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5834295
  • 上传时间:2019-03-2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63.2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07993.0

    申请日:

    2016.07.01

    公开号:

    CN106051889A

    公开日:

    2016.10.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D 13/00申请日:20160701|||公开

    IPC分类号:

    F24D13/00; F24D19/00

    主分类号:

    F24D13/00

    申请人:

    司红康

    发明人:

    司红康

    地址: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三路与皋城东路交叉口科创中心A楼207室

    优先权:

    2016.01.15 CN 2016100246176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是在长形发热管四周无间隙或近距离安装散热片,该散热片至少有一个进气端口和一个与风机连接的出气端口,以及至少一个封闭端被金属片或石英玻璃片封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了石英玻璃片的透红外线性和不透气性,配合散热片以及散热片与长形发热管的位置结构,极大地利用了长形发热管本体及其周边的热传导和热辐射,一改背景技术的被动收集热能形成暖风为主动生成暖风,极大地提高了暖风温度,显著提升了电热转化率,并且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对促进行业产品升级具有实际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包括安装在取暖器壳体上的反射罩和
    安装在反射罩内的长形发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形发热管四周无间隙或近距离安装
    散热片,该散热片至少有一个进气端口和一个与风机连接的出气端口,以及至少一个封闭
    端被金属片或石英玻璃片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
    玻璃片(3)是透明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
    所述取暖器壳体的一个面上有两根或三根所述长形发热管结构的,则设置在每根长形发热
    管上的散热片是连体的或由管道连接贯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
    片由两段散热片被耐高温弹性机构拉合成整体,每段散热片上都设置了约为长形发热管管
    径二分之一呈“C”形的凹槽,拉合后形成的整体呈“O”形的凹槽(11)与长形发热管的管身紧
    密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
    温弹性机构是弹簧或弹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
    片表面涂有吸收红外线涂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
    是黑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
    的出风口设置有电加热装置(13)。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
    于:所述连接出气端的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任何一个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应用于四面体取暖器上的结构,则该取暖器的两个面是红外线,另两个面是风机出风口。

    说明书

    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长形发热管辐射式取暖器,是用“C”型反射罩将发热管发出的红外线反射向人体
    直接供暖的,具体有单面供暖、双面供暖和四面供暖型号,功率从600w到2000w不等,属于大
    功率家电。由于价格低廉,自诞生30年来一直是冬季取暖的主流产品之一。

    试验表明,红外线自射不远,离开反射罩就无法到达较远处实现供暖。而发热管的
    管截面是380°,但只有朝向反射罩的180°管体红外线得到了反射,直接面对人体的180°管
    体发出的红外线都滞留在管体周围未到达人体,因此,红外线利用率约为50%。其次,发热管
    发热后产生的大量热空气都自然上升流失了,未能作用向人体。此外,发热管周围有巨大的
    热辐射,也因无利用结构而被闲置,因此,其整体热利用率是远小于50%的,这种高能耗结构
    和状况虽经30年的改进和研发,任无突破性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提是提供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可
    将面向人体的180°管体红外线以及原先上升流失的热空气,全部转换成能直接作用向人体
    的有效热,提高热利用率一倍或降低功率一倍,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取暖器壳体上的反射罩
    和安装在反射罩内的长形发热管,具体是在所述长形发热管四周无间隙或近距离安装散热
    片,该散热片至少有一个进气端口和一个与风机连接的出气端口,以及至少一个封闭端被
    金属片或石英玻璃片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石英玻璃片是透明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取暖器壳体的一个面上有两根或三根所述长形发热管结
    构的,则设置在每根长形发热管上的散热片是连体的或由管道连接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由两段散热片被耐高温弹性机构拉合成整体,每段散热片
    上都设置了约为长形发热管管径二分之一呈“C”形的凹槽,拉合后形成的整体呈“O”形的凹
    槽与长形发热管的管身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弹性机构是弹簧或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表面涂有吸收红外线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涂层是黑色。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电加热辅助。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出气端的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任何一个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应用于四面体取暖器上的结构,则该取暖器的两个面是红外线,
    另两个面是风机出风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产生了如下四项技术效果:

    (一)、将长形发热管设置在散热片内,并在散热片外安装了筒状透明石英玻璃片,由于
    散热片片齿呈放射状以及透明石英玻璃片的透红外线性,不影响反射罩对红外线的采集。

    (二)、长形发热管与散热片紧密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直接将自身的热量传导给散
    热片,加大了与散热片的接触面与辐射面,增加了传导热。

    (三)、长形发热管红外线直线辐射向每一片散热片片齿,且片齿涂有吸收红外线
    的黑色涂层,在零距离热辐射下,吸收了大量热能。

    (四)、筒状透明石英玻璃片将长形发热管包围,长形发热管产生的热空气全部集
    聚在筒状石英玻璃片内,彻底杜绝了热空气上升流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了石英玻璃片的透红外线性和不透气性,配合散热
    片以及散热片与长形发热管的位置结构,极大地利用了长形发热管本体及其周边的热传导
    和热辐射,一改背景技术的被动收集热能形成暖风为主动生成暖风,极大地提高了暖风温
    度,显著提升了电热转化率,并且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对促进技术的产品转化,以及行业
    产品升级具有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连体式散热片暖风结构实物装配分解图。

    图2是连体式散热片暖风取暖器侧面剖视图和应用实施例。

    图3是一种连体式散热片结构剖面图。

    图4是分体式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红外线供暖与暖风供暖同方向应用示意图。

    图6是四面供暖暖暖风结构应用示意图。

    图中:1反射罩,201、202长形发热管,3石英玻璃片或金属片,4穿钉,5散热片,501
    半个散热片,502半个散热片,6风机,701、702散热片与长形发热管之间的间隙,8取暖器外
    壳(或壳体),9耐高温弹簧,10耐高温弹簧片,11“C”形凹槽,12管道,13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有两个曲面剖面呈“3”字形的反射罩1内,安装一连体的散
    热片5,散热片5与反射罩接触的面与反射罩曲线相吻合,大约呈“B”字形。设置在散热片5边
    缘处的两个稍大于长形发热管管径的“C”形缺口(如向上箭头所示)内镶入长形发热管201
    和202,当然也可在散热片内设置稍大于长形发热管管径的“O”形穿孔,则长形发热管201和
    202贯穿其内,则散热片与长形发热管之间留有间隙701和702,防止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带来
    的器件损伤。散热片片齿的走向与长形发热管的走向垂直。散热片5的前端由石英玻璃片3
    密封,石英玻璃片以透明的为佳。在反射罩的正中背后是出风口,连接管道12和风机6。在壳
    体8密封良好的情况下,管道12可以省去。散热片片齿上涂有能吸收红外线热量的涂层,其
    中以黑色涂层为佳。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发热管通电发热,面向反射罩的180°管截面红外线被反
    射罩反射后,穿过散热片片齿和透明石英玻璃片3射向前方的采暖区,这是普通取暖器的采
    暖功能,在本结构里不受影响。而此时,镶嵌在散热片边缘或内部的长形发热管的面向采暖
    区的180°管截面的红外线或360°管体红外线,都近距离地对散热片提供了热辐射,因此,散
    热片会吸收和存储大量的热能。由于散热片前端被石英玻璃片封闭,后端与反射罩吻合封
    闭,只留下上下两个进气端(如风向箭头所示),在风机6的抽吸作用下,冷气进入散热片后
    被散热片和长形发热管迅速加热成暖风,被抽送到与反射罩红外线相反的方向,为该方位
    提供暖气供暖,实现一个用电功率双面供暖节能一倍的技术目的。本实施例只能利用长形
    发热管对散热片的近距离辐射热。

    如图3所示,将散热片分为两段,即501和502,该两段散热片的边缘相对应长形发
    热管处均设置有稍小于长形发热管管径的“C”形凹槽11,两段散热片被穿钉4贯穿,在耐高
    温弹簧9的张力作用下,合拢成等于或稍小于长形发热管管径的“O”形孔槽,将其内的长形
    发热管201和202无间隙紧密合抱,形成了直接接触的热传导,同时由于弹簧的张弛作用,规
    避了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对长形发热管的破坏。此外,还可以用几个耐高温弹簧片10拉合住
    所述两段散热片。

    以上实施例是以连体散热片为例的。

    图4所示的是分体式散热片。两根长形发热管(图中仅示201)安装在一个具有两个
    曲面剖面呈“3”字形的反射罩1内,两根长形发热管外分别安装了两个散热片5,两个散热片
    的一端连接管道12和风机6。本实施例的散热片片齿与长形发热管走向为同向。当然也可参
    照上述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成垂直走向。

    如图5,在取暖器壳体8内,管道12连接散热片5的出风口,在风机6的作用下将散热
    片形成的暖风抽送到壳体8的上部,与红外线一道为前方供暖。在壳体密封良好的情况下,
    管道12可以省去,由轴流风机紧贴在壳体的出风口即可。如果暖风温度不够,还可在出风口
    安装一电加热装置13加以辅助。

    图6是应用于四面体取暖器上示意图,则可节省下两个用电功率(发热管),实现两
    面红外线两面暖风的节能一倍的技术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其它等效变化和修
    饰,但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长形发 热管 取暖器 暖风 结构 及其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长形发热管取暖器的暖风结构及其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342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