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包装盒.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762374
  • 上传时间:2019-03-17
  • 格式:PDF
  • 页数:25
  • 大小:1.3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74895.7

    申请日:

    2013.03.19

    公开号:

    CN105050920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85/10申请日:20130319|||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5/10; B65D5/74

    主分类号:

    B65D85/10

    申请人: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田佳佑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代理人:

    岳雪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包装盒具备:包装被收纳物的主体、覆盖设置于该主体的取出口的盖部件、与盖部件连接的带状部件。另外,带状部件设置为至少局部在主体的表面露出,沿着主体而滑动操作自如,可与该滑动操作连动地使盖部件开盖或闭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包装盒,其具备:
    包装被收纳物的主体、
    覆盖设置于该主体的取出口的盖部件、
    与所述盖部件连接的带状部件,其中,
    所述带状部件设置为至少局部在所述主体的表面露出,沿着所述主体而
    滑动操作自如,能够与该滑动操作连动而将所述盖部件开盖或闭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中,
    所述主体的局部具有通过多层包装而将所述带状部件夹入其中的多层
    构造部,
    所述多层构造部在主体表面侧的包装的局部具有开口的区域即开口部,
    所述带状部件的局部设置为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主体的表面露出,且滑
    动操作自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盒,其中,
    在所述盖部件的一端连续设有在将所述取出口开封时能够用作提手的
    开封标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中,
    在所述主体的局部且在闭盖状态下能够插拔所述开封标签的位置,具有
    能够将所述开封标签插入的插入口。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包装盒,其中,
    在所述开封标签、及所述主体的局部,且在闭盖状态下与所述开封标签
    接触的部分,分别具有带磁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中,
    所述主体还具有限制所述带状部件进行滑动的方向的方向限制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中,
    所述主体由具有阻气性的材料构成,
    在包装盒未开封时,所述被收纳物由所述主体密封。
    8.如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中,
    所述带状部件中的、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主体的表面露出的区域的摩擦
    系数至少比其背面高。

    说明书

    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收纳香烟商品等被收纳物的包装盒,已知的是软包装盒或硬
    包装盒等。通常的软包装盒例如包括包装纸、涂有铝的内包装纸、封条纸等,
    通过进一步用外包装膜将这些纸包装而形成。这种软包装盒在开封后不能关
    闭开口部。

    另外,也提案有在主体的局部或封条纸上具有可粘接及剥离的粘附性部
    件,即使在开封后也可闭盖的软包装盒(参照专利文献1及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3654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039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目前,提案的是设有盖部件且可开闭的软包装盒。但是,在开封后能够
    用一只手进行开盖的软包装盒还不存在。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一只手
    进行开盖的软包装盒。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包装盒具备:包装被收纳物的主体、覆盖
    设置于该主体的取出口的盖部件、与盖部件连接的带状部件。而且,带状部
    件设置为至少局部在主体的表面露出,沿着主体而滑动操作自如,可与该滑
    动操作连动而将盖部件开盖或闭盖。

    这样的话,通过使带状部件滑动,能够使盖部件开盖或闭盖。特别是,
    如果是沿着主体表面使部件滑动那样的操作,则用一个手指即可进行。例如,
    使用者能够用一只手握住包装盒,且用拇指使带状部件与主体抵接的同时,
    使其滑动。因此,如果是本发明的包装盒,则使用者能够用一只手进行开盖。

    另外,主体的局部也可以具有通过多层包装而将带状部件夹入其中的多
    层构造部,多层构造部也可以在主体表面侧的包装的局部具有开口的区域即
    开口部,带状部件的局部也可以设置为从开口部在主体的表面露出,且滑动
    操作自如。这样的话,带状部件能够紧凑地收纳于多层构造部,且,使用者
    能够对从开口部露出的带状部件进行操作。

    进而,也可以在盖部件的一端连续有在将取出口开封时可用作提手的开
    封标签。这样的话,使用者通过捏住开封标签且向规定的方向拉动,能够容
    易将取出口开封。

    另外,也可以在主体的局部且在闭盖状态下可插拔开封标签的位置,具
    有可将开封标签插入的插入口。插入口因为在闭盖状态下存在于可插拔开封
    标签的位置,所以通过将开封标签插入到插入口,能够将与开封标签连续的
    盖部件以关闭的状态进行固定。如果将盖部件以关闭的状态进行固定,则能
    够抑制被收纳物溢出。

    另外,也可以在开封标签及主体的局部,且在闭盖状态下与开封标签接
    触的部分,分别具有带磁的区域。因为带磁的区域在闭盖状态下存在于与开
    封标签接触的部分,所以带磁的区域进行吸附,能够使盖部件闭盖,或者与
    开封标签连续的盖部件能够以关闭的状态进行固定。如果使带磁的区域进行
    吸附,则使用者也能够用一只手进行闭盖操作。另外,如果将盖部件以关闭
    的状态进行固定,则能够抑制被收纳物溢出。

    进而,主体也可以还具有限制带状部件进行滑动的方向的方向限制部。
    这样的话,能够限制带状部件进行滑动的方向。例如,如果能够限制为向使
    盖部件开盖或闭盖的方向滑动,则更容易进行滑动操作。

    另外,主体也可以由具有阻气性的材料构成,在包装盒未开封时,被收
    纳物由主体密封。这样的话,可抑制被收纳物的芳香散发,或者外部的香味
    转移至被收纳物。因而,无需用膜等进一步将包装盒的外侧包装,就能够保
    持被收纳物的新鲜度。

    另外,带状部件中的、从开口部在主体的表面露出的区域也可以摩擦系
    数至少比其背面高。这样的话,使用者能够更易进行滑动操作。

    此外,收纳于本发明的包装盒的被收纳物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优
    选以香烟商品为被收纳物进行例示。香烟商品例如可例示:纸巻香烟(滤嘴
    香烟、双切香烟(无滤嘴))、雪茄(雪茄)、小雪茄、熏烟、鼻烟、嚼烟、
    电子烟等。另外,本发明的软包装盒也可以为收纳例如点心、口香糖等的包
    装盒。

    另外,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手段可尽量组合采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用一只手就能够进行开盖的软包装盒。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闭盖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开盖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展开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展开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带状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开封操作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开封操作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开盖操作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包装盒的闭盖操作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包装盒的闭盖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包装盒的开盖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3是变形例的包装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的包装盒的带状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5是从背面看变形例的包装盒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6是用于对变形例的包装盒的开闭操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用于对变形例的包装盒的开闭操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8是用于对变形例的包装盒的开闭操作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软包装盒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收纳于适用
    本发明的包装盒的被收纳物没有特定限定,这里,以将香烟收纳于包装盒的
    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软包装盒的结构>

    图1及图2分别是实施方式的软包装盒(也简称为“包装盒”)1的立体图。
    包装盒1包裹被收纳物2。另外,图1表示的是由盖部件15封闭了取出口14
    的闭盖状态,图2表示的是打开盖部件15使取出口14开口的开盖状态。

    此外,如附图内所示,在图1及图2中,为了方便起见,将附图的上下
    方向设为空间的铅垂上下方向,同样,将左下方向设为前(跟前)方向,将
    右上方向设为后(进深)方向,将左上方向设为左方向,将右下方向设为右
    方向。即,在图1及图2中,看到的是包装盒1的正面、上面及右侧面。另
    外,在包装盒1的上面设有取出口14,在正面设有开口部16。以后,关于立
    体图,基本上都一样,关于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重新在图面内表示方
    向。

    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可适当地由在纸的至少一面贴有膜且可热封的贴
    膜包装纸(也简称为“包装纸”)形成。如果使用难以透气(即,具有“阻气性”)
    的包装纸,且通过热封来密封,则保持被收纳物2的新鲜度的性能就提高。
    即,能够抑制被收纳物2的芳香散发到包装盒1的外部、或外部的芳香转移
    至被收纳物2。进而,通过包装纸具有耐水性或防水性,也可以从潮气方面来
    保护被收纳物2。此外,包装盒1也可以以纸、膜等为原材料而形成。另外,
    在图1及图2中,包装盒1通过将包装纸折叠贴合,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但包装盒1的外形不局限于这种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具备主体11和与主体11连接的带状部件12。主
    体11具有折返部13、取出口14、盖部件15、开口部16。另外,带状部件12
    具有折返部17、开封标签18。

    主体11在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局部具有包装纸被卷成双层而成的双层构
    造部分。图3表示的是将主体11的双层构造部分展开而成的立体图。主体11
    具备内侧部分111、和覆盖内侧部分111的局部的表面侧部分112。内侧部分
    111是内包被收纳物2,且在上面及底面设有内衬并将两侧面进行人字撑粘贴
    而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分。表面侧部分112覆盖主体11的正面、侧面及
    背面的局部。表面侧部分112的一端与内侧部分111的侧面连续。另外,在
    表面侧部分112的另一端侧具有沿着边缘向铅垂方向延伸且通过例如涂敷浆
    糊而与内侧部分111粘接的粘接部11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1的正面
    的区域、或背面中的主体11的取出口14周边的区域等,内侧部分111和表
    面侧部分112未粘接。而且,带状部件12的局部夹在主体11正面的、内侧
    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的未粘接的间隙内。

    另外,在主体11的正面,通过表面侧部分112被矩形地切取而设有开口
    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6以夹在包装盒1的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
    部分112之间的带状部件12的局部在包装盒1的表面露出的方式设置。因为
    带状部件12在包装盒1的表面露出,所以使用者能够从包装盒1的外侧操作
    带状部件12。此外,只要能够使带状部件12的局部在包装盒1的表面露出,
    开口部16的形状及数量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开口部16的形状可以为长
    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其他图形或仿照动植物的图形等,也可以配置
    两个以上。

    另外,在内侧部分111的正面设有沿着铅垂方向中央附近将包装纸的边
    缘进行人字撑粘贴并铅垂向下地进行了折返而成的折返部13。折返部13由表
    面侧部分112覆盖,在包装盒1的表面不出现。另外,主体11的折返部13
    和带状部件12的折返部17进行卡合,带状部件12不会向规定的位置更前方
    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11的折返部13设置于主体11的铅垂方向中央
    附近,折返部13作为限制带状部件12的滑动的停止部发挥作用,以使带状
    部件12不从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脱出。

    另外,主体11在上面的局部具有用于取出被收纳物的取出口14。在本实
    施方式中,取出口14为如所谓的“本垒板”那样的形状。此外,取出口14的
    形状也可以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其他图形或仿照动植物的图形
    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本垒板的外形中的夹在两个直角间的一个边配置于
    主体11的正面侧的方式,在主体11上面的一端设有本垒板形状的取出口14。
    取出口14是在开封前对包装纸实施了规定形状的半切割加工的状态,例如,
    被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本垒板形状的盖部件15,该本垒板形状的盖
    部件15在开封时,取出口14的主体11正面侧的一个边未切取包装纸,在开
    封后,一个边与主体11连续。

    此外,半切割加工是在纸或膜等上切出未贯通到背面的撕开线(槽)的
    加工。这里,对贴膜包装纸实施的半切割加工优选以留下纸层或至少一个膜
    层的方式实施。在贴膜包装纸中,因为保证阻气性的是膜层,所以通过不在
    膜层上切出撕开线而是留下,即使在实施了半切割加工的情况下,也能够保
    证未开封时的作为包装盒整体的阻气性,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被收纳物。而且,
    使用者能够沿着进行半切割而成的形状将包装盒1开封。另外,在开封后,
    使用者打开盖部件15,能够从取出口14取出被收纳物2。

    盖部件15是形成主体11的包装纸的一部分,在开封后,也能够覆盖取
    出口14。另外,在开封后,盖部件15通过主体11正面侧的一个边与主体11
    连续,设置为以该一个边为支点转动自如。此外,为方便起见,也将与主体
    11连续的盖部件15周缘的一个边称为“合页151”。在开封后,盖部件15以
    合页151为支点进行转动,且进行开闭。

    另外,包装盒1具有与盖部件15连接的带状部件12。带状部件12是长
    方形的部件。长方形的正交的两个边的长度的比率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进
    行后述的滑动操作,优选为带状或皮带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状部件12
    连接在盖部件15上,沿着主体11的内侧部分111,在主体11的正面侧向下
    延伸。

    图3所示的带状部件12在带有“D”的区域(也称为“区域D”)的上端进
    行折返,区域D的背面通过热封或粘接剂等而与重叠在一起的面粘接。将粘
    接后的部分称为开封标签18。关于开封标签18的详细内容,后面进行描述。
    另外,在盖部件15中的与合页151对向的一侧(远离合页151的一侧)的区
    域(图3的斜线区域)内粘接有带状部件12。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垒板形状
    的盖部件15中的存在于夹在两个直角间的一个边相反侧的三角形区域、和在
    带状部件12的带有“C”的区域(也称为“区域C”)的背侧折返的部分进行粘
    接。此外,在图3中,在被粘接的区域画有由斜线形成的剖面线。

    如图3所示,与折返到带状部件12的区域C的背面的部分粘接的不是盖
    部件15整体,而是优选为离开合页151的一侧的局部。这样的话,在使用者
    使带状部件12向下方滑动的情况下,盖部件15从远离合页151的一侧开始
    卷曲,在使用者使带状部件12进一步向下方滑动时,盖部件15更顺畅地收
    纳在内侧部分111和表面部分112之间。

    另外,带状部件12中的带有“A”的区域(也称为“区域A”)侧的一端形
    成向包装盒1的内侧方向折返的折返部17,与主体11的折返部13卡合。如
    上所述,通过主体11的折返部13和带状部件12的折返部17进行卡合,能
    够抑制带状部件12从主体11的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脱出。

    带状部件12被夹在主体11的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带
    状部件12的局部从开口部16在包装盒1的表面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
    用者能够用手指等使从开口部16露出的带状部件12沿着主体11的表面进行
    滑动。另外,在带状部件12滑动的过程中,带状部件12的区域A~区域C
    从开口部16在包装盒1的表面露出。为方便起见,将使用者进行滑动操作的
    区域A~区域C称为操作部121。

    此外,也可以在带状部件12上带有某种绘画或图案、依次变化的色彩等。
    如上所述,在带状部件12从图1的闭盖状态滑动到图2的开盖状态的过程中,
    带状部件12的区域A~区域C依次从主体11的开口部16在包装盒1的表面
    露出。例如,可以分别在区域A~区域C内带有不同的绘画,依次从开口部
    16看到各绘画,也可以在区域A~区域C整体上带有一个绘画,依次从开口
    部16看到绘画的局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件15的与合页151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开
    封标签18。开封标签18可插拔在成为双层构造的包装盒1的内侧部分111
    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通过将开封标签18插入间隙内,能够抑制盖部件15
    开盖。此外,为方便起见,也将能够在闭盖状态下将开封标签18插入的、内
    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的间隙称为插入口114。

    在图3中,通过与区域D的上端相连的已折返的区域,能够加强区域D
    及区域C。区域D的背面通过与被折返的区域粘接被加强,向插入口114的
    闭封标签18的插入更加容易。其中,也可以不设置图3所示的与区域D的上
    端连续的被折返的区域。即使在未设置被折返的区域的情况下,如果闭封标
    签18的原材料如例如与折返粘接的情况同程度等那样具有规定以上的刚性,
    则向插入口114的闭封标签18的插入也容易。在未设置被折返的区域的情况
    下,盖部件15与区域C的背面粘接。

    <制造方法>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可利用形成主体11的主体展开图D1和形
    成带状部件12的带状展开图D2进行制造。图4表示的是主体展开图D1,图
    5表示的是带状展开图D2。通过沿着虚线所示的折叠线进行峰折(山折),
    且沿着点划线所示的折叠线进行谷折(谷折),然后通过热封或涂敷浆糊等
    将规定的部位粘接,由展开图形成包装盒1。此外,将冲切成展开图的形状的
    包装纸也称为半成品。另外,如图4及图5中的方向所示,为方便起见,基
    于附图的上下左右方向对展开图所含的区域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主体展开图D1为T字形状,在成为主体11的背面的背面区域1001的
    三个方向上,经由成为主体11的上面、底面或侧面的区域,相连有位于主体
    11的正面且成为内侧部分111的正面区域1002及1003、以及双层覆盖主体
    11的表面的表面侧区域1004~1006。此外,各区域分别为大致长方形。

    更详细而言,在背面区域1001的四个方向(图4的上下左右的边缘)上,
    相连有成为主体11的上面的上面区域1007、成为主体11的底面的底面区域
    1008、成为主体11的右侧面的右侧面区域1009、成为主体11的左侧面的左
    侧面区域1010。背面区域1001的周围例如全都进行峰折。另外,在上面区域
    1007及底面区域1008,且在背面区域1001的相反侧,分别相连有正面区域
    1002及1003。1002及1003通过热封将边缘粘接,成为主体11的正面。此外,
    在上面区域1007实施有半切割加工,以使使用者易将取出口14开封。在图4
    中,存在于上面区域1007的粗实线表示进行半切割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
    本垒板形状中的夹在两个直角间的一个边以外被进行半切割。上面区域1007
    和正面区域1002的边界线、及底面区域1008和1003的边界线例如也进行峰
    折。另外,在正面区域1002的侧缘,相连有成为主体11的右侧面的右侧面
    区域1011及成为左侧面的左侧面区域1012。同样,在正面区域1003的侧缘,
    相连有成为主体11的右侧面的右侧面区域1013及成为左侧面的左侧面区域
    1014。正面区域1002和右侧面区域1011及左侧面区域1012的边界线、以及
    正面区域1003和右侧面区域1013及左侧面区域1014的边界线例如也进行峰
    折。另外,在右侧面区域1009和1011之间、及1009和1013之间,存在有
    向右侧面折叠的右侧面折叠区域1015及1017。同样,在左侧面区域1010和
    1012之间、及1010和1014之间,存在有向左侧面折叠的左侧面折叠区域1016
    及1018。

    正面区域1002、右侧面区域1011及左侧面区域1012的上端附近、和正
    面区域1003、右侧面区域1013及左侧面区域1014的下端附近(在图4中,
    涂成点形图案的区域)以人字撑粘贴进行热封。此外,已粘接的部位沿着铅
    垂方向向下折返,形成主体11的折返部13。

    另外,右侧面区域1009中的沿着包装纸的左端的区域、和右侧面区域
    1011及1013中的沿着包装纸的左端的区域(在图4中,涂成点形图案的区域)
    以人字撑粘贴进行热封,右侧面区域1009、1011及1013的右侧的区域形成
    主体11的右侧面。这时,区域1015及1017通过分别将沿着包装纸的一端的
    边的中央进行谷折,且将右侧面区域1009、1011及1013的边界进行峰折,
    区域1015及1017折叠到主体11的右侧面。此外,区域1015通过从中心进
    行谷折到右上端及从中心进行谷折到右下端,且从中心进行峰折到下端,被
    折叠到右侧面,以使包装盒1的形状大致成为长方体。同样,区域1017通过
    从中心进行谷折到右上端及从中心进行谷折到右下端,且从中心向个折到上
    端,被折叠到右侧面,以使包装盒1的形状大致成为长方体。

    另外,左侧面区域1010中的右侧的区域、和左侧面区域1012及1014中
    的右侧的区域(在图4中,涂成点形图案的区域)以人字撑粘贴进行热封,
    左侧面区域1010、1012及1014的左侧的区域形成主体11的左侧面。这时,
    区域1016及1018通过分别将沿着包装纸的右端的边的中央折叠成谷折,且
    将左侧面区域1010、1012及1014的边界折叠成峰折,区域1016及1018折
    叠到主体11的左侧面。此外,区域1016通过从中心到左上端折叠成谷折及
    从中心到左下端折叠成谷折,且从中心到上端折叠成谷折,被折叠到左侧面,
    以使包装盒1的形状大致成为长方体。同样,区域1018通过从中心到左上端
    折叠成谷折及从中心到左下端折叠成谷折,且从中心到下端折叠成峰折,被
    折叠左侧面,以使包装盒1的形状大致成为长方体。

    这样,主体11的侧面也以人字撑粘贴进行热封密封。此外,进行热封的
    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但都在进行粘接以前,填充被包装物2。

    图5表示的是用于形成带状部件12的带状展开图D2的一个例子。带状
    展开图D2在其一端具有包含通过涂敷浆糊等而与上面区域1007的进行了半
    切割加工的区域的内部进行粘接的区域(斜线部分)在内的粘接区域1021。
    另外,在粘接区域1021的一端相连有被折返贴合而形成开封标签18的、开
    封标签区域1022及1023。如图6所示,开封标签区域1022和1023的边界例
    如进行峰折,开封标签区域1022和1023通过热封或涂敷浆糊等进行粘接。
    另外,在开封标签区域1023还相连有操作区域1024~1026。操作区域1024~
    1026为对带状部件12进行滑动操作而形成使用者进行接触的操作部121(区
    域A~C)。另外,在操作区域1026还相连有折返区域1027。操作区域1026
    和折返区域1027的边界例如进行峰折,折返区域1027形成折返部17。

    另外,在图4中,在左侧面区域1010的右端依次相连有表面侧区域1004、
    1005及1006。表面侧区域1004的局部被矩形地切取,设有开口部16。图4
    的存在于表面侧区域1004的粗实线的长方形表示被切下的部分。另外,左侧
    面区域1010、表面侧区域1004、1005及1006的各边界例如也进行峰折。而
    且,如图3所示,表面侧区域1004~1006形成包含从内侧部分111的侧面到
    正面、右侧面、背面的局部在内的表面侧部分112。即,表面侧区域1004覆
    盖主体11的正面,表面侧区域1005覆盖主体11的右侧面,表面侧区域1006
    覆盖主体11的背面的局部。另外,表面侧区域1006中的、表面侧区域1005
    的相反侧的一端的区域例如通过涂敷浆糊而与主体11的背面粘接。这时,带
    状部件12的操作区域1024~1026被夹在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
    间,主体11的折返部13和带状部件12的折返部17进行卡合。另外,带状
    部件12的开封标签18例如沿着包装盒1的外侧进行折叠。

    上述的展开图只是一个例子,作为用于形成包装盒1的展开图,可采用
    各种各样的展开图。已例示的主体11由单一的半成品构成,但也可以使用分
    割后的展开图,而由多个半成品构成。另外,也可以不采用在纸的一面贴合
    有膜的包装纸,而是采用在纸的双面贴合有膜的包装纸。如果使用这种包装
    纸,则任何粘接部位,都可通过热封来粘接。

    <动作>

    利用图7及图8对使用者的开封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使用
    者使与盖部件15连续且沿着包装盒1的背面而存在的开封标签18以与盖部
    件15的连接部分为起点进行转动,然后以可用手指捏住的方式将其掀起。然
    后,如图8所示,使用者捏住开封标签18,沿着半切割线将取出口14开封。
    这样,开封标签18用于开封操作,使用者易将包装盒1开封。这里,因为半
    切割线设置为如宽度从存在于开封标签侧的顶点起逐渐变宽那样的形状(本
    垒板形状),所以容易以该顶点为起点而沿着半切割线进行开封。此外,在
    开封时,开封标签18作为手捏部发挥功能,在开封后,开封标签18作为插
    入到主体11的插入口114而抑制开盖的卡止部发挥功能。

    另外,利用图1、图2、图9及图10对开封后的、使用者的开盖操作及
    闭盖操作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闭盖状态下,盖部件15覆盖取出口14。
    此外,开封标签18插入到插入口114。在这种闭盖状态下,盖部件15例如能
    够抑制被收纳物2从包装盒1的取出口14溢出。

    在图1的闭盖状态下,使用者用手指将从开口部16露出的带状部件12
    的局部即区域A沿铅垂方向向下(也称为“开盖方向”)摩擦,使带状部件12
    滑动。带状部件12的区域C在闭盖状态下重叠在盖部件15上,且与盖部件
    15中的与合页151相对的一侧连接。因而,当带状部件12向合页151的方向
    滑动时,盖部件15就与滑动连动地以合页151为起点向上卷起。例如,如图
    9所示,当使带状部件12向开盖方向滑动时,开封标签18就从插入口114
    脱出,并且盖部件15与滑动连动地挠曲的同时向上卷起,能够进行开盖。其
    后,区域C被拉入到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这时,带状部件
    12的带有“B”的区域(也称为区域B)从开口部16露出,使用者对区域B进
    行操作。进而,在闭盖状态下与区域C重叠的盖部件15以合页151为起点进
    行反转,与开封标签18一同被拉入到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
    变成图2所示的开盖状态。这样,使用者对带状部件12的操作部121进行操
    作,能够将包装盒1开盖。即使在开盖状态下,区域C也从开口部16露出,
    使用者能够进行操作。另外,因为盖部件15通过合页151而与取出口14的
    边缘连接,所以在图2所示的开盖状态下,限制带状部件12进一步向开盖方
    向滑动。

    另外,在开盖状态下,使用者将从开口部16露出的区域C沿铅垂方向向
    上(也称为闭盖方向)摩擦,能够使带状部件12沿着主体11的表面进行滑
    动。当使带状部件12向闭盖方向滑动时,如图10所示,盖部件15就变成从
    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向上方脱出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
    主体11的折返部13和带状部件12的折返部17进行卡合,限制带状部件12
    的一端从主体11的铅垂方向中央附近向闭盖方向滑动。另外,在图10所示
    的状态下,使用者通过用盖部件15覆盖取出口14,且将开封标签18插入到
    插入口114,能够将包装盒1闭盖。

    <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具备盖部件15,即使在开封后,也可闭盖。如果
    能够进行闭盖,就能够抑制被收纳物2从取出口14溢出。特别是,在包装盒
    1内收纳香烟等的情况下,在包装盒1内,细小的烟丝有时也溢出,但通过将
    包装盒1闭盖,能够抑制溢出来的烟卷流到包装盒1的外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通过使用者使与盖部件15连接的带状部件
    12滑动,能够容易与滑动连动地开盖。如果是使带状部件12沿着主体11的
    表面滑动那样的操作,则使用者在握着主体11的状态下,例如,仅用拇指就
    能够进行。即,使用者用一只手就能够容易使包装盒1开盖。

    另外,通过将主体11的局部设为双层构造,且使带状部件12夹在内侧
    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能够将带状部件12紧凑地收纳在包装盒1
    内,并且能够将带状部件12的移动限制在包装盒1的开闭操作所需要的方向
    上。另外,在表面侧部分112设有开口部16,以使带状部件12在包装盒1
    的表面露出,使用者能够对带状部件12进行操作。另外,带状部件12、开封
    标签18及盖部件15在开盖状态下收纳于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
    间。因而,在使用者不愿意利用盖的情况下,即使在开盖状态下直接使用,
    带状部件12、开封标签18及盖部件15也不碍事。

    另外,在开封时,使用者捏住开封标签18,能够容易进行开封操作。另
    外,在开封后,通过将开封标签18插入到设置于主体的局部的插入口,能够
    保持闭盖状态。

    另外,包装盒1在材料上使用具有阻气性的贴膜包装纸,通过热封来密
    封。因而,无需用膜等进一步将包装盒1的外侧密封,就能够保持被收纳物2
    的新鲜度。另外,因为仅由贴膜包装纸形成,所以与例如使用包装用纸、铝
    纸、封条纸、外包装膜等的现有软包装盒相比,预计可实现制造工序的简化
    及材料费的削减。

    进而,包装盒1在开封时,任何部分都不需要切断。例如,与在开封时
    需要扔掉包装外侧的膜的局部,或者扔掉涂有铝的内包装纸的局部的现有软
    包装盒不同,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则在开封时不会出现垃圾。另外,
    在将包装盒1整体废弃时,如果由贴膜包装纸等单一的原材料形成包装盒,
    则每个部件都不需要区别对待。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的结构,
    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在带状部件12上也可以带有花纹等。这样的话,在带状部件12进行滑
    动时,从开口部16看到的花纹会发生变化。因而,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操作包
    装盒1时的乐趣。

    <变形例>

    图11及图12表示的是变形例的包装盒1A的立体图。另外,图13表示
    的是将变形例的包装盒1A展开后的立体图。即使在包装盒1A内,主体11A
    的内侧部分111也包裹被收纳物2。此外,关于由包装盒1的包装盒1A共用
    的部分,在附图中,附带同一符号。图11表示的是由盖部件15封闭了取出
    口14的闭盖状态。另外,图12表示的是打开盖部件15使取出口14开口的
    开盖状态。下面,以与包装盒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包装盒1A进行说明。

    包装盒1A的外侧部分112A或带状部件12A等特别是用于开闭盖部件
    15的机构与包装盒1不同。具体而言,包装盒1A的表面侧部分112A具备两
    条开口部16A。另外,包装盒1A具备封条纸19。进而,包装盒1A的带状部
    件12A具备使用者在使带状部件12A滑动时提手的拉手部件即操作部121A、
    及夹在主体11A和封条纸19之间的闭盖导向件122。另外,开封标签18A及
    主体11A在闭盖状态下相互接触的面上具备平板状磁铁,在闭盖状态下,磁
    铁进行吸附。此外,包装盒1A的带状部件12A不具有折返部17。下面,对
    各元件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1及图12的例子中,两条开口部16A大致平行地沿着包装盒1的
    上下方向而设置。两条开口部16A分别为大致相同的形状。而且,开口部16A
    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为能够使带状部件12A滑动的程度的大小,开口部16A的
    宽度只要具有在包装纸上切出切口的程度的大小即可。另外,两条开口部16A
    的间隔与带状部件12A的宽度大致相同。此外,开口部16A在经由该部分而
    带状部件12A的局部在包装盒1A的表面露出这一点上与包装盒1的开口部
    16共同。在本变形例中,带状部件12A进行滑动的方向限制在开口部16A延
    伸的方向(即,包装盒1A的上下方向)上。此外,为方便起见,也将表面侧
    部分112A中的存在于两条开口部16A之间的带状区域称为“导向带”或“方向
    限制部”。

    带状部件12A的局部夹在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A之间。另外,
    带状部件12A的一端与盖部件15连接。而且,带状部件12A的另一端侧分
    别从两条开口部16A起沿包装盒1A的表面延伸,在包装盒1A的表面上重叠
    粘接,形成操作部121A。如图14所示,带状部件12A的另一端侧变成以导
    向带为中心而卷起的状态。带状部件12A和导向带未粘接,带状部件12A可
    沿着导向带及开口部16A延伸的方向进行滑动。另外,因为带状部件的操作
    部121A侧的一端为在导向带上卷起的状态,所以移动范围限制在导向带的上
    下方向的两端间。

    另外,如图15所示,在带状部件12A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开封标签18A,
    在开封标签18A上粘接有平板状磁铁181。另一方面,在主体11A的表面上
    且在闭盖状态下与开封标签18A重叠的位置,也粘接有平板状磁铁115。磁
    铁以相互吸附的极性相对的方式粘接,在图11所示的闭盖状态下,开封标签
    18A的带磁的区域和主体11A表面的带磁的区域进行吸附。此外,也可以使
    用带有磁的墨水等实施印刷来代替粘接磁铁。如果在开封标签18A的至少局
    部、及包装盒1表面的对应的部分设置带磁的区域,且相互吸引的极性相对,
    则包装盒1A就能够通过磁力而闭盖,另外,能够保持闭盖状态。此外,也可
    以将开封标签18A的至少局部、或包装盒1表面的对应的部分中的任一方设
    为带磁的区域,在另一方上使用磁铁进行吸附的铁等强磁性体。另外,使用
    者也可捏住开封标签18A将包装盒1A开封。

    进而,包装盒1A具备封条纸19。封条纸19设置为从包装盒1A的正面
    到背面而覆盖上面的局部。另外,封条纸19例如包装盒1A正面侧的端部和
    背面侧的端部分别与包装盒1A粘接。

    另外,在带状部件12A的侧缘部也可以设有向封条纸19侧突出的闭盖导
    向件122。闭盖导向件122位于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A之间、或封
    条纸19和主体11A的上面之间。因而,在使带状部件12A向开盖方向及闭
    盖方向滑动的情况下,闭盖导向件122沿着封条纸19的内侧(即,沿着包装
    盒1A的表面)进行移动。

    <动作>

    基于图11、图12及图16~图18对包装盒1A的开盖及闭盖操作进行说
    明。当用户用手指使包装盒1A的操作部121A向上下方向滑动时,从带状部
    件12A突出的闭盖导向件122就沿着包装盒1的表面进行移动。在图11的闭
    盖状态下,首先,使用者使带状部件12A向开盖方向滑动。由此,如图16
    所示,开封标签18A的磁铁远离主体11A表面的磁铁。另外,如图17所示,
    因为闭盖导向件122穿过封条纸19的内侧,所以与闭盖导向件122连接的带
    状部件12A沿着主体11A的表面进行移动。另外,盖部件15与滑动连动地
    挠曲的同时,向上卷起,能够进行开盖。其后,如图18所示,在闭盖状态下
    与区域C重叠的盖部件15以合页151为起点进行反转,与开封标签18A一
    同被拉入到内侧部分111A和表面侧部分112A之间。然后,变成图12所示
    的开盖状态。这样,使用者就能够操作带状部件12A的操作部121A,将包装
    盒1A开盖。即使在开盖状态下,操作部121A也从开口部16A露出,使用者
    能够进行操作。另外,因为盖部件15通过合页151而与取出口14的边缘连
    接,所以在图2所示的开盖状态下,限制带状部件12A进一步向开盖方向滑
    动。

    另一方面,在开盖状态下,使用者使从开口部16A露出的操作部121A
    沿着主体11A的表面向闭盖方向滑动。当使带状部件12A向闭盖方向滑动时,
    就按图18、图17及图16所示的顺序,开封标签18A及盖部件15从内侧部
    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A之间脱出。这时,因为闭盖导向件122穿过封条纸
    19的内侧,所以与闭盖导向件122连接的带状部件12A沿着主体11A的表面
    进行移动。在本变形例中,以开封标签18A的带磁区域移动到主体11A侧的
    带磁区域附近的方式引导封条纸19及闭盖导向件122。而且,如果开封标签
    18A的带磁区域移动到主体11A侧的带磁区域附近,则能够以磁力的吸附进
    行闭盖。因而,变形例的包装盒1A也能够由使用者用一只手进行闭盖。

    <其他变形>

    包装盒1、包装盒1A分别朝向正面地在右侧具备开口部16、开口部16A。
    如果是这种形状,则例如使用者用右手握住包装盒的同时,用右手的拇指进
    行滑动操作,所以优选。其中,包装盒(1或1A)的形状不局限于这种例子。
    例如,也可以在包装盒的侧面设置开口部(16或16A)。进而,也可以在包
    装盒的上面固定开封标签(18或18A),能够维持闭盖状态。此外,开封标
    签的固定也可以使用可再粘接的粘接剂来进行,以代替将开封标签插入到插
    入口114,或者在开封标签上设置带磁区域。另外,附图等所示的带状部件(12
    或12A)的长度及宽度等也可以适当变更。

    另外,在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对带状部件(12或12A)与盖部件15
    中的与合页151相对的一侧连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带状部件只要与盖部
    件15中的合页151以外连接即可。如果与合页151以外连接,则能够与带状
    部件连动地以合页151为起点使盖部件15转动。

    另外,实施方式的包装盒1的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也可以按
    照限制带状部件12进行滑动的方向的方式粘接。例如,如果沿着铅垂方向粘
    接带状部件12的周边,则可在内侧部分111和表面侧部分112之间设置沿带
    状部件12进行滑动的方向延伸的间隙(也称为方向限制部)。根据方向限制
    部,能够将带状部件12进行滑动的方向限制在开盖方向或闭盖方向上。

    另外,带状部件12或12A中的、使用者进行接触操作的区域也可以为摩
    擦系数至少比其背面高。例如,在带状部件12的操作部121(区域A~C)、
    或带状部件12A的操作部121A上使用消光漆(マットニス)或细粒度的砂
    纸等。这样的话,在使用者进行滑动操作时,使用者的手指和操作部(121
    或121A)都不易打滑。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其背面涂布例如硅或润滑涂层剂
    等。这样的话,滑动操作更加顺畅。

    另外,如果盖部件15的形状从存在于开封标签侧的顶点起逐渐加宽,则
    使用者通过捏住开封标签18或18A向规定的方向拉动,易将包装盒1开封。
    作为从存在于开封标签侧的顶点起逐渐加宽的形状,除例示的本垒板形状以
    外,也可以为三角形、梯形、其他多边形形状等。

    另外,通过带状部件12或12A的滑动操作,也能够开封。例如,也可以
    将盖部件的周围的半切割线设置成如从某顶点起向合页151方向逐渐加宽那
    样的形状,或者调节半切割线的深度,通过使带状部件向开盖方向滑动,能
    够容易沿着半切割线进行开封。

    此外,包装盒1设为软包装盒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在硬包装盒的盖
    部分连接有带状部件的结构。即使是硬包装盒,也具有能够容易与带状部件
    的滑动连动地开盖这种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包装盒设有将包装纸卷成多层而成的双层构
    造的区域,但也可以设为三层以上的多层构造。如果能够将带状部件收纳于
    多层构造的内侧,就不会碍事。相反,也可以不设置多层构造的区域。即使
    带状部件的整体在包装盒的表面露出,例如,使用者也能够用手指使带状部
    件与主体表面抵接,并使其滑动。即,即使是这种包装盒,也能够用一只手
    进行开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收纳于包装盒的被收纳物,举出的是滤嘴
    香烟或无滤嘴香烟等香烟商品,但不局限于这些,例如,也可以为点心或口
    香糖等。

    符号说明

    1、1A包装盒

    11、11A主体

    111内侧部分

    112、112A表面侧部分

    114插入口

    12、12A带状部件

    121、121A操作部

    122闭盖导向件

    13折返部

    14取出口

    15盖部件

    151合页

    16、16A开口部

    17折返部

    18、18A开封标签

    19封条纸

    关 键  词:
    包装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包装盒.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7623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