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吊灯,其发光体产生的热量在狭小空间无法实现强
制对流散热,故此现有LED灯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从而严重影响LED
灯的使用寿命,现有的LED灯其灯泡一般采用玻璃或者亚克力之类的
材料制作,其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差,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比
合理,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灯泡抗冲击能力强的LED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包括有底盖,在所述底盖上端设
有灯臂,在所述灯臂上设有灯头,在所述灯头上设有LED光源,在
所述灯头外侧设有灯罩,在所述灯臂上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
吊钟与天花板相连接,所述LED光源包括有灯头,在所述灯头上方
设有散热体,在所述散热体内设有驱动元件,在所述散热体上端设有
铝基板,在所述铝基板上设有LED组件,在所述铝基板外壁上设有
散热涂层,在所述散热体上端连接有灯泡,所述灯泡由的耐冲击的聚
碳酸酯材料制成,所述的耐冲击的聚碳酸酯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A、预制体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取脂肪酸钙20-30份,加热
至150-170℃,然后加入氧化硅粉体20-30份、玻璃纤维0.5-1份,搅
拌均匀,冷却后,得到改性粉体;再将改性粉体与聚乙烯10-20份在
混合机中初混,再加入乙撑双硬脂酰胺5-10份、氯化聚乙烯5-10份,
升温后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制体;
步骤B、将步骤A中的预制体和聚碳酸酯40-60份、丁二醇双丙烯
酸酯3-5份、抗氧剂0.5-1份、硅烷偶联剂0.5-1份、润滑剂0.5-1份,
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C、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是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或者抗氧剂168。所述的玻璃纤维的长度
是10~500微米。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一区温度190~200℃、
二区温度200~210℃、三区温度220~230℃、四区温度210~
230℃、五区温度230~240℃,螺杆转速为180~220rpm。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
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本发明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1-4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20-6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60-75℃,900-1200r/min搅拌0.5-2小时,得
分散体系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30-5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
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00-120℃,减压蒸馏0.5-1小时,降温至75-85℃,加入300重量份
2,4-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0.5-1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
量份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70-90℃下反应2-3小时,加入80-120
重量份的丙酮,降温至25-40℃,加入90-100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
应10-20分钟,加入30-50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0-65℃下反
应0.5小时,加入100重量份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
1-2小时,加入800-900重量份去离子水和70-80重量份三氟乙酸,
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5-1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0.1-1重量份的氧化锆。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化剂为异氰酸酯。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
热体上端设有卡槽,在所述铝基板外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所
述卡槽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
热体上端设有插槽,在所述的插槽内设有设有定位勾槽,在所述灯
泡下端设有插接弹块,在所述插接弹块外侧设有定位勾接部,所述插
接弹块插接在插槽内从而使得灯泡固定在散热体,在所述灯泡下端内
侧设有能将铝基板固定在散热体上的压接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
热体外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LED组件包括有PCB板,在所述PCB板上设有LED芯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
臂中部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臂下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耳上,在所述吊
钟设有连接吊耳,所述连接臂上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吊耳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散热涂层的散热效果好,可以使得LED组件发出的热
量能在狭小空间中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改善运行环境。有效延长
LED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碳纳米管化学性能稳定,有很强的稳定性,耐腐蚀性,
能够保护被涂物,增加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乳胶膜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和
断裂伸长率,具有优异的水解稳定性。
本发明LED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LED光源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吊灯,包括有底盖100,
在所述底盖100上端设有灯臂101,在所述灯臂101上设有灯头102,
在所述灯头102上设有LED光源,在所述灯头102外侧设有灯罩103,
在所述灯臂101上设有连接臂104,所述连接臂104通过吊钟105与
天花板相连接,所述LED光源1000包括有灯头1,在所述灯头1上
方设有散热体2,在所述散热体2内设有驱动元件,在所述散热体2
上端设有铝基板3,在所述铝基板3上设有LED组件4,在所述铝基
板3外壁上设有散热涂层5,在所述散热体2上端连接有灯泡6,所
述灯泡6由的耐冲击的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所述的耐冲击的聚碳酸酯
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A、预制体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取脂肪酸钙20-30份,加热
至150-170℃,然后加入氧化硅粉体20-30份、玻璃纤维0.5-1份,搅
拌均匀,冷却后,得到改性粉体;再将改性粉体与聚乙烯10-20份在
混合机中初混,再加入乙撑双硬脂酰胺5-10份、氯化聚乙烯5-10份,
升温后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制体;
步骤B、将步骤A中的预制体和聚碳酸酯40-60份、丁二醇双丙烯
酸酯3-5份、抗氧剂0.5-1份、硅烷偶联剂0.5-1份、润滑剂0.5-1份,
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C、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的散热涂层5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00-120℃,减压蒸馏0.5-1小时,降温至75-85℃,加入300重量份
2,4-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0.5-1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
量份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70-90℃下反应2-3小时,加入80-120
重量份的丙酮,降温至25-40℃,加入90-100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
应10-20分钟,加入30-50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0-65℃下反
应0.5小时,加入100重量份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
1-2小时,加入800-900重量份去离子水和70-80重量份三氟乙酸,
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本发明中还包括有0.5-1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0.1-1重量份的
氧化锆。
所述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
本发明中在所述散热体2上端设有卡槽7,在所述铝基板3外侧
设有卡块8,所述卡块8设置在所述卡槽7内。
本发明中在所述散热体2上端设有插槽9,在所述的插槽9内设
有设有定位勾槽,在所述灯泡6下端设有插接弹块10,在所述插接
弹块10外侧设有定位勾接部,所述插接弹块10插接在插槽9内从而
使得灯泡6固定在散热体2。在所述灯泡6下端内侧设有能将铝基板
3固定在散热体2上的压接部11。本发明中在所述散热体2外壁上设
有若干散热片。本发明所述的LED组件4包括有PCB板,在所述PCB
板上设有LED芯片。
本发明中在所述灯臂101中部设有连接耳106,所述连接臂104
下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耳106上,在所述吊钟105设有连接吊耳107,
所述连接臂104上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吊耳107上。
实施例1
本发明耐冲击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预制体的制备:取脂肪酸钙20Kg,加热至150℃,然后
加入氧化硅粉体20Kg、玻璃纤维0.5Kg,搅拌均匀,冷却后,得到
改性粉体;再将改性粉体与聚乙烯10Kg在混合机中初混,再加入乙
撑双硬脂酰胺5Kg、氯化聚乙烯5Kg,升温后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
得到预制体,所述的玻璃纤维的长度是10~500微米;
第2步、将预制体、聚碳酸酯40Kg、丁二醇双丙烯酸酯3Kg、抗
氧剂0.5Kg、硅烷偶联剂KH-5700.5Kg、润滑剂0.5Kg,混合均匀,得
到混合物;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
第3步、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双螺杆
挤出机挤出温度一区温度190℃、二区温度200℃、三区温度220℃、
四区温度210℃、五区温度230℃,螺杆转速为180rpm。
实施例2
本发明耐冲击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预制体的制备:取脂肪酸钙30Kg,加热至170℃,然后
加入氧化硅粉体30Kg、玻璃纤维1Kg,搅拌均匀,冷却后,得到改
性粉体;再将改性粉体与聚乙烯20Kg在混合机中初混,再加入乙撑
双硬脂酰胺10Kg、氯化聚乙烯10Kg,升温后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
得到预制体,所述的玻璃纤维的长度是10~500微米;
第2步、将预制体、聚碳酸酯60Kg、丁二醇双丙烯酸酯5Kg、抗
氧剂1Kg、硅烷偶联剂KH-5701Kg、润滑剂1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
物;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
第3步、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双螺杆
挤出机挤出温度一区温度190℃、二区温度200℃、三区温度220℃、
四区温度210℃、五区温度230℃,螺杆转速为180rpm。
实施例3
本发明耐冲击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预制体的制备:取脂肪酸钙25Kg,加热至160℃,然后
加入氧化硅粉体25Kg、玻璃纤维0.8Kg,搅拌均匀,冷却后,得到
改性粉体;再将改性粉体与聚乙烯15Kg在混合机中初混,再加入乙
撑双硬脂酰胺8Kg、氯化聚乙烯7Kg,升温后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
得到预制体,所述的玻璃纤维的长度是10~500微米;
第2步、将预制体、聚碳酸酯50Kg、丁二醇双丙烯酸酯4Kg、抗氧剂
0.6Kg、硅烷偶联剂KH-5700.8Kg、润滑剂0.6Kg,混合均匀,得到混
合物;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
第3步、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双螺杆
挤出机挤出温度一区温度195℃、二区温度205℃、三区温度225℃、
四区温度220℃、五区温度235℃,螺杆转速为200rpm。
对照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进行预制体的制备,玻璃纤维在第2
步中加入。
第1步、将聚碳酸酯50Kg、丁二醇双丙烯酸酯4Kg、抗氧剂0.6Kg、
硅烷偶联剂KH-5700.8Kg、润滑剂0.6Kg、玻璃纤维15Kg,混合均匀,
得到混合物;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所述的玻璃纤维的长度是
10~500微米;
第2步、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双螺杆
挤出机挤出温度一区温度195℃、二区温度205℃、三区温度225℃、
四区温度220℃、五区温度235℃,螺杆转速为200rpm。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玻璃纤维在第2步中加入。
第1步、预制体的制备:取脂肪酸钙25Kg,加热至160℃,然后
加入氧化硅粉体25Kg,搅拌均匀,冷却后,得到改性粉体;再将改性
粉体与聚乙烯15Kg在混合机中初混,再加入乙撑双硬脂酰胺8Kg、
氯化聚乙烯7Kg,升温后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制体;
第2步、将预制体、聚碳酸酯50Kg、丁二醇双丙烯酸酯4Kg、抗
氧剂0.6Kg、硅烷偶联剂KH-5700.8Kg、润滑剂0.6Kg、玻璃纤维0.8Kg,
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所述的玻璃纤
维的长度是10~500微米;
第3步、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双螺杆
挤出机挤出温度一区温度195℃、二区温度205℃、三区温度225℃、
四区温度220℃、五区温度235℃,螺杆转速为200rpm。
对照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第1步中未加入氯化聚乙烯。
耐冲击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预制体的制备:取脂肪酸钙25Kg,加热至160℃,然后
加入氧化硅粉体25Kg、玻璃纤维0.8Kg,搅拌均匀,冷却后,得到
改性粉体;再将改性粉体与聚乙烯15Kg在混合机中初混,再加入乙
撑双硬脂酰胺8Kg,升温后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制体,所
述的玻璃纤维的长度是10~500微米;
第2步、将预制体、聚碳酸酯50Kg、丁二醇双丙烯酸酯4Kg、抗
氧剂0.6Kg、硅烷偶联剂KH-5700.8Kg、润滑剂0.6Kg,混合均匀,得
到混合物;所述的抗氧剂是抗氧剂1010;
第3步、将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可,双螺杆
挤出机挤出温度一区温度195℃、二区温度205℃、三区温度225℃、
四区温度220℃、五区温度235℃,螺杆转速为200rpm。
性能试验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机械强
度。通过实施例与对照例1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引入预制体可以显著
地改善拉伸强度;通过实施例和对照例2可以看出,通过将玻璃纤维
制备于预制体中可以较好地改善聚酯的耐缺口冲击强度。通过实施例
和对照例3可以看出,通过在预制体中引入氯化聚乙烯可以提高热变
形温度。
实施例4
本发明散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00℃,减压蒸馏0.5小时,降温至75℃,加入300重量份2,4-
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0.5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量份入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70℃下反应2-3小时,加入80重量份的丙酮,
降温至25℃,加入90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应10分钟,加入30重
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0-65℃下反应0.5小时,加入100重量份
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1-2小时,加入800重量份去
离子水和70重量份三氟乙酸,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所述水性碳纳米管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1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2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60℃,900r/min搅拌0.5小时,得分散体系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3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实施例5
本发明散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20℃,减压蒸馏0.5-1小时,降温至85℃,加入300重量份2,4-
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1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量份入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90℃下反应3小时,加入120重量份的丙
酮,降温至40℃,加入100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应20分钟,加
入50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0-65℃下反应0.5小时,加入100
重量份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1-2小时,加入900重
量份去离子水和80重量份三氟乙酸,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所述水性碳纳米管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4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6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75℃,900-1200r/min搅拌2小时,得分散体
系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5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实施例6
本发明散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20℃,减压蒸馏0.6小时,降温至75-85℃,加入300重量份2,4-
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0.5-1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量份
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80℃下反应2.5小时,加入100重量份的丙
酮,降温至30℃,加入95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应15分钟,加入
40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2℃下反应0.5小时,加入100重量
份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1.5小时,加入850重量份
去离子水和75重量份三氟乙酸,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所述水性碳纳米管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2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4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70℃,1200r/min搅拌1小时,得分散体系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4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实施例7
本发明散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00℃,减压蒸馏0.5小时,降温至80℃,加入300重量份2,4-
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0.5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量份入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80℃下反应2小时,加入100重量份的丙酮,
降温至40℃,加入95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应20分钟,加入50
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0℃下反应0.5小时,加入100重量份
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1-2小时,加入900重量份去
离子水和70重量份三氟乙酸,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所述水性碳纳米管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1-4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6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60℃,1200r/min搅拌1小时,得分散体系
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30-5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实施例8
本发明散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20℃,减压蒸馏1小时,降温至85℃,加入300重量份2,4-甲
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0.5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量份入异
佛尔酮二异氰酸酯,70℃下反应2-3小时,加入120重量份的丙酮,
降温至25℃,加入100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应20分钟,加入
30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5℃下反应0.5小时,加入100重
量份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1小时,加入900重量
份去离子水和70重量份三氟乙酸,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所述水性碳纳米管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2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3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65℃,900-1200r/min搅拌1小时,得分散体
系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3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实施例9
本发明散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20℃,减压蒸馏0.6小时,降温至75-85℃,加入300重量份2,4-
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0.5-1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量份
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80℃下反应2.5小时,加入100重量份的丙
酮,降温至30℃,加入95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应15分钟,加入
40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2℃下反应0.5小时,加入100重量
份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1.5小时,加入850重量份
去离子水和75重量份三氟乙酸,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所述水性碳纳米管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2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4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70℃,1200r/min搅拌1小时,得分散体系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4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实施例10
本发明散热涂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将10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带搅拌器的容器中,升温到
120℃,减压蒸馏0.5-1小时,降温至85℃,加入300重量份2,4-
甲苯二异氰酸酯,真空脱水1小时,通入氮气,加450重量份入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90℃下反应3小时,加入120重量份的丙
酮,降温至40℃,加入100重量份的三乙胺中和反应20分钟,加
入50重量份N-甲基吡络烷酮,在60-65℃下反应0.5小时,加入100
重量份丁酮和156重量份1、4-丁二醇,反应1-2小时,加入900重
量份去离子水和80重量份三氟乙酸,搅拌分散均匀,即可。
所述水性碳纳米管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碳纳米管加入适量体积比为3∶1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
酸中,60℃酸化4h,反应后清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B、将步骤A中的碳纳米管和分散剂TNWDIS加入丙烯酸中超声
分散60分钟,形成分散体系Ⅰ;
C、将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碳
酸酯、碳化硅,加热至75℃,900-1200r/min搅拌2小时,得分散体
系Ⅱ;
D、将步骤B中的分散体系Ⅰ和步骤C中的分散体系Ⅱ混合搅拌
均匀,然后研磨至50μm,然后加入固化剂超声分散均匀即可。
通过以下试验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散热涂料的散热性能:
取8块铝基板分别标注,板1、板2、板3、板4、板5、板6、板7、
板8;其中板1未涂散热涂料,板2-8表面分别依次涂本发明实施例4-10
中的散热涂料,固化后对其性能进行检测;将板1至板8放置于加热板
上,依次调整温度50℃、80℃、100℃、150℃、200℃、250℃,300℃,
每次调温后,平衡60分钟再继续加热至下一温度,利用测温仪记录
温度,结果如表2所示,室温25℃。
表2
初始温度℃
5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板1平衡60分钟后
38
69
78
121
155
198
243
板2平衡60分钟后
28
53
61
86
116
164
207
板3平衡60分钟后
26
51
59
83
110
152
195
板4平衡60分钟后
25
50
55
83
105
148
193
板5平衡60分钟后
27
53
52
86
108
143
200
板6平衡60分钟后
24
47
50
80
105
138
189
板7平衡60分钟后
23
45
49
78
102
135
189
板8平衡60分钟后
24
47
52
81
107
144
194
从表2中可以清楚表明涂有本发明散热涂料的铝基板温度均远低
于未涂散热涂层的铝基板,说明本发明散热涂层具有良好的散热效
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
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
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
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
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