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针织机.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83385
  • 上传时间:2018-02-23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12.5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12917.7

    申请日:

    2002.04.20

    公开号:

    CN1451796A

    公开日:

    2003.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D04B15/14; D04B9/00

    主分类号:

    D04B15/14; D04B9/00

    申请人:

    大渝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仁俊

    地址:

    36102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上塘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织机,包含:一机构主体架构、一环座、一传动座、一上针筒座及一调整杆,其中:该环座的底周缘是呈凸缘体,并在凸缘体外周固定一上盘,设在上盘周边的山角机构相对处于上针筒的上方;前述环座与传动轴间套设有二轴承,且环座的凸缘体上方设有一定位杆;前述定位杆下端由定位体固定在凸缘体上,定位杆上端延伸入座体侧边的纵向槽内,且定位杆可随凸缘体在纵向槽内升降。本发明可简化大鼎下方的上针筒机构的组合模式,使上盘与上针筒的间隙保持均衡及稳定,并具有调整方便及准确的功效增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针织机,包含: 一机构主体架构,其中间形成一座体,侧边设有一由马达所带动 的驱动轴,该驱动轴上端设有一小齿轮,用以带动一大齿轮转动; 一环座,其上端外缘螺合一齿盘,该齿盘底面通过一止推轴承定 位在前述座体的顶面; 一传动座,其是设在环座下方,中间向上延伸一传动轴与大齿轮 的轴心连接; 一上针筒座,是固定设在前述传动座上,其外周顶面设有上针筒; 一调整杆,是设在前述座体的侧边,其顶端以小齿轮与环座顶端 的齿盘相啮合; 其特征在于: 该环座的底周缘是呈凸缘体,并在凸缘体外周固定一上盘,设在 上盘周边的山角机构相对处于上针筒的上方; 前述环座与传动轴间套设有二轴承,且环座的凸缘体上方设有一 定位杆; 前述定位杆下端由定位体固定在凸缘体上,定位杆上端延伸入座 体侧边的纵向槽内,且定位杆可随凸缘体在纵向槽内升降。

    说明书


    一种针织机

        枝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尤与设于大鼎的上针筒机构有关。背景技术

        习用针织机的上针筒机构,主要构造如图1所示,在机构主体架构11的一侧边设有一由马达(图未示)所带动的驱动轴12,该驱动轴12上端设有一小齿轮13,用以带动一大齿轮14转动,又主体架构11的中央座体111支撑一环座15,该环座15内支撑一与大齿盘1 4中央轴套141连接的传动轴16,该传动轴16底部悬吊一上针筒座17,又,该主体架构11的中央座体111向下设延伸体112,并在延伸体2外周套设固定一上盘18。

        基于这样构成,当驱动轴12转动时,利用小齿轮13带动大齿轮14及传动轴16在环座15上转动,进而带动上针筒座17转动,此时位于上针筒座17周缘顶面的上针筒171,相对于设在上盘18的山角181作360度的回转。然而,由于编织物的不同,有时需调整上针筒171与山角181之间的间隙S,而其调整方式是利用设在座体111侧边的蜗杆113带动一与环座15上端部螺合的齿轮114,进而迫使环座15上升或下降,当环座15上升或下降时,连带使得大齿轮14、传动轴16及上针筒座17上升或下降(粗剖线部分),进而调整上针筒171与上盘18的山角181的间隙S。

        但是,前述构造在使用上存有如下缺失:

        一、习用的上盘18是在中央座体的延伸体112的外径上,而环座15又套设在延伸体112的内径,如此三构件地组装不仅不方便,且上盘18的内径与延伸体112的外径间,及延伸体112的内径与环座15的外径间,并非紧配固定型态,而是须预留有转动间隙余裕,而此一间隙在加工时,如有些许误差,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易使得上盘18外周边的山角181与下针筒171的间隙S失去均衡,亦即有一边比较大,另一边相对较小,致使编织作业不平稳顺畅。

        二、又,习用上针筒171与山角181的间隙调整,是上盘18不动,而上针筒座17随环座15旋转而调整高度,然,上针筒181的外侧配合有下针筒机19,当上针筒181调整高度时,相对地亦改变了与下针筒19的间隙,因此,整个作业上较为复杂。

        三、习用上针筒座17调整高低时,粗剖线所示的传动轴16、环座15及大齿轮14亦随之升降,致使在调整上较为费时费力。

        因此,改善上述缺点,使上针筒171的间隙调整更便捷,且均衡稳定,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机,其可简化大鼎下方的上针筒机构的组合模式,使上盘与上针筒的间隙保持均衡及稳定。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机,其具有调整方便及准确的功效增进。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包含:

        一机构主体架构,其中间形成一座体,侧边设有一由马达所带动的驱动轴,该驱动轴上端设有一小齿轮,用以带动一大齿轮转动;

        一环座,其上端外缘螺合一齿盘,该齿盘底面通过一止推轴承定位在前述座体的顶面,其使环座悬吊在座体内;

        一传动座,其是设在环座下方,中间向上延伸一传动轴与大齿轮的轴心连接;

        一上针筒座,是固定设在前述传动座上,并随其转动,其外周顶面设有上针筒;

        一调整杆,是设在前述座体的侧边,其顶端以小齿轮与环座顶端的齿盘相啮合;

        其中:

        该环座的底周缘是呈凸缘体,并在凸缘体外周固定一上盘,设在上盘周边的山角机构相对处于上针筒的上方;

        前述环座与传动轴间套设有二轴承,且环座的凸缘体上方设有一定位杆;

        前述定位杆下端由定位体固定在凸缘体上,定位杆上端延伸入座体侧边的纵向槽内,且定位杆可随凸缘体在纵向槽内升降。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的构件得以简化,且上盘是直接固定在环座上,通过调整环座的升降,可调整山角机构与上针筒之间隙,而环座仅与座体间有套设间隙余裕的问题,故可使上盘与上针筒的间隙保持均衡及稳定,使整体运转时更加平衡及稳定,降低了间隙余裕所产生山角机构不平衡的缺失,有效改善了习用问题点。

        进一步,本发明借助助调整机构的改善,使其组装上更为便捷,具有调整方便及准确的功效增进,且成本亦可降低,具有进步性特征。图式说明图1是习用针织上针筒机构主要构造剖示图。图2是本发明可行实施例一剖示图。图3是本发明可行实施例二剖示图。图号:2    机械主体架构    21  座体         22    驱动轴23   小齿轮          24  大齿轮       3     环座31   齿盘            32  止推轴承     33    凸缘体4    传动座          41  传动轴       5     上针筒座51   上针筒          6   调整杆       61    小齿轮7    上盘            71  山角机构     8     轴承9    定位杆          91  凸块         92    定位体921  纵向槽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可行实施例一剖示图,包含:

        一机构主体架构2,其中间形成一座体21,侧边设有一由马达(图未示)所带动的驱动轴22,该驱动轴22上端设有一小齿轮23,用以带动一大齿轮24转动;

        一环座3,其上端外缘螺合一齿盘31,该齿盘31底面借助一止推轴承32定位在前述座体2 1的顶面,使环座3悬吊在座体21内;

        一传动座4,其设在环座3下方,中间向上延伸一传动轴41与大齿轮24的轴心连接;

        一上针筒座5,是设在前述传动座4上,并随其转动,其外周顶面设有上针筒51;

        一调整杆6,是设在前述座体21的侧边,其顶端以小齿轮61与环座3顶端之齿盘31相啮合;

        本发明的特征是:

        该环座3的底周缘是呈凸缘体33,并在凸缘体33外周固定一上盘7,其使设在上盘7周边的山角机构71相对处于上针筒51的上方;

        前述环座3与传动轴41间套设有二轴承8,且环座3的凸缘体33上方设有一定位杆9;

        前述定位杆9下端由定位体9 2固定在凸缘体33上,定位杆9上端延伸入在座体21侧边的纵向槽921内,且定位杆9可随凸缘体33在纵向槽921内升降。

        基于这样的构成,本发明的传动状态,是大鼎部分的大齿轮24利用侧边的驱动轴22及小齿轮23所带动,进而经传动轴41带动设在传动座4外侧的上针筒座5旋转,使上针筒51相对于山角机构71转动。

        当要调整山角机构71与上针筒51间的间隙S时,则该传动座4及下针筒座5不动,通过人工转动调整杆6,使小齿轮61带动齿盘31旋转,当齿盘31转动时,环座3因底凸缘体33上的定位杆9上端凸块91与纵向槽921配合,定位杆9被纵向槽921所定位,使环座3因此不会随之转动,但上端部与齿盘31内径呈螺合关系,故环座3会升降,进而调整设在凸缘体33外周的上盘7升降,即可达到调整山角机构71与上针筒51的间隙S。

        再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可行实施例二剖示图,其结构特征与图2浸油式大鼎的针织机相同,仅使用机型不同而已,在此一并揭示,容不赘述。

    关 键  词:
    一种 针织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针织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8338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