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硫酸亚乙酯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也是硫酸酯类结构的一种用于锂电池
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及锂电子电解液的新型添加剂。硫酸亚乙酯能通过抑制
电池初始容量的下降,增大初始放电容量减少高温放置后的电池膨胀,提高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次数,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具有很大
的市场需求和开发前景。
目前硫酸亚乙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路线1采用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将硫酸酐和环氧乙烷同时加入二氧六
环中反应,并通过调整料比和反应条件将收率提高至80~90%。该路线成功
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严格控制溶剂二氧六环的水含量,文献中溶剂二氧六环
先共沸带水后将剩余溶剂降温并用于反应。
2.
路线2由苯基磺酸碘(III)内盐与乙烯反应生成产品硫酸亚乙酯,反
应收率高达85%。该路线使用易燃性气体乙烯做原料,有机磺酸碘内盐试剂
也价格昂贵,从工艺可行性及成本考虑均很难被采用。
3.
路线3以1,2-二溴乙烷为原料与硫酸银在二甲苯中回流反应可以制备
得到硫酸亚乙酯,但反应的最终收率仅23%。且由于该路线使用的原料1,2-
二溴乙烷、硫酸银均价格昂贵。
4.
路线4中硫酸与乙二醇酯化反应生成产品硫酸亚乙酯,但没有收率的相
关报道。
对上述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分析得出结论:
路线1将反应缩短至一步完成且收率高于路线1,而且通过溶剂二氧六
环的循环利用可以将工艺成本进一步降低。但该路线使用易挥发腐蚀性的危
险化学品硫酸酐,增加了工艺操作难度和风险。
路线2、3不仅收率偏低,所用原料成本也太高,缺乏工艺可行性;路
线4虽然所用原料及路线简单,但因相关文献报道少、缺乏工艺相关数据支
持,不适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
采用无溶剂条件,减少有机溶剂使用,以一锅法制备硫酸亚乙酯,避免了两
步反应中间的水洗、萃取和浓缩的过程。此过程反应温和,合成工艺条件简
单易操作,安全,产品质量收率高,能耗小,成本低,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
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
法,包括:
控温0-50℃,将二氯亚砜滴入乙二醇中,酯化反应制备中间体亚硫酸亚
乙酯,控温<30℃保温搅拌1-3h后,控温-10-10℃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调
节体系pH值为7-8,再加入催化剂三氯化钌,控温0-10℃滴加质量浓度为
13%的次氯酸钠溶液,1-3h滴毕,0-10℃保温1-2h,氧化制备硫酸亚乙酯,
TLC监测无中间体亚硫酸亚乙酯(DTO)后,控温0-10℃加入质量浓度5%-10%
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搅拌10min后,控温0-5℃过滤,得硫酸亚乙酯粗品,
重结晶纯化,得硫酸亚乙酯,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其中,a为反应产物硫酸亚乙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二氯亚砜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5:1。
进一步,所述三氯化钌的投料量为乙二醇摩尔量的0.01%-0.05%。
进一步,所述质量浓度13%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与乙二醇的摩尔
比为1:1-3:1。
进一步,所述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质量浓度13%的次氯酸钠溶
液质量的0.2-0.5倍。
进一步,所述重结晶所用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
碳酸二甲酯、二氧六环、乙醇、甲醇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制备方法以乙二醇和二氯亚砜为初始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亚
硫酸亚乙酯,再经氧化反应,最后过滤得到硫酸亚乙酯产品。反应过程中无
有机溶剂,乙二醇既是反应原料又是酯化反应的溶剂。产品硫酸亚乙酯在氧
化反应过程中悬浮于体系中,反应毕,直接过滤即可得到粗品。
本发明产品收率高,投料系数大,操作过程简单安全,生产周期短,原
料成本较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此合成工艺条件简单易操作,安全,产品的
质量收率高,易于纯化,能耗小,成本低,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工业级乙二醇74.4g加入到2L三口瓶中,通入干燥的稳定氮气流,
体系密封并将尾气连接通入自来水吸收瓶中,滴加157.1g二氯亚砜,控制
滴加速度使体系温度不超过30℃,耗时1.6h滴毕,滴毕体系控温小于30℃,
保温搅拌2h,TLC监测无原料乙二醇剩余,停止保温,此时体系为浅棕色澄
清溶液。
体系在0℃低温浴中搅拌并降温至0-10℃,向体系缓慢加入260g质量
浓度8.4%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在7-8之间。再加入0.78g三水
合三氯化钌,体系为红黑色浑浊液。搅拌并控温0-10℃滴加质量浓度13%的
次氯酸钠溶液800g,滴加用时3h,滴毕0-10℃保温1h。TLC监测反应液中
无DTO剩余后(或GC检测,DTO<0.5%),继续下步操作。
保持温度为0-5℃加入质量浓度1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300g,搅拌10min,
控温0-5℃过滤,得114g黄色块状固体。粗品纯度GC>95%,收率为75.6%。
粗品用150g二氯乙烷热溶,趁热过滤,滤液降温析出固体,过滤得白色粉
末状晶体108g。GC>99.9%,总收率为72%。1H-NMR:δ4.76(s,4H)ppm;
13C-NMR:δ68.8ppm。
实施例2
称取工业级乙二醇31.0g加入到1L三口瓶中,通入干燥的稳定氮气流,
体系密封并将尾气连接通入自来水吸收瓶中。滴加65.5g二氯亚砜,控制滴
加速度使体系温度不超过30℃,1h滴毕。滴加过程有气泡冒出。滴毕升温
至25-30℃,保温搅拌3h,TLC监测无原料乙二醇剩余,停止保温,此时体
系为浅棕色澄清溶液。
将体系降温至0-10℃,称取8g碳酸氢钠和112g水配制成碳酸氢钠溶液,
加入到体系中使体系pH值在7-8之间,再加入0.3g三水合三氯化钌,体系
为深棕色浑浊液。搅拌并控温0-10℃滴加313g质量浓度13%的次氯酸钠溶
液至反应液变为浅黄色浑浊液,滴加用时2h,滴毕0-10℃保温1h,淀粉-KI
试纸检测水相有氧化性,TLC监测反应液中无DTO剩余后,继续下步操作。
保持体系温度为0-10℃加入质量浓度10%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120g,淀
粉碘化钾试纸检测无氧化性。搅拌10min后控温0-5℃过滤,得49.8g黄色
颗粒固体,GC>96%,收率:80%。粗品用50g甲苯热溶,趁热过滤,滤液降
温析出固体,过滤得46g白色结晶粉末,GC>99.9%,总收率74%。1H-NMR:δ
4.76(s,4H)ppm;13C-NMR:δ68.8pp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