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墙板,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中最主
要的乘坐工具,目前国内动车组的运营时速已达到380公里速度级,轨道车辆的高
速运行必然产生兼顾车体强度、刚度和轻量化结构的设计要求。
现有的车体侧墙结构在车门、车窗的安装结构、整体刚度、强度等方面存在不
完善的地方,无法满足更快速车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整体承载能力,满足更
新型轨道车辆要求的轨道车辆侧墙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包括多块侧墙型材、设置在侧墙型材上方的上边梁型
材,所述上边梁型材在车顶和所述侧墙结构过渡处的内外轮廓间距大于两侧的内外
轮廓间距。
进一步,所述上边梁型材的内轮廓为各点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上边梁型材靠
近车顶一侧的外轮廓为曲率半径与内轮廓相同的圆弧,上边梁型材靠近侧墙结构一
侧的外轮廓为曲率半径大于车顶侧外轮廓的圆弧。
进一步,在所述上边梁型材车顶一侧的外轮廓与侧墙结构一侧的外轮廓之间采
用圆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上边梁型材外轮廓上设置有雨檐。
进一步,所述上边梁型材靠近侧墙结构一侧的外轮廓向上延伸形成所述雨檐。
进一步,所述雨檐为圆弧形,所述雨檐上各点的曲率半径与上边梁型材靠近侧
墙结构一侧的外轮廓曲率半径相同。
进一步,在所述上边梁型材的内轮廓处设置有用于车门或其他设备安装的车门
安装滑槽,所述车门安装滑槽的连接筋板贯通上边梁型材的内外轮廓。
进一步,所述车门安装滑槽的连接筋板与上边梁型材内部的加强筋板之间形成
门角补强预留空间。
进一步,在侧墙型材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车窗或盲窗安装的车窗安装滑槽,在
所述车窗安装滑槽面向车厢内一侧设置有方便螺母放入并固定的钥匙孔。
进一步,在车门安装处的设置门立柱,所述门立柱采用中空铝合金挤压型材与
多块横向设置的铝合金板材焊接而成。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上边梁型材采用变截面设计,满足对轨道车辆流线型和空气动力学的要求,
并且提高整体承载能力和美观程度。
2、结合上边梁型材变截面设计,采用上边梁型材雨檐结构,使雨檐与侧墙结构
圆弧过渡融为一体,不仅减少了车辆运行时的空气阻力,还极大的提高了整车的外
观效果。
3、侧墙结构内置、外置车窗、车门等设备的安装滑槽,预留足够的门角补强空
间,不仅为各设备提供了安装面,还满足了侧墙结构整体承载能力。
4、在上边梁型材内部设置门角补强预留空间,不仅在需要增加门角补强时,可
在应力集中较大的门角处增设补强块,提高门角强度,而且在车门安装时又不会影
响其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侧墙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侧墙结构的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车窗安装面的示意图。
如图1至3所示,侧墙型材1、车窗安装滑槽11、钥匙孔12、上边梁型材2、内轮
廓21、外轮廓22、雨檐23、车门安装滑槽24、连接筋板25、门角补强预留空间26、
门立柱3、铝合金板材31、窗立柱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结构主要应用于轨道车辆车体。
如图1所示,轨道车辆侧墙结构主要包括多块侧墙型材1、上边梁型材2、门立
柱3、窗立柱4。侧墙型材1和上边梁型材2采用中空铝合金挤压型材,各型材之间
在车体长度方向采用连续焊接,侧墙结构和车顶之间内外侧及侧墙结构和底架边梁
之间外侧均采用连续焊接,侧墙结构与底架边梁内侧采用段焊。
侧墙结构与底架、车顶、端墙等大部件在专门的总组装胎位采用焊接方式联接
成完整的薄壁筒型整体承载结构,整体呈流线型,符合现代轨道车辆的设计理念。
如图2所示,上边梁型材2设置在侧墙型材1与车顶之间,上边梁型材2在车
顶和侧墙结构过渡处采用变截面设计,即上边梁型材的内轮廓21和外轮廓22在车
顶和侧墙结构过渡处的间距较大,而在车顶一侧和侧墙结构一侧内轮廓21和外轮廓
22的间距较小。
上边梁型材2的内轮廓21为圆弧形,在圆弧上的各点曲率半径相同。外轮廓22
为分段圆弧结构,靠近车顶一侧的外轮廓22的圆弧各点曲率半径与内轮廓21各点
的曲率半径相同,靠近侧墙结构一侧的外轮廓22的圆弧各点曲率半径大于车顶侧外
轮廓22圆弧曲率半径,外轮廓22车顶一侧圆弧与侧墙结构一侧圆弧之间采用圆滑
过渡连接。
这样在车顶和侧墙结构过渡处(即圆滑过渡连接处)的上边梁型材2就形成了
凸起的变截面形状,该位置内外轮廓间距大于两侧间距,不仅满足对轨道车辆流线
型和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并且提高整体承载能力和美观程度。
在上边梁型材2的外轮廓22上设置有雨檐23,靠近侧墙结构一侧的外轮廓22
向上延伸形成雨檐23,由于靠近侧墙结构一侧的外轮廓22曲率半径大于靠近车顶一
侧的外轮廓22,因此雨檐23与靠近车顶一侧的外轮廓22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即
雨水可流出的雨槽结构,当下雨时,雨水延雨槽流到轨道车辆车厢端部排出。
雨檐23的截面为圆弧形,雨檐23上各点的曲率半径与靠近侧墙一侧外轮廓22
圆弧的曲率半径相同,使得雨檐23为圆弧过渡,并与侧墙结构融为一体,不仅减少
了车辆运行时的空气阻力,还极大的提高了整车的外观效果。
在侧墙型材1、上边梁型材2内部设置菱形排布的加强筋板,在车门安装处设置
门立柱3,门立柱3包括纵向设置的中空铝合金挤压型材和横向设置的多块铝合金板
材31,它们组焊形成门立柱3。铝合金板材31两侧分别与侧墙型材1和中空铝合金挤
压型材焊接固定,不仅提高了门立柱1的强度刚度,还为车门、门区电气设备提供安
装面,满足门区强度和功能的要求。
窗立柱4设置在门立柱3旁边,靠近车窗的一侧。窗立柱4采用L形铝合金型材,L
形铝合金型材连接侧墙型材1和门立柱3,并在车体垂向起到支撑作用,在车窗安装
后,使侧墙结构在窗区达到密封。
在上边梁型材2的内轮廓21内侧设置车门安装滑槽24,车门安装滑槽24为客车长
度方向设置的长条滑槽,分为上、下两条,用于车门或车辆其他设备的安装。在下
侧的车门安装滑槽24上设置一条连接筋板25,连接筋板25贯通上边梁型材2的内外轮
廓,并分别与内外轮廓焊接固定,极大的提高了滑槽的安装强度。
连接筋板25与上边梁型材2内部的加强筋板之间形成一个门角补强预留空间26,
在需要增加门角补强块的时候,可切开连接筋板25,在门角补强预留空间26处设置
门角补强块,不仅可在应力集中较大的门角处增设补强块,增加门角处的强度,而
且在车门安装时又不会影响其安装作业。
如图3所示,在侧墙型材1上设置有车窗安装面,用于车窗或盲窗的安装,在车
窗安装位置的侧墙型材1内部分别设置多条车窗安装滑槽11,车窗安装滑槽11为车辆
长度方向设置,单元组合整体式车窗、盲窗通过车窗安装滑槽11栓接固定。通过侧
墙型材1内部设置滑槽结构,极大的方便了车窗、盲窗的安装。
在车窗安装滑槽11面向车厢内一侧设置有多个钥匙孔12,钥匙孔12分为双侧孔
和单侧孔,在车窗四周设置多个单侧孔,在两个车窗连接部分的上下两侧设置双侧
孔。
螺母通过钥匙孔12的大孔放入车窗安装滑槽11,螺母在车窗安装滑槽11内滑动,
被钥匙孔12的长条孔挡住无法取出,螺母滑动至适当位置,螺栓穿过车窗、盲窗通
过螺母将车窗、盲窗固定。通过设置钥匙孔12方便了螺母的放置和车窗、盲窗安装
点的固定、选取。
通过上述侧墙结构内置、外置车窗、车门等设备的安装滑槽,预留足够的门角
补强空间,不仅为各设备提供了安装面,还满足了侧墙结构整体承载能力。
本发明所述轨道车辆侧墙结构,满足轨道车辆的强度、刚度、疲劳的要求,具
有重量轻,强度高,生产工艺简化,造型美观等优点。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
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