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5729925
  • 上传时间:2019-03-13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26.9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11602.0

    申请日:

    2015.07.14

    公开号:

    CN104962968A

    公开日:

    2015.10.0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25D 5/48申请公布日:201510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5D 5/48申请日:20150714|||公开

    IPC分类号:

    C25D5/48; C23C22/05

    主分类号:

    C25D5/48

    申请人:

    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樊斌锋; 王建智; 柴云; 张欣; 何铁帅; 张伟华

    地址:

    472500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黄河路1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周闯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溶液制备,分别取KBE-903和KBM-7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1.5~3.5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2-4g/l,KBM-703的浓度为0.5-1.5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铜箔处理层表面的羟基与完成水解的KBE-903、KBM-703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提高了基膜(PI薄膜)与铜箔的抗剥离强度值;并且通过KBE-903、KBM-703形成复合溶液,进一步提升了铜箔的抗剥离强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溶液制备:分别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1.5~3.5小时,所得溶液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浓度为2-4g/l,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浓度为0.5-1.5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铜箔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对电解铜箔的材料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电解铜箔基本性能之一的抗剥离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及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在铜箔实际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电解工艺参数、铜箔表观缺陷、溶液进液流量、硅烷偶联剂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铜箔的抗剥离强度。本发明工艺主要是采用一种混合硅烷偶联剂,优化其配比及浓度,达到下游客户以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作为绝缘基膜材料时,可以提高基膜与铜箔的抗剥离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溶液制备,分别取KBE-903和KBM-7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1.5~3.5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2-4g/l,KBM-703的浓度为0.5-1.5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KBE-903的化学名称: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3Si(OC2H5)3);KBM-703的化学名称: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l(CH2)3Si(OC2H5)3)。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铜箔处理层表面的羟基与完成水解的KBE-903、KBM-703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提高了基膜(PI薄膜)与铜箔的抗剥离强度值;并且通过KBE-903、KBM-703形成复合溶液,进一步提升了铜箔的抗剥离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溶液制备,分别取KBE-903和KBM-7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3个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2g/l,KBM-703的浓度为0.5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对比试验1:取KBE-9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三个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2.5 g/l,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实施例2
    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溶液制备,分别取KBE-903和KBM-7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1.5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2.6g/l,KBM-703的浓度为1.31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对比试验2:取KBE-9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三个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3.91g/l,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实施例3
    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溶液制备,分别取KBE-903和KBM-7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3.5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4g/l,KBM-703的浓度为1.5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对比试验3:取KBE-9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三个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5.5g/l,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将实施例1-3及对比试验1-3分别用PI薄膜基材与12μm厚的 A4纸大小的电解铜箔压板,测试抗剥结果(常温抗剥离是将PI薄膜基材与电解铜箔压板后在常温下保持48小时后进行测试,高温抗剥离是将PI薄膜基材与电解铜箔压板后在180℃下保持48小时后进行测试)如表1:
    表1

     本发明经过KBE-903和KBM-703混合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使铜箔与PI薄膜基材结合时,抗剥离强度均比目前单独使用的KBE-903硅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

    关 键  词:
    一种 提高 电解 铜箔 剥离 强度 工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7299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