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584385
  • 上传时间:2018-02-2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02.5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9517.5

    申请日:

    2002.04.19

    公开号:

    CN1451461A

    公开日:

    2003.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智颐水处理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闽行区都市路4418号4楼C座 邮编: 201100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立源水处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C幢1楼213室 邮编: 201108登记生效日:2008.11.21|||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徐立群 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27号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医院 邮编: 130021; 张姝 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27号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医院 邮编: 130021变更后权利人:上海智颐水处理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闽行区都市路4418号4楼C座 邮编: 201100登记生效日:2007.8.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21/08

    主分类号:

    B01D21/08

    申请人:

    徐立群; 张姝

    发明人:

    徐立群

    地址:

    130021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27号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纪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属于固液沉淀分离技术领域,其结构是:在沉淀池内设有斜板段沉淀板,斜板段沉淀板的底部连接有整流段板,在整流段板上固定有垂直于整流段板的调速板。其优点是:沉淀负荷可达常规设备的1.5—2倍,澄清池的3—4倍;在投药量合适的情况下,沉淀池出水可保证在3NTU以下;与澄清池相比,容易形成悬浮泥渣层;由于悬浮泥渣层和斜板保护段的共同作用,对不同水质和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斜板和澄清池都好;较常规沉淀池节省药剂,对水质的适应性更强;减少排泥运行费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由沉淀池池体、反应池、 过渡池、沉淀池、沉淀池配水花墙、排泥斗、排泥管、沉淀池出 水集水槽组成,其特征是:在沉淀池内设有斜板段沉淀板,斜板 段沉淀板的底部连接有整流段板,在整流段板一侧固定有调速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其 特征是:整流段板和调速板共同构成空间内的水流上向流动分速 度大于斜板段沉淀板构成的空间内的上向流动分速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其 特征是:整流段板与水平面夹角α为30-150度,斜板段沉淀 板与水平面夹角β为30-8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其 特征是:在整流段板面和斜板段沉淀板面设有加强筋条。

    说明书


    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液沉淀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技术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水处理沉淀设备,其主要缺点是沉淀池中的固体粒子在沉淀池有较多的泄漏,沉淀池出水浊度不能进一步降低,沉淀效率和沉淀效果都不理想。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沉淀池的去除机理是沉淀的浅池理论,它的沉淀去除比例主要依赖沉淀池斜板设备的长度和斜板间距(沉淀距离)。对性质一定的粒子,在斜板长度和沉淀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沉淀池负荷一定,流体中粒子的去除比例就确定了。要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必须从改进粒子的沉淀性能着手,引入新的机理。

        水处理中,澄清池主要依赖接触絮凝作用,使固体粒子通过悬浮泥渣层,与其中的絮体发生接触絮凝作用,把粒子截留在泥渣层中,从而使粒子得到去除,获得澄清水,但澄清池一般水力负荷较低,主要是因为药剂与原水只经过简单的混合和初级絮凝作用,就流经悬浮泥渣层,这样形成的悬浮絮体松散,体密度小,要形成体密度较大的悬浮泥渣层,须经过比较完善地反应过程,实验证明:经过完善反应过程形成的悬浮泥渣层能够有较大的体密度,其水力负荷可较常规澄清池提高3-4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它可利用液流的向上顶托作用和斜板的沉淀作用,在斜板区和整流段内之间形成絮体粒子动态悬浮区,粒子在悬浮区内互相碰撞,凝聚长大,利用接触絮凝和沉淀原理去除水中的固体粒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其原理是在沉淀池中引入接触絮凝机理,经过完善反应过程的絮体在沉淀池中形成体密度较大的悬浮泥渣层,就可以提高固体的去除率和工艺的水力负荷。

        在沉淀池内设有斜板段沉淀板,斜板段沉淀板的底部连接有整流段板,在整流段板一侧固定有调速板。

        整流段板和调速板共同构成空间内的水流上向流动分速度大

        于斜板段沉淀板构成的空间内的上向流动分速度。

        整流段板与水平面夹角α为30-150度,斜板段沉淀板与水平面夹角β为30-80度。

        在整流段板面和斜板段沉淀板面设有加强筋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兼有斜板沉淀设备和澄清池的优点,沉淀负荷可达常规设备的1.5-2倍,澄清池的3-4倍;

        2、沉淀效果好,在投药量合适的情况下,沉淀池出水可保证在3NTU以下;

        3、与澄清池相比,容易形成悬浮泥渣层,在运行初期,即使尚未形成悬浮泥渣层,由于斜板的保护作用,也能获得较好的沉淀池出水;

        4、由于悬浮泥渣层和斜板保护段的共同作用,对不同水质和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斜板和澄清池都好;

        5、由于利用接触絮凝原理,较常规沉淀池节省药剂,对水质的适应性更强;

        6、沉淀池沉泥密实,排泥水较少,可节约水资源,减少排泥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流段板和调速板及斜板段沉淀板局部结构图;

        其中:1是沉淀池池体、2是反应池、3是过渡段、4是沉淀池、5是沉淀池配水花墙、6是排泥斗、7是排泥管、8是沉淀池出水集水槽、9是斜板段沉淀板、10是整流段板、11是调速板、12是加强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沉淀池内液流上向流入,经整流段、斜板区流出。反应完善的粒子按照沉淀机理沉淀至斜板表面并沿斜板下滑至斜板区下部。在斜板区下部和整流段内,粒子将受到上向水流的顶拖作用,不能沿整流区下滑离开设备。只有粒径较大和密度较大的粒子能通过下部液流顶托作用而离开悬浮区,沉淀至沉淀池底部排出。

        经混合和反应过程的液固两相混合液通过沉淀池配水段,上向流入本设备,经整流段板和调速板组成的空间流入斜板保护段组成的空间,固体粒子(絮体)在其间完成接触絮凝和沉淀过程,固体粒子经设备下部排出,纯净流体由设备上部流出。加强筋条主要起支撑作用。在斜板保护段内,固体粒子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分离,沿斜板段沉淀板上表面下向运动,遇整流段顶拖作用后,上向运动至沉淀段并再次发生沉淀过程,不能离开整流段和斜板保护段组成的运动空间。大量絮体在这样的作用下运动,并发生碰撞凝聚过程,经一段时间后(时间主要和液体中的粒子浓度有关),形成稳定的悬浮泥渣层。只有比重和尺度达到一定数值的粒子絮体可通过整流段沉淀至沉淀池底部。一旦悬浮泥渣层形成,流经本设备的液流中的粒子将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和重力沉降作用得到去除,经设备排出。

        调速板是用来控制整流段板区上向流动分速度,以确保整流段板和调速板共同构成空间内的水流上向流动分速度大于斜板段沉淀板构成的空间内的上向流动分速度;只有这样固体粒子(絮体)才能在整流段板和斜板段沉淀板间完成接触絮凝和沉淀过程。

    关 键  词:
    一种 逆向 接触 絮凝 沉淀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逆向流接触絮凝沉淀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438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