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羟基-1,5-萘啶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领域中医药化工中间体2-羟基-1,5-萘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羟基-1,5-萘啶是一种淡黄色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医药生物化工中间体,其衍生
物被广泛应用到医药化工领域。
现有的2-羟基-1,5-萘啶合成方法有很多:有的方法采用Skraup法,以2-甲氧基-
5-氨基吡啶和丙三醇为原料在硫酸中关环然后脱甲氧基得到,但该方法增加了脱甲基步
骤,提高了生产成本;有的方法以2-羟基-5-氨基吡啶和丙三醇为原料,在砷酸为催化剂下
关环制得,但该方法使用的原料2-羟基-5-氨基吡啶昂贵,生产成本高,且后处理产生大量
废水,不利于环保;还有以3-氨基吡啶为原料,溴代成2-溴-3-氨基吡啶,后与与丙烯酸乙酯
在钯催化剂催化下进行heck反应然后利用碱进行关环得到,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路线长,且
使用了昂贵的钯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医药化工中间体2-羟基-1,5-萘啶的
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2-羟基-1,5-萘啶的制备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1)在硫酸溶液中,加入2-氯-5-氨基吡啶,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氧化剂、缓冲剂进行
反应得到反应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A滴加甘油,保温2h,降温至室温,加入溶剂进行分散,
得到反应液B;
(3)将反应液B中加入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抽滤,得到滤渣;
(4)向步骤(3)得到的滤渣中加入溶剂并搅拌,抽滤,得到目标产物的溶液;
(5)将步骤(4)得到的目标产物的溶液浓缩,冷却抽滤得到2-羟基-1,5-萘啶。
优选的,所述的氧化剂为间硝基苯磺酸钠、碘、砷酸、三氯化铁中的一种;所述的缓
冲剂为七水硫酸亚铁、硼酸、氯化锌、碘化钾中的一种,所述的氧化剂和缓冲剂为一次性加
入到反应体系中。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硫酸的浓度为70-98%。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硫酸和2-氯-5-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5-15:1,氧化剂和
2-氯-5-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5:1,缓冲剂和2-氯-5-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0.3-1.5:1。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甘油和2-氯-5-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2-5:1。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滴加时温度为130-160℃,保温温度为140-160℃。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碱性物质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或氨水中
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中和后的pH值范围为8-10。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4)中,搅拌时间为30-60min,温度为40-60℃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和(4)中,溶剂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甲苯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2-羟基-1,5-萘啶的制备方法。其化学原理是(1)用2-氯-5-氨
基吡啶取代2-羟基-5-氨基吡啶,一锅法制备2-羟基-1,5-萘啶,且后处理不产生废水。(2)
通过反应中氧化剂种类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提高产物收率。(3)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可以获得更好的反应效果。(4)通过对反应中2-羟基-1,5-萘啶和硫
酸、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可以更好地提高产物收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价格低廉,一锅法步骤操作简单,后处理不产生废水,
放大生产的可操作性强等。
附图说明
图1为2-氯-5-氨基吡啶的结构式;
图2为2-羟基-1,5-萘啶的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向500mL反应瓶中加入86g 85%硫酸(0.75mol),加入2-氯-5-氨基吡啶20g
(0.15mol),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间硝基苯磺酸钠34.9g(0.15mol),硼酸14.1g(0.225mol),
升温至130-150℃,体系逐渐变为浅棕色悬浊液。内温达到130-150℃时,开始滴加甘油
22.3mL(0.3mol),反应液逐渐变为黑色,反应温度在135-150℃。2h滴加完毕,140-160℃保
温2h,反应完全,将体系降至室温,300mL乙酸乙酯加入到反应液分散,慢慢加入碳酸钠碱化
至pH=7.5-8.5,抽滤,滤渣用300mL乙酸乙酯在40-60℃搅拌30-60min,抽滤。合并有机相浓
缩剩余50mL左右,冷却抽滤得到2-羟基-1,5-萘啶,产率44%。纯度92%。
实施例二
向500mL反应瓶中加入260g 85%硫酸(2.25mol),加入2-氯-5-氨基吡啶20g
(0.15mol),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间硝基苯磺酸钠35g(0.15mol),硫酸亚铁6.75g
(0.045mol),升温至130-150℃,体系逐渐变为浅棕色悬浊液。内温达到130-150℃时,开始
滴加甘油54mL(0.75mol),反应液逐渐变为黑色,反应温度在135-150℃。2h滴加完毕,140-
160℃保温2h,反应完全,将体系降至室温,300mL乙酸乙酯加入到反应液分散,慢慢加入碳
酸钠碱化至pH=7.5-8.5,抽滤,滤渣用300mL乙酸乙酯在40-60℃搅拌30-60min,抽滤。合并
有机相浓缩剩余50mL左右,冷却抽滤得到2-羟基-1,5-萘啶,产率66%。纯度95.3%。
实施例三
向5L反应瓶中加入2kg 85%硫酸(17.3mol),加入2-氯-5-氨基吡啶200g
(1.5mol),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间硝基苯磺酸钠523g(2.25mol),硫酸亚铁200g(1.33mol)。
升温至130-150℃,体系逐渐变为浅棕色悬浊液。内温达到130-150℃时,开始滴加甘油
320mL(4.3mol),反应液逐渐变为黑色,反应温度在135-150℃。3h滴加完毕,140-160℃保温
2h,反应完全,将体系降至室温,3L乙酸乙酯加入到反应液分散,慢慢加入碳酸钠碱化至pH
=8,抽滤,滤渣用3L乙酸乙酯在40-60℃搅拌30-60min,抽滤。合并有机相浓缩剩余300mL左
右,冷却抽滤得到2-羟基-1,5-萘啶,产率70%。纯度95%。
实施例四
向50L加入15kg 85%(130mol)硫酸,加入2-氯-5-氨基吡啶2kg(15mol),搅拌至溶
解,再加入间硝基苯磺酸钠3.5kg(15mol),硫酸亚铁3kg(20mol)。升温至130-150℃,体系逐
渐变为浅棕色悬浊液。内温达到130-150℃时,开始滴加甘油4.76L(65.17mol),反应液逐渐
变为黑色,反应温度在135-150℃。3h滴加完毕,140-160℃保温3h,反应完全,将体系降至室
温,30L乙酸乙酯加入到反应液分散,慢慢加入碳酸钠碱化至pH=8,抽滤,滤渣用15L乙酸乙
酯在40-60℃搅拌30-60min,抽滤。合并有机相浓缩剩余2L左右,冷却抽滤得到2-羟基-1,5-
萘啶,产率74%。纯度9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