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油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潮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
的化学混合物涂料。中国涂料界比较权威的《涂料工艺》一书是这样定义的:“涂
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
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
层。”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
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
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随着油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其防潮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
现有技术中,油漆的阻燃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制备防腐性能的油漆显得尤
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潮油漆及其制备方
法,简单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所得油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潮油漆,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13-26份,纳米氧化锌12-24份,方解石粉末3-8份,丝光沸石粉末1-6份,云
母粉2-5份,铝粉1-6份,滑石粉2-5份,粘土3-6份,氧化镁1-3份,铝矾
土2-5份,碳化钒1-3份,柠檬酸三铵2-8份,对亚苯基二胺3-6份,乙二醇
2-6份,环烷二羧酸单酯1-5份,乙酸丁酯2-4份,石蜡油2-6份,聚异丁烯
1-3份,促进剂2-4份,稀释剂1-5份,颜料1-5份;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
锂加入反应瓶内,在200-280℃反应10-30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60-200℃,
加入苯甲酸、丙烯酸预聚物和二甲苯,升温至180-240℃后保温15-30min,然
后降温至150-180℃,接着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在215-235℃保温20-30min,然
后降温至85-105℃,接着用200#溶剂油兑稀,过滤后得到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优选地,纳米氧化锌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硝酸锌溶液和六次亚甲基
四胺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密封后于80-100℃的恒温水浴中静置
1-3h,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d得到物料b,接着将物料b的上层清液倒出,然
后将剩余的物料b放入干燥箱中干燥1-2h,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
优选地,促进剂为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与异丙基三酞酸
酯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地,稀释剂为丙酮、甲乙酮、环己酮、正丁醇、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二
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地,颜料采用氧化铁或钴绿。
优选地,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工艺中,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锂
的质量比为1-3:2-5:3-6。
优选地,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工艺中,苯甲酸、丙烯酸预聚物、二
甲苯与邻苯二甲酸酐的质量比为2-5:1-3:3-6:3-8。
优选地,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工艺中,丙烯酸预聚物的分子量为
3000-3500。
优选地,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工艺中,硝酸锌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
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的浓度为0.1-0.3mol/L。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纳米氧化锌,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
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
苯基二胺,乙二醇混合后,搅拌12-18min,加热至150-220℃下保温10-15min
后,继续加热至220-250℃保温5-10min,自然冷却后得物料a;
S2、将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蜡油,聚异丁烯,颜料加入物料a
中,在50-80℃下加热搅拌40-60min,再加入促进剂和稀释剂,继续搅拌5-8min,
得物料b;
S3、将物料b研磨至200-400目后,调节PH至6-8后分装得到防潮油漆。
本发明中,通过改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作为主料,同时添加纳米氧化锌,
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
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苯基二胺和乙二醇混合,其中,由于方解石粉末和
丝光沸石粉末为孔装结构,混合到树脂中作为油漆的填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油
漆的透气性,进而提高了油漆的防潮性能,同时纳米氧化锌,云母粉,铝粉,
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苯基二胺和乙二
醇作为改性剂和填充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漆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使油
漆的各方面的性能均得到有效的提高;添加的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
蜡油,聚异丁烯和颜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漆的附着力和流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应当了解,实施例只用于说
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做的修改、
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防潮油漆,其原料中,丙烯酸改性醇酸树
脂的重量份可以为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
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纳米氧化锌的重量份可以为12份、
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
24份;方解石粉末的重量份可以为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
6份、6.5份、7份、7.5份、8份,丝光沸石粉末的重量份可以为1份、1.5份、
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6份;云母粉的重量
份可以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铝粉的重量份可以
为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6
份,滑石粉的重量份可以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
粘土的重量份可以为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6份;氧化镁
的重量份可以为1份、1.5份、2份、2.5份、3份;铝矾土的重量份可以为2
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碳化钒的重量份可以为1份、
1.5份、2份、2.5份、3份;柠檬酸三铵的重量份可以为2份、3份、4份、5
份、6份、7份、8份;对亚苯基二胺的重量份可以为3份、3.5份、4份、4.5
份、5份、5.5份、6份;乙二醇的重量份可以为2份、3份、4份、5份、6份;
环烷二羧酸单酯的重量份可以为1份、2份、3份、4份、5份;乙酸丁酯的重
量份可以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石蜡油的重量份可以为2份、3
份、4份、5份、6份;聚异丁烯的重量份可以为1份、1.5份、2份、2.5份、
3份;促进剂的重量份可以为2份、2.5份、3份、3.5份、4份;稀释剂的重量
份可以为1份、2份、3份、4份、5份,颜料的重量份可以为1份、2份、3份、
4份、5份。
其中,促进剂为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与异丙基三酞酸酯
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组合物;稀释剂为丙酮、甲乙酮、环己酮、正丁醇、苯乙
烯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组合物;颜料采用氧化铁或钴绿。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
锂加入反应瓶内,在200-280℃反应10-30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60-200℃,
加入苯甲酸、丙烯酸预聚物和二甲苯,升温至180-240℃后保温15-30min,然
后降温至150-180℃,接着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在215-235℃保温20-30min,然
后降温至85-105℃,接着用200#溶剂油兑稀,过滤后得到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其中,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工艺中,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锂的
质量比为1-3:2-5:3-6;苯甲酸、丙烯酸预聚物、二甲苯与邻苯二甲酸酐的质
量比为2-5:1-3:3-6:3-8;丙烯酸预聚物的分子量为3000-3500。
纳米氧化锌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硝酸锌溶液和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
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密封后于80-100℃的恒温水浴中静置1-3h,然
后在常温下静置1-2d得到物料b,接着将物料b的上层清液倒出,然后将剩余
的物料b放入干燥箱中干燥1-2h,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
其中,硝酸锌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的浓度
为0.1-0.3mol/L。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上述的一种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纳米氧化锌,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
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
苯基二胺,乙二醇混合后,搅拌12-18min,加热至150-220℃下保温10-15min
后,继续加热至220-250℃保温5-10min,自然冷却后得物料a;
S2、将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蜡油,聚异丁烯,颜料加入物料a
中,在50-80℃下加热搅拌40-60min,再加入促进剂和稀释剂,继续搅拌5-8min,
得物料b;
S3、将物料b研磨至200-400目后,调节PH至6-8后分装得到防潮油漆。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潮油漆,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20
份,纳米氧化锌18份,方解石粉末5.5份,丝光沸石粉末3.5份,云母粉3.5
份,铝粉3.5份,滑石粉3.5份,粘土4.5份,氧化镁2份,铝矾土3.5份,
碳化钒2份,柠檬酸三铵5份,对亚苯基二胺4.5份,乙二醇4份,环烷二羧
酸单酯3份,乙酸丁酯3份,石蜡油4份,聚异丁烯2份,促进剂3份,稀释
剂3份,氧化铁3份。
其中,促进剂为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与异丙基三酞酸酯
的组合物;稀释剂为丙酮、甲乙酮、环己酮、正丁醇、苯乙烯的组合物。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
锂加入反应瓶内,在240℃反应20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80℃,按重量份加
入3.5份苯甲酸、2份分子量为3250的丙烯酸预聚物和4.5份二甲苯,升温至
210℃后保温23min,然后降温至165℃,接着加入5.5份邻苯二甲酸酐,在225℃
保温25min,然后降温至95℃,接着用200#溶剂油兑稀,过滤后得到丙烯酸改
性醇酸树脂。
纳米氧化锌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浓度为0.10mol/L的硝酸锌溶液和
浓度为0.2mol/L的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密封后
于90℃的恒温水浴中静置2h,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5d得到物料b,接着将物料
b的上层清液倒出,然后将剩余的物料b放入干燥箱中干燥1.5h,得到纳米氧
化锌颗粒。
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纳米氧化锌,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
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
苯基二胺,乙二醇混合后,搅拌15min,加热至185℃下保温13min后,继续加
热至235℃保温7min,自然冷却后得物料a;
S2、将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蜡油,聚异丁烯,颜料加入物料a
中,在65℃下加热搅拌50min,再加入促进剂和稀释剂,继续搅拌6.5min,得
物料b;
S3、将物料b研磨至300目后,调节PH至7后分装得到防潮油漆。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潮油漆,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13
份,纳米氧化锌24份,方解石粉末3份,丝光沸石粉末6份,云母粉2份,铝
粉6份,滑石粉2份,粘土6份,氧化镁1份,铝矾土5份,碳化钒1份,柠
檬酸三铵8份,对亚苯基二胺3份,乙二醇6份,环烷二羧酸单酯1份,乙酸
丁酯4份,石蜡油2份,聚异丁烯3份,促进剂2份,稀释剂5份,钴绿1份。
其中,促进剂为KH-550硅烷偶联剂与KH-560硅烷偶联剂的组合物;稀释
剂为丙酮与甲乙酮的组合物。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
锂加入反应瓶内,在200℃反应30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60℃,按重量份,
加入2份苯甲酸、3份分子量为3000的丙烯酸预聚物和3份二甲苯,升温至240℃
后保温15min,然后降温至180℃,接着加入8份邻苯二甲酸酐,在215℃保温
30min,然后降温至85℃,接着用200#溶剂油兑稀,过滤后得到丙烯酸改性醇
酸树脂。
纳米氧化锌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浓度为0.05mol/L的硝酸锌溶液和
浓度为0.3mol/L的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密封后
于80℃的恒温水浴中静置3h,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d得到物料b,接着将物料b
的上层清液倒出,然后将剩余的物料b放入干燥箱中干燥2h,得到纳米氧化锌
颗粒。
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纳米氧化锌,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
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
苯基二胺,乙二醇混合后,搅拌12min,加热至220℃下保温10min后,继续加
热至250℃保温5min,自然冷却后得物料a;
S2、将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蜡油,聚异丁烯,颜料加入物料a
中,在50℃下加热搅拌60min,再加入促进剂和稀释剂,继续搅拌5min,得物
料b;
S3、将物料b研磨至400目后,调节PH至6后分装得到防潮油漆。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潮油漆,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26
份,纳米氧化锌12份,方解石粉末8份,丝光沸石粉末1份,云母粉5份,铝
粉1份,滑石粉5份,粘土3份,氧化镁3份,铝矾土2份,碳化钒3份,柠
檬酸三铵2份,对亚苯基二胺6份,乙二醇2份,环烷二羧酸单酯5份,乙酸
丁酯2份,石蜡油6份,聚异丁烯1份,KH-560硅烷偶联剂4份,环己酮1份,
钴绿5份。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
锂加入反应瓶内,在280℃反应10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00℃,按重量份,
加入5份苯甲酸、1份分子量为3500的丙烯酸预聚物和6份二甲苯,升温至180℃
后保温30min,然后降温至150℃,接着加入3份邻苯二甲酸酐,在235℃保温
20min,然后降温至105℃,接着用200#溶剂油兑稀,过滤后得到丙烯酸改性醇
酸树脂。
纳米氧化锌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浓度为0.15mol/L的硝酸锌溶液和
浓度为0.1mol/L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密封后于
100℃的恒温水浴中静置1h,然后在常温下静置2d得到物料b,接着将物料b
的上层清液倒出,然后将剩余的物料b放入干燥箱中干燥1h,得到纳米氧化锌
颗粒。
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纳米氧化锌,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
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
苯基二胺,乙二醇混合后,搅拌18min,加热至150℃下保温15min后,继续加
热至220℃保温10min,自然冷却后得物料a;
S2、将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蜡油,聚异丁烯,颜料加入物料a
中,在80℃下加热搅拌40min,再加入促进剂和稀释剂,继续搅拌8min,得物
料b;
S3、将物料b研磨至200目后,调节PH至8后分装得到防潮油漆。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潮油漆,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14
份,纳米氧化锌23份,方解石粉末4份,丝光沸石粉末5份,云母粉3份,铝
粉5份,滑石粉3份,粘土5份,氧化镁1.5份,铝矾土4.5份,碳化钒1.5
份,柠檬酸三铵7.5份,对亚苯基二胺3.5份,乙二醇5.5份,环烷二羧酸单
酯2份,乙酸丁酯3.5份,石蜡油2.5份,聚异丁烯2.5份,异丙基三酞酸酯
2.5份,正丁醇4.5份,氧化铁2份。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
锂加入反应瓶内,在220℃反应25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65℃,按重量份,
加入3份苯甲酸、2.5份分子量为3100的丙烯酸预聚物和3.5份二甲苯,升温
至235℃后保温16min,然后降温至175℃,接着加入7份邻苯二甲酸酐,在220℃
保温28min,然后降温至90℃,接着用200#溶剂油兑稀,过滤后得到丙烯酸改
性醇酸树脂。
纳米氧化锌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浓度为0.08mol/L的硝酸锌溶液和
浓度为0.25mol/L的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密封后
于85℃的恒温水浴中静置2.5h,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d得到物料b,接着将物
料b的上层清液倒出,然后将剩余的物料b放入干燥箱中干燥1.8h,得到纳米
氧化锌颗粒。
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纳米氧化锌,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
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
苯基二胺,乙二醇混合后,搅拌14min,加热至215℃下保温11min后,继续加
热至245℃保温6min,自然冷却后得物料a;
S2、将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蜡油,聚异丁烯,颜料加入物料a
中,在55℃下加热搅拌55min,再加入促进剂和稀释剂,继续搅拌6min,得物
料b;
S3、将物料b研磨至250目后,调节PH至7.5后分装得到防潮油漆。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潮油漆,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25
份,纳米氧化锌13份,方解石粉末7份,丝光沸石粉末2份,云母粉4份,铝
粉2份,滑石粉4份,粘土4份,氧化镁2.8份,铝矾土2.5份,碳化钒2.5
份,柠檬酸三铵2.5份,对亚苯基二胺5.5份,乙二醇2.5份,环烷二羧酸单
酯4份,乙酸丁酯2.5份,石蜡油5.5份,聚异丁烯1.5份,异丙基三酞酸酯
3.5份,正丁醇1.5份,氧化铁4份。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豆油、季戊四醇和氢氧化
锂加入反应瓶内,在260℃反应15min,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95℃,按重量份,
加入4份苯甲酸、1.5份分子量为3400的丙烯酸预聚物和5.5份二甲苯,升温
至185℃后保温29min,然后降温至155℃,接着加入4份邻苯二甲酸酐,在230℃
保温22min,然后降温至100℃,接着用200#溶剂油兑稀,过滤后得到丙烯酸改
性醇酸树脂。
纳米氧化锌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浓度为0.12mol/L硝酸锌溶液和浓
度为0.15mol/L的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将物料a密封后于
95℃的恒温水浴中静置1.5h,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8d得到物料b,接着将物料
b的上层清液倒出,然后将剩余的物料b放入干燥箱中干燥1.2h,得到纳米氧
化锌颗粒。
本发明还提出的上述防潮油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纳米氧化锌,方解石粉末,丝光沸石粉末,
云母粉,铝粉,滑石粉,粘土,氧化镁,铝矾土,碳化钒,柠檬酸三铵,对亚
苯基二胺,乙二醇混合后,搅拌16min,加热至155℃下保温14min后,继续加
热至225℃保温9min,自然冷却后得物料a;
S2、将环烷二羧酸单酯,乙酸丁酯,石蜡油,聚异丁烯,颜料加入物料a
中,在55℃下加热搅拌55min,再加入促进剂和稀释剂,继续搅拌6min,得物
料b;
S3、将物料b研磨至350目后,调节PH至6.5后分装得到防潮油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