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蒸汽发生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5754950
  • 上传时间:2019-03-16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564.1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78508.7

    申请日:

    2015.08.07

    公开号:

    CN105066091A

    公开日:

    2015.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F22B 31/00申请公布日:20151118|||公开

    IPC分类号:

    F22B31/00; F22D1/02

    主分类号:

    F22B31/00

    申请人:

    重庆海德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付彬; 付雍; 柴林

    地址:

    401221重庆市长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循环经济区钢辅三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代理人:

    陈家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炉腔以及锅体,所述锅体连通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蒸汽排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设于炉腔内,而且锅体距离炉腔底部20~50cm,锅体底部呈倒锥形,锅体包括与锅体底部连通的螺旋形管道,所述进水管与该螺旋形管道连通;所述蒸汽排出管设于炉腔上方,所述锅体底部分别通过三个支管与蒸汽排出管连通。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能转化效率较底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的热能转化效率蒸汽发生装置。

    权利要求书

    1.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炉腔以及锅体,所述锅体连通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蒸汽排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设于炉腔内,而且锅体距离炉腔底部20~50cm,锅体底部呈倒锥形,锅体包括与锅体底部连通的螺旋形管道,所述进水管与该螺旋形管道连通;所述蒸汽排出管设于炉腔上方,所述锅体底部分别通过三个支管与蒸汽排出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支管与蒸汽排出管之间设有一个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外固设有螺旋夹套,所述螺旋夹套内设有冷却液,螺旋夹套上还安装有温度表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还包括与锅体底部同腔的周向环形壁管,周向环形壁管内固设有一螺旋形引流梯,所述周向环形壁管与所述螺旋形引流梯共同形成用于进水引流的螺旋形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夹套上还设有用于通入及流出冷却液的通入管与流出管。

    说明书

    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装置(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一般锅上还连通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蒸汽排出管。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

    现有的蒸汽发生器锅体位炉腔的正上方,所以锅内的水只能接受到炉火外焰的热能,不能接受炉火内焰及焰心的热能,导致现有蒸汽发生器的热能转化效率较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具有较高的热能转化效率。

    本方案中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炉腔以及锅体,所述锅体连通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蒸汽排出管,所述锅体设于炉腔内,而且锅体距离炉腔底部20~50cm,锅体底部呈倒锥形,锅体包括与锅体底部连通的螺旋形管道,所述进水管与该螺旋形管道连通;所述蒸汽排出管设于炉腔上方,所述锅体底部分别通过三个支管与蒸汽排出管连通。

    采用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所述锅体置于炉腔内,而且锅体距离炉腔底部仅有20~50cm,这样等于将锅体完全置于火焰当中,使锅体与火焰充分接触,提高整个蒸汽发生装置的热转换效率。

    2、向锅体进水时,水流经进水管与螺旋形管道后再进入锅体内,而螺旋形管道与火焰的接触面较大,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在水流进入锅体之前进行预加热。

    3、由于整个锅体在炉腔的火焰中,所以连接锅体与蒸汽排出管的三个支管其大部分也是在火焰当中,这样可以避免部分蒸汽在上升过程中冷凝。

    进一步,所述三个支管与蒸汽排出管之间设有一个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外固设有螺旋夹套,所述螺旋夹套内设有冷却液,螺旋夹套上还安装有温度表盘50。

    设置容纳盒、螺旋夹套与温度表盘50,是要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检测锅体内的蒸汽温度。如果出现故障,使温度表盘50的检测温度低于预设标准,操作人员可以及时检测情况并排除故障。

    进一步,所述锅体还包括与锅体底部同腔的周向环形壁管,周向环形壁管内固设有一螺旋形引流梯,所述周向环形壁管与所述螺旋形引流梯共同形成用于进水引流的螺旋形管道。

    如果单独设置螺旋形管道,还要解决螺旋形管道的支撑固定的问题,需要在螺旋形管道周侧搭设能够固定在炉腔上的支架;本方案在周向环形壁管内设置螺旋形引流梯,使螺旋形管道与锅体底部一体化设置,免去了不必要的支架。

    进一步,所述螺旋夹套上还设有用于通入及流出冷却液的通入管与流出管41。

    每次清洗蒸汽发生装置时需要将,更换螺旋夹套内的冷却液,避免变质的冷却液在螺旋夹套内堆积,最终影响温度表盘50的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蒸汽发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半剖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蒸汽排出管37、盖合罩20、支管35、容纳盒36、温度表盘50、通入管42、流出管41、螺旋夹套40、炉腔11、进水管31、出水管34、锅体底部33、上堵管12、下堵管13、周向环形壁管32、螺旋形引流梯32c。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炉腔11以及锅体,所述炉腔11顶端封闭,而且炉腔11上方安装有盖合罩20。所述锅体设于炉腔11内,而且锅体距离炉腔11底部34cm(也可以是20或50cm)。

    所述锅体连通有进水管31、出水管34以及蒸汽排出管37,锅体底部33呈倒锥形,所述锅体底部33通过三个支管分别与一容纳盒36连通,该容纳盒36又与蒸汽排出管37连通。容纳盒36安装在炉腔11上方,而且容纳盒36设于盖合罩20内,所述支管分别穿过所述炉腔11顶部并通入到所述容纳盒36内。所述容纳盒36不仅给上升的蒸汽提供了通入蒸汽排出管37的通路,而且容纳盒36通过三支管将锅体吊挂炉腔11内,容纳盒36起到了定位锅体高度的作用。

    所述容纳盒36外固设有螺旋夹套40,所述螺旋夹套40内设有冷却液。如公众所知,螺旋夹套40是反应釜一类腔体的冷却器,现将螺旋夹套40设于容纳盒36外,并螺旋夹套40上安装温度表盘50,用于间接测量蒸汽温度。

    如图2所示,上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4分别穿过炉腔11外壁,上述蒸汽排出管37穿过所述盖合罩20。而且螺旋夹套40上还设有用于通入及流出冷却液的通入管42与流出管41。通入管42与流出管41分别穿过所述盖合罩20。

    如图1、3所示,所述锅体还包括与锅体底部33同腔的周向环形壁管32,周向环形壁管32内固设有一螺旋形引流梯,所述周向环形壁管32与所述螺旋形引流梯32c共同形成用于进水引流的螺旋形管道。

    所述进水管31与螺旋形管道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34与锅体底部33连通。

    所述出水管34多数情况下是封闭的。但如图1所示,在长期运转过程中,锅体底部33会产生一定的污垢,此时就需要通过进入管将洗涤液灌入锅体底部33,然后由敞开的出水管34排出。

    所述炉腔上还设有用于泄压用的上出气口与下出气口,以及分别用于封闭上、下出气口的上堵管12与下堵管1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关 键  词:
    蒸汽 发生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蒸汽发生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7549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