到
    上公差而插口尺寸在下公差,管与管之间有偏转角时,第二种机械接口的支撑
    圈有时会被挤入承口内,导致密封功能下降或失效。第三种机械接口由于有一
    个锁环,克服第二种机械接口的这个缺陷,密封功能较好,但是结构较复杂,
    特别是需要在铸管的插口处开设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小槽,既减小了铸管的有效
    壁厚降低了铸管的承压能力又造成加工复杂生产成本增加。由于第二种和第三
    种机械接口的密封腔间隙越小时支撑圈或隔离圈越靠近承口外侧,密封腔越小,
    密封腔间隙越大时支撑圈或隔离圈越远离承口外侧,密封腔越大,因此这两种
    机械接口都存在铸管在承口尺寸最大插口尺寸最小时与承口尺寸最小承口尺寸
    最大时密封腔空间变化大的弊病,由于胶圈的制造精度较高,尺寸基本恒定,
    这样就造成铸管在承口尺寸最大插口尺寸最小时胶圈填不实密封腔,压兰与承
    口法兰间隙过小,导致密封性能下降;承口尺寸最小插口尺寸最大时胶圈只能
    部分放入密封腔内,造成密封性能下降、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的接口结构,它结构简单,
    连接牢固,可适用于各种口径的管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插口插在承口内,压兰通过
    螺母、螺栓压在胶圈的左端面上,胶圈放在插口与承口之间,胶圈的右端面与
    插口和承口之间有支撑圈,所述的支撑圈的尺寸H为应大于2倍的h,小于H1。

    在插口6和承口7配合时,所述承口7的最小内径大于插口6的最大外径,
    保证插口能方便放入承口内。

    所述承口的外侧圆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内侧圆锥面的母线与轴线
    的夹角为β,90°>β>α。

    所述的β为:65°>β>30°。

    所述承口的内侧圆锥面右侧一个凸台,凸台顶部与插口之间的间隙为h,h小
    于支撑圈高度H的一半,凸台右侧有一个凹槽,凹内放置有锥形胶圈。

    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适用于各种口径的管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2、3为本现有技术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圈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5所示,插口6插在承口7内,压兰3通过螺母2、螺栓1压在胶
    圈4的左端面上,胶圈4放在插口6与承口7之间,胶圈4的右端面与插口6
    和承口7之间有支撑圈5,所述的支撑圈5的尺寸H为应大于2倍的h,小于
    H1。能够保证支撑圈5不被挤入承口7内。

    在插口6和承口7配合时,所述承口7的最小内径大于插口6的最大外径,
    保证插口能方便放入承口内。

    所述承口的外侧圆锥面8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内侧圆锥面9的母线与
    轴线的夹角为β,90°>β>α。所述的β为:65°>β>30°。这样能够保证承口
    7和插口6尺寸无论是承口直径最大插口直径最小时组合,还是承口直径最小与
    承口直径最大组合,还是其它情况,支撑圈5的位置都不会有大的变化,这样
    保证了密封腔的体积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保证密封圈安装的可靠性。

    所述承口7的内腔中内侧圆锥面右侧有凸台,凸台右侧有凹槽,凹槽内有
    锥形密封圈10,所述的插口6顶在锥形密封圈10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插口6和
    承口7密封效果。

    关 键  词:
    一种 管道 接口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管道的接口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564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