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自动接料的冲压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机,尤其涉及一种往复自动接料的冲压机。
背景技术
冲压机是常见的生产设备,可用来量产机械结构或组件。冲压机是利用模具或刀片加工板料,使其发生形变或断裂以形成所需的形状。冲压机利用一次冲压过程,可得复杂形状之零件,简化了制造流程,降低了人力成本。
冲压机主要由进出料机构、传送机构、冲压机构组成,进出料机构用于进料退料,传送机构会将进料机构中待冲压的工件传送至冲压机构进行冲压,也会将冲压好的工件传送至出料机构送出,然而现有的传送机构主要由人工来操作,通过人工将待冲压工件一侧面放入至冲压机构的冲压模具中,由冲压机构的冲压头对其进行冲压,再将待冲压工件另一侧面放入至另一台冲压机构的冲压模具中,由冲压机构的冲压头对其另一侧面进行冲压,采用人工定位进行冲压的机构的缺陷在于工人的危险系数很高、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能大幅度提高原有工作效率的往复自动接料的冲压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往复自动接料的冲压机,该冲压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底板,所述的底板一端设置弯梁,所述的弯梁上设置增压缸,所述的增压缸通过设置冲压接头与上模固定座相连接,所述的上模固定座上通过设置上模压板与上模相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滑座,所述的滑座上设置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槽上设置滑板,所述的滑板一端通过设置气缸接头与送料气缸相连接,所述的滑板的上端通过设置挡板压块固定下模具,所述的挡板压块上分别设置前后挡块,所述的前后挡块分别与所述的下模具的两侧斜面相抵,并部分高出下模具,形成一条通道,后挡块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铜极和送料机构,所述的铜极通过设置铜极座固定在所述的滑座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所述的振动盘上设置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处设置接料盘,所述的接料盘内壁上设置螺旋形轨道,所述的螺旋形轨道部分伸出接料盘,且与后挡块相抵。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接料盘的一端设置直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螺旋形轨道的底部设置多根支撑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挡板压块的中部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的下模具通过两侧设置滑块固定在第二滑槽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压板上设置一块或多块斜插,所述的斜插相对应的前后挡块上分别设置插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固定座的一端设置导柱与所述的滑座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能大幅度提高原有工作效率的往复自动接料的冲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冲压机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冲压机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冲压机往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冲压机往复结构和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冲压机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冲压机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往复自动接料的冲压机,该冲压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底板2,所述的底板2一端设置弯梁8,所述的弯梁8上设置增压缸9,所述的增压缸9通过设置冲压接头7与上模固定座6相连接,所述的上模固定座6上通过设置上模压板5与上模10相连接,所述的底板2上设置滑座17,所述的滑座17上设置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槽上设置滑板18,所述的滑板18一端通过设置气缸接头与送料气缸14相连接,所述的滑板18的上端设置挡板压块3,所述的挡板压块3的中部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的下模具通过两侧设置滑块固定在第二滑槽上,所述的挡板压块3上分别设置前后挡块4,12,所述的前后挡块4,12分别与所述的下模具的两侧斜面相抵,并部分高出下模具,形成一条通道,后挡块12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铜极19和送料机构15,所述的铜极通过设置铜极座20固定在所述的滑座17上。
如图5所述的送料机构15包括振动盘,所述的振动盘上设置出料口23,所述的出料口23处设置接料盘21,所述的接料盘21的一端设置直震16,所述的接料盘21内壁上设置螺旋形轨道22,所述的螺旋形轨道22部分伸出接料盘21,且与后挡块12相抵,所述的螺旋形轨道22的底部设置多根支撑杆。
所述的上模压板5上设置两块斜插11,所述的斜插11相对应的前后挡块4,12上分别设置插孔。所述的上模固定座6的一端设置导柱13与所述的滑座17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