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厢板拉紧机构的货运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运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厢板拉紧机构的货运车辆。
背景技术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由于货运车辆的厢体过高或货物为煤、沙等散货时都可能使货运车辆的厢体向外膨胀而涨厢,有可能会导致车厢的损坏,甚至有可能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运输途中的安全行驶且减小对厢体的损害,常常需要使用厢板拉紧机构在厢体的立柱上部之间拉紧以防止涨厢。
图1为一种现有厢板拉紧机构地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现有厢板拉紧机构包括:两个绳环座5A和5B,通过焊接等方式相对地固定在车厢立柱2A和2B的内侧上;绳环3A和3B,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绳环座5A和5B中;拉索4,其一端通过拉索锁(图中未示出)固定于所述绳环3A,另一端通过拉索锁(图中未示出)固定于所述绳环3B。这样,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厢板拉紧机构中,由于拉索4连接在相对设置的车厢立柱2A和2B之间拉紧,从而可以在货运车辆的厢板1A和1B之间施加一个拉力,从而可以防止涨厢现象的产生。
然而,上述厢板拉紧机构存在的问题在于,在要卸货而需要松开所述厢板拉紧机构时,必须拆掉用于固定拉索4的拉索锁才能松开拉索4,这就给拆卸厢板拉紧机构带来了不便,增大了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厢板拉紧机构的货运车辆,所述厢板拉紧机构操作简便,拉紧效果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厢板拉紧机构的货运车辆,所述厢板拉紧机构操作简便,且可以在货运车辆的两侧松开拉索。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厢板拉紧机构的货运车辆,所述厢板拉紧机构包括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货运车辆的第一厢板立柱的上部,其中所述厢板拉紧机构还包括:拉索固定件,所述拉索固定件的一端为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为穿杠接合部,所述穿杠接合部延伸穿过与所述第一厢板立柱相对设置的第二厢板立柱的上部,且所述拉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拉索固定部;以及穿杠,所述穿杠可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厢板立柱的外侧,且所述穿杠可拆卸地穿过所述穿杠结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拉索固定件为拉索固定板,所述穿杠结合部具有供所述穿杠贯穿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拉索固定件为拉索固定柱,所述穿杠结合部具有供所述穿杠贯穿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厢板拉紧机构还包括供所述穿杠贯穿的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上下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厢板立柱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穿杠上设置有穿杠固定块,所述穿杠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配合限制所述穿杠的上下移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第二厢板立柱的外侧还设有在所述穿杠穿过所述穿杠接合部后保持所述穿杠的穿杠保持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穿杠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的下方且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构成,所述穿杠的下端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能够保持在所述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第二厢板立柱具有贯穿所述第二厢板立柱且供所述穿杠接合部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厢板立柱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加固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处强度的内固定板和外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固定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以及所述穿杠接合部能够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厢板拉紧机构的货运车辆,其中,所述厢板拉紧机构包括:第一拉索固定件,其一端为第一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为第一穿杠接合部,所述第一穿杠结合部延伸穿过所述货运车辆的第一厢板立柱的上部;第二拉索固定件,其一端为第二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为第二穿杠接合部,所述第二穿杠结合部延伸穿过所述货运车辆的第二厢板立柱的上部,所述第二厢板立柱与所述第一厢板立柱相对设置;拉索,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拉索固定部;第一穿杠,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穿杠接合部;以及第二穿杠,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穿杠结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述第一厢板立柱的外侧还设有在所述第一穿杠安装在所述第一穿杠接合部后保持所述第一穿杠的第一穿杠保持部,所述第二厢板立柱的外侧还设有在所述第二穿杠安装在所述第二穿杠接合部后保持所述第二穿杠的第二穿杠保持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厢板拉紧机构通过穿杠和拉索固定件的配合,使得本发明的厢板拉紧机构拆卸比较简便,还可以从车辆的两侧松开厢板拉紧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厢板拉紧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货运车辆中的厢板拉紧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B方向所视的穿杠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穿杠已穿过穿杠接合部。
图4为沿图3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图2是本发明货运车辆中的厢板拉紧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B方向所视的穿杠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穿杠已穿过穿杠接合部。图4为沿图3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发明货运车辆中的厢板拉紧机构包括:拉索40、拉索固定件60以及穿杠70等构件。其中,通过拉索40使得货运车辆的厢板10A、10B在装载货物之后可以被拉紧。
在本发明中,拉索40可以为钢索、铁链或者尼龙绳之类的线性连接件,且拉索40具有足够强度以使拉索40能够在货运车辆的第一厢板立柱20A和第二厢板立柱20B之间拉紧以防止产生涨厢现象。拉索40的一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拉索锁与第一厢板立柱20A上的绳环30和绳环座50连接而固定于第一厢板立柱20A。
拉索固定件60可以由具有足够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且拉索固定件60的一端为拉索固定部61另一端为穿杠接合部62,拉索4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拉索锁等工具固定于所述拉索固定部61,所述穿杠接合部62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厢板立柱20B的上部。
拉索固定件60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拉索固定板,也可以为拉索固定柱(图未示)。所述拉索固定板为板状,在其穿杠接合部62处具有供穿杠70贯穿的通孔621。所述拉索固定柱整体上为圆柱体,同样,在其穿杠接合部处也具有供穿杠70贯穿的通孔。
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拉索固定件60的形状并不受限于上述的拉索固定板和拉索固定柱,而是只要可以贯穿第二厢板立柱20B,并且一端具有所述拉索固定部另一端具有所述穿杠接合部,就可以在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任意调整。
在本发明中,用于将拉索40固定于绳环30和绳环座50的所述拉索锁,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固定拉锁的常用装置,其结构是公知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本发明的穿杠70整体上可以为L形,且可以由钢管或者钢棒等具有足够强度的金属制成。所述穿杠70可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厢板立柱20B的外侧表面上(见图3),且能够穿设在穿杠结合部6中或者从穿杠结合部62中退出,以使拉索40拉紧或者松开。
为了引导穿杠70的上下移动,如图3和图4所示,还可以在第二厢板立柱20B的外侧表面上设置上下排列的第一固定套22A和第二固定套22B,并使所述穿杠70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套22A和所述第二固定套22B。所述第一固定套22A和所述第二固定套22B可以为钢管等中空构件。
为了限制穿杠70的上下移动范围,可以在穿杠70上设置穿杠固定块72(见图3),所述穿杠固定块7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22A和所述第二固定套22B之间,以在所述穿杠70安装于所述穿杠结合部62或者从所述穿杠接合部62卸出时限制所述穿杠70的上下位移范围。
为了使穿杠70在货运车辆的运行过程中不至于意外从穿杠接合部62中脱落或者掉出,还可以在第二厢板立柱20B的外侧设置穿杠保持部80,同时在穿杠70上设置弯折部71,穿杠保持部80用于在所述穿杠70安装在所述穿杠接合部62之后保持所述穿杠70。
所述穿杠保持部80优选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22A和所述第二固定套22B的下方,且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80A和80B构成,所述穿杠70的弯折部71保持在所述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80A和80B之间。
当然,穿杠保持部80的构造和在第二厢板立柱20B上的设置位置并不以此为限,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范围内任意调整。例如,可以在穿杠70的杠体中部设置与杠体垂直的延伸杆(未示出),同时将所述穿杠保持部80设置在第二厢板立柱20B上与所述延伸杆相对应的位置,以将所述延伸杆保持在所述穿杠保持部80中,或者穿杠保持部80为可以保持弯折部71的弹性Ω型卡槽(未示出),所述Ω型卡槽沿着第二厢板立柱20B的横向延伸固定在第二厢板立柱20B的外侧。
上述的第一厢板立柱20A和第二厢板立柱20B相对设置在所述货运车辆的两侧,且在第二厢板立柱20B的上部具有供拉索固定件60进出之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可以与所述绳环座50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
为了加强第二厢板立柱20B在第一通孔处的力学强度,还可以在第二厢板立柱20B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内固定板21B和外固定板21B,所述内固定板21B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固定板21A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形状可以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一致,以供穿杠接合部62贯穿。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放案,在所述厢板拉紧机构中可以将第一厢板立柱20A上的绳环30、绳环座50去掉,并代之以穿杠和能够贯穿第一厢板立柱20A上部的拉索固定件,拉锁4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个拉索固定件。换句话说,在上述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厢板拉紧机构具有左右对称(即图2中的上下对称)的结构。
同样的,也可以在第一厢板立柱20A上设置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内固定板、外固定板以及穿杠保持部,且在所述第二穿杠上设置穿杠固定块。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货运车辆的厢板拉紧机构的操作过程。
在只有第二厢板立柱20B上设置穿杠70和拉索固定件60的情况下,在货运车辆装货之前,将拉索固定件60的穿杠结合部62穿过位于第二厢板立柱20B上部的第一通孔,将穿杠70向上推动,使穿杠70的上端穿过穿杠结合部62中的通孔621,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固定套22A和第二固定套22B既可以起到对穿杠70导向的作用,也可以与穿杠70上的穿杠固定块72配合起到对穿杠70的限位作用,使得穿杠70的上端不会穿出穿杠结合部62过多,也不会从第二厢板立柱20B上脱落。
在穿杠70的上端插入通孔621中之后,可以将穿杠70的弯折部71置入穿杠保持部80中,以防止所述货运车辆在行使过程中穿杠70从通孔621中脱落而导致拉索40松开。
在需要卸货时,只需要将穿杠70的弯折部71从穿杠保持部80中取出并将穿杠70向下拉动,即可使穿杠70的上端从通孔621中脱出,从而使拉索40松开,操作非常简便。
在第二厢板立柱20B和第一厢板立柱20A上均设有穿杠和拉索固定件的情况下,在装货前,两个穿杠分别穿过两个拉索固定件的穿杠结合部,以使拉索拉紧。在卸货时,两个穿杠分别从两个拉索固定件的穿杠结合部脱离,以使在两个拉索固定件之间拉紧的拉索松开,使得厢板可以从所述货运车辆的两侧涨开。这种厢板拉紧机构的操作过程也比较简单,而且能够从所述货运车辆的两侧均可以打开厢板,使得操作者在松开拉索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