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早晨大气中的粉尘越来越多,环境的不断恶
化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大气中的粉尘为例主要分为粉体、粉
尘、烟尘、烟雾、粉末、总悬浮微粒等。粉尘较主要来源为化工厂、加工厂,
以及建筑垃圾等,是由机械过程(破碎、筛分、运输等)而产生的微细例子,
能在气体中分散一定时间的固体粒子成为粉尘,粉尘粒径范围很广,由细至0.1
微米到数百微米。而现有技术中的除尘器处理效果较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除尘器除尘效果较差的缺陷,提供
一种高效除尘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除尘设备,包
括本体、填料、进气端、喷洒端和除沫器,所述的填料设置在所述本体内,
所述的进气端设置在填料底部的本体上,所述喷洒端设置在填料上部的本
体内,所述进气端上设置有进气射流器,所述喷洒端包括若干进液射流
器,所述进气端通过风机与气源连接;所述进气射流器上设置有若干负压
孔,所述负压孔与药液连通,所述进液射流器上设置有负压进气区,所述
负压进气区与本体内腔连通,所述除沫器位于所述喷洒端上方的本体内,
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位于所述进气端
的下方。为使得本体内的药液得到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洒端和除沫器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喷洒端位于
另一个喷洒端的上方,两个所述喷洒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除沫器,另一
个除沫器位于位置较高的喷洒端的上方。利用除沫器能够有效减少气体中
的水汽,以便进行下一步净化或排除出气口。
进一步地,为使得喷洒端能够将药液喷洒均匀,所述喷洒端还包括进
液总管和与所述进液总管连通的布液管,若干所述进液射流器均匀设置在
所述布液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液总管与布液管之间设置有储液罐。利用储液罐
能够使得布液管补液均匀,且实现连续不断喷液。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喷洒端的进液总管与所述储液槽连通。使得
其中一个喷洒端使用储液槽内的药液,使得储液槽内的药液得到充分、循
环利用。
进一步地,为避免药液中杂质对喷洒端造成堵塞等问题,所述储液槽
一侧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一侧设置有除尘网,其中一个所述喷洒端通过
循环泵与所述排污口连接。
进一步地,为监控储液槽内的药液位液,所述的储液槽一侧设置有液
位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射流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第一喉管和扩
散管,所述第一喉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处设置有套筒,若干所述负压孔设
置在所述第一喉管上,所述负压孔与所述套筒内腔体连通,所述套筒内腔
与外部药液连通。进气时,负压孔形成负压并将套筒内的药液吸入进气射
流器,由于流速急剧加快,药液与气体充分混合,且气体将药液撕裂,可
形成纳米级气液混合物,并输送至本体内,从而利用药液对气体进行初步
处理,药液可对气体进行初步除尘、脱硫、脱硝。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液射流器包括包括出口呈收缩状的进液管、第二
喉管和扩散嘴,所述的第二喉管进口端呈与所述进液管的收缩状出口相对
应的扩张状,所述的进液管与第二喉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负压进气区,
所述扩散嘴与所述第二喉管出口端固定连接。进液射流器进液时,负压进
气区形成负压,并吸入本体内经过初步处理的气体,并在进液射流器内气
体与药液充分混合,且气体能够起到撕裂、分散药液,使药液呈雾状喷入
本体内,从而与本体内的气体充分反应,提高处理效果。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气体进行多次处理,
处理效率高,效果好,药液与气体多次混合,且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充
分,而且在射流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将药液粉碎成纳米级微小颗粒,大
幅提高了药液与气体的接触表面积,保证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效除尘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气射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液射流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11.储液槽,12.出气口,13.液位计,14.排污口,15.
除尘网,2.填料,3.进气射流器,31.进气管,32.第一喉管,33.扩散管,
34.负压孔,35.套筒,4.进液射流器,41.进液管,42.第二喉管,43.扩
散嘴,44.负压进气区,5.进液总管,6.布液管,7.除沫器,8.风机,9.
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除尘设备,包括本体1、填料2、进气端、喷
洒端和除沫器7,所述的填料2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所述的进气端设置
在填料2底部的本体1上,所述喷洒端设置在填料2上部的本体1内,所
述进气端上设置有进气射流器3,所述喷洒端包括若干进液射流器4、进
液总管5和与所述进液总管5连通的布液管6,所述的进液总管5与布液
管6之间设置有储液罐9,若干所述进液射流器4均匀设置在所述布液管
6上,所述进气端通过风机8与气源连接;所述进气射流器3上设置有若
干负压孔34,所述负压孔34与药液连通,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
进气射流器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31、第一喉管32和扩散管33,所述
第一喉管32与所述进气管31连接处设置有套筒35,若干所述负压孔34
设置在所述第一喉管32上,所述负压孔34与所述套筒35内腔体连通,
所述套筒35内腔与外部药液连通;
所述进液射流器4上设置有负压进气区44,所述负压进气区44与本
体1内腔连通,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进液射流器4包括包括出口
呈收缩状的进液管41、第二喉管42和扩散嘴43,所述的第二喉管42进
口端呈与所述进液管41的收缩状出口相对应的扩张状,所述的进液管41
与第二喉管42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负压进气区44,所述扩散嘴43与所
述第二喉管42出口端固定连接;
所述除沫器7位于所述喷洒端上方的本体1内,所述本体1顶部设置
有出气口12,所述本体1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1,所述储液槽11位于所述
进气端的下方。
具体地,所述的喷洒端和除沫器7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喷洒端位于
另一个喷洒端的上方,两个所述喷洒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除沫器7,另
一个除沫器7位于位置较高的喷洒端的上方。所述储液槽11一侧设置有
排污口14,排污口14一侧设置有除尘网15,其中一个所述喷洒端的进液
总管5与所述储液槽11连通。为监控储液槽11内的药液位液,所述的储
液槽11一侧设置有液位计13。
工作原理如下:风机8将气源内待处理的气体由进气端通入,进气时,
负压孔34形成负压并将套筒35内的药液吸入进气射流器3,由于流速急
剧加快,药液与气体充分混合,且气体将药液撕裂,可形成纳米级气液混
合物,并输送至本体1内,从而利用药液对气体进行初步处理,药液可对
气体进行初步除尘、脱硫、脱硝;经初步处理的气体经过填料2过滤,被
填料2过滤的药液排至储液槽11内,气体通过填料2进入喷洒端的下部;
药液由进液总管5进入并通过储液罐9和布液管6分布至各进液射流器4,
进液射流器4进液时,负压进气区44形成负压,并吸入本体1内经过初
步处理的气体,并在进液射流器4内气体与药液充分混合,且气体能够起
到撕裂、分散药液,使药液呈雾状喷入本体1内,进而与本体1内的气体
充分反应,提高处理效果,雾状液滴相互碰撞能够形成粒径更小的雾滴。
处理后的气体经除沫器7出去与其他混合的药液,再与另一喷洒端形成的
雾滴接触,再次处理,另一喷洒端与储液槽11直接连接,循环利用储液
槽11内的药液。最终经除沫器7进行脱除液体后由出气口12排出。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