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包含玻璃纤维和对位芳族聚酰胺的改进的耐切割手套.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5693550
  • 上传时间:2019-03-07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97.4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05458.6

    申请日:

    2010.01.15

    公开号:

    CN102292003A

    公开日:

    2011.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1D 19/015申请日:20100115|||公开

    IPC分类号:

    A41D19/015

    主分类号:

    A41D19/015

    申请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

    发明人:

    R·朱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2009.01.26 US 12/35971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孟慧岚;李炳爱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耐切割针织手套,其包括:a)耐切割复合纱,所述耐切割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两种芯纱的芯和螺旋包缠在所述芯周围的至少一种第一包缠纱,所述芯纱包括至少一种50至200旦尼尔(56至220分特)的玻璃纤维长丝纱和至少一种100至600旦尼尔(110至680分特)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纱,所述第一包缠纱包括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一种20至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纱;b)副纱,所述副纱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c)衬里纱,所述衬里纱包括100至500旦尼尔(110至560分特)的复合纱,所述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纱的弹性体纱芯和螺旋包缠在所述纱芯周围的至少一种第二包缠纱,所述第二包缠纱包括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一种20至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纱;其中所述耐切割复合纱、副纱和衬里纱共针织到手套内,其中衬里纱添纱到手套的内部,并且所述耐切割复合纱和副纱形成手套的外部。

    权利要求书

    1.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包括:
    a)耐切割复合纱,所述耐切割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两种芯纱的芯和
    螺旋包缠到所述芯周围的至少一种第一包缠纱,
    所述芯纱包括至少一种50至200旦尼尔(56至220分特)的玻
    璃纤维长丝纱和至少一种100至600旦尼尔(110至680分特)
    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纱,
    所述第一包缠纱包括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
    至少一种20至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纱;
    b)副纱,所述副纱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
    c)衬里纱,所述衬里纱包括100至500旦尼尔(110至560分特)
    的复合纱,所述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纱的弹性体纱芯
    和螺旋包缠在所述纱芯周围的至少一种第二包缠纱,
    所述第二包缠纱包括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天然纤维、纤维素
    纤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一种20至300旦尼尔(22至340
    分特)的纱;并且
    其中所述耐切割复合纱、所述副纱和所述衬里纱共针织到所述手套
    内,其中所述衬里纱添纱到所述手套的内部,并且所述耐切割复合
    纱和副纱形成所述手套的外部。
    2.权利要求1的耐切割针织手套,其中所述对位芳族聚酰胺纱包括短纤
    维或连续长丝。
    3.权利要求1的耐切割针织手套,其中所述对位芳族聚酰胺为聚对苯二
    甲酰对苯二胺。
    4.权利要求1的耐切割针织手套,其中所述弹性体纱为斯潘德克斯纱。
    5.权利要求1的耐切割针织手套,其中所述弹性体纱具有至多100旦尼
    尔(110分特)的线密度。
    6.权利要求1的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进一步具有100
    克力/盎司/平方码织物(3克力/克/平方米织物)或更高的耐切割指
    数。
    7.权利要求6的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具有7至14盎
    司/平方码(240至475克/平方米)的针织织物基重。
    8.权利要求1的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进一步包括选自
    腈、胶乳、聚氨酯、氯丁橡胶、橡胶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外部合成
    聚合物涂层。
    9.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包括:
    a)耐切割复合纱,所述耐切割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两种芯纱的芯和
    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一种20至300
    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第一包缠纱,所述至少一种第一包缠
    纱螺旋包缠在所述芯周围,
    所述芯纱包括至少一种50至200旦尼尔(56至220分特)的玻
    璃纤维长丝纱和至少一种100至600旦尼尔(110至680分特)
    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纱;
    b)副纱,所述副纱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
    c)衬里纱,所述衬里纱包括100至500旦尼尔(110至560分特)
    的复合纱,所述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一种斯潘德克斯纱的斯潘德
    克斯纱芯和包括脂族聚酰胺、聚酯、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以及
    它们的混合物的20至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至少一种
    第二包缠纱,所述纱芯具有至多75旦尼尔(84分特)的线密
    度,所述至少一种第二包缠纱螺旋包缠在所述纱芯周围;
    其中所述耐切割复合纱、所述副纱、和所述衬里纱共针织到所述手
    套内,其中所述衬里纱添纱到所述手套的内部,并且所述耐切割复
    合纱和副纱形成所述手套的外部。
    10.权利要求9的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进一步具有100
    克力/盎司/平方码织物(3克力/克/平方米织物)或更高的耐切割指
    数。
    11.权利要求10的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具有7至14盎
    司/平方码(240至475克/平方米)的针织织物基重。
    12.权利要求11的耐切割针织手套,所述耐切割针织手套进一步包括选
    自腈、胶乳、聚氨酯、氯丁橡胶、橡胶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外部合
    成聚合物涂层。

    说明书

    包含玻璃纤维和对位芳族聚酰胺的改进的耐切割手套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玻璃长丝和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改进构造的耐切割
    针织手套。该手套具有改善的舒适度和耐磨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针织结
    构中添加了移动式副纱。

    2.背景技术

    耐切割手套是可商购获得的,其由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纱线针织而
    成,该纱线添纱至棉花之类的物质,使得棉花层位于手套内部紧挨皮肤。由
    于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可能会磨损皮肤,棉花有助于改善手套的舒适度。授
    予Post的美国专利6,044,493公开了一种保护材料,例如包括针织在一起形
    成添纱针织物的多个耐切割股线和多个弹性股线的手套,其中耐切割股线形
    成材料的外表面,弹性股线形成材料的内表面。

    在旨在改善耐切割纱的防切割性能的努力中,已经将具有高硬度的材
    料与耐切割纱组合。授予Dunbar等人的美国专利5,119,512公开了由单纱制
    成的耐切割纱、织物和手套,该单纱包含至少一种柔性耐切割纤维材料和至
    少另一种具有较高硬度的材料。授予Hummel的美国专利6,161,400公开了
    由两种不同纱线制成的耐切割织物和手套,一种纱线包含耐切割纤维,另一
    种纱线包含具有高硬度的纤维。两种纱线中的一种主要位于手套外部,另一
    种主要位于内部。类似地,授予Andrews等人的美国专利5,965,223公开了
    一种保护性织物和手套,其至少具有采用由磨料构成的纱线制成的外层,该
    磨料添纱到本身具有耐切割性或高拉伸强度材料的内层上。

    裸玻璃纤维虽然具有高硬度,但也非常脆,易于磨损,并且对皮肤有
    极大的刺激性。针对这种皮肤刺激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具有通常被称
    为复合纱或包缠纱形式的玻璃纤维;也就是说,玻璃纤维的长丝由多种螺旋
    包缠的纱线所包覆。代表性的纱和制备此类纱的方法在例如授予Kolmes等
    人的美国专利5,628,172和授予Kolmes的美国专利5,845,476中有所公开。
    这些缠绕物通常间距较近和/或紧密包缠在玻璃纤维长丝芯周围,以获得良
    好的覆盖百分比,但非预期的结果是这些复合材料或包缠纱往往较硬。

    此外,只要复合纱保持完好无损,这种包缠纱就有助于防止刺激皮
    肤。遗憾的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这种手套会产生切口和磨损,从而露出
    玻璃纤维,该玻璃纤维即使在手套仍然可用的情况下也会刺激皮肤。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手套构造,以便改善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和耐磨性。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耐切割针织手套,其包括

    a)耐切割复合纱,该耐切割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两种芯纱的芯和螺旋
    包缠在该芯周围的至少一种第一包缠纱,该芯纱包括至少一种50
    至200旦尼尔(56至220分特)的玻璃纤维长丝纱和至少一种100
    至600旦尼尔(110至680分特)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纱,第一包缠
    纱包括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一种20至
    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纱;

    b)副纱,该副纱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

    c)衬里纱,该衬里纱包括100至500旦尼尔(110至560分特)的复
    合纱,该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纱的弹性体纱芯和螺旋包
    缠在该纱芯周围的至少一种第二包缠纱,第二包缠纱包括选自脂族
    聚酰胺、聚酯、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一
    种20至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纱;

    其中耐切割复合纱、副纱和衬里纱共针织到手套内,其中衬里纱添纱到手套
    内部,并且耐切割复合纱和副纱形成手套的外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切割针织手套,其包括:

    a)耐切割复合纱,该耐切割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两种芯纱的芯和包含
    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一种20至300旦尼尔
    (22至340分特)的第一包缠纱,所述至少一种第一包缠纱螺旋
    包缠在该芯周围,
    该芯纱包括至少一种50至200旦尼尔(56至220分特)的玻璃纤
    维长丝纱和至少一种100至600旦尼尔(110至680分特)的聚对
    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纱;

    b)副纱,该副纱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

    c)衬里纱,该衬里纱包括100至500旦尼尔(110至560分特)的复
    合纱,该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一种斯潘德克斯纱的斯潘德克斯纱芯
    和包括脂族聚酰胺、聚酯、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以及它们的混合
    物的20至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至少一种第二包缠纱,
    所述纱芯具有至多75旦尼尔(84分特)的线密度,所述至少一种
    第二包缠纱螺旋包缠在纱芯周围;

    其中耐切割复合纱、副纱和衬里纱共针织到手套内,其中衬里纱添纱到手套
    内部,并且耐切割复合纱和副纱形成手套的外部。

    附图简述

    附图是使用手套针织机通过针织各种纱所制成的耐切割手套的图示。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三种类型纱的耐切割针织手套构造。这些纱包括
    包含玻璃纤维的耐切割复合纱、副纱、以及与添纱在手套内部的衬里纱针织
    在一起的衬纱。

    耐切割复合纱

    耐切割复合纱具有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芯纱的芯和螺旋包缠在该两种
    组合的芯纱周围的至少一种包缠纱。至少其中一种芯纱为具有50至200旦
    尼尔(56至220分特)的线密度的玻璃纤维长丝纱。据认为,小于50旦尼
    尔(小于56分特)不能提供足够的切割防护作用,而大于200旦尼尔(大
    于220分特)会导致织物比期望的更厚。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最终的手
    套尺寸为13针距或更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玻璃纤维长丝纱具有50至
    120旦尼尔(56至130分特)的线密度。

    术语“玻璃纤维”和“纤维玻璃”在本文中互换使用,以表示玻璃纤
    维长丝纱。通过将熔融的硅基玻璃或其他配方玻璃挤出成细股线或具有适于
    纺织物加工的直径的长丝而形成玻璃纤维。两类常用的玻璃纤维被称为S-
    玻璃和E-玻璃。E-玻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并可在高达1500华氏度(800
    摄氏度)的条件下保持其绝缘性。S-玻璃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并且比E-
    玻璃更硬。合适的玻璃纤维可得自B&W Fiber Glass,Inc.和许多其他玻璃纤
    维制造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耐切割复合纱中优选使用E-玻璃。

    该芯纱与至少一种其他芯纱组合,该芯纱为具有100至600旦尼尔
    (110至680分特)线密度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纱。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由芳
    族聚酰胺聚合物制得,其中两个环或基团沿着分子链相对于彼此对位取向。
    用于制备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方法一般在例如美国专利3,869,430、
    3,869,429和3,767,756中有所公开。此类芳香族聚酰胺有机纤维和多种形式
    的这类纤维可以商品名Kevlar纤维得自E.I.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Wilmington,Delaware),以及以商品名Twaron纤维得自日本
    的Teijin Ltd.。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可得自Teijin Ltd.(Tokyo,Japan)由
    共聚(对苯/3,4’二苯酯对苯二甲酰)制成的Technora纤维被视为对位芳族聚
    酰胺纤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位芳族聚酰胺纱包括短纤维。在一些实施
    方案中,对位芳族聚酰胺纱包括连续长丝。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位芳族聚
    酰胺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然后,将至少一种附加的纱螺旋包缠在组合芯纱周围。该至少一种包
    缠纱包括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纤维,并且具有20至
    300旦尼尔(22至340分特)的线密度。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包缠纱
    具有40至150旦尼尔(44至167分特)的线密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
    纱以5至20捻/英寸(2至8捻/厘米)的频率包缠在芯纱周围。高于20捻/
    英寸(8捻/厘米)的频率会导致形成非常硬的纱,低于5捻/英寸(2捻/厘
    米)的频率会破坏手套的耐久性,因为玻璃纤维长丝芯不能被完全包覆。在
    一些实施方案中,包缠纱为短纤纱;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案中,包缠纱为连
    续长丝纱线。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包缠纱为变形的连续长丝纱线。

    由于在耐切割复合纱的芯内使用了两种高度耐切割纱,这些芯纱的加
    入为手套提供了主要的耐切割性。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耐切割复合纱的
    芯仅仅由两种芯纱组成,一种为玻璃纤维,另一种为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
    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并且其中一种纱的包缠物为脂族尼龙或
    聚酯。

    副纱

    虽然耐切割复合纱可包括多种围绕芯纱的包缠纱,但由于围绕芯的多
    个紧密的螺旋包缠纱赋予耐切割复合纱的硬度,优选地为仅一种包缠纱。相
    反,针对耐切割复合纱的玻璃纤维可能产生的刺激的附加保护由副纱提供,
    该副纱与耐切割复合纱针织在一起,以助于随机包覆耐切割复合纱。副纱选
    自脂族聚酰胺、聚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副纱还为针织在手套内的纱束提供
    润滑性,使得针织的纱在针织结构内更具有可动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副
    纱的线密度为100至300旦尼尔(110至340分特)。此纱线尺寸范围可改
    善舒适度和耐磨性,而不会显著降低手套织物的耐切割性。在一些优选实施
    方案中,副纱仅由单一类型的纱组成,例如脂族聚酰胺纱或聚酯纱。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副纱可以为单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副纱可以为双纱或合股
    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副纱为短纤纱;在一些其他实施方案中,副纱为连
    续长丝纱线。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副纱为变形的连续长丝纱线。

    衬里纱

    针织手套内的第三纱线部分提供了一层紧挨皮肤的毛圈衬里纱。衬里
    纱为复合纱,其具有100至500旦尼尔(110至560分特)的总纱线线密
    度,并且具有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纱的弹性体纱芯和螺旋包缠在纱芯周围的
    至少一种包缠纱。包缠物用来保护略微不耐用的弹性体纱,以免在针织过程
    中和手套使用中的磨损。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复合纱仅包含服装短纤维
    纱,即在传统服饰中使用的纱,例如脂族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天然纤
    维、纤维素纤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缠纱仅由单一类
    型的纱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缠纱可以为单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包缠纱可以为双纱或合股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缠纱为短纤纱;在一些
    其他实施方案中,包缠纱为变形的连续长丝纱线。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弹性体纱具有20至100旦尼尔(22至110分特)
    的线密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弹性体纱具有75旦尼尔(84分特)或更小
    的线密度;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弹性体纱具有30至50旦尼尔(33至
    56分特)的线密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弹性体纱为斯潘德克斯纱。虽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的弹性体纤维纱为斯潘德克斯纤维纱,但可以使用一
    般具有拉伸和恢复性的任何纤维。如本文所用,“斯潘德克斯”的常用定义
    为一种人造纤维,其中纤维形成物质为由至少85重量%的嵌段式聚氨酯组
    成的长链合成聚合物。斯潘德克斯型嵌段式聚氨酯包括例如美国专利
    2,929,801、2,929,802、2,929,803、2,929,804、2,953,839、2,957,852、
    2,962,470、2,999,839和3,009,901中描述的那些。

    螺旋包缠在弹性体纱芯周围的该至少一种纱具有20至300旦尼尔(22
    至340分特)的线密度,选自脂族聚酰胺、聚酯、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以
    及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纱以5至20捻/英寸(2至8捻/厘
    米)的频率包缠在弹性体纱芯周围。高于20捻/英寸(8捻/厘米)的频率会
    导致生成更硬的纱,低于5捻/英寸(2捻/厘米)的频率不足以包覆弹性体
    纱芯。

    手套

    手套被构造成使得衬里纱在针织过程中添纱在手套内部,而耐切割复
    合纱和副纱在针织过程中添纱在手套外部。采用这种方式的手套构造提供了
    若干优点。从而通过两种方式为手套佩戴者提供了针对耐切割复合纱的改善
    的保护作用,首先是通过接触佩戴者皮肤并将耐切割纱与皮肤隔开的衬里
    纱,其次是通过在整个手套内随机设置在衬里纱与耐切割复合纱之间的副
    纱。

    为了改善舒适度,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副纱在形成手套外部之前并
    未与耐切割复合纱进行预组装。这使得副纱和耐切割复合纱在局部范围内可
    相对于彼此移动。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副纱和耐切割复合纱不受限制地在层
    内沿纱表面纵向紧贴彼此移动,因为它们在织物内并未接合或捻在一起,而
    是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改善舒适度和耐磨性。

    此外,副纱和耐切割复合纱位于手套内同一针织层中,但可以在该层
    内进行局部移动,以便偏移至层的外部或内部;也就是说,两种纱针织在一
    起,使得副纱并不优先位于手套织物中手套的耐切割复合纱内部或手套的耐
    切割复合纱外部,而是无规地分布在耐切割复合纱的外部、内部和旁边。这
    使得副纱能够为手套外部的耐切割复合纱提供附加的耐磨性,同时也提供了
    从耐切割复合纱到手套内部的附加覆盖层,从而为佩戴者增加了额外的保
    护。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了针对腕部的任何特殊处理之外,整个手
    套使用耐切割复合纱、副纱和衬里纱的组合进行针织。也就是说,如图所
    示,手套1所有指套2的整个表面以及形成手套掌面、侧面和背面的手套管
    状部分3由纱线的组合形成,该纱线组合由耐切割复合纱、副纱和衬里纱组
    成。通常,如果需要,手套的袖套或腕部4可具有附加的弹性体纱;如果腕
    部不同,则其仍然包括三纱组合加上任何附加的抓握或密封纱或部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手套在需要具有改善的灵巧性的轻型耐切割手
    套时非常适合。具体地讲,该手套可用于抓握具有锋利边缘的小物体。在一
    些实施方案中,该手套具有7至14盎司/平方码(240至475克/平方米)的
    针织织物基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手套具有100克力/盎司/平方码织物
    (3克力/克/平方米织物)或更高的耐切割指数。

    手套的制备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通过首先组装手套中使用的单种纱并形成第一
    卷耐切割复合纱、第二卷副纱和第三卷衬里纱来制备手套。然后,使用可商
    购获得的手套针织机(例如,由Shima Seiki Corporation制造的那些),将
    来自三个单独线卷的纱基本通过一个步骤直接针织在一起,形成手套。这些
    机器可以用单独的纱针织手套成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单独的纱被
    送入针织机,而不必进行合股或换句话说将纱进行组合。衬里纱被送入针织
    机,并以某种方式保持,使得纱进行针织时衬里纱位于耐切割纱和副纱前
    面,以便将衬里纱添纱到手套的整个内表面。所得手套在手套的整个外表面
    具有耐切割纱和副纱的混合物,而在手套的整个内表面具有衬里纱。

    涂覆的手套

    如果希望手套具有额外的抓握性能,可以为手套提供柔性的聚合物涂
    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手套具有选自腈、胶乳、聚氨酯、氯丁橡胶、橡胶
    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外部合成聚合物涂层。一般来讲,通过将手套或手套的
    一部分浸渍在聚合物熔融物或溶液内,然后固化涂层来施加此类涂层。

    测试方法

    耐切割性。所用方法为ASTM标准F 1790-97“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Cut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Used in Protective Clothing”。在测试过
    程中,使用刀刃在预定力下一次拉过安装在芯轴上的整个样品。在几种不同
    的力下,记录从初始接触点拉到切穿点所经过的距离,并绘制力与到达切穿
    点的距离的函数关系图。从图中确定25毫米距离切穿点处的力,并归一化
    处理,以确认刀片进刀量的一致性。归一化的力记录为耐切割力。刀刃为具
    有70毫米长锋利边缘的不锈钢刀。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利用400g的荷载在
    氯丁橡胶校准材料上校准刀片的进刀量。每次切割测试均使用新刀刃。样品
    为50毫米×100毫米的矩形织物片,与经纱和纬纱的倾角为45度。芯轴为
    具有38毫米半径的圆形导电棒,样品使用双面胶带安装在芯轴上。使刀刃
    与芯轴的纵向轴线呈直角从芯轴上的整个织物上拉过。当刀刃与芯轴电接触
    时,记录为切穿。如本文所记录,指数优选地记录为以克为单位的切穿力除
    以以盎司/平方码为单位的基重,但可轻松将其换算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磨损性能。织物的磨损性能用ASTM D-3884-01“Standard Guide for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extile Fabrics(Rotary Platform,Double Head 
    Method)”确定。将针织织物磨出第一个孔洞的循环次数记录为手套织物
    的耐磨性。

    实施例1

    采用以下方式制备耐切割手套。制备一卷耐切割复合纱,使110分特
    (100旦尼尔)E玻璃纤维的纵向芯与295分特(266旦尼尔或20/1棉纱支
    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短纤纱混合。以7捻/英寸(3捻/厘米)芯的频
    率使用167分特(150旦尼尔)变形的连续长丝聚酯纱的包缠物包缠芯。制
    备一卷衬里纱,使40旦尼尔斯潘德克斯的纵向芯与295分特(266旦尼尔
    或20/1棉纱支数)的聚酯短纤维纱合股。以7捻/英寸(3捻/厘米)芯的频
    率使用44分特(40旦尼尔)变形的连续长丝尼龙纱的包缠物包缠芯。在不
    对纱进行任何事先组装(即合股、盘绕)的情况下,将来自这两卷纱的纱与
    来自一卷167分特(150旦尼尔)变形连续长丝聚酯纱的纱一起送入具有添
    纱能力的Shima Seiki 13针距自动手套针织机。制备手套,使衬里纱添纱到
    手套的内部,而耐切割复合纱和副纱添纱到手套的外部。手套特性示于表
    中。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另一个耐切割手套,不同的是,用
    两种44分特(40旦尼尔)变形的连续长丝尼龙纱而不是单种167分特
    (150旦尼尔)变形的连续长丝聚酯纱对耐切割复合纱进行包缠。其中一种
    40旦尼尔尼龙纱以“S”方向进行包缠,另一种则使用同一步骤以“Z”方
    向进行包缠。手套特性示于表中。



    关 键  词:
    包含 玻璃纤维 对位 聚酰胺 改进 切割 手套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包含玻璃纤维和对位芳族聚酰胺的改进的耐切割手套.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6935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