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按键的布线方法及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屏按键的布线方法及其结构.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219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0.19 CN 102221921 A *CN102221921A* (21)申请号 201110073463.7 (22)申请日 2011.03.25 G06F 3/041(2006.01) G06F 3/044(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培 源路 2 号微系统园 M1 栋 3 楼 (72)发明人 王立民 (54) 发明名称 触摸屏按键的布线方法及其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按键布线方法和结 构, 所述按键包括触控屏幕,。
2、 其步骤如下 : 首先, 在所述触控屏幕的一端设有相应引脚, 然后将上 述带有引脚的触控屏幕外围设置激励信号引脚。 由本发明所述方法形成的结构, 整个按键只需要 三个引脚就可直接连接到触控芯片上, 而触控对 象通过在不同区域的滑动从而引起电容的不同变 化, 因此很容易判断出触控对象的操作手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102221932 A1/1 页 2 1. 一种触摸屏按键的布线方法, 所述按键包括触控屏幕, 其步骤如下 : 首先, 在所述触 控屏幕的一端设有相应引脚, 然后将。
3、上述带有引脚的触控屏幕外围设置激励信号引脚。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相应引脚可以是滑动按键引脚和旋转 按键引脚。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相应引脚的另一端连接到芯片的 相应引脚上。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触控屏幕上还设有参考信号引脚。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参考信号引脚连接到芯片的相应引脚 上。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激励信号引脚与触控芯片的对应引脚 相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
4、所述按键可由三角形构成。 8. 如权利要求 1 或 7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按键的区域面积可逐渐变化。 9.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形成的按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按键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 面积逐渐变化。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按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变化是指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21921 A CN 102221932 A1/2 页 3 触摸屏按键的布线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的布线方法, 尤其是指触摸屏按键的布线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触摸屏幕已发展为人与电脑相互交流最简单。
5、和最直接的方式, 因其结合 输入设备和现实设备, 而无需鼠标或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 所以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 个领域中。而电容式触摸屏利用人体的手指与屏幕形成的电容原理, 所以操作起来完全不 需要压力, 手指只要碰到屏幕就有反应, 简单易行。鉴于上述优点,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高端 触控产品都大多使用电容式触控方案。 0003 虽然电容式触控屏已经为人类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操作方式, 用户通过其上的按键 就可操作触控屏以完成相应的功能。但是所述触控屏上的按键均是规则形状, 如常见的圆 形或者方形, 因为所述触控屏上设有若干扫描线, 且各条扫描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以保证 了各条扫描线之间可以相互匹配。
6、, 当触控对象如手指触碰到触控屏上的按键后, 根据两个 方向上所侦测到的数据就可以确定出手指所在按键的具体位置, 然后启动相应的功能。虽 然目前该方法在业界普遍通用, 但是由于需要利用扫描线持续的扫描才能确定出触碰按键 的具体位置, 所以对于较大的触控面板而言, 由于系统运行速度的降低, 手指触碰到的按键 可能就不能作用。而对于滑动、 旋转按键而言, 并不需要识别手指的具体位置, 只需要识别 相应手势即可, 所以如果可以提供一种不利用扫描线的扫描就判断出相应手势的方法会更 加简单。 0004 因此需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
7、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的触摸屏按键布线方法和结 构, 不仅结构简单, 而且容易识别出相应的手势。 0006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触摸屏按键布线方 法, 所述按键包括触控屏幕, 其步骤如下 : 首先, 在所述触控屏幕的一端设有相应引脚, 然后 将上述带有引脚的触控屏幕外围设置激励信号引脚。 0007 本发明所述的触摸屏按键的布线方法及其结构, 整个按键只需要三个引脚就可直 接连接到触控芯片上, 而触控对象通过在不同区域的滑动从而引起电容的不同变化, 因此 很容易判断出触控对象的操作手势。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按键的一个实施例 ; 0009 图 2 。
8、是本发明按键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2221921 A CN 102221932 A2/2 页 4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 请结合参考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按键涉及滑动按键 1 以 及旋转按键 2。所述滑动按键 1 和旋转按键 2 上分别设有触控区域 11 和 22。 0012 所述滑动按键 1 的触控屏幕 11 结构为三角形, 从触控屏幕 11 上的与三角形顶点 相对应的底边处引出滑动按键感应信号的引脚 S, 该引脚 S 的的另一端连接到触控芯片即 触控 IC 的对应引脚上。在所述滑动按键 1。
9、 的触控屏幕 11 上还设有另一根引脚 R, 所述引 脚 R 是参考信号, 其直接连接到触控芯片的相应引脚上 ; 在所述触控屏幕 11 的外围还设有 激励信号引脚 L, 所述激励信号引脚 L 包围所述触控屏幕 11 的外围以及滑动按键信号 S 和 参考信号 R, 最后连接到触控芯片的对应引脚上。 0013 当触控对象如手指从触控屏幕 11 的三角形顶点处移向其相对的底边处时, 由于 滑动按键引脚 S 的信号强度不断增强, 所述参考信号 R 并未与触控滑动按键 11 相连接, 而 是直接连接到芯片的对应引脚上, 因此信号强度不会发生变化, 最终感应信号S与R的感应 差值会随之信号 S 的不断变化。
10、而变化。当手指在滑动过程中, 随着所述触控区域面积的不 断增加, 其感应电容变化值也不断变大, 导致电容持续增强, 即信号 S 与 R 的感应差值不断 增加, 最终形成了由上到下滑动的手势信号。当手指从屏幕 11 的底边向顶点处移动时, 同 理也是通过控制触控区域面积的不断变化达到感应电容值不断减小的趋势, 形成由下到上 的滑动手势信号。 0014 而本发明所述的旋转按键2的触控屏幕22结构为弧形, 且该弧形由两个类三角形 221 和 222 组合而成, 所谓类三角形是指手指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时, 其屏幕面积呈递增或 者递减趋势。 从所述屏幕221的面积较大的一端引出感应信号引脚R, 而从所述。
11、屏幕222的 面积较小的一端引出感应信号引脚 S, 再将上述两引脚 R 与 S 分别连接到芯片的相应引脚 上, 故此所述信号 R 与 S 均是旋转按键信号。所述触控屏幕 11 的外围还设有激励信号引脚 L, 所述激励信号引脚 L 包围所述触控屏幕 11 的外围以及旋转按键信号 S 和 R, 最后连接到 触控芯片的对应引脚上。 0015 当手指从弧形的触控屏幕 22 的一端移向另一端时, 手指在滑动的过程中, 由于旋 转按键由两个类三角形组成, 且三角形屏幕 221 的面积是从小到大, 即在手指滑动过程中 由此形成的触控感应信号逐渐减弱 ; 而与其紧邻三角形屏幕 222 的面积是由大到小, 即在 手指滑动过程中由此形成的触控感应信号逐渐增强。因此其触控信号 S 与 R 的差值就会不 断增强, 故此手指在滑动的过程中, 电容变化值也不断偏大, 导致差值电容持续增强, 最终 形成了顺时针旋转的手势信号。当手指反向滑动时, 同理也是通过控制触控区域面积的不 断变化达到差值电容值不断减小的趋势, 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手势信号。 说 明 书 CN 102221921 A CN 102221932 A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2192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