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5541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5541ACN101935541A21申请号201010248020222申请日20100806C10G5/00200601C10G5/04200601B01D53/1420060171申请人宋晓轩地址730060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先锋路1014451号72发明人宋晓轩74专利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代理人马英54发明名称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57摘要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使用常压水吸收或水循环真空泵产生负压吸收、水制冷机组再吸收工艺,可以有效回收铁路罐车灌装易挥发类物料时外溢的油气;使。
2、得回收成本相对低廉,操作简单,而且克服了现有回收技术更换吸附剂频繁,致使劳动强度变大的缺陷。采用本发明灌装辛醇、工业甲苯、二甲苯和汽油等易挥发物料时,有机物料的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同时由于灌装现场没有油气逸出,避免了在岗员工操作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实现了安全操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经济价值。本发明不仅使用于铁路罐车内油气的回收,而且也适用于铁路罐车的清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35541A1/2页21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铁路罐车。
3、2和轨道1对位后,由操作工开启铁路罐车2的罐顶人孔盖;然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专用人孔罩4自动罩住所述铁路罐车2人孔;所述专用人孔罩4安装固定在金属鹤管3和与金属软管5连接的硬管上;所述专用人孔罩4与罐车2罐顶人孔之间安装有塑胶软泡沫垫;B、所述金属鹤管3伸向所述铁路罐车2罐底,灌装易挥发类物料;当装料时,所述铁路罐车2内自然挥发的有机物料气体,经所述金属软管5,进入第一换热器组10中,被循环水11冷却到3020后进入吸收罐6内的水22中滞液;C、所述吸收罐6内剩余的空气和少量油气,经第二换热器组14冷却到10后,经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中的吸收剂滞液降温至5后直接排入大气19中;所述第二。
4、换热器组14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所需冷源13、15、16由水制冷机组12供给;D、当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总液体分别积累到各自罐容积的5070,且上层液体有机物料的比重为05095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油泵20启动,自动将液体有机物料回收至储罐21内待外运;或者,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水22经长时间使用积累至各自罐容积的3045,且水22的比重为0981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水泵23,将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废水输往指定工业污水管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方法的具体步骤。
5、为A、铁路罐车2和轨道1对位后,由操作工开启铁路罐车2的罐顶人孔盖;然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专用人孔罩4自动罩住所述铁路罐车2人孔;所述专用人孔罩4安装固定在金属鹤管3和与金属软管5连接的硬管上;所述专用人孔罩与罐顶人孔之间安装有不锈钢透气网垫;B、所述金属鹤管3伸向所述铁路罐车2罐底,灌装易挥发类物料;当装料时,所述铁路罐车2内自然挥发的有机物料气体,经所述金属软管5,被吸入第一换热器组10中,被循环水11冷却到3020,后经水循环真空泵组7、8吸入吸收罐6内的水22中滞液;C、所述吸收罐6内剩余的空气和少量油气,经第二换热器组14冷却到10后,经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中的吸收剂滞液降温。
6、至5后直接排入大气19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组14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所需冷源13、15、16由水制冷机组12供给;D、当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总液体分别积累到各自罐容积的5070,且上层液体有机物料的比重为05095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油泵20启动,自动将液体有机物料回收至储罐21内待外运;或者,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水22经长时间使用积累至各自罐容积的3045,且水22的比重为0981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水泵23,将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废水输往指定工业污水管道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其。
7、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真权利要求书CN101935541A2/2页3空泵组7、8中的真空泵7使用调速电机,以控制金属软管5及其管道内的真空度。权利要求书CN101935541A1/3页4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铁路罐车灌装易挥发物料时,罐车内的油气回收方法。背景技术0002石油化工供销企业及铁路储运单位,在向铁路罐车内灌装汽油和苯类易挥发有机物料时,采用鹤管注入方式。因为敞开罐顶人孔,使罐车内大量油气外溢,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了环境。同时,也给操作工带来安全隐患和职业健康伤害。经检索,现有的油气回收方法,存在更换吸附剂频繁,致。
8、使劳动强度变大等缺陷。因此,灌装时,发明一种对油气进行合理回收的方法,对石油化工供销企业及铁路储运单位显得十分重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的回收方法,利用常压或负压状态水吸收可以有效回收铁路罐车灌装易挥发类物料时外溢的油气;不但能为企业节约一定的生产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实现安全操作。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其具体步骤为0005A、铁路罐车和轨道对位后,由操作工开启铁路罐车的罐顶人孔盖;然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专用人孔罩自动罩住所述铁路罐车人孔;所述专用人孔罩安装固定在金属鹤管和与金属软管连接的硬管上;所述专用人孔罩与。
9、罐车罐顶人孔之间安装有塑胶软泡沫垫;0006B、所述金属鹤管伸向所述铁路罐车罐底,灌装易挥发类物料;当装料时,所述铁路罐车内自然挥发的有机物料气体,经所述金属软管,进入第一换热器组中,被循环水冷却到3020后进入吸收罐内的水中滞液;0007C、所述吸收罐内剩余的空气和少量油气,经第二换热器组冷却到10后,经两级冷却再吸收罐中的吸收剂滞液降温至5后直接排入大气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所需冷源由水制冷机组供给;0008D、当所述吸收罐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内总液体分别积累到各自罐容积的5070,且上层液体有机物料的比重为05095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油泵启动,自动将液体有机物料回收至储。
10、罐内待外运;或者,所述吸收罐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内的水经长时间使用积累至各自罐容积的3045,且水的比重为0981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水泵,将所述吸收罐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内的废水输往指定工业污水管道。0009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为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其具体步骤为0010A、铁路罐车和轨道对位后,由操作工开启铁路罐车的罐顶人孔盖;然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专用人孔罩自动罩住所述铁路罐车人孔;所述专用人孔罩安装固定在金属鹤管和与金属软管连接的硬管上;所述专用人孔罩与罐顶人孔之间安装有不锈钢透气网垫;0011B、所述金属鹤管伸向所述铁路罐车罐底,灌装易挥发类物料;当装料时,所述铁路罐车内自然挥。
11、发的有机物料气体,经所述金属软管,被吸入第一换热器组中,被循环水冷却说明书CN101935541A2/3页5到3020,后经水循环真空泵组吸入吸收罐内的水中滞液;0012C、所述吸收罐内剩余的空气和少量油气,经第二换热器组冷却到10后,经两级冷却再吸收罐中的吸收剂滞液降温至5后直接排入大气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所需冷源由水制冷机组供给;0013D、当所述吸收罐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内总液体分别积累到各自罐容积的5070,且上层液体有机物料的比重为05095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油泵启动,自动将液体有机物料回收至储罐内待外运;或者,所述吸收罐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内的水经长时间使用积累至。
12、各自罐容积的3045,且水的比重为0981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水泵,将所述吸收罐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内的废水输往指定工业污水管道。0014本发明因使用常压水吸收或水循环真空泵产生负压吸收、水制冷机组再吸收工艺,使得回收成本相对低廉,操作简单,而且克服了现有回收技术更换吸附剂频繁,致使劳动强度变大的缺陷。采用本发明灌装辛醇、工业甲苯、二甲苯和汽油等易挥发物料时,有机物料的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同时由于灌装现场没有油气逸出,避免了在岗员工操作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实现了安全操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经济价值。0015本发明不仅使用于铁路罐车内油气的回收,而且也适用于铁。
13、路罐车的清洗。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常压状态水吸收的装备流程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负压状态水吸收的装备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此方法为常压状态水吸收油气回收方法,其具体步骤为0019A、铁路罐车2和轨道1对位后,由操作工开启铁路罐车2的罐顶人孔盖;然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液压专用人孔罩4自动罩住所述铁路罐车2人孔;所述专用人孔罩4安装固定在金属鹤管3和与金属软管5连接的硬管上;所述专用人孔罩4与罐车2罐顶人孔之间安装有塑胶软泡沫垫,使罐车2人孔密封;0020B、所述金属鹤管3伸向所述铁路罐车2罐底,灌装易挥发类物料;当装料时,。
14、所述铁路罐车2内自然挥发的有机物料气体,经所述金属软管5,进入第一换热器组10中,被循环水11冷却到3020后进入吸收罐6内的水22中滞液;所述水22中加有破乳剂;0021C、所述吸收罐6内剩余的空气和少量油气,经第二换热器组14冷却到10后,经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中的吸收剂滞液降温至5后直接排入大气19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组14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所需冷源13、15、16由水制冷机组12供给;0022D、当安装在罐内的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总液体分别积累到各自罐容积的5070,且上层液体有机物料的比重为05095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油泵20启动,。
15、自动将液体有机物料回收至储罐21内待外运;或者,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水22经长时间使用积累至各自罐容积的3045,且水22的比重为0981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水泵23,将所述吸收罐说明书CN101935541A3/3页6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废水输往指定工业污水管道9。0023实施例1的方法还可以用于灌装辛醇、苯类、汽油等罐车的蒸汽清洗,此时,所述金属鹤管3伸入罐车2顶部,其端口接市售喷头,与金属软管5连接的硬管伸入罐车2罐底,其余同实施例1。0024实施例2,参照图2,一种铁路罐车内油气回收方法,此方法为负压状态水吸收油气回收方法,其具体步骤为0025。
16、A、铁路罐车2和轨道1对位后,由操作工开启铁路罐车2的罐顶人孔盖;然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专用人孔罩4自动罩住所述铁路罐车2人孔;所述专用人孔罩4安装固定在金属鹤管3和与金属软管5连接的硬管上;所述专用人孔罩与罐顶人孔盖之间安装有不锈钢透气网垫;0026B、所述金属鹤管3伸向所述铁路罐车2罐底,灌装易挥发类物料;当装料时,所述铁路罐车2内自然挥发的有机物料气体,经所述金属软管5,被吸入第一换热器组10中,被循环水11冷却到3020,后经水循环真空泵组7、8吸入吸收罐6内的水22中滞液;所述水22中加有破乳剂;0027C、所述吸收罐6内剩余的空气和少量油气,经第二换热器组14冷却到10后,经两级。
17、冷却再吸收罐17、18中的吸收剂滞液降温至5后直接排入大气19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组14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所需冷源13、15、16由水制冷机组12供给;所述吸收剂可以是柴油、轻质机械油、三线基础油、废变压器油等;0028D、当安装在罐内的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总液体分别积累到各自罐容积的5070,且上层液体有机物料的比重为05095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油泵20启动,自动将液体有机物料回收至储罐21内待外运;或者,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水22经长时间使用积累至各自罐容积的3045,且水22的比重为0981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指挥水泵。
18、23,将所述吸收罐6和两级冷却再吸收罐17、18内的废水输往指定工业污水管道9。0029所述水循环真空泵组7、8中的真空泵7使用调速电机,以控制金属软管5及其管道内的真空度,使其管道内呈微负压状态,最佳真空度为001003MPA。0030实施例2的方法使用于灌装辛醇时效果最佳。0031此外,实施例2的方法还可以用于灌装硝酸罐车的清洗,此时,水22为碱性且作为清洗水通过金属鹤管3进入罐车2;而所述金属鹤管3伸入罐车2顶部,其端口接市售喷头,与金属软管5连接的硬管伸入罐车2罐底,而且,换热器组14、水制冷机组12、13、15、16不再使用;其余同实施例2。说明书CN101935541A1/1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