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及其装配方法.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5757563
  • 上传时间:2019-03-17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1,015.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78713.0

    申请日:

    2015.09.11

    公开号:

    CN105114360A

    公开日:

    2015.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9/42申请日:20150911|||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42; F04D29/62

    主分类号:

    F04D29/42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俊华; 金海元; 潘龙腾; 吴舸; 李德清; 丘晓宏; 孟宪运; 王朝新; 张永成; 曾庆和; 温骊; 陈圣文; 杨杰; 臧允舒; 林裕亮

    地址:

    519070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代理人:

    姚远达; 柳兴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维护便捷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主要解决现有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可维护性差的问题。包括蜗壳风机和安装板;其中蜗壳风机包括蜗壳、电机、叶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蜗壳,所述蜗壳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板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板进风口相对。本发明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安装和维护更加便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风机和安装板;其中蜗壳风机包括蜗壳、电机、叶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蜗壳,所述蜗壳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板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板进风口相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盘(12),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盘(12)上,所述支撑盘(12)固定在所述蜗壳的一个侧壁上,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蜗壳进风口相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包含所述叶轮轴线的轴向截面看,靠近蜗壳中线的蜗壳周壁上各点到叶轮轴线的距离,大于两侧的蜗壳周壁上各点到叶轮轴线的距离。

    4.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机(11)的外壳上设置凸缘(133),凸缘(133)被固定到支撑盘(12)上,在凸缘(133)与支撑盘(12)之间设有第一减振结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3)的所述一个侧壁上设有电机安装口(133),所述电机安装口(133)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支座(134),所述筒状支座(134)上设有用于与电机配合的第二减振结构。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第一半壳(13)和第二半壳(15),所述第一半壳(13)包括第一半壳周壁(131)和第一半壳侧壁(132),所述第二半壳包括第二半壳周壁(151)和第二半壳侧壁(152),所述第二半壳侧壁(152)设置有蜗壳进风口;所述第一半壳周壁与所述第二半壳周壁连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半壳周壁与所述第二半壳周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结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4)包括幅板(142)和设于幅板(142)外缘的叶片(141);所述第一半壳(13)上设有电机安装口(133),所述电机(11)的旋转轴(112)穿过电机安装口(133)与叶轮(14)的幅板(142)相连接。

    9.  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所述电机(81)与所述蜗壳(84)固定连接;
    S2、将所述叶轮(83)与所述电机(81)旋转轴连接;
    S3、将所述蜗壳(84)连同所述电机(81)和叶轮(83)安装到所述安装板(82),其中,所述安装板设有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板的进风口相对。

    10.  一种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所述第二半壳(15)安装于所述安装板(4);
    S2、将所述电机(11)、叶轮(14)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壳(13);
    S3、将安装有所述电机(11)和叶轮(14)的所述第一半壳(13)与所述第二半壳(15)相连接,进而将蜗壳风机整体安装到所述安装板(4)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风机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盘(12);所述S2中将所述电机(11)、叶轮(14)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壳(13)具体为:
    将所述支撑盘(12)固定到所述第一半壳(13)的侧壁;
    将所述电机(11)的旋转轴(112)穿过所述第一半壳(13)上的电机安装口(133)并将所述电机(11)固定在所述支撑盘(12)上从而将所述电机(11)固定到所述第一半壳(13)上;
    将所述叶轮(14)的所述幅板(142)与所述电机(11)的旋转轴(112)相连接以将所述叶轮(14)与所述电机(11)相连接;
    或者,
    所述S2中将所述电机(11)、叶轮(14)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壳(13)的侧壁,具体为:将所述电机(11)与所述支撑盘(12)相连接;
    将所述支撑盘(12)连同所述电机(11)固定到所述第一半壳(13)上,并使所述电机(11)的旋转轴(112)穿过所述第一半壳(13)上的电机安装口(133);
    将所述叶轮(14)的幅板(142)与所述电机(11)的旋转轴(112)相连接以将所述叶轮(14)与所述电机(11)相连接。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将所述第二半壳(15)安装于所述安装板(4),包括:
    S11、第二半壳(15)上的蜗壳进风口与安装板(4)上的进风口相对;
    S12、螺钉在第二半壳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穿过第二半壳与安装板相连接以将第二半壳(15)固定至所述安装板(4)。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蜗壳风机,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91、安装板92、叶轮93、蜗壳94,蜗壳94整体构成,电机91安装于安装板92的一侧,叶轮93和蜗壳94安装在安装板的另一侧,电机轴穿过安装板92后与叶轮93相连接以带动叶轮93转动,蜗壳94靠近安装板92的一侧敞开,远离安装板92的一侧形成空气吸入口,蜗壳套设在叶轮93的外部并与安装板92一起形成容纳叶轮93的空间。这种结构在安装时的步骤如下:首先将电机91安装至安装板92,然后将叶轮与电机相连接,最后将蜗壳94安装到安装板。这种结构下如果蜗壳风机发生了故障需要对风机进行检修和更换,必须先将蜗壳94拆掉,然后再将电机91和叶轮93从安装板92上拆掉,如果电机91固定在安装板92的后方,需要检查电机91的话,还需要拆掉安装板92,工序非常复杂,可维护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安装维护便捷的蜗壳风机的安装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包括蜗壳风机和安装板;其中蜗壳风机包括蜗壳、电机、叶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蜗壳,所述蜗壳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板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板进风口相对。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盘,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盘上,所述支撑盘固定在所述蜗壳的一个侧壁上,其中,所述侧壁与所述蜗壳进风口相对。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中,从包含所述叶轮轴线的轴向截面看,靠近蜗壳中线的蜗壳周壁上各点到叶轮轴线的距离,大于两侧的蜗壳周壁上各点到叶轮轴线的距离。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中,在电机的外壳上设置凸缘,凸缘被固定到支撑盘上,在凸缘与支撑盘之间设有第一减振结构。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中,所述蜗壳的所述一个侧壁上设有电机安装口,所述蜗壳的所述一个侧壁在所述电机安装口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支座,所述筒状支座上设有用于与电机配合的第二减振结构。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中,所述蜗壳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包括第一半壳周壁和第一半壳侧壁,所述第二半壳包括第二半壳周壁和第二半壳侧壁,所述第二半壳侧壁设置有蜗壳进风口;所述第一半壳周壁与所述第二半壳周壁连接。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中,在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结构。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中,所述叶轮包括幅板和设于幅板外缘的叶片;所述第一半壳上设有电机安装口,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穿过电机安装口与叶轮的幅板相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方案:
    一种应用于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
    S1、将所述电机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
    S2、将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旋转轴连接;
    S3、将所述蜗壳连同所述电机和叶轮安装到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安装板设有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板的进风口相对。
    一种应用于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
    S1、将所述第二半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S2、将所述电机、叶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壳;
    S3、将安装有所述电机和叶轮的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相连接,进而将蜗壳风机整体安装到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中,
    所述蜗壳风机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盘;所述S2中将所述电机、叶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壳具体为:
    将所述支撑盘固定到所述侧壁;
    将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半壳上的电机安装口并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盘上从而将所述电机固定到所述第一半壳上;
    将所述叶轮的所述幅板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接以将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或者,
    所述S2中将所述电机、叶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壳,具体为:将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盘相连接;
    将所述支撑盘连同所述电机固定到所述第一半壳上,并使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半壳上的电机安装口;
    将所述叶轮的幅板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接以将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优选的,在前述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中,
    步骤S1中所述将所述第二半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包括:
    S11、第二半壳上的蜗壳进风口与安装板上的进风口相对;
    S12、螺钉在第二半壳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穿过第二半壳与安装板相连接以将第二半壳固定至所述安装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电机安装在蜗壳上,需要对蜗壳风机进行维护时,仅需拆卸蜗壳,不需要拆卸安装板,提高了蜗壳风机的维护便利性。
    2、在蜗壳上设置金属的支撑盘,电机安装在支撑盘上,电机的负荷由支撑盘所承受,可降低蜗壳的负荷减少蜗壳变形和损坏的可能。
    3、位于中部的蜗壳的外周壁相比位于两侧的蜗壳外周壁朝远离电机轴线的方向突出,使得蜗壳具有比普通蜗壳更大的容积,可以提高送风效率。
    4、将蜗壳制造成两个半壳的结构,便于制造和安装。
    5、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装配方法相比较现有的安装方式步骤更简单,可以将叶轮、电机安装在蜗壳上后由蜗壳整体安装,简化了安装工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 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蜗壳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蜗壳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蜗壳风机的外观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本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方向被定义为与电机轴线平行的方向,径向方向被定义为与电机轴线垂直的方向,周向方向被定义为绕电机轴线旋转的方向;侧方均是相对于电机轴线方向而言,例如图3中第一半壳13位于一侧,第二半壳15位于另一侧,叶轮14位于第一半壳13和第二半壳15的中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其包括蜗壳风机和安装板;其中蜗壳风机包括蜗壳、电机、叶轮;所述蜗壳包括至少一个侧壁和包围所述叶轮的周壁;其中,所述电机设于所述蜗壳的一个所述侧壁上;所述安装板用于固定所述蜗壳,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板进风口,所述蜗壳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安装板进风口空气可进入所述蜗壳的内部。所述蜗壳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结构:结构一:如图3所示,沿蜗壳的轴线方向的中线将蜗壳剖成两个半壳13、15的形状;结构二:如图1中所示,蜗壳94具有一个侧壁和包围叶轮的周壁,侧壁和周壁和一体或分体形成,蜗壳的另一侧敞开,直接与安装板92固定,安装板92上开设进风口;结构三:如图2所示,相比较结构2的蜗壳,结构三的蜗壳84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周壁,其中第一侧壁和周壁组成一侧敞开的蜗壳罩842,第二侧壁为蜗壳底板841,蜗壳底板841用于封闭蜗壳罩841敞开的一侧并组成蜗壳84,蜗壳84整体固定在安装板82上。对于以上三种结构的蜗壳结构,本发明的共同点都在于电机直接固定在 蜗壳上,蜗壳再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固定在空气调节设备中,蜗壳、电机和叶轮的重量由安装板承受。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蜗壳与电机可以整体安装和拆卸,便于安装维护。下面分别对采用上述蜗壳结构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下面以图4-6为例先对实施例一中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实施例一中的蜗壳的结构采用前述的结构一的方式,如图5所示,蜗壳用于容置叶轮,从包含所述叶轮轴线的轴向截面看,靠近蜗壳中线的蜗壳周壁上各点到所述轴线的距离,大于两侧的蜗壳周壁上各点到所述轴线144的距离。其中,前述的蜗壳中线指的是垂直于叶轮轴线144的蜗壳的中线139。优选的,所述蜗壳从包含所述叶轮的轴线144的平面切断蜗壳得到的轴向截面上看,在所述轴线144方向上靠近蜗壳中线139的蜗壳周壁内壁上各点到所述轴线144的距离大于在轴线上位于两侧的蜗壳周壁内壁上各点距离所述轴线144的距离,其最大差值为H,如图5中所示。优选的,蜗壳的周壁内壁的轴向截面是与外周壁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梯形、切边的弧形或者三角形。通过将蜗壳的周壁内壁设计成中间突出的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如具有曲线外壳的立式空调结构。此外,可增大蜗壳内部的容积,提高蜗壳风机的送风能力。
    为了便于制造,可将蜗壳设置成分体的结构。如图3-5中所示。蜗壳包括第一半壳13和第二半壳15,第一半壳13包括第一半壳周壁131和第一半壳侧壁132,第二半壳包括第二半壳周壁151和第二半壳侧壁152,第一半壳周壁131和第二半壳周壁151以包围叶轮14的外周的方式弯曲。第一半壳周壁131包括与第一半壳侧壁132的边缘部相连接的固定端和远离第一半壳侧壁132的连接端1311,第二半壳周壁151包括与第二半壳侧壁152的边缘部相连接的固定端和远离第二半壳侧壁152的连接端1511,第一半壳周壁131的连接端1311与第二半壳周壁151的连接端1511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半壳13和第二半壳15的内部形成容置腔,其用于容纳该叶轮14,并形成为相对于电机轴线111而言的半径沿叶轮14的旋转方向变大的筒状。
    本实施例中的蜗壳风机的电机11包括电机本体117和旋转轴112。所述叶轮14安装在容置腔内,其成为在电机轴线111的轴向上细长地形成的多张叶片141相对于电机轴线111呈放射状且以规定间隔配置而成的圆筒形状。叶片141的一端安装于大致圆形的幅板142的外缘部分,叶片141的另一端安装于环状的支承环143并在内部形成叶轮进风口。幅板142在中央固定于电机的旋转轴112,在电机11的驱动下,叶轮14以旋转轴112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一半壳13上设有电机安装口133,所述叶轮的幅板142靠近所述电机安装口133设置,电机11的旋转轴112穿过电机 安装口与叶轮14的幅板142相连接,进而带动幅板142转动,所述第二半壳15上设有蜗壳进风口153,蜗壳进风口153与叶轮进风口位置相对应用于向叶轮14内侧引导空气。电机本体117由第一半壳13所支撑。在电机本体117与第一半壳13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装置,第一减振装置的结构和具体安装方式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由于蜗壳通常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整体强度不高,将电机本体117直接安装到第一半壳13上可能会导致第一半壳13的强度不足以支撑电机的动力导致第一半壳13变形或者损坏,为此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包括支撑盘12,所述支撑盘12由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盘12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壳13上,优选的固定在第一半壳13的第一半壳侧壁132的外壁上,电机本体117固定在支撑盘12上。优选的,电机本体117固定在支撑盘12的远离第一半壳13的侧面上。通过设置支撑盘12,可使得电机本体117能够设置在蜗壳上并由蜗壳支撑,同时不会对蜗壳产生变形或者损害。
    当设置有支撑盘12时,可将第一减振装置设置在支撑盘12和电机本体117之间。在电机本体117的外周壁上设置凸缘133,凸缘133被固定到支撑盘12上,第一减振装置设置在凸缘133与支撑盘12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减振装置优选为设置在凸缘133和支撑盘12之间的第一减振垫圈1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示,第一减振垫圈114设置为柱状,柱状的第一减振垫圈114的外周上设置有插口,凸缘133为片状,从所述插口插入到第一减振垫圈114的内部,第一减振垫圈114上设有与凸缘133的安装孔连通的贯通孔,连接件如螺钉、螺柱穿过第一减振垫圈114的贯通孔和凸缘133的安装孔后与支撑盘12相连接进而固定电机本体117。第一减振垫圈114优选采用橡胶支座。当不设置支撑盘12时,电机11也可以将支撑盘12替换为第一半壳13的方式通过上述的第一减振装置与第一半壳13直接连接。
    所述第一半壳周壁131从固定端到连接端1311在径向方向上朝远离电机轴线111的方向延伸,第二半壳周壁151从固定端到连接端1511在径向方向上朝远离电机轴线111的方向延伸。优选的,第一半壳周壁131的连接端1311与第二半壳周壁151的连接端1511的连接处靠近垂直于电机轴线111的蜗壳中线139或与垂直于电机轴线111的蜗壳中线139重合。
    为了提升蜗壳的气密性,可在第一半壳13与第二半壳15的连接处设置密封结 构。优选的,该密封结构为设置在第一半壳周壁131的连接端1311与第二半壳周壁151的连接端1511中的一个上的凸筋和设置在另一个上的凹槽,优选的,图5中所示的,在第一半壳周壁131的连接端1311上设有朝向第二半壳15延伸的凸筋1312,在第二半壳周壁151上与凸筋1312相对应的设有凹槽1512,第一半壳13与第二半壳15相连接时,凸筋1312嵌入所述凹槽1512内,可提高半壳的密封性,避免蜗壳的周壁漏风以降低蜗壳风机的效率。凸筋1312和凹槽1512的结构可以设置一道也可设置多道。
    密封结构还可以采用密封圈的形式,通过在第一半壳13与第二半壳15中的一个上设置凸缘,另一个上设置凹槽,凸缘与凹槽抵接并将密封圈压紧在凹槽内以实现密封。密封圈可采用橡胶或其他软质的材料。密封结构设置在蜗壳的周壁的径向外侧或者径向内侧均可。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5中所示,幅板142从边缘向着幅板142的轴心的方向朝叶轮14的内部突出的设置,幅板142呈现为大致碗形或者锥形,幅板142的径向内侧形成电机容纳空间,电机的旋转轴112穿过蜗壳进入蜗壳内,电机主体117的一部分可位于电机容纳空间内,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电机11突出于蜗壳外部的长度,减小蜗壳风机轴向方向上的安装宽度,使得蜗壳风机整体结构更加的紧凑。此时,对应的将第一半壳13的第一半壳侧壁132的上形成内凹部1321,内凹部1321的中心设有电机安装口133,内凹部1321也设置为从边缘向着电机安装口133的轴心的方向朝叶轮14的内部突出的设置。
    为了进一步的减小电机与支撑盘之间的振动,如图7中所示,优选的,在电机本体117的外周壁上设置凸缘133,凸缘133被固定到支撑盘12上,在凸缘133与支撑盘12之间设有第一减振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减振结构优选为设置在凸缘133和支撑盘12之间的第一减振垫圈1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7中所示,第一减振垫圈114设置为柱状,柱状的第一减振垫圈114的外周上设置有插口,凸缘133为片状,从所述插口插入到第一减振垫圈114的内部,第一减振垫圈114上设有与凸缘133的安装孔连通的贯通孔,连接件如螺钉、螺柱穿过第一减振垫圈114的贯通孔和凸缘133的安装孔后与支撑盘12相连接进而固定电机11。第一减振垫圈114优选采用橡胶支座。
    优选的,为了减小电机本体117传递到蜗壳13的振动,可在第一半壳13的电机安装口133的边缘处设置筒状支座134,筒状支座134内部具有与电机安装口133 连通的通孔,如图7中所示,筒状支座134的固定端与电机安装口133边缘相连接,筒状支座134的自由端在轴线上朝远离蜗壳中心的方向延伸。电机本体117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筒状支座134内使得所述电机的旋转轴112穿过所述电机安装口133与叶轮14相连接。筒状支座134与电机本体117的外周壁之间设置第二减振结构,优选的,第二减振结构为设置在筒状支座134的端部或者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圈135,当电机11位于筒状支座134内部时,第二密封圈135与电机本体117的外周壁之间形成弹性配合,可减小电机传递到蜗壳上的振动;同时还能形成密封配合,可封闭电机安装口133,以实现电机安装口133处的密封,防止从电机安装口处跑风降低蜗壳风机的效率。第二密封圈135可安装在筒状支座134上,也可安装在电机本体117的外周。优选的,如图7中所示,第二密封圈135被设置成截面为U型的环状结构,截面为U型的环状结构的开口朝向筒状支座134的自由端并安装在筒状支座134的自由端上,第二密封圈135的内周壁所述电机本体117的外周壁相抵接。优选的,第二密封圈135的内周设有向电机延伸的密封唇部,可与电机本体117的外周壁相抵接。优选的,蜗壳13上设有安装支座136,支撑盘12与安装支座136相连接以被安装到第一半壳13上,支撑盘12的与筒状支座134相对的侧面压紧所述第二密封圈135,将第二密封圈夹持在支撑盘12和筒状支座134之间,以更好的固定第二密封圈135。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蜗壳风机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蜗壳风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前述的蜗壳风机和安装板4,蜗壳风机安装在安装板4上,安装板4上设有安装板进风口41,第二半壳15通过螺钉、螺柱、铆钉等固定件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第二半壳15上的蜗壳进风口153与安装板4上的安装板进风口41位置相对,电机11和叶轮14均安装到第一半壳13上;安装有电机11和叶轮14的第一半壳13与第二半壳15相连接进而将蜗壳风机安装到安装板4上。
    下面对实施例一的蜗壳风机的安装结构的具体装配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将蜗壳风机固定到安装板4上时,包括:
    S1:
    将第二半壳15安装于安装板4。优选的,第二半壳侧壁152通过固定件与安装板4相连接,第二半壳周壁151位于第二半壳侧壁152的远离安装板4一侧。固定件可采用螺钉、铆钉等连接件。
    S2:将电机11、叶轮14安装于第一半壳13。具体包括两种方式:
    方式1:
    将支撑盘12固定到第一半壳13的侧壁132;
    将电机11的旋转轴112穿过第一半壳13上的电机安装口133并将电机11固定在支撑盘12上从而将电机11固定到第一半壳13上;
    将叶轮14的幅板142与电机11的旋转轴112相连接以将叶轮14与电机相连接。
    或者,采用方式2,具体为::
    将电机11与支撑盘12相连接;
    将支撑盘12连同电机11固定到第一半壳13上,并使电机11的旋转轴112穿过第一半壳13上的电机安装口133;
    将叶轮14的幅板142与电机11的旋转轴112相连接以将叶轮14与电机11相连接。
    S3,将安装有电机11和叶轮14的第一半壳13与第二半壳15相连接,进而将蜗壳风机整体安装到安装板4上。
    其中S1和S2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也可以同时进行。
    作为一种较优的方式,在S1中第二半壳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板4上,具体包括:
    S11、第二半壳15上的蜗壳进风口与安装板4上的进风口相对;
    S12、螺钉在第二半壳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穿过第二半壳与安装板相连接以将第二半壳15固定至所述安装板4。螺钉可以设置多个。这样可减小螺钉对风道的影响,降低噪音。
    相比较现有的蜗壳风机结构,实施例一的蜗壳风机的电机11、叶轮14全部安装在第一半壳13上,安装时与第一半壳13整体安装,安装起来更加的便捷。当需要对电机11或叶轮14进行检修、维护、更换等操作时,只需将第一半壳13连同电机11、叶轮14整体与第二半壳15上拆卸下来即可。不需要拆卸第二蜗壳15,也不需要拆卸安装板4,整体的维护性更好。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涉及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适用于结构二和结构三的蜗壳结构,下面以结构三为例对实施例二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对于结构 二蜗壳结构来说,只需取消结构三中的蜗壳底板842即可实现在结构二的蜗壳结构上的应用。具体的,该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包括蜗壳84、叶轮83、电机81和安装板82。蜗壳84,其用于容纳该叶轮83,包括至少一个侧壁和包围所述叶轮的周壁,并形成为相对于电机轴线的半径沿叶轮83的旋转方向变大的筒状,蜗壳84内部形成送风通路,其自所述蜗壳84的相对于电机轴线的半径较大的一侧的周壁起沿切线方向延伸设置,通过使所述叶轮83旋转,从而向所述送风通路输送空气。电机81安装在蜗壳84的一侧壁上,电机81的旋转轴112穿过蜗壳84的所述一侧壁与蜗壳84内部的叶轮83相连接并可带动叶轮83转动,在蜗壳的与安装电机的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蜗壳进风口。安装板82上设有安装板进风口,蜗壳84在远离电机81的一侧与安装板82相连接,并使得蜗壳进风口与安装板82进风口相对。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蜗壳84包括蜗壳罩841和蜗壳底板842,蜗壳罩841形成为相对于电机轴线的半径沿叶轮83的旋转方向变大的筒状,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机81的侧壁和设于侧壁的外缘包围叶轮的周壁,优选的所述周壁与所述侧壁一体成型,蜗壳罩841在与安装电机81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为敞开设计,这样有利于安装电机81和叶轮83。蜗壳底板842用于在另一侧封闭蜗壳罩841的敞开的一侧,蜗壳底板842上设有进风口作为前述的蜗壳进风口,蜗壳罩841在远离电机81的一侧与蜗壳底板842相连接,并使得叶轮83的进风口与蜗壳底板842的进风口相对,叶轮83的具体结构同实施例二中的叶轮结构。实施例二所述的蜗壳风机被安装到安装板(未示出)上时,通常将蜗壳底板842与蜗壳罩841相连一侧的相反侧与安装板相连接,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板进风口,蜗壳底板842的进风口与安装板进风口相对。当需要对电机或叶轮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时,只需要将蜗壳罩842连同电机81和叶轮83一体的拆卸下来即可,不需要拆除蜗壳底板842,也不需要拆除安装板82,提高了蜗壳风机的拆装便利性和可维护性。
    由于蜗壳通常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整体强度不高,将电机81直接安装到蜗壳84上可能会导致蜗壳84的强度不足以支撑电机的动力导致蜗壳变形或者损坏,为此,优选的,还可设置支撑盘,支撑盘由金属材料制成,电机81安装到支撑盘上,支撑盘再与蜗壳84相连接,电机的动力由支撑盘直接承受,能够减少蜗壳的负荷。
    在实施例二中,也具有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减振结构或第二减振结构或其组合,具体结构用蜗壳罩841替换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半壳13即可,不再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对实施例二的蜗壳风机的安装结构的具体装配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将蜗壳风机固定到安装板82上时,包括:
    S1、将电机81与蜗壳84固定连接;
    S2、将叶轮83与电机81连接;
    S3、将蜗壳84连同电机81与叶轮83一体的安装到安装板82,其中,所述安装板设有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安装板的进风口相对。
    相比较现有的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实施例二的安装结构中的蜗壳风机的电机81、叶轮83全部安装在蜗壳84上,安装时与蜗壳84整体安装,安装起来更加的便捷。当需要对电机81或叶轮83进行检修、维护、更换等操作时,只需将蜗壳84连同电机81、叶轮83整体从安装板82上拆卸下来即可。不需要拆卸安装板82,整体的维护性更好。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以使本公开是全面的,并将其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多特定细节(例如特定部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被给出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示例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没有详细描述。
    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被接合到”、“直接被连接到”或“直接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词语应该以相似方式被解释(例如,“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此可被用于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元件、区域、层或区段区分开。诸如“第一”、“第二”的术语和其它数值术语当在此使用时不意味着次序或 顺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因而,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而不背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易于说明,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在此被用于描述图中例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关术语可意欲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的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于是将被定位为在该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而,示例术语“下方”能包含上方和下方的方位二者。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应该被相应地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风机 安装 结构 及其 装配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蜗壳风机安装结构及其装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7575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