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5848628
  • 上传时间:2019-03-24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1.0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12841.8

    申请日:

    2016.04.07

    公开号:

    CN105859633A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35/28申请日:20160407|||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5/28; A61P31/14; A61P1/16

    主分类号:

    C07D235/28

    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发明人:

    冯悦; 高凤萍; 何严萍; 夏雪山; 郭琼; 岳蕾; 王子恒

    地址: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景明南路7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巩克栋;侯潇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对HCV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HCV病毒治疗指数高于现临床药物干扰素α‑1b(IFNα‑1b)和利巴韦林(Ribavirin),可作为抗HCV药物候选物,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式I所示结
    构:

    式I中,R1为H、卤素、-NO2、-SO2NH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
    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R2为环
    己甲基或苄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卤素为F、Cl、Br或I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
    于,所述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为具有以下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式II所示苯胺与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II所示α-卤代-芳
    香酰胺,反应式如下:

    (2)将步骤(1)得到的α-卤代-芳香酰胺与2-巯基苯并咪唑反应得到式IV
    所示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反应式如下:

    (3)步骤(2)得到的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与溴甲基环
    己烷或苄基溴反应得到式I所示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其中,R1为H、卤素、-NO2、-SO2NH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或
    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R2为环己
    甲基或苄基,R和R'为卤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取代苯
    胺与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5);
    优选地,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为溴乙酰溴或氯乙酰氯;
    优选地,步骤(1)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钾或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
    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与式II所示苯胺的摩尔比为(1-4):1;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中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丙酮中的
    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30℃;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α-
    卤代-芳香酰胺与2-巯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比1:(1-4);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钾或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
    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与2-巯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比为(1-4):1;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中所用溶剂为DMF、丙酮或四氢呋喃中的任
    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90℃;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
    所述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与溴甲基环己烷或苄基溴的摩尔比
    为1:(1-2)。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
    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钾或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
    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与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的摩尔
    比为(1-4):1;
    优选地,步骤(3)所述反应中所用溶剂为吡啶、DMF、二氯甲烷或三氯甲
    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3)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100℃;
    优选地,步骤(3)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摩尔比为1:(1-1.5)的式II所示苯胺与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在弱碱
    性试剂存在下,于0-30℃反应1-8小时,得到式III所示α-卤代-芳香酰胺;
    (2)将摩尔比1:(1-4)的步骤(1)得到的α-卤代-芳香酰胺与2-巯基苯
    并咪唑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于为60-90℃反应5-24小时,得到式IV所示
    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
    (3)摩尔比为1:(1-2)的步骤(2)得到的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
    基乙酰胺与溴甲基环己烷或苄基溴,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于50-100℃反应
    3-6小时,得到式I所示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制
    备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说明书

    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于1989年由Choo等首次成功
    克隆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病毒,研究表明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
    主要病原体之一,一般为血液传播。丙型肝炎是继乙型肝炎、艾滋病之后又一
    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传染病,全球有1.2~1.8亿人为HCV感染者,占总人口的
    2~3%,且每年有300万~400万新增病例,70%~90%成为慢性感染,约30%
    发展为进展性肝病,包括肝硬化或肝癌。我国普通人群中的HCV感染率为
    2.5-4.9%,估计感染人数超过4000万人。

    由于HCV病毒自身的生物学特征,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疫苗来预防。国
    内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主要采用干扰素类药物与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
    林联合治疗的策略,但该疗法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抗病毒疗效受到基因型、病
    毒载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有效率不到50%。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可
    特异、靶向抑制HCV的复制,已成为抗HCV治疗的研究热点。已发现的DAA
    靶点主要有内源性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结构蛋白(E1、E2)和非结构蛋
    白NS2、NS3、NS5A和NS5B等。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发展迅猛,
    已有多种DAA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DAA具有免于注射可以口服、持续病
    毒学应答(SVR)率高、疗程较短等优势,给不能耐受干扰素(IFN)治疗的患
    者带来了希望。但至今DAA的临床使用经验有限,一些问题如对药物的耐受
    性、联合使用及耐药、价格昂贵等限制了DAA的推广使用,仍需不断寻找具
    有新作用机制、副作用小、价格适中的直接抗HCV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
    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具有式I所示
    结构:


    式I中,R1为H、卤素、-NO2、-SO2NH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
    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R2为环
    己甲基或苄基。

    在本发明中式I所示化合物可以命名为2-(1-苄基或环己甲基-1H-苯并咪唑
    -2-硫基)-N-(苯基或取代苯基)乙酰胺化合物。优选地,所述卤素为F、Cl、Br
    或I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R1连接的苯环可以是单取代的或多取代的,即R1并非仅仅
    表示在苯环上仅有一个取代基,其还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取代基。

    在本发明中,所述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可以为取代的或未取代
    的C1、C2、C3、C4、C5、C6、C7、C8、C9或C10烷基,具体地可以为甲
    基、乙基、丙基、丁基或三氟甲基,优选甲基或三氟甲基。

    在本发明中,所述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可以为取代的或未取
    代的C1、C2、C3、C4、C5、C6、C7、C8、C9或C10烷氧基,具体地可以为
    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等,优选甲氧基。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为具有表1所示结构的
    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表1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式II所示苯胺与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II所示α-卤代-芳
    香酰胺,反应式如下:


    (2)将步骤(1)得到的α-卤代-芳香酰胺与2-巯基苯并咪唑反应得到式IV
    所示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反应式如下:


    (3)步骤(2)得到的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与溴甲基环
    己烷或苄基溴反应得到式I所示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其中,R1为H、卤素、-NO2、-SO2NH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或
    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R2为环己
    甲基或苄基,R和R'为卤素。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取代苯胺与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
    的摩尔比为1:(1-1.5),例如1:1、1:1.1、1:1.2、1:1.3、1:1.4或1:1.5。

    优选地,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为溴乙酰溴或氯乙酰氯。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R和R'为卤素,所述卤素为F、Cl、Br
    或I,优选为Br或Cl,R和R'可以为相同的卤素,也可以为不同的卤素,优选
    地R和R'为相同的卤素,当R和R'同时为溴时,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为溴乙
    酰溴,当R和R'同时为氯时,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为氯乙酰氯。

    优选地,步骤(1)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钾或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
    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与式II所示苯胺的摩尔比为(1-4):1,例如1:1、
    1.3:1、1.5:1、1.8:1、2:1、2.2:1、2.5:1、2.8:1、3:1、3.2:1、3.5:1、3.8:1或
    4:1。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中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丙酮中的
    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30℃,例如0℃、5℃、8℃、10℃、
    12℃、15℃、18℃、20℃、22℃、25℃、28℃或30℃。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8小时,例如1小时、1.5小时、2
    小时、2.5小时、3小时、3.5小时、4小时、4.5小时、5小时、5.5小时、6小
    时、6.5小时、7小时、7.5小时或8小时。

    优选地,步骤(2)所述α-卤代-芳香酰胺与2-巯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比1:
    (1-4),例如1:1、1:1.3、1:1.5、1:1.8、1:2、1:2.3、1:2.5、1:2.8、1:3、1:3.3、
    1:3.5、1:3.8或1:4。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钾或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
    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与2-巯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比为(1-4):1,例如
    1:1、1.3:1、1.5:1、1.8:1、2:1、2.2:1、2.5:1、2.8:1、3:1、3.2:1、3.5:1、3.8:1或
    4:1。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中所用溶剂为DMF、丙酮或四氢呋喃中的任
    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90℃,例如60℃、63℃、65℃、
    68℃、70℃、73℃、75℃、78℃、80℃、83℃、85℃、88℃或90℃。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24小时,例如5小时、6小时、小
    时、8小时、10小时、12小时、14小时、16小时、18小时、20小时、21小
    时、22小时、23小时或24小时。

    优选地,步骤(3)所述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与溴甲基环
    己烷或苄基溴的摩尔比为1:(1-2),例如1:1、1:1.2、1:1.3、1:1.4、1:1.5、
    1:1.6、1:1.7、1:1.8、1:1.9或1:2。

    优选地,步骤(3)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钾或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
    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性试剂与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的摩尔
    比为(1-4):1,例如1:1、1.3:1、1.5:1、1.8:1、2:1、2.2:1、2.5:1、2.8:1、3:1、
    3.2:1、3.5:1、3.8:1或4:1。

    优选地,步骤(3)所述反应中所用溶剂为吡啶、DMF、二氯甲烷或三氯甲
    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3)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100℃,例如50℃、53℃、55℃、
    58℃、60℃、63℃、65℃、68℃、70℃、73℃、75℃、78℃、80℃、83℃、
    85℃、88℃、90℃、95℃或100℃。

    优选地,步骤(3)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6小时,例如3小时、3.4小时、
    3.8小时、4小时、4.5小时、4.8小时、5小时、5.3小时、5.5小时、5.8小时或
    6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摩尔比为1:(1-1.5)的式II所示苯胺与式X所示酰卤化合物在弱碱
    性试剂存在下,于0-30℃反应1-8小时,得到式III所示α-卤代-芳香酰胺;

    (2)将摩尔比1:(1-4)的步骤(1)得到的α-卤代-芳香酰胺与2-巯基苯
    并咪唑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于为60-90℃反应5-24小时,得到式IV所示
    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

    (3)摩尔比为1:(1-2)的步骤(2)得到的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
    基乙酰胺与溴甲基环己烷或苄基溴,在弱碱性试剂存在下,于50-100℃反应
    1-8小时,得到式I所示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在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可作为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活性
    成分候选物,具有明显的抗HCV活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对HCV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抗HCV病毒治疗指数高于现临床药物干扰素α-1b(IFNα-1b)和利巴韦
    林(Ribavirin),可作为抗HCV药物候选物,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产
    率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
    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
    制。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制备式I-1化合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500ml的干燥烧瓶中加入苯胺(0.1mol)、100mL无水CH2Cl2和
    无水NaHCO3(8.4g,0.1mol),搅拌片刻,于冰水浴中缓慢滴加溶于
    50mLCH2Cl2溶液的溴乙酰溴(20.18g,0.1mol),滴加完毕,室温下搅拌3h。
    薄层色谱(TLC)跟踪反应至原料点消失,减压蒸除溶剂后加水搅拌析出固体,
    抽滤得各α-溴代-芳香酰胺。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2-巯基苯并咪唑(0.01mol,1.50g)、20mL DMF
    和K2CO3(0.01mol,1.38g),搅拌片刻,加入各种α-溴代-苯乙酰胺(0.01mol),
    在80℃搅拌12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原料点消失,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
    冰水中搅拌析出沉淀物,抽滤,冰水洗涤,烘干得2-(1H-苯并咪唑-2-硫基)-N-
    苯基乙酰胺粗品,本品可不加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3)在50mL烧瓶中加入2-(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基乙酰胺(2mmol)、
    3mLDMF和K2CO3(2mmol,0.28g),搅拌片刻,加入溴甲基环己烷(3mmol,
    0.53g)或苄基溴(3mol,0.51g),于70℃搅拌5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原料
    点消失,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乙酸乙酯萃取3次,减压蒸除乙酸
    乙酯,加乙醇析出固体,抽滤,乙醇洗涤,烘干得式I-1粗品,经柱层析纯化
    或用适当溶剂重结晶可得纯品,其为白色晶体,产率:79.1%,m.p:
    135.2-135.7℃。

    对得到的产物进行核磁氢谱和质谱表征,结果如下:1HNMR(CDCl3,
    400MHz),δ(ppm):1.06-1.23(m,5H,环己基),1.67-1.76(m,6H,环己基),
    3.92-3.93(d,2H,J=7.2,CH2-环己基),4.04(s,2H,S-CH2),7.06-7.36(m,5H,Ph-H),
    7.60-7.62(d,2H,Ph-H),7.76-7.78(m,2H,Ph-H),11.42(s,1H,NH);m/z 380.4
    (M++1)。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式I-2到式I-42的化合物,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式I-1
    化合物的制备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1)中所述苯胺为式I-2到式I-42化合物
    结构中对应的带有R1基团的苯胺(例如I-2化合物制备时采用苯胺,I-3化合
    物制备时采用对甲基苯胺,I-5化合物制备时采用I-9化合物制
    备时采用I-36化合物制备时采用根据式I-2到式I-42
    化合物结构中R2的不同,而在步骤(3)中采用溴甲基环己烷或苄基溴(例如
    I-2化合物制备时采用苄基溴,I-3化合物制备时采用溴甲基环己烷),除此之
    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式I-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制备得到的式I-2到式I-42化合物的性状、产率以及结构表征结果如下: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苯乙酰胺(I-2),白色晶体,产率:53.6%,
    m.p:130.3-130.9℃。1HNMR(CDCl3,400MHz),δ(ppm):4.04(s,2H,S-CH2),5.31(s,
    2H,CH2-Ph),7.06-7.10(m,1H,Ph-H),7.21-7.36(m,9H,Ph-H),7.57-7.59(d,2H,
    Ph-H),7.77-7.79(m,2H,Ph-H),11.25(s,1H,NH);m/z 374.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p-甲苯乙酰胺(I-3),白色晶体,
    产率:63.5%,m.p:127.7-128.4℃。1HNMR(CDCl3,400MHz),δ(ppm):1.02-1.19(m,
    5H,环己基),1.62-1.90(m,6H,环己基),2.27(s,3H,CH3),3.88-3.89(d,2H,J=3.2,
    CH2-环己基),3.99(s,2H,S-CH2),7.06-7.30(m,4H,Ph-H),7.42-7.72(m,4H,Ph-H),
    11.22(s,1H,NH);m/z 394.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p-甲苯乙酰胺(I-4),白色晶体,产率:
    12.9%,m.p:130.1-132.0℃。1HNMR(CDCl3,400MHz),δ(ppm):2.28(s,3H,CH3),
    4.01(s,2H,S-CH2),5.28(s,2H,CH2-Ph),7.07-7.34(m,9H,Ph-H),7.42-7.44(d,2H,
    Ph-H),7.73-7.75(d,2H,Ph-H),11.10(s,1H,NH);m/z 388.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磺胺苯基)乙酰胺(I-5),白色
    晶体,产率:76.3%,m.p:206.5-206.9℃。1HNMR(DMSO,400MHz),δ(ppm):
    1.05-1.13(m,6H,环己基),1.52-1.65(m,5H,环己基),4.00-4.02(d,2H,J=7.2,CH2-
    环己基),4.38(s,2H,S-CH2),7.14-7.18(m,2H,Ph-H),7.27(s,2H,NH2),
    7.50-7.53(m,2H,Ph-H),7.72-7.77(m,4H,Ph-H),10.84(s,1H,NH);m/z
    459.5(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磺胺苯基)乙酰胺(I-6),白色晶体,
    产率:11.0%,m.p:238.5-238.9℃。1HNMR(DMSO,400MHz),δ(ppm):4.40(s,2H,
    S-CH2),5.45(s,2H,CH2-Ph),7.15-7.18(m,2H,Ph-H),7.15-7.29(m,5H,Ph-H),
    7.26(s,2H,NH2),7.50-7.56(m,2H,Ph-H),7.72-7.78(m,4H,Ph-H),10.84(s,1H,
    NH);m/z453.2(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氟苯基)乙酰胺(I-7),白色晶
    体,产率:88.0%,m.p:137.1-137.8℃。1HNMR(CDCl3,400MHz),δ(ppm):
    1.00-1.29(m,5H,环己基),1.63-1.91(m,6H,环己基),3.89-3.93(d,2H,CH2-环己
    基),3.98(s,2H,S-CH2),6.94-7.51(m,4H,Ph-H),7.52-7.72(m,4H,Ph-H),11.44(s,
    1H,NH);m/z 398.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氟苯基)乙酰胺(I-8),白色晶体,产
    率:63.9%,m.p:155.2-156.1℃。1HNMR(CDCl3,400MHz),δ(ppm):4.00(s,2H,
    S-CH2),5.29(s,2H,CH2-Ph),6.95-7.34(m,9H,Ph-H),7.50-7.54(m,2H,Ph-H),
    7.73-7.75(d,2H,Ph-H),11.32(s,1H,NH);m/z 392.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5-二氟苯基)乙酰胺(I-9),白色
    晶体,产率:72.2%,m.p:149.2-149.8℃。1HNMR(CDCl3,400MHz),
    δ(ppm):1.18-1.67(m,5H,环己基),1.71-1.88(m,6H,环己基),3.90-3.92(d,2H,
    J=7.6,CH2-环己基),3.96(s,2H,S-CH2),6.47-6.52(m,1H,Ph-H),7.17-7.33(m,4H,
    Ph-H),7.71-7.74(m,2H,Ph-H),11.94(s,1H,NH);m/z 416.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5-二氟苯基)乙酰胺(I-10),白色晶体,
    产率:67.2%,m.p:143.4-143.9℃。1HNMR(CDCl3,400MHz),δ(ppm):3.96(s,2H,
    S-CH2),5.28(s,2H,CH2-Ph),6.47-6.52(m,1H,Ph-H),7.15-7.35(m,9H,Ph-H),
    7.73-7.76(m,2H,Ph-H),11.81(s,1H,NH);m/z 410.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硝基苯基)乙酰胺(I-11),白色
    晶体,产率:70.7%,m.p:166.5-167.4℃。1HNMR(CDCl3,400MHz),δ(ppm):
    1.04-1.20(m,5H,环己基),1.64-1.91(m,6H,环己基),3.92-3.95(d,2H,J=15.2,
    CH2-环己基),3.96(s,2H,S-CH2),7.26-7.36(m,4H,Ph-H),7.72-7.75(m,2H,Ph-H),
    8.16-8.19(m,2H,Ph-H),12.31(s,1H,NH);m/z 425.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硝基苯基)乙酰胺(I-12),白色晶体,
    产率:23.9%,m.p:218.9-219.8℃。1HNMR(CDCl3,400MHz),δ(ppm):4.02(s,2H,
    S-CH2),5.31-5.33(s,2H,S-CH2),7.19-7.37(m,8H,Ph-H),7.72-7.78(m,3H,Ph-H),
    8.17-8.19(m,2H,Ph-H),12.20(s,1H,NH);m/z 419.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4-二氟苯基)乙酰胺(I-13),白
    色晶体,产率:84.2%,m.p:114.6-115.5℃。1HNMR(CDCl3,400MHz),δ(ppm):
    1.02-1.18(m,5H,环己基),1.62-1.71(m,6H,环己基),3.86-3.87(d,2H,J=7.2CH2-
    环己基),4.02(s,2H,S-CH2),6.76-6.81(m,2H,Ph-H),7.23-7.72(m,4H,Ph-H),
    8.36-8.37(m,1H,Ph-H),11.65(s,1H,NH);m/z 416.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4-二氟苯基)乙酰胺(I-14),白色晶体,
    产率:18.3%,m.p:153.7-154.5℃。1HNMR(CDCl3,400MHz),δ(ppm):4.10(s,2H,
    S-CH2),5.30(s,2H,CH2-Ph),6.80-6.88(m,2H,Ph-H),7.21-7.37(m,7H,Ph-H),
    7.76-7.78(m,2H,Ph-H),8.36-8.41(m,1H,Ph-H),11.59(s,1H,NH);m/z
    410.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氟苯基)乙酰胺(I-15),白色晶
    体,产率:75.5%,m.p:112.7-113.6℃。1HNMR(CDCl3,400MHz),δ(ppm):
    1.02-1.19(m,5H,环己基),1.63-1.88(m,6H,环己基),3.86-3.88(d,2H,J=7.6,CH2-
    环己基),4.05(s,2H,S-CH2),6.96-7.29(m,5H,Ph-H),7.73-7.75(m,2H,Ph-H),
    8.38-8.42(m,1H,Ph-H),11.57(s,1H,NH);m/z398.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氟苯基)乙酰胺(I-16),白色晶体,产
    率:85.9%,m.p:157.8-158.5℃。1HNMR(CDCl3,400MHz),δ(ppm):4.05(s,2H,
    S-CH2),5.23(s,2H,CH2-Ph),6.96-7.31(m,10H,Ph-H),7.75-7.78(m,2H,Ph-H),
    8.37-8.41(m,1H,Ph-H),11.46(s,1H,NH);m/z 392.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5-二甲基苯基)乙酰胺(I-17),
    白色晶体,产率:36.8%,m.p:104.8-105.8℃。1HNMR(CDCl3,400MHz),δ(ppm):
    1.09-1.26(m,5H,环己基),1.69-1.98(m,6H,环己基),2.27-2.37(s,6H,2CH3),
    3.94-3.96(d,2H,J=7.6,CH2-环己基),4.04(S-CH2),6.76(s,1H,Ph-H),7.25-7.38(m,
    4H,Ph-H),7.783-7.80(m,2H,Ph-H),11.22(s,1H,NH);m/z 408.3(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5-二甲基苯基)乙酰胺(I-18),白色晶
    体,产率:12.5%,m.p:138.8-139.9℃。1HNMR(CDCl3,400MHz),δ(ppm):2.23(s,
    6H,2CH3),3.96-3.97(s,2H,S-CH2),5.22(s,2H,CH2-Ph),6.67(s,1H,Ph-H),
    7.14-7.30(m,9H,Ph-H),7.72-7.74(d,2H,Ph-H),11.01(s,1H,NH);m/z
    402.3(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溴苯基)乙酰胺(I-19),白色晶
    体,产率:54.5%,m.p:107.9-108.7℃。1HNMR(CDCl3,400MHz),δ(ppm):
    1.26-1.75(m,5H,环己基),1.90-1.96(m,6H,环己基),3.91-3.92(d,2H,J=7.2,CH2-
    环己基),4.20(s,2H,S-CH2),6.94-6.98(m,1H,Ph-H),7.24-7.32(m,3H,Ph-H),
    7.49-7.51(m,2H,Ph-H),7.72-7.74(m,1H,Ph-H),8.23-8.25(m,1H,Ph-H),10.38(s,
    1H,NH);m/z 458.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溴苯基)乙酰胺(I-20),白色晶体,产
    率:71.8%,m.p:141.4-142.6℃。1HNMR(CDCl3,400MHz),δ(ppm):4.17(s,2H,
    S-CH2),5.26(s,2H,CH2-Ph),6.92-6.94(m,1H,Ph-H),7.15-7.29(m,8H,Ph-H),
    7.44-7.47(m,1H,Ph-H),7.70-7.72(m,1H,Ph-H),8.18-8.21(m,1H,Ph-H),10.26(s,
    1H,NH);m/z 452.0(M+-2)。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I-21),
    白色晶体,产率:78.2%,m.p:114.7-115.2℃。1HNMR(CDCl3,400MHz),δ(ppm):
    1.03-1.22(m,5H,环己基),1.63-1.92(m,6H,环己基),3.89-3.93(d,2H,J=18.8
    CH2-环己基),3.98(s,2H,S-CH2),7.12-7.32(m,4H,Ph-H),7.58-7.72(m,4H,Ph-H),
    11.67(s,1H,NH);m/z 448.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I-22),白色晶
    体,产率:96.2%,m.p:152.7-153.5℃。1HNMR(CDCl3,400MHz),δ(ppm):4.00(s,
    2H,S-CH2),5.28(s,2H,CH2-Ph),7.07-7.33(m,10H,Ph-H),7.58-7.60(d,2H,Ph-H),
    7.73-7.75(d,1H,Ph-H),11.53(s,1H,NH);m/z 442.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氯苯基)乙酰胺(I-23),白色晶
    体,产率:84.5%,m.p:113.9-114.6℃。1HNMR(CDCl3,400MHz),δ(ppm):
    1.02-1.19(m,5H,环己基),1.63-1.71(m,6H,环己基),3.86-3.88(d,2H,J=7.6CH2-
    环己基),4.15(s,2H,S-CH2),6.96-7.69(m,6H,Ph-H),8.31-8.32(d,1H,Ph-H),
    8.33-8.34(d,1H,Ph-H),10.67(s,1H,NH);m/z 414.1(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氯苯基)乙酰胺(I-24),白色晶体,产
    率:79.7%,m.p:139.3-140.7℃。1HNMR(CDCl3,400MHz),δ(ppm):4.17(s,2H,
    S-CH2),5.27(s,2H,CH2-Ph),6.97-7.01(m,1H,Ph-H),7.17-7.32(m,10H,Ph-H),
    7.69-7.71(d,1H,Ph-H),8.31-8.34(d,1H,Ph-H),10.59(s,1H,NH);m/z
    408.3(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4-二氯苯基)乙酰胺(I-25),白
    色晶体,产率:44.6%,m.p:122.9-123.9℃。1HNMR(CDCl3,400MHz),δ(ppm):
    1.17-1.19(m,6H,环己基),1.63-1.92(m,5H,环己基),3.87-3.89(d,2H,J=7.6CH2-
    环己基),4.13(s,2H,S-CH2),7.18-7.30(m,4H,Ph-H),7.64-7.66(m,2H,Ph-H),
    8.30-8.32(d,1H,Ph-H),10.83(s,1H,NH);m/z 449.1(M++2)。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4-二氯苯基)乙酰胺(I-26),白色晶体,
    产率:73.5%,m.p:184.3-184.9℃。1HNMR(CDCl3,400MHz),δ(ppm):4.15(s,2H,
    S-CH2),5.27(s,2H,CH2-Ph),7.17-7.34(m,10H,Ph-H),7.68-7.70(m,1H,Ph-H),
    8.30-8.32(d,1H,Ph-H),10.76(s,1H,NH);m/z 443.0(M++2)。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I-27),
    白色晶体,产率:89.4%,m.p:114.3-115.0℃。1HNMR(CDCl3,400MHz),δ(ppm):
    1.04-1.18(m,5H,环己基),1.67-1.92(m,6H,环己基),3.88-3.90(d,2H,J=7.6,CH2-
    环己基),4.12-4.13(s,2H,S-CH2),7.19-7.25(m,4H,Ph-H),7.52-7.66(m,3H,Ph-H),
    7.94-7.98(m,1H,Ph-H),10.69(s,1H,NH);m/z 448.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I-28),白色晶
    体,产率:62.3%,m.p:139.0-139.7℃。1HNMR(CDCl3,400MHz),δ(ppm):4.09(s,
    2H,S-CH2),5.23(s,2H,CH2-Ph),7.14-7.26(m,9H,Ph-H),7.46-7.64(m,3H,Ph-H),
    7.93(s,1H,Ph-H),10.52(s,1H,NH);m/z 442.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甲氧基苯基)乙酰胺(I-29),白
    色晶体,产率:85.5%,m.p:108.0-108.9℃。1HNMR(CDCl3,400MHz),δ(ppm):
    1.24(m,5H,环己基),1.63-1.91(m,6H,环己基),3.77(s,3H,OCH3),3.88-3.90(d,
    J=7.2,2H,CH2-环己基),3.99(s,2H,S-CH2),6.59-6.62(m,1H,Ph-H),7.03-7.05(m,
    1H,Ph-H),7.14-7.18(m,1H,Ph-H),7.25-7.33(m,4H,Ph-H),7.72-7.74(m,1H,
    Ph-H),11.44(s,1H,NH);m/z 410.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甲氧基苯基)乙酰胺(I-30),白色晶体,
    产率:49.6%,m.p:126.5-127.4℃。1HNMR(CDCl3,400MHz),δ(ppm):3.79(s,3H,
    OCH3),3.99(s,2H,S-CH2),5.24(s,2H,CH2-Ph),6.59-6.61(m,1H,Ph-H),
    7.02-7.04(m,1H,Ph-H),7.13-7.33(m,10H,Ph-H),7.73-7.75(m,1H,Ph-H),
    11.310(s,1H,NH);m/z 404.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硝基苯基)乙酰胺(I-31),白色
    晶体,产率:70.7%,m.p:125.6-126.5℃。1HNMR(CDCl3,400MHz),δ(ppm):
    1.10-1.18(m,5H,环己基),1.64-1.89(m,6H,环己基),3.91-3.93(d,J=7.2,2H,CH2-
    环己基),4.00(s,2H,S-CH2),7.30-7.45(m,4H,Ph-H),7.43-7.45(m,1H,Ph-H),
    7.88-7.90(m,2H,Ph-H),8.52(m,1H,Ph-H),12.23(s,1H,NH);m/z 425.4(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硝基苯基)乙酰胺(I-32),白色晶体,
    产率:71.7%,m.p:189.7-190.6℃。1HNMR(CDCl3,400MHz),δ(ppm):4.01(s,2H,
    S-CH2),5.31(s,2H,CH2-Ph),7.19-7.46(m,9H,Ph-H),7.79-7.81(m,1H,Ph-H),
    7.89-7.92(m,2H,Ph-H),8.50-8.51(m,1H,Ph-H),12.09(s,1H,NH);m/z
    419.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甲氧基苯基)乙酰胺(I-33),白
    色晶体,产率:73.3%,m.p:142.0-142.7℃。1HNMR(CDCl3,400MHz),δ(ppm):
    1.06-1.17(m,5H,环己基),1.63-1.72(m,6H,环己基),3.75(s,3H,OCH3),
    3.88-3.89(d,J=7.6,2H,CH2-环己基),3.99(s,2H,S-CH2),6.80-6.83(m,2H,Ph-H),
    7.25-7.31(m,3H,Ph-H),7.47-7.49(m,2H,Ph-H),7.70-7.72(m,1H,Ph-H),11.22(s,
    1H,NH);m/z 410.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甲氧基苯基)乙酰胺(I-34),白色晶体,
    产率:24.8%,m.p:140.1-141.0℃。1HNMR(CDCl3,400MHz),δ(ppm):3.79(s,3H,
    OCH3),4.03(s,2H,S-CH2),5.31(s,2H,CH2-Ph),6.84-6.86(m,2H,Ph-H),
    7.21-7.36(m,7H,Ph-H),7.48-7.51(m,2H,Ph-H),7.75-7.77(m,2H,Ph-H),11.11(s,
    1H,NH);m/z 404.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酰胺(I-35),
    白色晶体,产率:79.6%,m.p:159.6-160.4℃。1HNMR(CDCl3,400MHz),δ(ppm):
    1.03-1.17(m,5H,环己基),1.63-1.90(m,6H,环己基),3.82-3.89(s,6H,2OCH3),
    3.91-3.94(d,2H,CH2-环己基),3.99(s,2H,S-CH2),6.75-6.77(m,1H,Ph-H),
    6.96-6.99(m,1H,Ph-H),7.25-7.35(m,4H,Ph-H),7.69-7.71(m,1H,Ph-H),11.31(s,
    1H,NH);m/z 440.2(M++1)。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酰胺(I-36),白色
    晶体,产率:40.3%,m.p:133.7-134.9℃。1HNMR(CDCl3,400MHz),δ(ppm):
    3.82-3.87(m,6H,2OCH3),4.00(s,2H,S-CH2),5.28(s,2H,CH2-Ph),6.75-6.82(m,
    1H,Ph-H),6.96-7.02(m,1H,Ph-H),7.20-7.38(m,9H,Ph-H),7.72-7.78(m,1H,
    Ph-H),11.17(s,1H,NH);m/z 434.1(M++1)。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溴苯基)乙酰胺(I-37),白色晶
    体,产率:76.4%,m.p:148.9-149.8℃。1HNMR(CDCl3,400MHz),δ(ppm):
    1.03-1.29(m,5H,环己基),1.66-2.08(m,6H,环己基),3.93-3.96(d,J=12.0,2H,
    CH2-环己基),4.01(s,2H,S-CH2),7.28-7.36(m,3H,Ph-H),7.39-7.41(m,2H,Ph-H),
    7.49-7.52(m,2H,Ph-H),7.73-7.75(m,1H,Ph-H),11.65(s,1H,NH);m/z
    457.1(M+-2)。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4-溴苯基)乙酰胺(I-38),白色晶体,产
    率:33.2%,m.p:171.1-172.3℃。1HNMR(CDCl3,400MHz),δ(ppm):3.95(s,2H,
    S-CH2),5.26(s,2H,CH2-Ph),7.17-7.19(m,3H,Ph-H),7.23-7.25(m,3H,Ph-H),
    7.27-7.40(m,2H,Ph-H),7.43-7.47(m,3H,Ph-H),7.72-7.77(m,2H,Ph-H),11.48(s,
    1H,NH);MS(ESI):m/z 451.0(M+-2)。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5-二氯苯基)乙酰胺(I-39),白
    色晶体,产率:89.2%,m.p:135.4-136.5℃。1HNMR(CDCl3,400MHz),δ(ppm):
    1.09-1.23(m,5H,环己基),1.63-1.89(m,6H,环己基),3.87-3.89(d,J=7.2,2H,CH2-
    环己基),4.13(s,2H,S-CH2),6.95-6.97(m,1H,Ph-H),7.19-7.28(m,4H,Ph-H),
    7.65-7.67(m,1H,Ph-H),8.45(s,1H,Ph-H),10.86(s,1H,NH);m/z 449.1(M++2)。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2,5-二氯苯基)乙酰胺(I-40),白色晶体,
    产率:45.2%,m.p:135.0-135.7℃。1HNMR(CDCl3,400MHz),δ(ppm):4.14-4.15(s,
    2H,S-CH2),5.26-5.26(s,2H,CH2-Ph),6.95-6.98(m,1H,Ph-H),7.19-7.31(m,9H,
    Ph-H),7.68-7.70(m,1H,Ph-H),8.44-8.46(m,1H,Ph-H),10.78(s,1H,NH);m/z
    443.0(M++2)。

    2-(1-环己基甲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三氟甲基-4-氯苯基)乙酰胺
    (I-41),白色晶体,产率:83.0%,m.p:140.0-142.0℃。1HNMR(CDCl3,400MHz),
    δ(ppm):1.12-1.28(m,5H,环己基),1.67-1.93(m,6H,环己基),3.93-3.95(d,2H,
    J=7.6,CH2-环己基),4.01(s,2H,S-CH2),7.33-7.42(m,4H,Ph-H),7.73-7.81(m,2H,
    Ph-H),7.97-7.98(m,1H,Ph-H),12.17(s,1H,NH);m/z 438.1(M++2)。

    2-(1-苄基-1H-苯并咪唑-2-硫基)-N-(3-三氟甲基-4-氯苯基)乙酰胺(I-42),
    白色晶体,产率:52.5%,m.p:151.0-152.0℃。1HNMR(CDCl3,400MHz),
    δ(ppm):3.98(s,2H,S-CH2),5.29(s,2H,CH2-Ph),7.18-7.20(m,2H,Ph-H),
    7.24-7.35(m,6H,Ph-H),7.37-7.39(m,1H,Ph-H),7.73-7.78(m,2H,Ph-H),7.92(m,
    1H,Ph-H),11.99(s,1H,NH);m/z 477.1(M++2)。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对式I-1到式I-35化合物的体外抗HCV活性进行评价,
    采用人肝癌细胞株Huh 7.5.1进行体外细胞水平抗HCV活性评价,方法描述如
    下:

    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取对数生长期的Huh 7.5.1细胞,9×103个细
    胞/孔铺于96孔板,贴壁5小时后,加入2μL DMSO梯度稀释药物,5倍稀释,
    5个稀释度,每个梯度设有三个重复孔,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只含培养基)、细
    胞对照、药物颜色对照、DMSO对照及抗HCV阳性药物利巴韦林对照,终体
    积200μL/孔。将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进行培养。第三天于实验孔
    加入20μL的5mg/mL MTT溶液,37℃、5%CO2孵育4小时。弃去上清,加入
    150μL/孔的DMSO,振荡溶解10分钟后,于酶标仪上测定OD490的值,并以
    Graphad Prism 5.0计算药物IC50(IC50:半数抑制浓度,将细胞生长抑制50%所
    需的浓度)的值。计算公式:细胞生长抑制率(%)=(1-试验孔OD值/对照孔
    OD值)×100%。

    HCV复制抑制试验:取对数生长期的Huh 7.5.1细胞,以9×103个细胞/孔
    铺于96孔板,贴壁5小时后,加入2μL DMSO梯度稀释药物,5倍稀释,5个
    稀释度,每个梯度设有三个重复孔,同时加入病毒,设细胞对照、病毒对照、
    抗HCV阳性对照(IFNα-1b及利巴韦林)、DMSO对照,终体积200μL/孔。将
    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进行培养,3天后收集上清3000rpm/min离心
    10min,取澄清上清进行RNA载量检测。以Graphad Prism 5.0计算HCV复制
    抑制率及EC50(EC50:半数效应浓度,引起受试对象50%个体产生一种特定效
    应的药物剂量)。计算公式:HCV复制抑制率(%)=(1-试验孔HCV RNA载
    量/对照孔HCV RNA载量)×100%。

    抗HCV药效评价: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为药物对细胞的半
    数抑制浓度IC50和对病毒的半数效应浓度的比值,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
    越大越安全。

    以抗HCV临床治疗药物利巴韦林(Ribavirin)作为阳性对照。按上述方
    法对合成的化合物I进行了药物细胞毒性和抗HCV病毒活性筛选,具体测
    试数据(IC50、EC50及TI值)参见表2,从表2中可见,所有化合物对HCV
    病毒复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他们的治疗指数比利巴韦林高5-10倍,可作
    为抗HCV的先导化合物及药物候选物进一步研究开发。

    表2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
    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
    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
    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
    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乙酰 苯并咪唑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2硫乙酰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486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