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电机线圈浸漆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电机线圈浸漆工艺。
背景技术
电机线圈的浸漆工序是制备电机线圈时尤为重要的工序。浸漆的效果不好将直接导致电机线圈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如浸漆的效果不好,易出现漆皮脱落,导线裸露的现象,会造成匝间短路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现有的浸漆工艺不完善,浸漆后的电机线圈表面漆膜不均匀,常出现褶皱,裂纹等现象,影响电机线圈的整体性能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洗衣机电机线圈浸漆工艺。
一种洗衣机电机线圈浸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材料和工具,包括甲组漆液、乙组漆液、搅漆棒、粘度计、自动沉浸机和秒表;
S2:配制沉浸液,将甲组漆液和乙组漆液按重量比为1:1~1.5进行室温混合,一边用搅漆棒充分搅匀,一边用供漆泵在贮漆箱与沉浸槽之间回流,在配制过程中用粘度计检测沉浸液的粘度,如果粘度过大则添加稀释剂进行粘度调整;
S3:开启自动沉浸机总电源,设置电压为380V,工作选择为自动,调整节拍时间为3~4.5分钟,设置预热温度;
S4:开启加热器、热风机和循环风机,并使自动沉浸机进行预热3节拍,预热完成后冷却2节拍,冷却完成后将嵌线定子平放在自动沉浸机的进口处的工位上;
S5:进行沉浸操作,沉浸时间为1节拍,沉浸完成后将嵌线电子抬起,进行滴漆操作,滴漆时间为2节拍,滴漆结束后设置固化烘烤区温度,并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进行固化操作,固化时间为15节拍,固化结束后进行取工件操作,取工件时间为3节拍;
S6:铲凡,将取出的工件趁热用铲刀铲去装配平面或外圆上的余漆,去净漆皮;
S7:检查,检测绝缘电阻的值以及电机线圈漆膜表面的色泽和状态,浸漆后的绝缘电阻的值应不小于100兆欧,电机线圈表面漆膜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应无裂纹、褶皱,且无导线裸露现象;
S8:检查合格后,关闭加热器电源,待停止加热5~15分钟后停止热风机和循环风机的电源,待自动沉浸机内部的废气基本排除后,再关闭自动沉浸机的电源按钮。
优选的,所述甲组漆液为8411无溶剂环氧树脂,所述乙组漆液为8411无溶剂环氧树脂、8411-X稀释剂和脱膜油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粘度计采用4#福特杯粘度计,首检粘度值控制在12~16秒。
优选的,所述自动沉浸机型号为ZCJ130-26 。
优选的,所述预热温度为80~90℃。
优选的,所述固化烘烤区温度为120~130℃。
优选的,所述时间的控制均由秒表计时完成。
本发明提出的浸漆工艺完善,电机线圈依次经过预热、冷却、沉浸、滴漆、固化和取件操作,并使用自动沉浸仪进行沉浸操作,使电机线圈沉浸环境更稳定,沉浸效果更好,浸漆后漆膜表面均匀一致,无裂纹、褶皱和导线外漏的现象,且漆膜牢固不易掉漆,匝间不易发生短路,安全性能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洗衣机电机线圈浸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材料和工具,包括甲组漆液、乙组漆液、搅漆棒、粘度计、自动沉浸机和秒表,其中甲组漆液为8411无溶剂环氧树脂,乙组漆液为8411无溶剂环氧树脂、8411-X稀释剂和脱膜油的混合物;
S2:配制沉浸液,将甲组漆液和乙组漆液按重量比为1:1进行室温混合,一边用搅漆棒充分搅匀,一边用供漆泵在贮漆箱与沉浸槽之间回流,在配制过程中用4#福特杯粘度计检测沉浸液的粘度,如果粘度过大则添加稀释剂进行粘度调整;
S3:开启自动沉浸机总电源,设置电压为380V,工作选择为自动,调整节拍时间为3.5分钟,设置预热温度为85℃;
S4:开启加热器、热风机和循环风机,并使自动沉浸机进行预热3节拍,预热完成后冷却2节拍,冷却完成后将嵌线定子平放在自动沉浸机的进口处的工位上;
S5:进行沉浸操作,沉浸时间为1节拍,沉浸完成后将嵌线电子抬起,进行滴漆操作,滴漆时间为2节拍,滴漆结束后设置固化烘烤区温度为125℃,并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进行固化操作,固化时间为15节拍,固化结束后进行取工件操作,取工件时间为3节拍;
S6:铲凡,将取出的工件趁热用铲刀铲去装配平面或外圆上的余漆,去净漆皮;
S7:检查,检测绝缘电阻的值以及电机线圈漆膜表面的色泽和状态,浸漆后的绝缘电阻的值应不小于100兆欧,电机线圈表面漆膜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应无裂纹、褶皱,且无导线裸露现象;
S8:检查合格后,关闭加热器电源,待停止加热10分钟后停止热风机和循环风机的电源,待自动沉浸机内部的废气基本排除后,再关闭自动沉浸机的电源按钮。
本发明中,首检粘度值控制在12~16秒。
本发明中,所述自动沉浸机型号为ZCJ130-26 。
本发明中,所述时间的控制均由秒表计时完成。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洗衣机电机线圈浸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材料和工具,包括甲组漆液、乙组漆液、搅漆棒、粘度计、自动沉浸机和秒表,其中甲组漆液为8411无溶剂环氧树脂,乙组漆液为8411无溶剂环氧树脂、8411-X稀释剂和脱膜油的混合物;
S2:配制沉浸液,将甲组漆液和乙组漆液按重量比为1:1.5进行室温混合,一边用搅漆棒充分搅匀,一边用供漆泵在贮漆箱与沉浸槽之间回流,在配制过程中用4#福特杯粘度计检测沉浸液的粘度,如果粘度过大则添加稀释剂进行粘度调整;
S3:开启自动沉浸机总电源,设置电压为380V,工作选择为自动,调整节拍时间为4分钟,设置预热温度为80℃;
S4:开启加热器、热风机和循环风机,并使自动沉浸机进行预热3节拍,预热完成后冷却2节拍,冷却完成后将嵌线定子平放在自动沉浸机的进口处的工位上;
S5:进行沉浸操作,沉浸时间为1节拍,沉浸完成后将嵌线电子抬起,进行滴漆操作,滴漆时间为2节拍,滴漆结束后设置固化烘烤区温度为120℃,并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进行固化操作,固化时间为15节拍,固化结束后进行取工件操作,取工件时间为3节拍;
S6:铲凡,将取出的工件趁热用铲刀铲去装配平面或外圆上的余漆,去净漆皮;
S7:检查,检测绝缘电阻的值以及电机线圈漆膜表面的色泽和状态,浸漆后的绝缘电阻的值应不小于100兆欧,电机线圈表面漆膜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应无裂纹、褶皱,且无导线裸露现象;
S8:检查合格后,关闭加热器电源,待停止加热15分钟后停止热风机和循环风机的电源,待自动沉浸机内部的废气基本排除后,再关闭自动沉浸机的电源按钮。
本发明中,首检粘度值控制在12~16秒。
本发明中,所述自动沉浸机型号为ZCJ130-26 。
本发明中,所述时间的控制均由秒表计时完成。
本发明提出的浸漆工艺完善,电机线圈依次经过预热、冷却、沉浸、滴漆、固化和取件操作,并使用自动沉浸仪进行沉浸操作,使电机线圈沉浸环境更稳定,沉浸效果更好,浸漆后漆膜表面均匀一致,无裂纹、褶皱和导线外漏的现象,且漆膜牢固不易掉漆,匝间不易发生短路,安全性能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