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预成型坯以及预成型坯的射出成型装置.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5772413
  • 上传时间:2019-03-17
  • 格式:PDF
  • 页数:23
  • 大小:1.6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62669.7

    申请日:

    2013.11.30

    公开号:

    CN104822597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1/02申请日:20131130|||公开

    IPC分类号:

    B65D1/02; B29B11/14; B29C45/16; B29C49/06; B29C49/08; B29C49/22; B65D1/00; B65D1/40

    主分类号:

    B65D1/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发明人:

    曾山秀明; 石井裕介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12-263132 2012.11.30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代理人:

    田喜庆; 吴孟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课题]本发明以通过射出成型装置的喷嘴结构解决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中的透明窗部形成所涉及的问题作为其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抑制着色树脂向窗部混入、走动且清晰地形成有纵带状的透明窗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解决方案]构成为在由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圆筒状流路和缩径流路组成的流路的上游端至下游侧的规定位置的范围内,并列状地配设有在周向上分隔流路的一对纵条状的导肋,将该一对导肋之间作为纵槽流路,向纵槽流路供给熔融状态的B树脂,向除纵槽流路以外的圆筒状流路供给熔融状态的A树脂,通过由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流路在周向上分隔由A树脂形成的圆筒状流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试管状的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形成,所述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规定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有由透明或半透明的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的且贯通该周壁的纵带状部(212),除该纵带状部(212)以外的周壁由A树脂形成,所述A树脂是对与所述B树脂具有粘合性的合成树脂进行了着色而得的树脂,所述纵带状部(212)被作为窗部(212w)。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其中,在包括底部(206)的底壁在内的整个高度范围内配设有纵带状部(2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其中,所述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构成为,具有形成纵带状部(212)的B树脂的局部在与该纵带状部(212)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走动到由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附近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其中,所述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构成为,在底部(206)的底壁,纵带状部(212)从所述底壁的周缘向中心方向以越过该底壁的中心位置(Cx)的方式而形成。

    5.  一种预成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坯是通过射出成型形成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用的试管状的预成型坯,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规定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有由透明或半透明的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的且贯通该周壁的纵带状部(112),除该纵带状部(112)以外的周壁由A树脂形成,所述A树脂是对与所述B树脂同种的合成树脂进行了着色而得的树脂。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成型坯,其中,在包括底部(106)的底壁在内的整个高度范围内配设有纵带状部(112)。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预成型坯,其中,所述预成型坯构成为,具有形成纵带状部(112)的B树脂的局部在与该纵带状部(112)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走动到由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附近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预成型坯,其中,所述预成型坯构成为,在底部(106)的底壁,纵带状部(112)从所述底壁的周缘向中心方向以越过该底壁的中心位置(Cx)的方式而配设。

    9.  一种射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射出成型试管状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用的预成型坯,所述预成型坯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规定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有由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的且贯通该周壁的纵带状部(112),除该纵带状部(112)以外的周壁用A树脂形成,
    所述射出成型装置具有喷嘴部(11)以及模具(1),所述喷嘴部使熔融的A树脂和B树脂沿周向层叠,所述模具配设于该喷嘴部(11)的前端,
    所述喷嘴部(11)中,
    圆筒状的内侧心轴(21)和外侧心轴(22)配设为同中心轴状,并且,在该喷嘴(11)的前端部发挥开放及切断熔融树脂的流动的功能的圆柱状的关断栓(20)插入配设于该内侧心轴(21)中,
    在所述内侧心轴(21)与所述外侧心轴(22)之间,朝着下游侧依次形成有圆筒状流路(15)、以及圆筒状的流路朝着下游缩径为锥形的缩径流路(16),在该缩径流路(16)的下游配设有熔融树脂从圆筒状合流为圆柱状的合流路(19),
    并且,在由所述圆筒状流路(15)和缩径流路(16)组成的流路的上游端至下游侧的规定位置的范围内,并列状地配设有在周向上分隔该流路的一对纵条状的导肋(21g、21g),将该一对导肋(21g、21g)之间作为纵槽流路(17),
    所述射出成型装置构成为,向纵槽流路(17)供给所述B树脂,向除纵槽流路(17)以外的圆筒状流路(15)供给A树脂,并经由所述喷嘴部(11)的合流路(19)、以及配设于所述模具(1)的空腔(2)的相当于预成型坯的底部底壁的中央的位置的针状浇口(3),向模具(1)的空腔(2)内射出、填充按上述合流为圆柱状的熔融树脂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出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射出成型装置构成为,在圆筒状流路(15)的上游侧,通过削刻内侧心轴(21)的外周面而形成上游侧纵槽流路(17a),所述上游侧纵槽流路与纵槽流路(17)连通。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射出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射出成型装置构成为,使关断栓(20)的前端部形成为圆锥状,该圆锥状前端部(20t)在所述关断栓(20)的开放位置位于从内侧心轴(21)的前端突出的位置,所述圆锥状前端部(20t)的中心轴(Axc)朝着前端向与纵槽流路(17)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反一侧的方向倾斜,该圆锥状前端部(20t)的前端向与配设纵槽流路(17)的周向位置相反的一侧偏离而位于偏心的位置。

    说明书

    说明书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预成型坯以及预成型坯的射出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形成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试管状的预成型坯以及用于成型该预成型坯的射出成型装置,上述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具有能够从外侧确认内容物的剩余量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窗部,上述预成型坯是上述容器的前驱体。
    背景技术
    以往,合成树脂制的吹塑成型容器多用于饮料、食品、洗涤剂、化妆品、药品等用途,以保护内容物免受紫外线照射、或者提高外观设计性为目的等,使内容物不可见的情况居多。
    作为使内容物从外部不可见的方法,利用使容器自身着色的树脂做到不透明、将容器的外表面涂成不透明、用不透明或者表面进行了不透明印刷的收缩膜包裹容器的外表面等方法被采用。
    但是,如果如上所述使内容物从外部不可见,由于无法从外侧确认内容物的剩余量,从而使用时既不方便,也不能安心使用。另外,再次填充内容物而使用时,还会有因看不到填充状态而过度填充导致内容物溢出这样的问题。
    作为改良上述这样的问题的方法,存在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容器在局部应用掩膜并在涂布后剥离掩膜而形成窗部的方法、在使用收缩膜的情况 下对局部不进行印刷而保留透明以形成窗部来使能够从外部确认内容物的剩余量的方法。
    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地,在以对通过挤压成型形成的圆筒状的坯料进行吹塑成型的所谓的直接吹塑成型形成的吹塑成型容器中,在挤压成型坯料之际,其大部分因着色而成不透明,但是未着色的透明树脂流入用于挤压成型的模具的圆筒状流路的局部,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吹塑成型后的容器上形成纵带状的透明的窗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53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直接吹塑成型容器中,虽然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容器上形成纵带状的透明的窗部,但是另一方面,若是对射出成型的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简称为PET)树脂制等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即使想要如直接吹塑成型容器那样,在容器上形成纵带状的透明的窗部,也会有着色了的树脂混入透明窗部的局部而造成窗部的局部不透明等问题。
    本发明以特别是利用射出成型装置的喷嘴结构解决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中的如上所述的窗部形成所涉及的问题作为其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抑制着色树脂的混入且清晰地形成有纵带状的透明窗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中,关于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型所形成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作为该容器的前驱体的试管状的预成型坯、以及用于该预成型坯的成型的射出成型装置,以下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射出成型装置、预成型坯、然后是有窗容器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本发明中的射出成型装置所涉及的主要构成为,
    所述射出成型装置用于射出成型试管状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用的预成型坯,所述预成型坯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规定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有由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的且贯通该周壁的纵带状部,除该纵带状部以外的周壁用A树脂形成,
    所述射出成型装置具有喷嘴部以及模具,所述喷嘴部使熔融的A树脂和B树脂沿周向层叠,所述模具配设于该喷嘴部的前端,
    所述喷嘴部中,
    圆筒状的内侧心轴和外侧心轴配设为同中心轴状,并且,在喷嘴的前端部发挥开放及切断熔融树脂的流动的功能的圆柱状的关断栓插入配设于内侧心轴中,
    在内侧心轴与外侧心轴之间,朝着下游侧依次形成有圆筒状流路、以及圆筒状的流路朝着下游缩径为锥形的缩径流路,在缩径流路的下游配设有熔融树脂从圆筒状合流为圆柱状的合流路,
    并且,在由圆筒状流路和缩径流路组成的流路的上游端至下游侧的规定位置的范围内,并列状地配设有在周向上分隔该流路的一对纵条状的导肋,将该一对导肋之间作为纵槽流路,
    所述射出成型装置构成为,向纵槽流路供给B树脂,向除纵槽流路以外的圆筒状流路供给A树脂,并经由喷嘴部的合流路、以及配设于模具的空腔的相当于预成型坯的底部底壁的中央的位置的针状浇口,向模具的空腔内射出、填充合流为圆柱状的熔融树脂体。
    根据上述构成的装置,特别是根据喷嘴部的构成,在由圆筒状流路和缩径流路组成的流路的上游端至下游侧的规定位置的范围内,并列状地配设在周向上分隔流路的一对纵条状的导肋,并且将该一对导肋之间作为B树脂流动的纵槽流路,从而能够在周向上明确区分圆筒状流动的A树脂和纵带状流动的B树脂,能够有效地抑制A树脂混入、走动至纵带状流动的B树脂,能够成型以清晰状态形成有纵带状的贯通周壁的纵带状部的预成型坯。
    而且,能够将透明或半透明(以下统称为透明)的树脂作为B树脂、将对该B树脂着色而得的树脂作为A树脂来进行射出成型,得到预成型坯,对该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从而能提供一种具有纵带状的透明且清晰的窗部的有窗容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构成中为了区分两种树脂,将其设为A树脂和B树脂以便区分。A树脂和B树脂既可以以不同种类的合成树脂进行区分,也可以为同种类的合成树脂,以着色与未着色进行区分。
    另外,即使是同种类的树脂,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具有不同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
    在成型具有纵带状的透明窗部的有窗容器时,优选用同种类的合成树脂并使A树脂为着色的不透明树脂、使B树脂为未着色的透明树脂。
    另外,对于上述构成、尤其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于射出成型装置,为了方便,使用了例如纵槽流路这样的包含纵、横这种方向性的用语,纵相当于喷嘴部的中心轴方向,横相当于与中心轴方向成直角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纵槽流路的宽度、槽深度、延设范围等形状,可以边考虑要形成于预成型坯的纵带状部的宽度、将纵带状部作为透明窗部时A树脂与B树脂的边界处的两树脂间的混合、两树脂相互的走动等的程度而适当设定。
    另外,关于纵流路的宽度和槽深度,既可以设为固定,也可以朝着下游侧减幅、在下游加深槽深度等,使宽度、槽深度发生变化。
    另外,关于纵槽流路的延设范围,虽然在上述构成中将导肋配设为并列状,并将该一对导肋之间作为纵槽流路,将其范围设为从由圆筒状流路和缩径流路组成的流路的上游端至下游侧的规定位置的范围,但是可以考虑所形成的纵带状部的形态,例如适当选择为至圆筒状流路的上游端部为止、至圆筒状流路和缩径流路的边界附近为止、至缩径流路的下游端为止。
    另外,可以在于内侧心轴上切削加工圆筒状流路、缩径流路时通过加工残留而形成导肋。
    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所涉及的其它构成为,在上述主要构成中,构成为,在圆筒状流路的上游侧,通过削刻内侧心轴的外周面而形成上游侧纵槽流路,所述上游侧纵槽流路与纵槽流路连通。
    根据上述构成,可通过上游侧纵槽流路,首先形成B树脂的纵带状的流动,并在位于其下游部的圆筒状流路中,经由纵带状流路使其与A树脂合流,从而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由B树脂形成纵带状部。
    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所涉及的另一构成为,在上述主要构成中,构成为,使关断栓的前端部形成为圆锥状,该圆锥状前端部在关断栓的开放 位置位于从内侧心轴的下端突出的位置,并且,圆锥状前端部的中心轴朝着前端向与纵槽流路的周向位置相反一侧的方向倾斜,该圆锥状前端部的前端向与配设纵槽流路的周向位置相反的一侧偏离而位于偏心的位置。
    在此,通过直接吹塑成型,在被挤压成型为前驱体的圆筒状的坯料中,比较容易形成纵带状的B树脂沿径向完全分隔形成为圆筒状的A树脂的层叠构成。
    另一方面,在试管状的坯料的射出成型时,使形成为圆筒状的熔融树脂在喷嘴部的前端的合流路合流为圆柱状,而不是保持圆筒状,并使该合流为圆柱状的熔融树脂经由针状浇口射出、流动并填充于形成为试管状的圆筒状的空腔内,因此,在喷嘴部的前端部合流形成为圆柱状的熔融树脂体中,B树脂成为在形成为圆柱状的A树脂中从其周缘部向中心位置以狭缝状层叠的状态。
    因此,合流时,在圆柱状的流路的中心位置附近A树脂与B树脂碰撞,该碰撞时,有时B树脂会被A树脂推向周缘部方向而形成为未到达圆柱状的流路的中心位置的层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想要在容器的周壁形成纵带状的透明的窗部时,会出现A树脂混入透明的窗部的局部、特别是窗部的内周面侧而窗部的局部变得不透明等问题。
    另一方面,当B树脂以越过圆柱状的流路的中心位置的方式层叠为狭缝状时,虽然有透明的B树脂混入由着色了的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之忧,但是因为透明的B树脂被着色的A树脂从外侧覆盖,所以外观性不会受损。
    上述圆锥状前端部所涉及的构成是基于对这样的合流路中B树脂在A树脂中的狭缝状的层叠状态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的结果而被创造的,根据上述构成,通过构成为关断栓的圆锥状前端部的前端向与配设纵槽流路的周向位置相反的一侧偏离而位于偏心的位置,从而合流时,能够在圆柱状 的流路的中心位置附近作用使B树脂向周缘部方向推A树脂的力,能够使B树脂至少充分到达中心位置,甚至越过中心位置而层叠为狭缝状,能够使纵带状部更切实地形成为贯通预成型坯的周壁的贯通状,能够提供以更高品质的状态具有纵带状的透明且清晰的窗部的有窗容器。
    接着,对本发明的预成型坯涉及的构成进行说明,具有这些构成的预成型坯可通过前述的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成型。
    本发明的预成型坯所涉及的主要构成为,在通过射出成型形成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用的试管状的预成型坯中,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规定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有由透明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的且贯通该周壁的纵带状部,除该纵带状部以外的周壁由A树脂形成,所述A树脂是对与B树脂同种的合成树脂进行了着色而得的树脂。
    根据前述的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能够提供在整体上以在周向上分隔由着色了的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方式清晰地形成有由透明的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部且高度抑制了A树脂混入、走动至该纵带状部的预成型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前述的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能够构成为在预成型坯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纵带状部,但通过在适当的时机切断、开始B树脂向纵槽流路的供给,例如还能够在躯干部的规定的高度范围内配设纵带状部。
    本发明的预成型坯所涉及的其它构成为,在上述主要的构成中,在包括底部的底壁在内的整个高度范围内配设有纵带状部,如此一来,在整个高度范围内清晰地形成有由透明树脂形成的纵带状部这样的预成型坯前所未见。
    本发明的预成型坯所涉及的另一构成为,在上述主要的构成中,具有形成纵带状部的B树脂的局部在与该纵带状部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对的 一侧走动到由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附近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具有上述特征的预成型坯前所未见,通过像这样地构成为B树脂的局部走动到纵带状部的相对侧,从而能够使透明的纵带状部在预成型坯的周壁清晰地形成为贯通状。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透明的B树脂走动到由着色了的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由于透明的B树脂被着色的A树脂从外侧覆盖,所以外观性也不会受损。
    本发明的预成型坯所涉及的另一构成为,在上述主要的构成中,在底部的底壁,纵带状部从底壁的周缘向中心方向以越过该底壁的中心位置的方式而配设,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预成型坯前所未见。
    在此,虽然纵带状部的配置范围优选如上述那样越过底壁的中心位置而配设,但是也可以到中心位置为止、或者到中心位置附近为止。
    接着,对本发明的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进行说明,具有下述构成的有窗容器可通过对前述的本发明的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成型。
    本发明的有窗容器所涉及的主要构成为,通过对试管状的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形成,所述有窗容器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规定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有由透明的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的且贯通该周壁的纵带状部,除该纵带状部以外的周壁由A树脂形成,所述A树脂是对与B树脂同种的树脂等具有粘合性的合成树脂进行了着色而得的树脂,纵带状部被作为窗部。
    关于上述构成的有窗容器,能够对前述的本发明的、清晰地形成有由透明的B树脂形成的纵带状部、且高度抑制了不透明的A树脂混入或走 动到该纵带状部的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从而能够提供一种清晰地形成有纵带状的透明窗部的有窗容器。
    本发明的有窗容器所涉及的其它构成为,在上述主要的构成中,在包括底部的底壁在内的整个高度范围内配设有纵带状部,如此一来,在整个高度范围内清晰地形成有由透明树脂形成的窗部这样的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形成的有窗容器前所未见。
    当然,纵带状部的配设范围也可以不限定为如上所述的整个高度范围,可根据使用目的设为预定的规定的高度范围。
    本发明的有窗容器所涉及的另一构成为,在上述主要的构成中,具有形成纵带状部的B树脂的局部在与该纵带状部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走动到由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附近进行层叠的层叠结构,具有上述特征的有窗容器前所未见,通过构成为B树脂的局部走动到纵带状部的相对侧,从而能够使由纵带状部构成的透明窗部在容器的周壁清晰地形成为贯通状。
    另一方面,即使透明的B树脂走动至由着色了的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由于透明的B树脂被着色的A树脂从外侧覆盖,所以窗部的外观性也不会受损。
    本发明的有窗容器所涉及的另一构成为,在上述主要的构成中,在底部的底壁,纵带状部从底壁的周缘向中心方向以越过底壁的中心位置的方式而配设,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形成的有窗容器前所未见。
    发明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构成,达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通过在喷嘴部以在周向上分隔圆筒状流路与缩径流路的方式利用一对导肋形成B树脂流动的纵槽流路,从而能够在周向上明确区分圆筒状流动的A树脂和纵带状流动的B树脂,能够抑制A树脂混入、走动至纵带状流动的B树脂,能够成型清晰地形成有纵带状的贯通周壁的纵带状部的预成型坯。
    而且,将透明的树脂作为B树脂、将对该B树脂着色而得的树脂作为A树脂,对射出成型的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从而能提供一种具有纵带状的透明且清晰的窗部的有窗容器。
    进而,当构成为关断栓的圆锥状前端部的前端向与配设纵槽流路的周向位置相反的一侧偏离而位于偏心的位置时,在圆柱状的流路的中心位置附近作用使B树脂向周缘部方向推A树脂的力,能够使B树脂充分到达圆柱状的流路的至少中心位置,甚至越过中心位置而层叠为狭缝状,能够使纵带状部更切实地贯通周壁而形成,能够提供以更高品质的状态形成有纵带状的透明且清晰的窗部的有窗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有窗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的(a)是示出图1的容器沿图1中的A-A线的平截面图,(b)是图1的容器的底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预成型坯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的(a)是示出图3的预成型坯沿图3中的B-B线的平截面图,(b)是图3的预成型坯的底面图。
    图5的(a)是将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沿图6中的C1-C1线纵截断后所示出的侧视图,(b)是(a)中的关断栓的前端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5的射出成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7将图5的射出成型装置的喷嘴部附近进行主要部分放大,是沿图6中的C2-C2线局部纵截断后所示出的正视图。
    图8的(a)是沿图7中的N1-N1线的流路形状的平截面图,(b)是沿N2-N2线的流路形状的平截面图,(c)是沿N3-N3线的流路形状的平截面图,(d)是在N4-N4位置的圆柱状的树脂熔融体的平截面图,(e)是圆柱状的树脂熔融体的平截面图的其它示例。
    图9是用于说明图5的侧视图中的树脂的流动方式的简要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内侧心轴的三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11是示出关断栓的前端部的形状的三种变形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模具;2空腔;3针状浇口(ピンゲート);11喷嘴部;12a(A树脂的)导入路;12b(B树脂的)导入路;13a(A树脂的)供给开始位置;13b(B树脂的)供给开始位置;14歧管(マニホールド);15圆筒状流路;16缩径流路;17纵槽流路;17a上游侧纵槽流路;19合流路;20关断栓(シャットオフピン);20t圆锥状前端部;20tp前端;21内侧心轴;21g导肋;22外侧心轴;101预成型坯;102口筒部;103颈环;105躯干部;106底部;107浇口痕迹(ゲート跡);112纵带状部;201容器;202口筒部;203颈环;204肩部;205躯干部;206底部;212纵带状部;212w窗部;Ax中心轴;Axc(圆锥状前端部的)中心 轴;Cx中心位置;Hc圆筒区域;Ht锥形区域;Ra A树脂;Rb B树脂;Sa树脂供给部(A树脂用);Sb树脂供给部(B树脂用);W流路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沿着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通过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形成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预成型坯以及射出成型装置进行说明。
    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的有窗容器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整体立体图,图2(a)是沿图1中的A-A线而示出的平截面图,图2(b)是底面图。
    该容器201是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的PET树脂制的瓶子,具有口筒部202、锥筒状的肩部204、圆筒状的躯干部205、以及底部206,在口筒部202周围环设有颈环203,躯干部205的直径为55mm,总高为190mm。
    该容器201由将PET树脂着色为白色不透明而得的A树脂Ra、以及为未着色的PET树脂的B树脂Rb构成,在用不透明的A树脂Ra形成大致整体的过程中,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从口筒部202的上端包括底部206的底壁在内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由透明的B树脂Rb构成的纵带状部212,将该纵带状部212作为窗部212w使用,使得能看见内部,能够确认内容液的剩余量。
    从平截面观察,如图2(a)所示,用A树脂Ra形成周壁的大致整体的过程中,以分隔该A树脂Ra部分的方式贯通周壁地且成狭缝状地沿周向层叠由B树脂Rb形成的纵带状部212。
    另外,纵带状部212的横宽根据各部分向横向的拉伸倍率而变化。
    图2(b)是底面图,如该图所示,在底部206的底壁,纵带状部212从周缘到达中心位置Cx,甚至延设到越过该中心位置Cx的位置。
    另外,经过双拉伸吹塑成型后,纵带状部212成为从中心位置朝着周缘扩幅为扇形的形状。
    另外,在图2(a)中附加了对周壁的截面的局部进行了放大的放大图,如该放大图所示,形成纵带状部212的B树脂Rb的局部在与纵带状部212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走动(绕)至由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附近而层叠。
    如此一来,B树脂Rb的局部构成为走动至纵带状部212的相对侧,从而关于本发明的成型装置,如后所述,能够在容器的周壁呈贯通状地清晰地形成由纵带状部212所构成的透明的窗部212w。
    另一方面,即使如图2(a)的放大图所示,透明的B树脂走动至由着色了的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由于透明的B树脂被着色了的A树脂从外侧覆盖,从而不会有损外观性。
    接着,图3、4示出本发明的预成型坯,该预成型坯101是上述实施例的容器201的前驱体,图3是立体图,图4(a)是沿图3中的B-B线而示出的平截面图,图4(b)是底面图。该预成型坯101具有经射出成型后的PET树脂制的试管状的形状,具有口筒部102、圆筒状的躯干部105、底部106,在口筒部102周围环设有颈环103。
    该预成型坯101由将PET树脂着色为白色不透明而得的A树脂Ra、以及为未着色的PET树脂的B树脂Rb形成,在用不透明的A树脂Ra形成大致整体的过程中,在周壁的规定的周向位置,在从口筒部102的上端包括底部106的底壁在内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由透明的B树脂Rb构成的纵带状部112。
    从平截面观察,如图4(a)所示,用A树脂Ra形成周壁的大致整体的过程中,以分隔该A树脂Ra部分的方式呈狭缝状地由B树脂Rb形成的纵带状部112完全贯通周壁地沿周向层叠。
    另外,成为形成纵带状部112的B树脂Rb的局部在与该纵带状部112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走动至由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附近进行层叠的层叠结构。
    图4(b)是底面图,如该图所示,在底部106的底壁,纵带状部112从周缘到达中心位置Cx,甚至延设到越过该中心位置Cx的位置。浇口痕迹107位于底壁的中央。
    接着,图5~8示出本发明的射出成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射出成型装置用于射出成型上述实施例的预成型坯101。
    图5(a)是沿图6中的C1-C1线纵截断后所示出的侧视图,图5(b)是将(a)中的关断栓20的前端部进行放大后的图,图6是俯视图,图7是将喷嘴部11附近进行主要部分放大的图,其是沿图6中的C2-C2线局部纵截断后所示出的正视图。
    另外,图8是用于说明喷嘴部11内的流路的平截面形状的图。
    该射出成型装置具有以熔融状态供给A树脂Ra和B树脂Rb的树脂供给部Sa、Sb、在周向上层叠上述树脂的喷嘴部11、以及形成预成型坯的模具1。(参照图5(a))
    其中,喷嘴部11的基本构成为,将圆筒状的内侧心轴21和外侧心轴22配设为同中心轴状,另外,在喷嘴部11的前端部发挥开放及切断熔融树脂的流动的功能的圆柱状的关断栓20以能滑动状地前进、后退的方式插入配设在内侧心轴21中。
    图5(b)中示出关断栓20的前端部附近的放大图,如该放大图所示,关断栓20的前端部为圆锥状,该圆锥状的前端部20t构成为在关断栓20的开放位置位于从内侧心轴21的前端突出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圆锥状前端部20t的中心轴Axc朝着前端向与纵槽流路17所位于的周向位置(图5中的右侧)相反一侧的方向(左侧)倾斜,而前端20tp向与配设有纵槽流路17的周向位置相反的一侧偏离而位于偏心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圆锥状前端部20t的前端20tp的偏心量d为0.4mm。
    如图7中所示,内侧心轴21和外侧心轴22由圆筒区域Hc和锥形区域Ht构成。
    而且,在内侧心轴21与外侧心轴22之间,在圆筒区域Hc形成有圆筒状流路15,在锥形区域形成有与圆筒状流路15连通的、由圆筒状的流路朝着下游缩径为锥形而成的缩径流路16。另外,在缩径流路16的前端的下游侧配设有熔融树脂从圆筒状合流为圆柱状的圆柱状的合流路19。
    圆筒状流路15是通过在内侧心轴21的下半部分的区域对其外周面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的,在该圆筒状流路15的上端部形成有在上述圆筒状流路15的切削加工时残留的一对纵条状的导肋21g。
    而且,如图8(b)所示,该一对纵条状的导肋21g在周向上分隔圆筒状流路15,该一对导肋21g之间形成B树脂Rb流动的纵槽流路17。
    另外,构成为,在圆筒状流路15的上游侧,通过削刻内侧心轴21的外周面而形成上游侧纵槽流路17a(参照图8(a)),使该上游侧纵槽流路17a与上述的纵槽流路17连通。
    在此,从上游侧纵槽流路17a至纵槽流路17的流路宽度为2mm,槽深度为1mm。
    另外,A树脂Ra流动的圆筒状流路15的槽深度也为1mm。
    接着,对使用该射出成型装置成型图3、4所示的预成型坯101的成型工序进行说明。(参照图5~8)
    首先,从树脂供给部Sa向A树脂导入路12a供给将PET树脂着色为白色而得的A树脂Ra,使其经由供给开始位置13a、歧管14向圆筒状流路15流动,另外,从树脂供给部Sb向B树脂导入路12b供给为未着色的PET树脂的B树脂Rb,使其经由供给开始位置13b,向上游侧纵槽流路17a、纵槽流路17流动。(参照图5、7)
    在此,B树脂Rb的供给开始点13b配设于A树脂的供给开始点13a的上游侧。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将螺杆式挤出机、或者具有附设于挤出机的前端的柱塞的蓄能器等装置用于上述树脂供给部Sa、Sb。
    而且,熔融的A树脂Ra通过圆筒状流路15形成为圆筒状,在该圆筒状流路15的上端部,B树脂Rb以在周向上分隔A树脂Ra的方式在纵槽流路17中流动,该纵槽流路17形成于导肋21g、21g之间(参照图8(b)),A树脂与B树脂不会相互混合或四处走动。
    在从圆筒状流路15的下半部区域至缩径流路16的区域中,导肋21g、21g的配设、即纵槽流路17消失,B树脂Rb直接与A树脂Ra接触而分隔A树脂Ra的圆筒状的流动。
    如此一来,纵槽流路17不必形成于圆筒状流路15和缩径流路16的整个范围,即使如本实施例这样光是在圆筒状流路15的上端部形成,B树脂Rb也能贯通状地分隔A树脂Ra的圆筒状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在圆筒状流路15和缩径流路16的整个范围形成纵槽流路17时,虽然能够通过B树脂Rb切实地分隔A树脂Ra,但另一方面,因为A树脂Ra与B树脂的直接接触推迟而在位于喷嘴部11的下游端部的圆筒状的合流路19才刚开始接触,所以也会有在两者的界面产生流动紊乱等负面影响,关于纵槽流路的延设范围,可边确认所形成的纵带状部的宽度、形成于预成型坯101的纵带状部112的贯通性和清晰度等性状而边适当选择。
    而且,经过缩径流路16,圆筒状的A树脂Ra和B树脂Rb在圆柱状的合流路19合流,形成为B树脂以狭缝状层叠于A树脂的圆柱状的熔融树脂体,通过配设于模具1的空腔2的相当于预成型坯101的底部106的中央的位置的针状浇口3将其射出至空腔2内而进行填充(参照图5)。
    在此,如图8(c)的平截面图所示,在圆筒状流路15和缩径流路16中,B树脂Rb在周向上呈狭缝状分隔形成为环状的A树脂Ra而层叠,并最终在合流路19形成为圆柱状。
    上述合流时,在合流路19的中心位置附近,A树脂与B树脂碰撞,在该碰撞时,有时会出现B树脂被A树脂推向周缘部方向而如图8(e)所示,形成为狭缝状的B树脂Rb部分的前端未到达中心位置Cx的情况。
    若将该如图8(e)所示的层叠状态的熔融树脂体如图5所示地通过模具1的针状浇口3射出填充至空腔2、以进行图3、4所示的预成型坯1的射出成型,则着色为白色的A树脂Ra会走动到由透明的B树脂Rb形成的纵带状部112的局部、特别是内周面侧,若再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成型为图1、2所示的有窗容器1,则会产生窗部112w的局部变为白色、 窗部212w与邻接的白色周壁的边界变得不明确等不良问题,从而无法用作商品。
    关于这一点,在图5、7所示的射出成型装置中,将偏心的圆锥状前端部20t配设于关断栓20的前端部,从而能够切实地解决上述问题。
    图9是用于说明图5的侧视图中的A树脂Ra、B树脂Rb的流动方式的简要说明图,由于配设于关断栓20的前端部的偏心的圆锥状前端部20t的作用效果,B树脂Rb向中心轴Ax方向(图中横向向左)的流动性提高,其结果,在流路19中形成为圆柱状的熔融树脂体的平截面中的层叠状态变为如图8(d)所示地B树脂Rb部分充分到达中心位置Cx、甚至越过中心位置Cx地呈狭缝状层叠的状态,从浇口3向空腔2内流动的B树脂Rb的局部(图中用符号Rbs表示。)走动到与形成纵带状部112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
    而且,通过形成为上述的如图8(d)所示的层叠状态、且使B树脂Rb的局部走动到与形成纵带状部112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从而能够在预成型坯101中更切实地以贯通周壁的方式形成纵带状部112,通过对该预成型坯101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从而能够提供以更高品质的状态具有透明且清晰的窗部的有窗容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预成型坯101的一个特征在于,上述的如图8(d)所示的、纵带状部112从底壁的周缘向中心方向越过该底壁的中心位置Cx地被层叠的层叠状态、或者通过B树脂Rb的局部走动到与形成纵带状部112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而形成的、如图4(a)所示的在与纵带状部112所位于的周向位置相对的一侧由B树脂Rb形成的层层叠于由A树脂形成的周壁的内周面侧附近的层叠结构。
    以上,按照实施例,针对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预成型坯以及预成型坯的射出成型装置,说明了其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容器形成为PET树脂制的圆形瓶体,但也可采用聚丙烯树脂等可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的其它合成树脂,另外,容器的形状也可以为角形瓶体等其它形状。
    另外,在A树脂与B树脂各自使用PET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两树脂的流动行为而改变两树脂的分子量等。
    而且,通过适当选择两树脂的分子量以及所供给的树脂温度,从而能够调整A树脂与B树脂的相对流动行为,可对纵带状部的贯通性、容器中的窗部的清晰度程度等性状进行微调整。
    另外,也可以使用着色透明的树脂作为形成窗部212w的树脂。
    另外,在上述有窗容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中,虽然构成为在整个高度范围内形成窗部212w,但也可以通过配设流路的开闭单元而在躯干部205的规定高度范围内形成窗部212w。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躯干部205上的窗部212w在整个高度范围内以相同的横宽形成为直线状,但也可以通过纵槽流路17的形状、B树脂的射出压力,形成为例如在躯干部205的下端部,使窗部212w的横宽向下方扩幅。
    另外,关于纵槽流路17的槽宽度、槽深度、延设范围等形状、或者关断栓20的前端部的形状,可边检查想要形成的纵带状部的宽度、形成于容器的窗部的清晰度程度、窗部的宽度的均匀性等性状而边适当选择。
    图10是示出内侧心轴21的三种变形的正视图,
    (a)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内侧心轴21,将纵带状流路17的延设范围作为圆筒状流路15的上端部,槽宽度W为2mm。
    另外,(b)中将纵带状流路17的延设范围延伸到圆筒状流路15与缩径流路16的边界附近,上游部侧的槽宽度W为4mm,下游侧的槽宽度W为3mm。
    另外,(c)中将纵带状流路17的延设范围延设至缩径流路16的下端,槽宽度W为1.5mm。
    图11是示出关断栓20的圆锥状前端部20t的形状的三种变形的侧视图,(a)是不偏心的形状,(b)是偏心量d为0.2mm的形状,(c)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形状,偏心量d为0.4mm。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通过对由射出成型装置形成的预成型坯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得的有窗容器清晰地形成有以往难以形成的纵带状的透明的窗部,期待其广泛的使用扩展。

    关 键  词:
    合成树脂 制有窗 容器 成型 以及 射出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合成树脂制有窗容器、预成型坯以及预成型坯的射出成型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7724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