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洗衣机的供水用分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下述效果的滚筒洗衣机的供水用分配组件:根据控制装置的控制,将从外部供水源得到供应的洗涤水按照洗涤、漂洗、漂白等各个洗涤行程,供应到容纳有各种洗涤剂的洗涤剂筒内。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滚筒洗衣机按照上下方向位置设置圆筒形状洗涤滚筒的外周面,利用洗涤滚筒旋转时产生的落差对洗涤物进行捶打,从而执行洗涤。
上述滚筒洗衣机主要由本体、洗涤槽和洗涤滚筒构成。上述本体构成上述滚筒洗衣机的外观;上述洗涤槽设置在上述本体的内部,其内部装入洗涤水;上述洗涤滚筒横向设置在洗涤槽的内侧,上述洗涤滚筒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脱水孔。
另外,洗涤槽的上面设置有洗涤剂供应装置。由于上述洗涤剂供应装置使用由外部供水源向洗涤滚筒内部供应地洗涤水来溶解洗涤剂,将混合有洗涤剂的洗涤水供应给洗涤滚筒内部,所以,随着使用者操作控制装置,就可以自动地执行预洗涤、正式洗涤、漂洗洗涤、漂白洗涤和脱水洗涤等各种洗涤过程,同时根据每个洗涤过程,将所需的洗涤剂或者纤维柔软剂供应给洗涤槽内,从而执行多样的洗涤过程。
图1A示意性地显示出设置在一般滚筒洗衣机上的洗涤剂供应装置的斜视图,图1B是图1A的I-I线剖面图。如图所示,上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剂供应装置包括有如下结构:洗涤剂筒130、洗涤剂筒外壳110、上部盖子190、供水用分配组件200和供水阀门(附图中没有显示)。上述洗涤剂筒130具备有洗涤剂投入装置131和流入孔138以及排出孔139,通过分隔而划分形成多个上述洗涤剂投入装置131,其内部容纳各种洗涤剂,上述流入孔138和排出孔139可以使洗涤水流入或流出;上述洗涤剂筒外壳110固定在上部框架100的切口部分101上,上述洗涤剂筒外壳110由洗涤剂筒插入部件110A和洗涤剂供应部件110B构成,在上述洗涤剂筒插入部件110A内,以插入形式设置有上述洗涤剂筒130,上述洗涤剂供应部件110B的底面具有为了向洗涤槽(附图中没有显示)内供应洗涤水和洗涤剂的混合液,而与供水软管12相连结的排水口115;上述上部盖子190盖在上述洗涤剂筒130的上侧开口部分上;上述供水用分配组件200上形成有能够将洗涤水供应给上述洗涤剂筒130的每一种洗涤剂的投入装置131以及供应给洗涤剂筒外壳110内的多个供水孔201和供水孔202;根据控制装置的控制,上述供水阀门进行开/闭,从外部供水源向上述供水用分配组件200供水。
图2是图1示意性显示出的供水用分配组件的结构平面图。如图2所示,上述供水用分配组件200由下面体200A和上板200B构成。上述下面体200A上设置有为了将洗涤水供应给上述洗涤剂筒130而分隔划分形成的多个供水通路210-240,并且设置有多个供水孔201和供水孔202;上述上板200B设置在上述下面体200A的上面,上述上板200B通过形成在其上侧的设置孔208连结供水袋209,向漂白洗涤洗涤剂供水通路240供应洗涤水;上述下面体200A和上板200B结合起来形成供水用分配组件200。
上述供水用分配组件200是通过将上板200B结合在具备有多个的供水通路210-240的下面体200A上面后,进行焊接,从而维持形成上述多个供水通路210-240的肋材250的上端面和上述上板200B之间的气密性。
但是,如果在上述肋材250的上端面与上板200B之间的焊接结合部位中,一部分没有完全形成焊接,将会导致在结合部位上产生缝隙。在上述情况下,洗涤水通过上述缝隙时会溢到邻接的另一侧供水通路内,因而会向洗衣机内流入不必要的洗涤剂,引发洗涤剂损失的问题,导致洗涤性能降低。
另外,需要利用单独的焊接装置焊接上板和下面体,因而会导致焊接结合操作工序复杂化,所以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下述效果的滚筒洗衣机的供水用分配组件:使组装作业简单化,确保每个供水通路之间的气密性,并能能正确地执行洗涤剂的供应。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水用分配组件,分离划分有多个的供水通路,根据控制装置的控制,将从外部供水源供应的洗涤水按照洗涤、漂洗、漂白等的洗涤行程供应给容纳有各种洗涤剂的洗涤剂筒侧,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结合手段相互结合的上板和下面体,上述上板和下面体的结合形成可以使从外部供水源供应的洗涤水流入的空间;上述上板和下面体的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沿着上述空间凸出形成的供水通路形成部件,通过上述供水通路形成部件,能够单独地分离划分形成多个供水通路。
本发明提供的滚筒洗衣机的供水用分配组件可以带来如下效果:
首先,对于上板和下面体的结合,由于在本发明中不使用与焊接装置相类似的单独的装置,而是利用形成在上板和下面体上的结合手段使其简便地进行结合,所以不仅可以使作业工序简单化,而且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其次,通过形成供水通路的上板肋材和下面体肋材,能够确保维持每个供水通路之间的气密性,防止了洗涤水的泄漏,可以正确地执行洗涤剂的供应。附图说明
图1A示意性地显示出设置在一般滚筒洗衣机上的洗涤剂供应装置的斜视图;
图1B是图1A的I-I线剖面图;
图2是图1示意性显示出的供水用分配组件的结构平面图;
图3显示出本发明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上板的底面图;
图4显示出本发明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下面体的平面图;
图5显示出供水用分配组件的组装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显示出上板和下面体的结合结构的图5的I-I线剖面图;
图7显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8显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主要部件附图说明
10:本体 100:上部框架
300:下面体 305:吊钩插入槽(HOOK)
350:下面体肋材(RIB) 400:上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显示出本发明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上板的底面平面图,图4显示出本发明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下面体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供水用分配组件由上板400和下面体300构成。上述下面体300由底面300A和侧面300B构成,上述下面体300是上侧开口的六面体形状;上述上板400是四角形板状;通过将上述上板400结合在下面体300开口的上面,使供水用分配组件内形成供水通路的空间。
上述下面体300的底面设置有向上凸出形成的下面体肋材350,通过上述下面体肋材350形成可以使经过连结口304供应的洗涤水按照多个路径分支流入多个供水通路310-340,上述多个供水通路310-340单独地分隔划分上述空间。
也就是说,从上述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一侧(按照附图上的上侧)开始分别依次地分隔划分形成有预洗涤供水通路310、漂洗洗涤供水通路330、漂白洗涤供水通路340和正式洗涤供水通路320,上述每个供水通路的底面上都形成有第1供水孔310,通过上述第1供水孔301,向位于每个供水通路下侧的洗涤剂筒外壳110(参照图1B)供水。
另外,与洗涤剂筒130(参照图1A)相对着的上述下面体300的前面壁上形成有多个的第2供水孔302,通过上述第2供水孔302,将洗涤水供应给上述洗涤剂筒130的每个洗涤剂投入装置。
另外,上述上板400上具备有从上板400向下凸出形成的上板肋材450,上述上板肋材450与上述下面体肋材350的侧面相互面接触,从而构成通过上述下面体肋材350形成的供水通路310-340的外面。
于是,通过将上述上板400结合在下面体300的上面,使上述下面体肋材350与上板肋材450紧密地面结合,与此同时,上述下面体肋材350的末端部分紧密结合在上板400上,上述上板肋材450的末端部分紧密结合在下面体300的底面300A上,从而形成供水通路310-340。
图5显示出供水用分配组件的组装状态的平面图,图6是显示出上板和下面体的结合结构的图5的I-I线剖面图。下面参照图5和图6,对上板400和下面体300的结合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也就是说,上述上板400和下面体300通过一体地形成在上板400和下面体300上的结合手段进行结合,上述结合手段由吊钩405和吊钩插入孔305构成。上述吊钩405形成在上述上板400的上板肋材450的末端,沿着上述上板肋材450的长度方向与其一体地形成;上述吊钩插入孔305形成在相对应于上述吊钩405位置的上述下面体300的底面300A上,从而使上述吊钩405能够相对应地插入吊钩插入孔305。
于是,以上板肋材450向下的状态,将上板400对应在下面体300的上面,然后向、下压上述上板400,使上板肋材450和下面体肋材350相互结合。将上述上板400向下压到底,使上述吊钩405插入到吊钩插入孔305内,进行上板400和下面体300的固定。
如上所述,由上述上板400和下面体300的结合而形成的供水用分配组件,通过吊钩404结合在洗涤剂筒外壳110(参照图1B)的洗涤剂供应部件110B的上面。
图7显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如图7所示,从形成在下面体300上的下面体肋材370的末端,凹陷地设置插入槽370A,上述上板400上形成与上述插入槽370A相对应的上板肋材470,将上述上板肋材470插入到插入槽370A内,形成上述上板400和下面体300的结合。
也就是说,对于上述上板400和下面体300的结合,无须单独地设置与吊钩以及吊钩插入槽等类似的结合手段,也能够进行上板400和下面体300的结合,同时通过上述上板肋材470和下面体肋材370形成供水通路。
图8显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供水用分配组件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如图8所示,从形成在上板400上的上板肋材480的末端,向着上侧凹陷地设置插入槽480A,上述下面体300上形成与上述插入槽480A相对应的下面体肋材380,通过将下面体肋材380插入到插入槽480A内,形成上述上板400和下面体300的结合。
虽然为了帮助理解,列举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提出很多变形。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体现在专利请求范围内,与之同等范围内的所有差异点都应该解释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