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方法.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578147
  • 上传时间:2018-02-23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771.6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8668.5

    申请日:

    2010.05.28

    公开号:

    CN101899366A

    公开日:

    2010.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11D 7/26申请公布日:201012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1D 7/26申请日:20100528|||公开

    IPC分类号:

    C11D7/26; C03C23/00

    主分类号:

    C11D7/26

    申请人: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发明人:

    渡边昭奈; 中村正俊

    地址:

    日本静冈县

    优先权:

    2009.05.29 JP 2009-13012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方法。该亲水性恢复剂为用于从由于无机物附着而亲水性降低的亲水性表面除去无机物从而恢复该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的亲水性恢复剂;该亲水性恢复方法为使用该亲水性恢复剂而恢复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的方法。向溶解有形成螯合物的柠檬酸等配体的水溶液中混合聚乙二醇、黄原胶等增稠剂,制作凝胶状的亲水性恢复剂。将该亲水性恢复剂涂布到亲水性降低了的亲水性表面上,并放置适当的时间后除去该亲水性恢复剂,从而恢复所述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亲水性恢复剂, 其由向溶解有形成螯合物的配体的水溶液中混合增稠剂而获得 的凝胶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亲水性恢复剂, 其中所述形成螯合物的配体为选自抗坏血 酸、 亚氨基二乙酸、 乙二胺、 乙二胺四乙酸、 柠檬酸、 葡糖酸、 次氮基三乙酸、 羟基亚氨基二琥 珀酸、 苹果酸、 磷酸中的至少一种配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亲水性恢复剂, 其中, 所述增稠剂为选自聚乙二醇、 果胶、 黄原胶、 淀粉、 琼脂、 卡拉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 瓜尔胶、 刺槐豆胶、 他拉胶、 葡甘露聚糖、 车前 子胶、 罗望子胶、 阿拉伯胶、 阿拉伯半乳聚糖、 普鲁兰多糖、 文莱胶、 瓜尔胶酶分解物、 沙蒿籽 胶、 结冷胶、 葡聚糖、 黄蜀葵、 果聚糖中的至少一种增稠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恢复剂, 其中, 所述形成螯合物的配体的 浓度相对于亲水性恢复剂的组合物总量为 5 ~ 50 重量%, 更优选为 15 ~ 40 重量%。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恢复剂, 其中, 25 ℃下的粘度为 1 ~ 160cP。
    6: 根据权利要求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恢复剂, 其用于恢复具有光催化功能和 亲水性的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恢复剂, 其用于车辆用亲水镜。
    8: 一种亲水性恢复方法, 其中, 将权利要求 1 ~ 7 中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恢复剂涂布到 亲水性降低了的亲水性表面上, 经过适当的时间后除去所述亲水性恢复剂, 从而恢复所述 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其中, 用塑料薄膜包覆涂布有所述亲水性恢复剂的表 面, 并使其经过所述适当的时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亲水性表面具有通过光催化分解有机 物的功能, 在除去所述亲水性恢复剂后, 以适当的时间对该亲水性表面照射紫外线而进行 有机物分解处理, 在该有机物分解处理后观测亲水性恢复状况, 在亲水性没有恢复到目标 状态的情况下, 重复进行涂布所述亲水性恢复剂、 经过适当的时间后除去亲水性恢复剂、 紫 外线照射、 观测亲水性恢复状况这一系列的工序, 直到亲水性恢复到该目标状态为止。

    说明书


    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方法。 该亲水性恢复剂为用于从由于 无机物附着而亲水性降低了的亲水膜等亲水性表面除去无机物从而恢复该亲水性表面的 亲水性的亲水性恢复剂 ; 该亲水性恢复方法为使用该亲水性恢复剂而恢复亲水性表面的亲 水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使表面具有亲水性而赋予了防雾性的车辆用镜等防雾元件, 有专利文献 1、 2 中所记载的元件。专利文献 1 记载的防雾元件, 在基材表面形成了多孔 SiO2 等亲水性氧化 膜而成。专利文献 2 记载的防雾元件, 在基材表面形成了 TiO2 等光催化膜, 并在其上形成 了多孔 SiO2 等亲水性氧化膜而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8-11631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平 10-036144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专利第 368491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防雾元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亲水性表面上会附着有机物或无机物, 从而亲水性会 逐渐降低。 尤其是在表面以多孔状形成的亲水性表面的情况下, 容易附着有机物或无机物。 若为有机物污垢的话, 则能够利用专利文献 2 中记载的光催化功能或专利文献 3 等中记载 的表面活性剂而除去污垢, 但无机物污垢则无法通过光催化功能或表面活性剂除去。尤其 是在表面以多孔状形成的亲水性表面的情况下, 无机物污垢会进入多孔内, 因而难以除去。 另外, 若通过强酸或研磨等除去无机物污垢的话, 则会损伤亲水性表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 方法, 该亲水性恢复剂为用于从由于无机物附着而亲水性降低了的亲水性表面除去无机物 从而恢复该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的亲水性恢复剂 ; 该亲水性恢复方法为使用该亲水性恢复 剂而恢复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剂由向溶解有形成螯合物的配体的水溶液中混合增稠剂而 获得的凝胶构成。 利用该亲水性恢复剂, 通过形成螯合物的配体所产生的螯合效果, 能够除 去亲水性表面附着的无机物, 从而恢复该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 尤其是, 由于本发明的亲水 性恢复剂是由凝胶构成的, 因而可以获得良好的无机物除去效果。 即, 由于亲水性降低了的 亲水性表面成为疏水性, 因而若亲水性恢复剂为非凝胶状的水溶液的话, 即便涂布到该表 面上, 也会凝聚成岛状, 进而一部分会从亲水性表面流下, 因此无法均匀地除去附着在亲水
         性表面的无机物。 另外, 若亲水性恢复剂为非凝胶状的水溶液的话, 则在涂布后放置的期间 容易挥发, 无机物除去效果降低。与此相对, 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剂由凝胶构成, 因而即便 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降低而形成疏水性, 也难以凝聚成岛状, 能够均匀地除去附着在亲水 性表面的无机物。 另外, 由于为凝胶状, 因而难以挥发, 可以获得所期待的无机物除去效果。 因此, 利用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剂, 能够使亲水性恢复剂仅停留在被处理部件的亲水性表 面从而进行亲水性恢复处理, 即使对于无法浸渍到亲水性恢复剂水溶液中的被处理部件, 也能够操作性良好地进行亲水性恢复处理。
         在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剂中形成所述螯合物的配体, 可以为选自例如抗坏血酸、 亚氨基二乙酸、 乙二胺、 EDTA( 乙二胺四乙酸 )、 柠檬酸、 葡糖酸、 次氮基三乙酸、 HIDS( 羟基 亚氨基二琥珀酸 )、 苹果酸、 磷酸中的至少一种配体。尤其是, 抗坏血酸、 EDTA、 柠檬酸、 葡 糖酸、 苹果酸对人体是无害的, 而且对于各种亲水材料也是无害的。此外, 即便直接涂布 到涂料材料或树脂上也是无害的。另外, 所述增稠剂可以为选自例如聚乙二醇、 果胶、 黄 原胶、 淀粉、 琼脂、 卡拉胶 (carrageenan)、 羧甲基纤维素钠、 瓜尔胶 (guar gum)、 刺槐豆胶 (locust beangum)、 他拉胶 (tara gum)、 葡甘露聚糖、 车前子胶 (psylliumseed gum)、 罗望 子胶 (tamarind seed gum)、 阿拉伯胶、 阿拉伯半乳聚糖、 普鲁兰多糖 (pullulan)、 文莱胶 (welan gum)、 瓜尔胶酶分解物、 沙蒿籽胶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seedgum)、 结冷胶 (gellan gum)、 葡聚糖、 黄蜀葵 (Hibiscusmanihot)、 果聚糖中的至少一种增稠剂。 以上的增 稠剂对于人体、 对于各种亲水性材料均是无害的, 而且即便直接涂布到涂料材料或树脂上 也是无害的。
         在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剂中, 所述形成螯合物的配体的浓度相对于亲水性恢复剂 的总量可以为例如 5 ~ 50 重量%。即, 若少于 5 重量%, 则无法充分发挥无机物除去效果 ; 若多于 50 重量%, 则有可能无法充分溶解。该浓度可更优选为 15 ~ 40 重量%。
         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剂的粘度例如可以是在 25℃下为 1 ~ 160cP。 即, 若低于 1cP, 则容易从被处理亲水性表面流下 ; 若高于 160cP, 则由于增稠剂的量增加, 形成螯合物的配 体难以有效地作用于亲水性表面上的无机物, 从而导致无机物除去效果降低。
         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方法为如下所述的方法 : 将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剂涂布到亲 水性降低了的亲水性无机氧化膜等亲水性表面上, 经过适当的时间后除去亲水性恢复剂, 从而恢复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该亲水性恢复方法也可以如下进行 : 用塑料薄膜包覆涂布 了亲水性恢复剂的表面, 并使其经过所述适当的时间。通过用塑料薄膜包覆, 能够更有效 地抑制亲水性恢复剂的凝聚和挥发, 从而能够在整个亲水性表面获得均匀的亲水性恢复效 果。
         本发明的亲水性恢复方法如下所述 : 在亲水性表面具有通过光催化分解有机物 的功能的情况下, 在除去所述亲水性恢复剂后, 以适当的时间对该亲水性表面照射紫外线 而进行有机物分解处理, 在该有机物分解处理后观测亲水性恢复状况, 在亲水性没有恢复 到目标状态的情况下, 重复进行涂布所述亲水性恢复剂、 经过适当的时间后除去亲水性恢 复剂、 紫外线照射、 观测亲水性恢复状况这一系列的工序, 直到亲水性恢复到该目标状态为 止。 由此, 根据无机物的附着强度和附着量而重复多次处理, 从而即便在无机物的附着强度 较强的情况下或附着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恢复亲水性。另外, 在无机物的附着强度较弱 的情况下或附着量较少的情况下, 可以以较少的次数 ( 例如 1 次 ) 恢复亲水性, 因而能够以短时间完成亲水性恢复处理。 附图说明 图 1 所示为在表面附着有无机物污垢的车辆用亲水镜上涂布亲水性恢复剂而进 行亲水性恢复处理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 2 所示为使用了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恢复剂的无机物除去效果确认实验的实验 结果的曲线图。
         图 3 所示为使用了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恢复剂的亲水性的恢复效果确认实验的实 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 4 所示为使用了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恢复剂的有机物除去和降低效果确认实验 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 5 所示为使用了实施方式 2 的亲水性恢复剂的亲水性的恢复效果确认实验的实 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 6 所示为使用了实施方式 2 的亲水性恢复剂的有机物除去和降低效果确认实验 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 7 所示为使用了实施方式 3 的亲水性恢复剂的亲水性的恢复效果确认实验的实 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 8 所示为使用了实施方式 3 的亲水性恢复剂的有机物除去和降低效果确认实验 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用亲水镜, 12... 玻璃基材, 14... 金属反射膜, 16...TiO2 光催化膜, 18... 多孔 SiO2 亲水性氧化膜, 20... 无机物污垢, 22... 亲水性恢复剂, 24... 塑料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1》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 用于调制亲水性恢复剂而准备的材料 >
         ·柠檬酸 ( 形成螯合物的配体 ) : 30wt%
         ·聚乙二醇 ( 增稠剂 ) : 30wt%
         ·水 : 40wt%
         < 亲水性恢复剂的调制处理 >
         混合水和聚乙二醇, 使柠檬酸溶解于其中, 调制成凝胶状的亲水性恢复剂。 调制成 的凝胶在 25℃下的粘度为 10 ~ 15cP。另外, 也可以首先在水中溶解柠檬酸, 然后混合聚乙 二醇。
         < 亲水性恢复处理 >
         将上述调制成的亲水性恢复剂涂布到表面附着有无机物污垢的车辆用亲水镜的 该表面上, 通过柠檬酸的螯合效果除去该无机物污垢。图 1 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表面附着有 无机物污垢 20( 钙等 ) 的车辆用亲水镜 10 上涂布上述调制成的亲水性恢复剂 22, 进而在其 上包覆塑料薄膜 24 的状态的截面构造。该镜 10 构成后视镜等外部镜中的镜面体部分。镜10 以如下方式构成 : 在玻璃基材 12 的背面形成金属反射膜 14, 在表面侧依次形成作为光 催化膜的 TiO2 光催化膜 16、 作为亲水膜的多孔 SiO2 亲水性氧化膜 18。在镜 10 的表面没有 附着污垢的状态下, 通过亲水性氧化膜 18 的亲水性, 附着在镜 10 的表面上的水不形成水滴 而以薄膜状扩展, 因而可以确保雨天时的可视性。若镜 10 的表面附着有有机物污垢或无机 物污垢 20 的话, 则亲水性降低。其中, 对于有机物污垢而言, 能够通过光催化膜 16 的光催 化作用而分解除去。与此相对, 无机物污垢 20 无法通过光催化膜 16 的光催化作用而除去。 因此, 进行如下的处理 : 使用亲水性恢复剂而除去无机物污垢 20, 从而使其恢复亲水性。在 该情况下, 若将镜 10 浸渍到亲水性恢复剂的水溶液中而进行亲水性恢复处理的话, 则可能 会损伤配置于该镜 10 的背面侧的粘合带、 加热器等部件。因此, 这里使用凝胶状的亲水性 恢复剂 22, 将该亲水性恢复剂 22 涂布到镜 10 的表面, 从而进行亲水性恢复处理。另外, 在 亲水性恢复剂 22 的粘度较低的情况下, 若以镜 10 安装在后视镜主体上的垂直的姿势而进 行亲水性恢复处理的话, 则在镜 10 的表面涂布亲水性恢复剂 22 后, 在放置中可能会出现亲 水性恢复剂 22 逐渐向下方滴落的情况。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理想的是, 从后视镜主体上卸 下镜 10、 以水平的姿势进行亲水性恢复处理。
         说明亲水性恢复处理的操作顺序。 (1) 如图 1 所示, 将亲水性恢复剂 22 涂布到整个镜 10 的表面, 用亲水性恢复剂 22 覆盖整个该表面。
         (2) 根据需要如图 1 所示, 从涂布后的亲水性恢复剂 22 的上方, 在整个镜 10 的表 面包覆食品用包装薄膜等塑料薄膜 24。由此, 更有效地抑制在随后的放置工序中亲水性恢 复剂 22 凝聚成岛状, 能够一部分亲水性恢复剂从亲水性表面流下, 从而导致无机物污垢除 去产生不匀、 或者亲水性恢复剂 22 挥发而无机物污垢除去效果降低。
         (3) 将镜 10 载置于水平台上, 并放置适当的时间 ( 例如 20 分钟 )。在该放置中, 柠檬酸与无机物污垢结合而形成柠檬酸钙等螯合物 ( 螯合效果 ), 从而将该无机物污垢从 镜 10 的表面除去。
         (4) 剥离塑料薄膜 24, 用水冲洗除去镜 10 的表面的亲水性恢复剂 22。
         (5) 在由于亲水性恢复剂 22 中含有的增稠剂成分而无法仅靠水的冲洗充分除净 亲水性恢复剂 22 的情况下, 利用紫外线灯或太阳光对镜 10 的表面照射紫外线, 通过光催化 作用分解增稠剂成分来充分除去亲水性恢复剂 22。
         (6) 在镜 10 的表面附着水, 通过目视或接触角计观测亲水性恢复状况。
         (7) 若亲水性恢复到规定的目标状态 ( 例如水滴接触角达到规定的目标值以下 等 ), 则结束亲水性恢复处理。另一方面, 在亲水性没有恢复到该目标状态的情况下, 多次 ( 多循环 ) 重复所述 (1) ~ (6) 的工序直到亲水性恢复到该目标状态为止。
         《利用了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处理的亲水性恢复实验》
         < 实验 1 : 无机物除去效果确认实验 >
         制作人为地使无机物附着在具有图 1 所示的截面构造的车辆用镜 10 上而成的样 品, 使用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恢复剂, 实施 1 次 (1 循环 ) 工序 (1) ~ (5) 的所述亲水性恢复 处理 ( 工序 (3) 的放置时间设定为 20 分钟, 工序 (5) 的紫外线照射时间设定为利用紫外线 2 灯照射 ( 照射强度 : 约 1.0mW/cm )6 小时 ), 此时对于工序 (1) 之前 ( 人为地附着了无机物 的状态 ) 和工序 (5) 之后 ( 结束了紫外线照射的状态 ) 分别测定无机物的附着状况。利用
         元素分析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 测定无机物的附着状况。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图 2 中, 示出了 (Ca+Al+Na+Mg)/Si 的值作为试验样品表面的无机物的存在比率。其中, Si 来源于 构成镜 10 的最表面的多孔 SiO2 亲水性氧化膜 18, 作为用于校正测定偏差的内部标准而使 用。根据图 2 可知, Ca+Al+Na+Mg 相对于 Si 的存在比率在亲水性恢复处理前为 30%以上, 但在亲水性恢复处理后几乎降低到 0%, 所附着的无机物基本上被除去。
         < 实验 2 : 亲水性的恢复效果确认实验 >
         制作多个人为地使无机物附着在具有图 1 所示的截面构造的车辆用镜 10 上而成 的样品, 实施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 工序 (3) 的放置时间设定为 20 分钟, 工序 (5) 的紫外 2 线照射时间设定为利用紫外线灯照射 ( 照射强度 : 约 1.0mW/cm )6 小时 ), 确认亲水性的恢 复效果。该实验中, 通过利用接触角计测量水滴接触角, 从而确认亲水性的恢复状态, 将水 滴接触角在 10 度以下视为亲水性已恢复的状态。根据样品不同, 有时会因无机物的附着较 牢固而无法仅靠实施 1 次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目标值 10 度以下, 对于 这类的样品可以重复实施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直到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以下为止。另外, 对于 1 个样品, 不实施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仅进行工序 (5) 的紫外线照射, 确认亲水性的 恢复效果。 实验结果如图 3 所示。测定结果 A 为未实施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仅进行了紫外 线照射 ( 用紫外线灯照射 6 小时 ) 的样品的测定结果。由此可知, 仅靠照射紫外线无法分 解除去无机物。测定结果 B 为实施了 1 次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 以下从而亲水性恢复了的样品的测定结果。测定结果 C 为实施了 3 次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以下从而亲水性恢复了的样品的测定结果。由以上结果可知, 通 过实施 1 次或多次的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从而使亲水性恢复。
         < 实验 3 : 有机物除去和降低效果确认实验 >
         关于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恢复剂是否也对有机物污垢具有除去和降低效果进行 了确认。 实验如下 : 制作 2 个人为地使作为有机物的油酸附着 ( 没有无机物的人为的附着 ) 在具有图 1 所示的截面构造的车辆用镜 10( 水滴接触角为 5 度以下 ) 上而成的样品。对于 其中的 1 个样品 A 直接测定水滴接触角。对于剩余的 1 个样品 B, 涂布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 恢复剂并放置 20 分钟, 在该放置后用水充分洗涤镜 10 的表面, 测定水滴接触角。接着, 对 两样品 A、 B 同时照射紫外线, 放置 30 分钟后测定水滴接触角。
         实验结果如图 4 所示。在图 4 中, “初期” 是指人为地附着油酸的时期。对于样品 B, 在从该初期至紫外线照射开始时的期间, 涂布前述的亲水性恢复剂并放置 20 分钟, 进而 进行用水洗涤的处理 ( 关于图 6、 图 8 的实验结果也相同 )。根据图 4 可知, 与未进行采用 亲水性恢复剂的处理的样品 A 相比, 进行了采用亲水性恢复剂的处理的样品 B 通过短时间 的紫外线照射而恢复了亲水性。由此可知, 实施方式 1 的亲水性恢复剂对于有机物污垢也 具有除去和降低效果, 具有早期恢复亲水性的效果。
         《实施方式 2》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 该实施方式中, 代替实施方式 1 中使用的柠檬酸而使用 了苹果酸作为形成螯合物的配体。
         < 用于调制亲水性恢复剂而准备的材料 >
         ·苹果酸 ( 形成螯合物的配体 ) : 30wt%
         ·聚乙二醇 ( 增稠剂 ) : 30wt%
         ·水 : 40wt%
         < 亲水性恢复剂的调制处理 >
         混合水和聚乙二醇, 使苹果酸溶解于其中, 调制成凝胶状的亲水性恢复剂。 调制成 的凝胶在 25℃下的粘度为 10 ~ 15cP。另外, 也可以首先在水中溶解苹果酸, 然后混合聚乙 二醇。
         < 亲水性恢复处理 >
         使用上述调制成的亲水性恢复剂, 对于由于亲水性表面附着有无机物污垢而亲水 性降低了的车辆用亲水镜等具有亲水性表面的部件, 以与所述实施方式 1 同样的工序实施 亲水性恢复处理, 从而能够恢复该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
         《利用了实施方式 2 的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处理的亲水性恢复实验》
         < 实验 4 : 亲水性的恢复效果确认实验 >
         制作多个人为地使无机物附着在具有图 1 所示的截面构造的车辆用镜 10 上而成 的样品, 使用实施方式 2 的亲水性恢复剂, 实施在实施方式 1 中说明的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 工序 (3) 的放置时间设定为 20 分钟, 工序 (5) 的紫外线照射时间设定为利用紫外线灯照 2 射 ( 照射强度 : 约 1.0mW/cm )6 小时 ), 确认亲水性的恢复效果。该实验中, 利用接触角计测 量水滴接触角, 从而确认亲水性的恢复状态, 将水滴接触角在 10 度以下视为亲水性已恢复 的状态。根据样品不同, 有时会因无机物的附着较牢固而无法仅靠实施 1 次所述亲水性恢 复处理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目标值 10 度以下, 对于这类的样品可以重复实施所述亲水性 恢复处理直到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以下为止。另外, 对于 1 个样品, 不实施所述亲水性恢 复处理而仅进行工序 (5) 的紫外线照射, 确认亲水性的恢复效果。
         实验结果如图 5 所示。测定结果 A 为未实施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仅进行了紫外 线照射 ( 用紫外线灯照射 6 小时 ) 的样品的测定结果。由此可知, 仅靠照射紫外线无法分 解除去无机物。测定结果 B 为实施了 1 次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 以下从而亲水性恢复了的样品的测定结果。测定结果 C 为实施了 4 次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以下从而亲水性恢复了的样品的测定结果。由以上结果可知, 通 过实施 1 次或多次的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从而使亲水性恢复。
         < 实验 5 : 有机物除去和降低效果确认实验 >
         关于实施方式 2 的亲水性恢复剂是否也对有机物污垢具有除去和降低效果进行 了确认。 实验如下 : 制作 2 个人为地使作为有机物的油酸附着 ( 没有无机物的人为的附着 ) 在具有图 1 所示的截面构造的车辆用镜 10( 水滴接触角为 5 度以下 ) 上而成的样品。对于 其中的 1 个样品 A 直接测定水滴接触角。对于剩余的 1 个样品 B, 涂布实施方式 2 的亲水性 恢复剂并放置 20 分钟, 在该放置后用水充分洗涤镜 10 的表面, 测定水滴接触角。接着, 对 两样品 A、 B 同时照射紫外线, 放置 30 分钟后测定水滴接触角。
         实验结果如图 6 所示。由此可知, 与未进行采用亲水性恢复剂的处理的样品 A 相 比, 进行了采用亲水性恢复剂的处理的样品 B 通过短时间的紫外线照射而恢复了亲水性。 由此可知, 实施方式 2 的亲水性恢复剂对于有机物污垢也具有除去和降低效果, 具有早期 恢复亲水性的效果。
         《实施方式 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该实施方式中, 代替实施方式 1 中使用的聚乙二醇而使 用了黄原胶作为增稠剂。
         < 用于调制亲水性恢复剂而准备的材料 >
         . 柠檬酸 ( 形成螯合物的配体 ) : 30wt%
         ·黄原胶 ( 增稠剂 ) : 0.3wt%
         ·水 : 70wt%
         < 亲水性恢复剂的调制处理 >
         将柠檬酸溶解到水中而制作柠檬酸水溶液。将该柠檬酸水溶液加热, 向其中混合 黄原胶而调制成凝胶状的亲水性恢复剂。调制成的凝胶在 25℃下的粘度为 75 ~ 85cP。
         < 亲水性恢复处理 >
         使用上述调制成的亲水性恢复剂, 对于由于亲水性表面附着有无机物污垢而亲水 性降低了的车辆用亲水镜等具有亲水性表面的部件, 以与所述实施方式 1 同样的工序实施 亲水性恢复处理, 从而能够恢复该亲水性表面的亲水性。
         《利用了实施方式 3 的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处理的亲水性恢复实验》
         < 实验 6 : 亲水性的恢复效果确认实验 >
         制作多个人为地使无机物附着在具有图 1 所示的截面构造的车辆用镜 10 上而成 的样品, 使用实施方式 3 的亲水性恢复剂, 实施在实施方式 1 中说明的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 工序 (3) 的放置时间设定为 20 分钟, 工序 (5) 的紫外线照射时间设定为利用紫外线灯照 2 射 ( 照射强度 : 约 1.0mW/cm )6 小时 ), 确认亲水性的恢复效果。该实验中, 通过利用接触角 计测量水滴接触角, 从而确认亲水性的恢复状态, 将水滴接触角在 10 度以下视为亲水性已 恢复的状态。根据样品不同, 有时会因无机物的附着较牢固而无法仅靠实施 1 次所述亲水 性恢复处理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目标值 10 度以下, 对于这类的样品可以重复实施所述亲 水性恢复处理直到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以下为止。另外, 对于 1 个样品, 不实施所述亲水 性恢复处理而仅进行工序 (5) 的紫外线照射, 确认亲水性的恢复效果。
         实验结果如图 7 所示。测定结果 A 为未实施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仅进行了紫外 线照射 ( 用紫外线灯照射 6 小时 ) 的样品的测定结果。由此可知, 仅靠照射紫外线无法分 解除去无机物。测定结果 B 为实施了 1 次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 以下从而亲水性恢复了的样品的测定结果。测定结果 C 为实施了 3 次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而使水滴接触角达到 10 度以下从而亲水性恢复了的样品的测定结果。由以上结果可知, 通 过实施 1 次或多次的所述亲水性恢复处理, 从而使亲水性恢复。
         < 实验 7 : 有机物除去和降低效果确认实验 >
         关于实施方式 3 的亲水性恢复剂是否也对有机物污垢具有除去和降低效果进行 了确认。 实验如下 : 制作 2 个人为地使作为有机物的油酸附着 ( 没有无机物的人为的附着 ) 在具有图 1 所示的截面构造的车辆用镜 10( 水滴接触角为 5 度以下 ) 上而成的样品。对于 其中的 1 个样品 A 直接测定水滴接触角。对于剩余的 1 个样品 B, 涂布实施方式 3 的亲水性 恢复剂并放置 20 分钟, 在该放置后用水充分洗涤镜 10 的表面, 测定水滴接触角。接着, 对 两样品 A、 B 同时照射紫外线, 放置 30 分钟后测定水滴接触角。
         实验结果如图 8 所示。由此可知, 与未进行采用亲水性恢复剂的处理的样品 A 相 比, 进行了采用亲水性恢复剂的处理的样品 B 通过短时间的紫外线照射而恢复了亲水性。由此可知, 实施方式 3 的亲水性恢复剂对于有机物污垢也具有除去和降低效果, 具有早期 恢复亲水性的效果。
         另外, 形成螯合物的配体和增稠剂也可以使用除了上述实施方式 1、 2、 3 中使用的 材料以外的材料。另外, 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在基材上形成亲水膜而构成亲水性表面的 部件, 还能够适用于基材本身构成亲水性表面的部件。 而且, 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车辆用 亲水镜, 也能够适用于具有亲水性表面的各种部件的亲水性恢复处理。

    关 键  词:
    亲水性 恢复 和亲 水性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亲水性恢复剂和亲水性恢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781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