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针织物及运动衣料.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78905
  • 上传时间:2018-02-23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842.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24015.X

    申请日:

    2007.06.25

    公开号:

    CN101479416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4B 1/20申请公布日:20090708|||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4B 1/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帝人纤维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帝人富瑞特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大阪府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大阪府登记生效日:2013050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B1/20; D02G3/24

    主分类号:

    D04B1/20

    申请人: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尾形畅亮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6.6.28 JP 177710/2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蒋 亭;刘继富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是包含复合丝的针织物,其特征是,前述复合丝由2种以上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并且具有30T/m以下的扭距。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针织物,是包含复合丝的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复合丝由2种以上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并且具有30T/m以下的扭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复合丝由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和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复合丝为实施了交织加工的交织丝。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复合丝的扭距为无扭距。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复合丝的卷曲率在2%以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复合丝中,单丝纤度在4dtex以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复合丝由聚酯纤维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物,其中,在所述聚酯纤维中含有0.1重量%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所述假捻卷曲加工丝的单丝纤维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以外的异形截面丝。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波长280~400nm范围的紫外线遮蔽率在90%以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物,其中,在所述聚酯纤维中含有0.2重量%以上的消光剂。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波长400~700nm范围的可见光线遮蔽率在60%以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针织物的密度在30~90横列/2.54cm及30~90纵行/2.54cm的范围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针织物具有至少具有表层及里层的多层结构,所述复合丝配置于表层中而制成。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针织物具有圆型针织物组织。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根据JIS L 1018测定的横向的拉伸性在50%以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根据JIS L 1018测定的横向的拉伸性回复率在90%以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中,根据JIS L 1058 D3法的钢锯测试15小时,抗钩丝性在3级以上。

    19.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

    说明书

    针织物及运动衣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损害作为针织物的特征的柔软手感、拉伸性,且在抗钩丝性方面优良的针织物及使用该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
    背景技术
    针织物由于具有柔软的手感、拉伸性等优良的特征,因此被用于运动衣料或内衣(inner lingerie)等各种衣料用途中。但是,虽然针织物具有此种优良特征,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其构成丝条会形成线圈而向针织物表面突出,因此与织物相比具有容易产生钩丝的缺点。
    为了改良针织物的此种缺点,迄今为止进行过各种研究。例如,为了提高显现在针织物表面的丝条的约束力,已知有将构成针织物的丝条加捻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提高针织物密度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将针织物表面用整理剂固定的方法等。
    但是,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针织物中,有作为针织物本来特征的柔软手感、拉伸性受损的问题。
    而且,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的内容,即,通过对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与Z方向的假捻卷曲加工丝的合丝实施交织从而获得低扭距的复合丝。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5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47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7495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柔软手感、拉伸性,且抗钩丝性优良的针织物及使用该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上述目的可以利用本发明的针织物及运动衣料来实现。
    本发明的针织物是包含复合丝的针织物,其特征是,前述复合丝由2种以上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并且具有30T/m以下的扭距。
    这里,前述复合丝优选由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和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另外,前述复合丝优选为实施了交织加工的交织丝。另外,前述复合丝的扭距优选为无扭距。另外,前述复合丝的卷曲率优选在2%以上。另外,前述复合丝中,单丝纤度优选在4dtex以下。另外,前述复合丝优选由聚酯纤维形成。优选在该聚酯纤维中含有0.1重量%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此时,在针织物中,波长280~400nm范围的紫外线遮蔽率优选在90%以上。另外,优选在前述聚酯纤维中含有0.2重量%以上的消光剂。此时,在针织物中,波长400~700nm范围的可见光线遮蔽率优选在60%以上。
    本发明的针织物中,线圈密度优选在30~90横列/2.54cm及30~90纵行/2.54cm的范围内。另外,优选针织物具有至少具备表层及里层的多层结构,上述复合丝配置于表层中。另外,优选针织物具有圆型针织物组织。另外,本发明的针织物中,根据JIS L 1018测定的横向的拉伸性优选在50%以上。另外,根据JIS L 1018测定的横向的拉伸性回复率优选在90%以上。另外,根据JIS L 1058D3法中的钢锯(カナノコ、hacksaw)测试15小时,抗钩丝性优选在3级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运动衣料是使用前述的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针织物中可以采用的单丝纤维截面形状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针织物中所含的复合丝由在制造条件或纤度方面互不相同的2种以上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构成。在假捻卷曲加工丝中有:在第一加热器区域将假捻定形的、所谓第一加热器假捻卷曲加工丝;以及通过将该丝进一步导入第二加热器区域而进行松弛热处理来减小扭距的所谓第二加热器假捻卷曲加工丝。另外,根据加捻的方向,有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和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本发明中,可以使用这些假捻卷曲加工丝。特别是,如果用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来构成复合丝,则可以得到低扭距的复合丝,因此优选。
    前述的复合丝例如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来制造。即,既可以通过将丝条经由第一辊、定形温度为90~220℃(更优选100~190℃)的热处理加热器而利用加捻装置进行加捻,得到第一加热器假捻卷曲加工丝,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进一步导入到第二加热器区域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第二加热器假捻卷曲加工丝。假捻加工时的拉伸倍率优选为0.8~1.5的范围,对于假捻数,在假捻数(T/m)=(32500/(Dtex)1/2)×α的式子中,优选α=0.5~1.5,通常来说可以设为0.8~1.2位。其中,所谓Dtex是丝条的总纤度。作为所用的加捻装置,圆盘式或带式的摩擦式加捻装置容易导丝,也很少断丝,因而是合适的,然而也可以是针式的加捻装置。另外,根据加捻的方向,可以选择假捻卷曲加工丝所具有的扭距方向为S方向或Z方向。然后,通过将2种以上的假捻卷曲加工丝合丝就可以得到前述复合丝。
    对该复合丝,优选利用交织加工来赋予交织。为了不损害柔软的手感、拉伸性,交织(interlace)的个数优选在30~90个/m的范围内。如果该个数大于90个/m,则有可能损害柔软的手感、拉伸性。相反,如果该个数小于30个/m,则复合丝的集束性就不够充分,有可能损害编织性。而且,交织处理(interlace加工)可以使用通常的交织喷嘴进行处理。
    作为如此得到的复合丝的扭距,在30T/m以下(优选在10T/m以下,特别优选为无扭距(0T/m))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使用该低扭距的复合丝来构成针织物,就可以在不损害柔软的手感、拉伸性的情况下得到优良的抗钩丝性。扭距越小越好,最优选为无扭距(0T/m)。为了制成像这样的无扭距,在将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与Z方向的假捻卷曲加工丝合丝时,使用除了扭距的方向不同以外具有相同扭距的2种假捻卷曲加工丝。
    另外,在前述复合丝中,卷曲率优选在2%以上(更优选为10~20%)。如果该卷曲率小于2%,则有可能无法得到足够柔软的手感、拉伸性。
    前述复合丝中,单丝纤度在4dtex以下(优选为0.00002~2.0dtex,特别优选为0.1~2.0dtex)。该单丝纤度越小越好,也可以是被称作纳米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也可以在1000nm以下。如果该单丝纤度大于4dtex,则有可能无法获得柔软的手感。另外,作为复合丝的总纤度优选在33~220dtex的范围内。另外,作为复合丝的长丝数,优选在50~300条(更优选为100~300条)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前述复合丝的单丝截面形状,虽然可以是通常的圆形截面,然而也可以是圆形截面以外的异形截面形状。作为该异形截面形状,可以例示出三角、四角、十字、扁平、带蜂腰的扁平、H形、W形等。通过采用这些异形截面形状,就可以对针织物赋予吸水性。特别是,通过采用如图1所示的带蜂腰的扁平异形截面形状,不仅可以赋予吸水性,还可以对针织物赋予特别优良的柔软性。此时,从针织物的柔软性方面考虑,由B与C1之比,即B/C1表示的截面扁平度优选在2~6(更优选为3.1~5.0)的范围内,其中,B是扁平的截面形状的长边中心线方向的长度,C1是与该长边中心线方向成直角地交叉的方向的最大宽度C1。另外,从针织物的吸水性方面考虑,该宽度的最大值C1与最小值C2的比C1/C2优选在1.05~4.00(更优选为1.1~1.5)的范围内。
    作为构成前述复合丝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聚酯纤维、丙烯酸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乙酸酯纤维以及绵、毛、丝绸等天然纤维或将它们复合而成的纤维。特别优选聚酯纤维。作为该聚酯,优选如下的聚酯,即,以对苯二甲酸为主的酸成分,以选自碳原子数为2~6的亚烷基二醇,即乙二醇、亚丙基二醇、亚丁基二醇、亚戊基二醇、亚己基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为主的二元醇成分。其中,特别优选以乙二醇为主的二元醇成分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以亚丙基二醇为主的二元醇成分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在该聚酯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具有少量(通常在30摩尔%以下)的共聚成分。此时,作为所用的对苯二甲酸以外的二官能性羧酸,例如可以举出间苯二甲酸、萘二羧酸、二苯基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对氧基苯甲酸、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1,4-环己烷二羧酸之类的芳香族、脂肪族、脂环族的二官能性羧酸。另外,作为上述二元醇以外的二元醇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环己烷-1,4-二甲醇、新戊二醇、双酚A、双酚S之类的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的二醇化合物及聚氧烷撑二醇等。
    前述聚酯可以是利用任意的方法合成的物质。例如如果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情况进行说明,则可以通过第一阶段的反应以及将第一阶段的反应产物在减压下加热而进行缩聚反应,直至达到所需的聚合度的第二阶段的反应来制备,所述第一阶段的反应是,通过使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发生酯化反应,或使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之类的对苯二甲酸的低级烷基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或使对苯二甲酸与环氧乙烷反应,从而生成对苯二甲酸的二醇酯及/或其低聚物。另外,前述聚酯也可以是进行了材料回收或化学品回收的聚酯;或像日本特开2004-2700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1126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的使用包括特定的磷化合物及钛化合物的催化剂得到的聚酯。另外,也可以是聚乳酸或立体络合聚乳酸等具有生物分解性的聚酯。
    如果在前述聚酯中含有相对于聚酯重量在0.1重量%以上(优选为0.1~5.0重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则可以对针织物附加紫外线遮蔽性,因此优选。作为该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例示出苯并噁嗪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等。其中,从在纺丝的阶段中不会分解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苯并噁嗪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该苯并噁嗪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合适地例示出日本特开昭62-1174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物质。即,2-甲基-3,1-苯并噁嗪-4-酮、2-丁基-3,1-苯并噁嗪-4-酮、2-苯基-3,1-苯并噁嗪-4-酮、2,2’-亚乙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亚丁基双(3,1-苯并噁嗪-4-酮)、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1,3,5-三(3,1-苯并噁嗪-4-酮-2-基)苯、1,3,5-三(3,1-苯并噁嗪-4-酮-2-基)萘等。
    另外,如果在前述聚酯中含有相对于聚酯重量为0.2重量%以上(优选为0.3~2.0重量%)的消光剂(二氧化钛),则可以对针织物附加防透性,因此优选。
    另外,在前述聚酯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微细孔形成剂(有机磺酸金属盐)、防着色剂、热稳定剂、阻燃剂(三氧化二锑)、荧光增白剂、着色颜料、抗静电剂(磺酸金属盐)、吸湿剂(聚氧基烷撑二醇)、抗菌剂、其他的无机粒子的1种以上。
    本发明的针织物中,含有前述的复合丝。这里,该复合丝相对于针织物的总重量优选含有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100重量%)。
    另外,作为针织物的密度,为了获得柔软的手感,优选在30~90横列/2.54cm及30~90纵行/2.54cm的范围内。如果针织物的密度大于该范围,则有可能无法获得柔软的手感。
    本发明的针织物中,针织物的组织没有限定,既可以是圆型针织物,也可以是纬编针织物或经编针织物。作为圆型针织物及纬编针织物,可以优选地例示出平纹组织、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半畦组织、花边网眼组织、添纱组织、花式组织(knit-miss)、单侧结接(one-sided connection)等。作为经编组织,可以例示出单梳栉经平组织、单梳栉经缎组织、双梳栉经绒组织、双梳栉经绒-经平组织、背面起绒组织、提花组织等。其中,从拉伸性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圆型针织物。层数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2层以上的多层。优选将针织物设为至少具有表层(大气侧)及里层(皮肤侧)的多层结构,将前述复合丝配置于表层中。通过在表层中配置前述复合丝,就可以得到优良的抗钩丝性。
    本发明的针织物可以使用前述的复合丝利用通常的编织机来容易地进行编织工程。另外,本发明的针织物中,只要是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则可以附加使用常法的染色整理加工、吸水加工、疏水加工、起绒加工、紫外线遮蔽或者赋予抗菌剂、除臭剂、防虫剂、夜光剂、回归反射剂(retroreflective agent)、负离子发生剂等功能的各种加工。这里,作为吸水加工,最好在染色时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其衍生物、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共聚物等亲水化剂与针织物进行一浴加工,或在最终定形工序中对针织物赋予。另外,该亲水化剂的附着量优选为,相对于针织物的重量为0.25~0.50重量%的范围。
    本发明的针织物中,由于配置有前述的低扭距的复合丝,因此针织物表面变得平坦,另外针织物的线圈自身难以钩挂,可以得到优良的抗钩丝性。作为该抗钩丝性,根据JIS L 1058 D3法的钢锯测试15小时,抗钩丝性在3级以上是理想的。
    另外,同时,本发明的针织物中,利用前述复合丝呈现出柔软的手感和拉伸性。作为该拉伸性,根据JIS L 1018测定的横向拉伸性优选在50%以上(优选为80~130%)。另外,根据JIS L 1018测定的纵向的拉伸性回复率优选在90%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针织物中含有由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聚酯构成的聚酯纤维的情况下,针织物会呈现出紫外线遮蔽性。此时,作为该紫外线遮蔽性,波长280~400nm范围的紫外线遮蔽率优选在90%以上(更优选为95~100%)。
    另外,在本发明的针织物中含有由包含消光剂的聚酯构成的聚酯纤维的情况下,针织物会呈现出防透性。此时,作为该针织物的防透性,波长400~700nm范围的可见光线遮蔽率优选在60%以上(更优选为65~80%)。
    其次,本发明的运动衣料是使用前述的针织物制成的。由于该运动衣料使用了前述的针织物,因此不会损害柔软的手感、拉伸性,在抗钩丝性方面优良。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详述,然而本发明并不受它们限定。而且,实施例中的各测定项目是利用下述的方法测定的。
    (1)扭距
    将试样(卷曲丝)约70cm横向牵拉,在中央部吊挂了0.18mN×显示特数(2mg/de)的初期载荷后,将两端并丝。
    丝因残留扭距而开始旋转,直到初期载荷静止,以该状态保持,得到捻丝。将如此得到的捻丝在17.64mN×显示特数(0.2g/de)的载荷下用检捻器测定25cm长的捻数。将所得的捻数(T/25cm)乘以4倍而设为扭距(T/m)。
    (2)交织度
    将交织丝在8.82mN×显示特数(0.1g/de)的载荷下取1m的长度,除去重物后,读取在室温下放松收缩24小时后的结节点的个数,用个/m表示。
    (3)抗钩丝性
    根据JIS L 1058 D3法的钢锯(15hrs)进行评价。
    (4)卷曲率
    将供试丝条卷绕在周长为1.125m的检尺器的周围上,制成干纤度(dry fineness)为3333dtex的绞丝。将前述绞丝悬垂在刻度板(scaleboard)的吊钉上,在其下面部分施加6g的初期载荷,然后测定施加600g载荷时的绞丝的长度L0。其后,立即从前述绞丝上去除载荷,从刻度板的吊钉上取下,将该绞丝在沸水中浸渍30分钟,使之显现出卷曲。将沸水处理后的绞丝从沸水中取出,利用滤纸吸收除去绞丝中所含的水分,在室温下风干24小时。将该风干的绞丝悬垂在刻度板的吊钉上,对其下面部分施加600g的载荷,1分钟后测定绞丝的长度L1a,其后从绞丝上取下载荷,1分钟后测定绞丝的长度L2a。利用下述式子算出供试长丝丝条的卷曲率(CP)。
    CP(%)=((L1a-L2a)/L0)×100
    (5)拉伸性
    根据JIS L 1018测定拉伸性(%)。
    (6)拉伸性回复率
    根据JIS L 1018测定拉伸性回复率(%)。
    (7)手感
    根据3个试验者的感官评价,将手感评价为“特别柔软”、“柔软”、“普通”、“硬”4个水平。
    (8)紫外线遮蔽率
    用岛津制作所制分光光度计MPC-3100,算出波长280~400nm范围的紫外线遮蔽率。
    (9)可见光线遮蔽率
    作为防透性的替代特性,用岛津制作所制分光光度计MPC-3100,算出波长400~700nm范围的可见光线遮蔽率。
    (9)消光剂的含有率
    利用下述式子算出。
    消光剂的含有率(%)=所添加的消光剂质量(gr)/消光剂添加前的聚合物质量(gr)×100
    [实施例1]
    使用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剂的含有率为0.3重量%)从通常的纺丝装置中以280℃进行熔融纺丝,以2800m/分钟的速度牵引,不进行拉伸地卷取,得到了半拉伸的聚酯丝条145dtex/72fil(单丝纤维的截面形状:圆形截面)。
    然后,使用该聚酯丝条,在拉伸倍率1.6倍、假捻数2500T/m(S方向)、加热器温度180℃、丝速度350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同时拉伸假捻卷曲加工。
    另外,使用前述聚酯丝条,在拉伸倍率1.6倍、假捻数2500T/m(Z方向)、加热器温度180℃、丝速度350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同时拉伸假捻卷曲加工。
    然后,将这些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合丝而进行空气交织处理,得到了复合丝(167dtex/144fil、卷曲率12%、扭距0T/m)。此时,空气交织处理是使用交织喷嘴的交织加工,以超喂率1.0%、加压空气压力(pressurized airpressure)0.3MPa(3kgf/cm2)赋予了50个/m的交织。
    然后,使用该复合丝,利用28G单梳栉圆型编织机编成了平纹组织的圆型针织物。此后,对该针织物进行通常的染色整理加工,在最终定形工序中实施了吸水加工。而且,作为该吸水加工,在针织物上附着了相对于针织物重量为0.30重量%的亲水化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共聚物)。
    如此得到的针织物,为目付135g/m2、43横列/2.54cm、41纵行/2.54cm、抗钩丝性3-4级、横向拉伸性85%、横向的拉伸性回复率95%、手感“柔软”,在柔软的手感、拉伸性、抗钩丝性方面优良。另外,该针织物是波长400~700nm范围的可见光线遮蔽率为68%的防透性优良的材料。
    另外,使用该针织物缝制T恤(运动衣料)并穿用时,结果在柔软的手感、拉伸性、抗钩丝性方面优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通过仅将Z方向假捻的假捻数变更为1800T/M,得到了复合丝(167dtex/144fil、卷曲率8%、扭距10T/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如此得到的针织物,为目付140g/m2、50横列/2.54cm、45纵行/2.54cm、抗钩丝性3-4级、横向拉伸性80%、横向的拉伸性回复率92%、手感“柔软”,在柔软的手感、拉伸性、抗钩丝性方面优良。
    [实施例3]
    使用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剂的含有率为0.3重量%)从通常的纺丝装置中以280℃进行熔融纺丝,以2800m/分钟的速度牵引,不进行拉伸地卷取,得到了半拉伸的聚酯丝条90dtex/48fil(单丝纤维的截面形状:圆形截面)。
    然后,使用该聚酯丝条,在拉伸倍率1.6倍、假捻数2500T/m(S方向)、加热器温度180℃、丝速度350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同时拉伸假捻卷曲加工。
    另外,使用前述聚酯丝条,在拉伸倍率1.6倍、假捻数2500T/m(Z方向)、加热器温度180℃、丝速度350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同时拉伸假捻卷曲加工。
    然后,将这些具有S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距的假捻卷曲加工丝合丝而进行空气交织处理,得到了复合丝(110dtex/96fil、卷曲率7%、扭距0T/m)。空气交织处理使用交织喷嘴,以超喂率1.0%、加压空气压力0.3MPa(3kgf/cm2)赋予了60个/m的交织。
    然后,将该复合丝作为表侧丝条使用,另一方面,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剂的含有率为0.3重量%)制成的假捻卷曲加工丝(56dtex/72fil、卷曲率13%、扭距40T/m)作为里侧丝条,利用28G双梳栉圆型编织机编成了单侧结接组织的圆型针织物。此后,对该针织物进行通常的染色整理加工,在最终定形工序中实施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吸水加工。
    如此得到的针织物,为目付175g/m2、43横列/2.54cm、32纵行/2.54cm、抗钩丝性4级、横向拉伸性90%、横向的拉伸性回复率96%、手感“柔软”,在柔软的手感、拉伸性、抗钩丝性方面优良。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除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相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含有1.0重量%的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噁嗪-4-酮)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的针织物是波长280~400nm范围的紫外线遮蔽率为94%的紫外线遮蔽性优良的材料。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将单丝纤维的截面形状变更为如图1所示的扁平截面形状,即,每一侧具有3个蜂腰部,其截面扁平度B/C1为3.2,并且比C1/C2为1.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所得的针织物中,手感为“特别柔软”。另外,该针织物的吸水性方面也很优良。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单丝纤维的截面形状变更为十字截面形状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所得的针织物中,手感为“柔软”。另外,该针织物的吸水性方面也很优良。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剂的含有率为0.3重量%),还使用了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消光剂的含有率为0.3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
    所得的针织物中,手感为“特别柔软”。
    [比较例1]
    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假捻卷曲加工丝(167dtex/144fil、卷曲率14%、扭距45T/m),利用28G单梳栉圆型编织机编成了平纹组织的圆型针织物。此后,对该针织物进行通常的染色整理加工,在最终定形工序中实施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吸水加工。
    如此得到的针织物,为目付130g/m2、42横列/2.54cm、41纵行/2.54cm、抗钩丝性2级、横向拉伸性50%、横向的拉伸性回复率85%、手感“柔软”,抗钩丝性方面差。
    [比较例2]
    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假捻卷曲加工丝(110dtex/96fil、卷曲率10%、扭距35T/m)作为表侧丝条使用,另一方面,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假捻卷曲加工丝(56dtex/72fil、卷曲率13%、扭距40T/m)作为里侧丝条,利用28G双梳栉圆型编织机编成了单侧结接组织的圆型针织物。此后,对该针织物进行通常的染色整理加工,在最终定形工序中实施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吸水加工。
    如此得到的针织物,为目付130g/m2、42横列/2.54cm、41纵行/2.54cm、抗钩丝性2级、横向拉伸性55%、横向的拉伸性回复率88%、手感“柔软”,抗钩丝性方面差。
    可以在不损害柔软的手感、拉伸性的情况下,提供抗钩丝性优良的针织物及使用该针织物制成的运动衣料,它们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关 键  词:
    针织物 运动 衣料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针织物及运动衣料.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7890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