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罐组件及饮水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罐组件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饮水机的冷罐组件中包括冷罐和蒸发器,其中,蒸发器直接缠绕在冷
罐的外表面上,以进行传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技术言之发中,蒸发器的铜管与冷罐
外的接触面积小,且蒸发器通常以手工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冷罐的外侧,从而使蒸发器与冷
罐体之间易出现间隙,影响制冷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冷罐组件及饮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器与冷罐之
间的接触面积小、易出现间隙,从而影响制冷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罐组件,包括:冷罐、蒸发器、导热层和
第一保温层,其中,蒸发器缠绕在冷罐的外侧,导热层夹持在冷罐与蒸发器之间,第一保温
层包裹在蒸发器的外侧。
作为优选,冷罐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设置在冷罐及第一保温层的
外侧。
作为优选,第二保温层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环状的凹槽,蒸发器、导热层及第一保温
层均位于凹槽中。
作为优选,第二保温层包覆在冷罐的周向侧壁及底壁的外侧。
作为优选,第二保温层采用保温泡沫。
作为优选,第二保温层采用聚氨脂发泡材料。
作为优选,导热层采用铝箔纸、和/或锡箔纸、和/或导热硅胶。
作为优选,第一保温层为保温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宽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包括上述的冷罐组件。
由于本发明在冷罐与蒸发器之间填充了一层导热层,因此增大了换热面积,使冷
罐与蒸发器之间的换交换进行得更加均匀、制冷效果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冷罐;2、蒸发器;3、导热层;4、第一保温层;5、第二保温层;6、凹
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
定。
本发明在冷罐与蒸发器的铜管之间插入了一层导热层并在蒸发器的外侧缠绕一
层保温层,从而增加了冷罐与蒸发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蒸发器的保温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冷罐组件包括:冷罐1、蒸发器2、导热层3和第一保温
层4。其中,蒸发器2缠绕在冷罐1的外表面上,导热层3夹持在冷罐1与蒸发器2之间,以填充
所述冷罐1与蒸发器2之间的间隙,这样,不但增大了保温面积,而且可避免由于缠绕的松紧
程度不同而影响传热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在蒸发器2的外侧缠绕包裹有第一保温层4。优
选地,第一保温层4的宽度大于蒸发器2的宽度,且覆盖所述蒸发器2,因此,不但可实现对蒸
发器的保温,而且还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层3可优选采用铝箔纸、和/或锡箔纸、和/或导热硅胶等各
类具有较好导热效果的材料,其中,采用多种材料组合时有助于提高导热效果。此外,第一
保温层4则优选采用保温海绵。显然,导热层3和第一保温层4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其他
材料进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工作时,利用蒸发器2对冷罐1进行制冷,由于导热层3夹持在冷罐1与蒸发器2之
间,因此可增加蒸发器的导热面积,从而提升制冷水效率。蒸发器2外侧的第一保温层4,则
用于加强蒸发器2的保温效果。
可见,由于本发明在冷罐1与蒸发器2之间填充了一层导热层3,因此增大了换热面
积,使冷罐与蒸发器之间的换交换进行得更加均匀、制冷效果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
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冷罐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温层5,第二保温层5设置在
冷罐1及第一保温层4的外侧,以实现对冷水的保温。优选地,第二保温层5包覆在冷罐1的周
向侧壁及底壁的外侧,即包覆在冷罐的整个外表面上,以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
优选地,第二保温层5可以采用保温泡沫。为了提高冷罐中冷水的保温效果,第二
保温层5优选采用聚氨脂发泡材料。当然,第二保温层5也可以采用其他本领域常规的保温
材料,均属于本发明的等同替换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保温层5形成为一个保温壳体,其具有用于放置冷罐的腔
体,且第二保温层5在其内侧壁对应于蒸发器2的位置处,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状的凹槽6。
这样,蒸发器2、导热层3及第一保温层4均可补充置于凹槽6中,从而保证第二保温层5的其
他部分能够与冷罐的外表面贴合,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包括上述的冷罐组件。
当然,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